泉州城内少有的敬字亭,看古人如何“敬惜字纸”

///

在新时代里,传播媒介变得越来越多。电子渠道获取信息的便捷性和快速性,正好迎合了当代人的碎片化时间 。

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古代,纸张与汉字的组合才是完美契合,是任何方式无法替代的。他们 出于对文字的敬畏, 爱纸惜字,从而衍生出“敬字亭”这种古人用来焚烧带字纸张或书籍的建筑。

据悉,敬字亭也称作敬文亭、惜字亭、惜字塔、焚字炉,与民间庙宇常见的“金炉”不同,这种亭子是焚烧带字纸张的场所。有史料记载,泉州地区建敬字亭之风始于宋代,到元、明、清已经相当普遍。

古人认为,字纸其实都有“魂魄”,学子所写之字、带字的纸片、废旧书本都凝聚着古圣先贤们的智慧和心血,每一张写有文字的纸片都是神圣而富有灵性,不能随便亵渎和丢弃。

在泉州古城内尚存着一些敬字亭,它们默默据守一隅,体现着古人”尊崇圣贤、敬惜字纸“的优良传统文风,也是泉州文脉源远流长的历史见证。

庙前红砖敬字亭

位于县后街尾的白耇庙,原名“白狗庙”,因奉祀毗舍耶(印度洋山神),泉州人称为“毗舍爷”“白狗神”,故得“白狗庙”之名。清末居住在附近执节巷的进士林骚雅称其为“白耇庙”,沿用至今。

这是我国唯一保留祭祀印度教洋山神的庙宇,神殿正中位置奉祀真武大帝和北郡王,因此也成为我国唯一同时供奉印度教和道教的庙宇。 后来几经变迁,因为有更多的本土神明加入,这座庙逐渐变成了古城当中众多境主庙之一。

在白耇庙外的转角处,有一座四角攒尖、红砖砌成的敬字亭,上面还嵌有两方印度教石刻。

据文史爱好者介绍,亭上的那两方印度教石刻也是复制的,原件现存于海交馆内。第一方石刻记载的是“象、蜘蛛与磨盘、林加”的故事,第二方石刻则是“牛、磨盘、林加和尊者”的故事。

白耇庙这个敬字亭,前方有一个窗口,因被不少人误当做“金炉”,故贴上了警示告示。在另一侧的砖壁上,镶有一方记事碑,则记述了这座敬字亭从锡兰王子后裔建造之初到重建的历史渊源。

据了解,白耇庙是明代定居泉州的锡兰王子昔利巴交刺惹的后裔世氏的祖庙,世氏也算显族,修建敬字亭应该是为表示对先贤的尊重,同时也有期望后人“学而优则仕”的意思。

许厝埕内 迷你 敬字亭

在天主教堂对面许厝埕54号旁边,有一个不太起眼的地方。据泉州文史作家蔡永怀先生介绍,这里是一座极富传统文化内涵的敬字亭,敬字亭宽约40厘米,高约70厘米,相比其他敬字亭,此处显得迷你了许多。

迷你敬字亭分为三层,最底下一层是一个麒麟图案的底座;第二层据说原为梅花、松柏等纹饰,但后来脱落了,今仅见糖水灰浸漫留下的灰渍;最上面那层是个拱形小窗,两边原有阳刻砖雕对联,窗楣上本也有“敬字亭”或“字纸亭”的砖雕字,可惜如今在饱受风雨侵蚀之后全都剥落了

至于这座敬字亭的年份,因时代久远,已无从考证了,但依稀能感受到“敬文惜字”的古风,在老百姓心中,字是有灵性的,不能随便毁弃。因此以前私塾或者读书人家都有一个字纸篓,挂在屋里佛像神案一侧,上书“敬惜字纸”,字纸篓快满时,就带到专用的亭子里集中焚烧,以示对先贤的虔诚敬重之意。

敬字亭的存在,告诉我们,古人是如何敬重文字,敬重文化,也敬重与文字、文化有关的先贤,如文字的发明者仓颉、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唤起那颗对文化、文明的尊崇之心。

目前泉州古城内的敬字亭十分稀少,残存的几处也大多因年久失修,几欲荒废,保存完整的敬字亭十分罕见、只有泉港、惠安、石狮等地区还留存着部分的敬字亭。

你知道大泉州地区,还有哪些地方有敬字亭吗,欢迎留言分享!

*部分内容来源:泉州晚报

编辑 | 小张

摄影 | 小赖

审核 | 柠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