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公主类型分析

唐代公主类型分析

摘要

上个世纪以来,学术界对唐代公主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且取得了一些成就。但绝大多数文章、著作主要是从公主的婚姻、公主与政治的关系、公主对促进民族关系发展的贡献、公主的墓葬、公主入道等方面进行纵向研究的,迄今尚无人对唐代公主进行整体上的类型划分研究。本文审视了前人的研究成果,针对唐代公主这一群体研究的薄弱环节,重新收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在此基础上,力求对那些生活在大唐盛世的公主进行整体上的类型划分,以期最大限度的把每一位可以考证的公主纳入文章体系之中,从而加深对唐代公主的认识。

本文将唐代公主划分为六个类型,即:参政型公主、贤惠孝梯型公主、骄奢淫逸型公主、出世入道型公主、悲剧型公主、普通型公主。具体论述结构如下:

第一章:主要分析研究唐代参政型的公主。唐代参政型公主主要有平阳公主、太平公主、安乐公主。此类公主的总体特征是:介入政治生活之中,取得一定权势并对当时政治有一定的影响。她们对唐王朝的政治造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后果:一方面,她们的参政为唐王朝的建立和发展立下了赫赫功勋。另一方面,她们的参政极大地影响和破坏了唐王朝的政治统治。

第二章:主要分析研究唐代贤惠孝梯型的公主。唐代贤惠孝梯型公主主要有襄城公主、和政公主、升平公主、汉阳公主、岐阳庄淑公主、广德公主。此类公主的总体特征是:虽贵为公主,却没有公主的骄纵与蛮横。她们勤俭持家、对待父母孝顺恭敬、夫妻之间相敬如宾,堪称有唐一代公主的典范。

第三章:主要分析研究唐代骄奢淫逸型的公主。唐代骄奢淫逸型的公主主要有房陵公主、高阳公主、宜城公主、定安公主、长宁公主、成安公主、邹国公主、义阳公主、襄阳公主。此类公主的总体特征是:生活骄纵奢侈,荒唐淫乱,不顾礼教,不守约法,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

第四章:主要分析研究唐代出世入道型的公主。唐代出世入道型公主主要有金仙公主、玉真公主、永穆公主、万安公主、新昌公主等。此类公主的总体特征是:无论出自何种目的,却都不约而同的走上了一条相同的道路,那就是抛却尘世,出世入道。

第五章:主要分析研究唐代悲剧型公主。唐代悲剧型公主主要有常乐公主、比景公主、新城公主等。此类公主的总体特征是:她们贵为公主,却没有保护自已不受到伤害的能力,她们的遭遇是凄惨的,或被幽禁、或被贬斥、或惨遭杀害。

总之,她们虽贵为天之骄女,却没有众人眼里的富贵,有的仅是凄凉、悲惨的命运。

第六章:主要分析研究唐代普通型公主。普通型公主在唐代是大量存在的,分析研究此类公主的大量存在,说明了研究工作者对个别公主的大肆渲染,误导了人们对唐代公主这一群体的正确认识,而忽视了唐代绝大多数公主都是普通型的这一事实。此类公主的总体特征是:生活较为平稳,没有较大的波动,史料对其生平事迹记载极少,有的甚至仅录其名号而已。

通过对唐代公主类型分析研究,能清楚的认识到,唐代公主不仅仅限于儿位声名显赫的公主,事实上,大多数唐代公主都属千普通型。唐代公主的生活也并不是众人想象的那般荣耀与富贵,耀眼的光环后隐藏着无尽的悲哀与无奈。每一类型下的公主都是唐代不同时期,具体统治政策影响下的产物,她们的命运始终和皇权紧密联系。

关键词:唐代公主类型

绪论

公主,是帝王的女儿,也是古代社会妇女的一个特殊群体,唐代公主则是这个群体中引人注目的明珠。上个世纪以来,学术界对唐代公主的若千问题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就。然而从研究结果来看,绝大多数著作主要是从公主的婚姻、公主与政治的关系、公主的墓葬、公主和亲以及公主入道等方面进行纵向研究,而对于有唐一代的公主们没有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笔者在翻阅相关文章后,发现对唐代公主整体上的研究也是较为单一的,文中没有对公主这一群体,进行深入的归类划分研究,有的也仅是在文章中涉及到一点。所以,在唐代公主整体类型分析研究这一方面,还留下了相当大的余地,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因此,我选择了这一课题作为自己毕业论文研究对象,将这些生活在大唐盛世的公主进行一个整体上的类型划分,以期最大限度的把每一位可以考证的大唐公主纳入文章体系之中,旨在加深对唐代公主的认识,这也算是对唐代公主研究现状的一个补充。

目前,关于唐代公主类型划分的文章基本没有,但涉及到公主研究的论文著作比较多,在这些著述中都有关于公主某一方面的最新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对本篇论文的进行有一定的帮助。

从整体上对唐代公主进行研究过的文章主要有:彭炳金《唐代公主与政治》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3期),研究分析了唐代前期公主在政治上的表现主要是争权夺势,安史之乱后,公主在政治上的表现主要是,为了维护唐王朝的统治,牺牲个人情感,或远嫁番邦或下嫁藩镇子弟。邹流芳《唐代公主政策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主要从公主婚姻政策的阶段性特点、公主政策及公主权利的演变、公主和亲政策三个方面进行了宏观研究。张菁《试探唐朝公主的群体特征》(《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4期),简单论述了以平阳公主、太平公主等为代表的唐代公主,在政治上对唐王朝的贡献,表现出了这些公主对唐王朝的赤胆忠心。李娜《唐代公主的生活与文学》(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主要从唐代公主的生活、婚姻等方面论述唐代公主与文学之间的关系。

关于唐代公主婚姻的文章主要有:陈寒《唐代公主的婚配特点及分析》(《入文杂志》1998年3期)将唐代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分析公主婚配特点的不同及原因。冉万里《略论唐代公主的婚姻生活》(《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4期),主要论述了唐代帝王对驸马的选择、公主的婚后生活及公主的改嫁问题。王双怀、周佳荣《论唐代的和亲公主》(《唐史论丛》第八辑,2006年1

月),主要从唐代和亲公主的和亲概况、和亲公主的出身、和亲公主的婚姻生活、和亲公主的历史作用四个方面进行研究的。此外婚姻方面还有丛曙光《唐代婚姻类型浅析》(《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4期)等文章。

关于唐代公主入道方面的文章主要有:王汝涛《玉真公主佚事考- 兼论唐代诸公主入道》(《临沂师专学报》1995年1期),论述了唐代公主入道的风气、玉真公主入道及唐代公主与诗人的关系。李嘉郁《常伴吹萧别有人一谈唐代中后期女冠公主的社交与恋情》(《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9年4期),从宏观上论述了唐代女冠的社交生活。邹流芳《唐代公主入道现象探析》(《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4期),主要分析唐代公主入道的原因,对涉及到的公主个体仅仅是点到为止,没有展开论述。丁放《玉真公主考论——以其与胜唐诗坛的关系为归结》(《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2期),主要考证了玉真公主的生卒年月,入道经历、玉真公主与唐代诗人之间的关系,在这三个方面此文研究比较细致。

有关唐代公主墓考古发掘的文章和研究成果主要有:武伯纶《唐永泰公主墓志铭》(《文物》1963年1期),陕西省文管会昭陵文管所《唐临川公主墓出土的墓志和诏书》(《文物》1977年1期),赵守俨《(唐临川公主墓志〉纪事考索》(《文史》1980年9期),廖彩梁《(大唐故永泰公主志铭〉新释及永泰公主之死》(《文博》1984年3期),曾立人《关千永泰公主之死》(《人文杂志》 1980年5期),

《唐新城长公主墓发掘报告》(《考古与文物》1997年3期),王翰章、魏勇娥《唐代国公主碑考略》(《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四辑,1997年),昭陵博物馆《唐昭陵长乐公主墓》(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等《考古与文物》1997年3期)等。

对唐代个别公主进行了专门研究的文章主要有:郑英德、刘光胜《略论太平公主》(《史学月刊》1984年第3期),论述太平公主参与唐代宫廷内部争权夺势的斗争,从而得出宫廷斗争的失败,给国家带来了重大的影响,有的甚至极为恶劣。此文对太平公主持强烈的贬斥观点。此外,高世瑜《唐代妇女》(三秦出版社, 1988年),崔明德《汉唐和亲研究》(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0年6月),段塔丽《唐代妇女地位研究》(人民出版社,2000年)等著作中对唐代公主也略有涉及,恕不一一列举。


对于这一研究课题笔者采取了以下研究方法:第一,比较分析法。对不同时期,不同个性的公主进行比较分析,划分公主类型。第二,考证法。对史料中存在的不确切或有疑问的地方,经过上下文分析、历史背景分析以及采用多种文献对照定其是非。并运用古籍资料、文物考古资料对涉及到的公主进行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考证。第三,逻辑推理法。对论文写作过程中出现的资料不连贯或断缺现象进行了合理地逻辑推理,尽可能地做到恢复历史原貌、解释历史真相。第四,


运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理论作为研究的主导思想。对于任何一个类型划分课题而言,势必有一个划分的标准。唐代公主这一群体是由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组成的,她们不可能按照某种固定的模式来生活,而对千生活相似或者有相同生活经历的公主,她们也必然有各自的独特之处,这时就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抓主要矛盾或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本文主要根据每位公主生前的主要事迹,进行综合划分,这就是抓矛盾的主要方面,也是本文的划分标准。

第一章参政型公主

参政型公主主要是指介入政治生活之中,取得一定权势并对当时政治有一定影响的唐代公主。参政型公主的典型代表主要有平阳公主、太平公主、安乐公主。

一、平阳公主

平阳公主,唐高祖李渊之女,唐太宗李世民的妹妹,太穆皇后所生,下嫁驸马柴绍。G)平阳公主是古代少有的巾幌英雄,也是唐朝历史上唯一一位以英雄气概而闻名的公主。

唐高祖李渊太原起兵之际,平阳公主夫妇正身居长安。高祖遣使密诏公主夫妇。驸马柴绍曰:“尊公将扫清多难,绍欲迎接义旗,同去则不可,独行恐罹后患,为计若何?”公主曰“君宜速去。我一妇人,临时易可藏隐,当别自为计矣。”

平阳公主临危不惧,果断地让驸马先行投奔其父,参加起兵,自己则返回鄂县庄所积极招募军队,”发家财招南山亡命,得数百人以应帝”。在平阳公主的率领下,这支部队日益壮大,先后招纳了何潘仁、李仲文、向善志、丘师利等部,并势如破竹,连续攻占了周至、武功、始平等地,队伍扩大到七万多人,形成“勒兵七万,威振关中“之势。及义军渡河之际,公主又率领精兵万余人,与秦王会师千渭北,公主所率军队也由此被称为“娘子军”。平阳公主夫妇积极响应高祖起事,为唐朝的建立,立下赫赫战功。

618年,李渊称帝,册封其为平阳公主,并“以功给赉不涯"。平阳公主的赫赫战功,使得她在唐王朝建立后受到了尊崇的待遇,所获得的赏赐,也往往与其他公主有所不同。

武德六年(623),平阳公主薨。李渊打破旧制,以正式的军礼军乐为公主送葬,这在唐以前是不曾有过的。按古制,女子下葬是不能用鼓吹的,因此,高祖的这一举措遭到太常官员的反对,”以礼,妇人无鼓吹"。高祖曰“鼓吹,军乐也。往者公主于司竹举兵以应义旗,亲执金鼓,有克定之勋。周之文母,列千十乱,公主功参佐命,非常妇人之所匹也。何得无鼓吹!”最后,高祖仍坚持以“鼓吹、大路、麾幢、虎贲、甲卒、班剑……往者身执金鼓”竹的特殊礼仪,为平阳公主进行下葬,并赐公主谥号曰昭。

二、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唐高宗李治的女儿,武则天皇后所生,唐中宗李显、睿宗李旦之妹,唐玄宗李隆基的姑母,身份地位极其显赫,真正的天之骄女。作为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集两位权力至尊者的宠爱于一身。武则天事实上有两个女儿,长女作为她的政治棋子惨死于禄袱中。所以,武则天在贵为皇后和女皇时,把对长女的愧疚和爱加之千太平公主身上,对太平公主倍加疼爱。

太平公主是一个聪明机敏的人,史载,”主方额广颐,多阴谋。”武则天常说太平公主与她相像。登上帝位后的武则天,对武氏诸侄也是心存顾虑,唯一让她觉得可以信任的人,就是自己的女儿太平公主。原因之一就是武则天认为太平公主不会对她的权力构成任何威胁;其二,太平公主也害怕这个专制的母亲,因此在做事上十分谨慎,不敢过分招权揽势,以免惹上祸事。由此,太平公主获得了武则天的信任,可以说在武则天众多儿女之中,太平公主是最受宠爱和信任的,武则天让她“每预谋议"。因而,这一时期,太平公主的政治才能得到了锻炼,这为她在以后的政局中,成为举足轻重的人物奠定了基础。

太平公主一生出嫁两次。公主的第一位驸马是薛绍,据史料记载公主的这次婚礼异常隆重,”门隘不能容翟车,有司毁垣以入,自兴安门设撩相属,道挹为枯。”

驸马薛绍与太平公主本是一对恩爱的夫妻,垂拱中,薛绍被诬告与诸王连谋而被诛杀。薛绍死后,太平公主在武则天的安排之下本是嫁与武承嗣,因武承嗣有疾在身,太平公主的第二位驸马便成了武攸暨。而武攸暨的妻子是被武则天杀害后,太平公主才下嫁的,这便是公主的第二次婚姻。太平公主一生仅有的两次婚姻就这样被母亲武则天所操纵:一次凄惨的初婚结局;一次荒唐无稽的二次婚姻。太平公主作为大唐最高贵、最有权势的公主,却无法保护自己最深爱的人,也无从选择自己的第二次婚姻,这不得不说是一种莫大的悲哀。两次婚姻使太平公主认识到了权力的重要和万能,从前闭处深闺中,陶醉于爱情的太平公主消失了。热衷于政治、沉迷于权力的太平公主,出现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

圣历二年(699),武则天"虑身后太子与诸武不相容,壬寅,命太子、相王、太平公主与武攸暨等为誓文,告天地于明堂,铭之铁券,藏于史馆”。显然武则夭非常清楚,在自已死后,诸李与诸武之间的斗争是难以避免的。所以,太平公主的婚姻就成了武则天手中的一枚政治棋子,无论是李姓赢,还是武姓胜,都不

会导致李武两姓的灭亡。因为太平公主既是太子李显、相王李旦的妹妹,是李氏家族的子孙;又是武攸暨的妻子,武氏家族的媳妇。事实上,太平公主也就成了李武两家矛盾的制衡点,李武两家谁都不得不买太平公主的帐。微妙的身份关系,再一次把太平公主推向了有利的政治地位。

太平公主的政治生涯中,共有三件大事:第一,诛杀二张;第二,消灭韦氏集团,扶植睿宗登上帝位;第三,与玄宗展开政治斗争。

“二张“是指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张昌宗本是太平公主的男宠,武则天处死自己的男宠薛怀义之后,为讨好母后,太平公主仿效千金公主,把自己的男宠张昌宗推荐给武则天。此后,张昌宗又把自己的哥哥张易之推荐给了武则天。张氏兄弟仅凭“年二十余,臼暂美姿容,善音律歌词。”得到了女皇武则天的百般宠爱,得以经常出入宫廷,"傅朱粉,衣纨锦"且不断加官晋爵。二人的母亲也被拜为太夫人,"赏赐不可胜纪"。就连当时颇有权势的武三思等人,也纷纷投入 “二张“门下,"争执鞭辔",称张易之为“五郎”,张昌宗为“六郎”。尤其是在武则天统治的最后儿年里,二张更是把持朝政,左右了朝政大权。太平公主也很快地发现,由自己推荐上去的这两个人,成了自己的劲敌。万般无奈之下,太平公主以退为进,与哥哥李显、李旦联名上书,请封张昌宗王爵。

长安四年(704)十二月,武则天病重住在长生院,宰相们一个月都不能见武则天一面,侍奉在女皇身边的只有二张。二张排斥忠臣,重用奸佞,政治腐败。神龙元年(705),在太平公主的谋划与参与下,张柬之等人发动宫廷政变,杀死张易之、张昌宗等人,迫使武则天让位于中宗李显。至此,结束了二张把持朝政的局面,唐王朝的统治也得以稳定。

太平公主最初推荐二张的用意是讨好母亲武则天,但事情的发展超出了公主的预料和控制,二张把持朝政,成为太平公主的劲敌。于是,太平公主运用策略,以退为进,最后又支持并积极参与诛杀二张的行动。太平公主诛杀二张的目的是为了争夺权力,但结果却是稳定了唐王朝的政治局面。无论从哪个角度讲,太平公主能够认清形势,审时度势,对于唐王朝功不可没。太平公主因“预诛二张功,增号镇国,与相王均封五千,而薛、武二家女皆食实封,主与相王卫王成王、长宁安乐二公主给卫士,环第十步。一区持兵呵卫,僭肖宫省。神龙时,与长宁、安乐、宜城、新都、定安金城凡七公主,皆开府置官署,视亲王。”太平公主在中宗朝权势大增,同时也开始了对朝政的积极干预。

中宗复位后,韦后又乘机专权,形成了以其为首的韦氏集团。安乐等公主也纷纷参与政治,中宗实际上成为一个愧倡皇帝。韦后之所以参与朝政,一切皆缘于中宗早年的经历。武则天为了专权,光宅元年(684),将登上皇帝之位仅两个月的中宗李显废为庐陵王,立李旦为愧倡皇帝。中宗在房陵期间心惊胆战,"每使至,帝辄恐,欲自杀。”韦后经常劝说、安慰中宗,患难之中的感情使中宗十分感激,许愿到:“异日幸复见天日,当为卿所欲,不相禁御。”因此,韦后在中宗朝干预朝政,就如同武后在高宗朝干政一样,极有权势。韦氏集团的成员主要包括:以武三思为代表的武氏集团的余党和以上官婉儿为首的韦后的亲属、亲信。韦氏集团卖官成风、贪赃枉法,导致政治黑暗、民不聊生。但就在韦后和上官昭容掌权之时,也不得不畏惧太平公主的权威。作为一代女皇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不仅见识过人,胆识也过人,加之她多重的、显赫的身份地位和权势,形成了与韦氏集团相抗衡的局面。同时,太平公主又与中宗之女安乐公主展开了明争暗斗的权势争夺战。此时的太平公主用事也异常骄盛,文臣武将多趋附之,由此公主的权势大增,这为她以后扶植睿宗登上帝位,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韦后淫乱后宫,害怕事情泄露后被诛,安乐公主在请求中宗封自己为皇太女的美梦破灭之后,为了让自己能够如愿以偿,她积极支持母亲仿效祖母武则天临朝称制,封自己为皇太女。于是这母女俩联合起来,杀害了中宗李显。经过精心安排,在中宗李显死后,韦后把持朝政、独揽军政大权,太平公主与韦后争夺权力失利。韦后专政,使得政治局势非常不利于李唐王朝。在这关键时刻,太平公主与相王及相王第三子临淄王李隆基密谋,决定以武力消灭韦后集团。景云元年 (710)六月,由李隆基等人发动政变,杀死了韦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等人,韦氏集团彻底被消灭,太平公主又一次立下大功。但此时唐朝政局出现了尴尬的一面,皇帝宝座上坐的却依然是唐殇帝,这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结局,但又没有人敢出面要求其退位。于是,太平公主出面入见炀帝道:“天下事归相王,此非儿所坐,乃掖王下”并进献舆服给睿宗。登上帝王宝座的唐睿宗对妹妹太平公主倍加感激,“加实封至万户,三子封王,余皆祭酒、九卿。”公主由此权震天下。

因拥戴之功,太平公主获得了容宗的宠爱和信任,权力达到了顶峰,太平公主成为事实上的执政者。史书记载,“每宰相奏事,上辄问:'尝与太平议否?'又问:'与三郎议否?'然后可之。三郎,谓太子也。公主所欲,无不听,自宰相以下,进退系其一言,其余荐士骤历清显者不可胜数,权倾人主,趋附其门者如市。”太平公主不断培植党羽,增大个人势力,形成了"宰相七人,五出其门。文武之臣,太半附之。”的壮观局面。

李隆基被立为太子后,太平公主散布“太子非长,不当立心)的流言,并且在李隆基周围使用密探。”公主每战伺太子所为,纤介必闻于上;太子左右,亦往往为公主耳目。”太子李隆基对此深感不安,采取种种应对措施。睿宗不愿夹在太平公主和太子之间遭受其难,先天元年(712)八月,“帝传位皇太子,自称太上皇帝。”©唐玄宗虽然如愿以偿的当上了皇帝,但是大权仍然在睿宗手里,太平公主与玄宗之间的斗争仍处于激烈状态。

先天二年(713)六月,太平公主准备发动政变,她与窦怀贞等密谋废掉玄宗,又与宫人元氏密谋毒死玄宗。与此同时,玄宗也在积极地准备消灭太平公主及其党羽,中书侍郎王踞“见事迫,请早为之计。”劝谏玄宗。七月,魏知古告与玄宗,太平公主将于四日发动政变。唐玄宗先发制人,于七月三日发兵杀死太平公主亲信萧至忠等人,并将薛稷赐死于万年狱中。”太平公主逃入山寺,三日乃出,赐死于家,公主诸子及党与死者数十人)太平公主与玄宗的斗争以太平公主的彻底失败而告终。

三、安乐公主

安乐公主,唐中宗李显的女儿,韦皇后所生,中宗迁于房陵时而生,解衣服裹之,因而又称之为"裹儿”)《新唐书·公主传》记载安乐公主是中宗的最幼女,事实上安乐公主是中宗的第七个女儿,因中宗、韦后对安乐宠爱异常,故称之为幼女。

唐中宗李显的女儿,几乎个个都颇有权势,而作为韦后最宠爱的女儿,安乐公主更不例外。中宗共有四子八女,其中韦后所生的有李重润、永泰公主、长宁公主、永寿公主、安乐公主。李重润、永泰公主死于非命,永寿公主早薨,所以在嫡出的公主中,就剩下长宁公主和安乐公主,而安乐公主又是嫡出中的最幼女,因此受到了极大的宠爱。

安乐公主在中宗朝可谓权势显赫,王侯将相皆出自其门下。安乐公主经常做诏书,让中宗皇帝签署通过,中宗爱女爱到极至,竟然同意署可。安乐公主自请

为皇太女,左仆射魏元忠劝谏此事不可行,安乐公主道:“元忠,山东木强,乌足论国事?阿武子尚为天子,天子女有何不可乎?”反驳魏元忠没有资格谈论国事,天子女立为皇太女天经地义,有何不可?但是对安乐公主有求必应的唐中宗,这次总算清醒了一回,始终没有答应安乐公主这个荒唐的要求。

安乐公主仗着中宗韦后的宠爱,与太平公主等几位公主置开公主府。史书记载,“神龙二年闰正月一日,敕置公主设官署,镇国太平公主仪比亲王,长宁安乐唯不置长史,余并同亲王。宣城新都定安金城等公主,非皇后生,官员减半。”©按规定只有亲王才可以设置官署,安乐等公主开设官署破坏了唐朝的职官制度,为公主干预朝政提供了方便。同时,安乐公主受贿成风,公开卖官,并且不经由皇帝亲自下敕书,就可以斜封授任官职,滥封官员,特别是安乐公主府的官署尤其泛滥,大多屠贩出身。安乐公主还大力培植自己的势力,干涉朝廷大臣的任用。史载,“安乐公主尤骄横,宰相以下多出其门。”安乐公主任用官员、墨敕斜封,严重的破坏了唐王朝的选官制度,影响了官员的质量,使得官场更加黑暗腐败。

安乐公主很看不起庶出的太子李重俊,经常对他指手划脚,嘲弄讥讽。”安乐公主与驸马都尉左卫将军武崇训陵辱太子,或呼为奴。崇训又教公主言于上,请废太子,立已为皇太女。”太子李重俊忍无可忍,于景龙二年(708)七月率领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发左右羽林兵,杀死武三思、武崇训和其亲党十余人。安乐公主逃过这一劫难,太子因事变而死,中宗为武三思举哀废朝五日,赠太尉、追封梁王。驸马武崇训死后,安乐公主奏请中宗,仿照永泰公主故事为武崇训造陵,中宗诏可。给事中卢粲驳奏曰:“凡王、公主墓,无称陵者,唯永泰公主事出特制,非后人所援比。崇训莹兆,请视诸王。”中宗诏曰:“安乐与永泰不异,崇训于主当同穴,为陵不疑。”粲固执,以“陵之称,本施尊极,虽崇训之亲,不及雍王,雍墓不称陵,崇训缘主而得假是名哉?”中宗最终接受了卢粲的劝谏,而卢粲也因此得罪了权势显赫的安乐公主,不久就被贬为陈州刺史。

武崇训死后的同年十一月,安乐公主又穿上嫁衣与武延秀成婚。成婚之时,安乐公主借用皇后的车子,将其夫妇送到府第,中宗为此还与韦后登上安福门观看。婚礼的第二天,中宗在太极殿大会群臣,安乐公主趁机向父亲行礼跪拜,然后转身又向王公大臣们施礼,吓得群臣皆伏地稽首。此时此刻的安乐公主体会到了权势熏天的感觉,加深了她对现有权力的不满和对更高权力的渴望。

安乐公主曾经请求中宗赐昆明池为她私人所有,中宗以先皇都未曾将昆明池给予私人而拒绝了安乐的请求。安乐公主非常不高兴,于是自凿定昆池延袤数里, “定”就是取可与昆明池相抗衡之意,而定昆池确也鬼斧神工,颇有气势。对于定昆池,史书如此记载:“主不悦,自凿定昆池,延袤数里。……累石肖华山,陓彴横邪,回渊九折,以石滇水。又为宝炉,镂怪兽神禽,间以瑛贝珊瑚,不可胜计。”不久安乐公主发现姐姐长宁公主的府邸豪华壮丽,于是强抢民宅民田,起第造舍,建造了一座壮丽可比皇宫的公主府,并且在修建府第的时候,抢去了临川大长公主的宅第。安乐公主个人生活非常豪奢,《资治通鉴》载,“安乐有织成裙,直钱一亿,花卉鸟兽,皆如粟粒,正视旁视,日中影中,各为一色”。安乐公主的这条裙子,带来了恶劣的影响,“安乐公主造百鸟羽毛裙,以后百官、百姓家效之。山林奇禽异兽,搜山荡古,扫地无遗,至于网罗杀获无数。”

中宗、韦后常常亲临安乐公主府第,观赏饮酒。安乐公主在生孩子满月的时候,中宗韦后亲临公主府第,并大赦天下。中宗还封武崇训刚刚才几岁的儿子就任太常卿,且封为镐国公,封户就达五百户。这一时期的安乐公主可谓权势熏天,与太平公主相抗衡。两位公主展开了权力的争夺战,明争暗斗,史载,“太平、安乐公主各树朋党,更相谐毁,上患之。”

当时安乐公主、长宁公主、定安公主三家的家奴抢掠民间子女作奴婢,左台御史袁从一将他们绑住送到狱中,安乐公主哭诉于中宗,中宗于是下诏免除其罪。监察御史上书中宗要求惩处安乐公主无法无天的行为,但是中宗爱女爱的失去理智,反而为安乐公主开脱。

随着权力的上升,安乐公主越来越不满意自己既得的利益和权力,在唐中宗拒绝了安乐公主请封为皇太女的要求后,安乐这个女人记恨起了自己的父亲,而此时的唐中宗尚不知自己的这个宝贝女儿,对自己动起了不良念头。为了母亲韦后能够像祖母武则天那样当上女皇,封自己为皇太女,景龙四年(710),安乐这个世间最不孝的女儿,竟然与母亲韦后合谋杀害了自己的亲生父亲唐中宗。

中宗死后,韦后临朝称制,掌握了朝政大权,形势的发展显然不利于李唐王室。于是,以临淄王李隆基与太平公主为代表的李唐王室,积极谋划诛杀韦后及安乐公主。景云四年(710)六月,由临淄王李隆基出面,发动政变,将韦氏集团一举消灭。当时安乐公主正照镜描眉,得知情况有变,慌忙逃至右延明门,被士兵追上斩其首级,至此安乐公主结束了她罪恶的一生,被追贬为悖逆庶人。睿宗即位后诏以二品礼葬之。

四、本章小结

唐参政型公主共有三位。她们参政对唐王朝的政治造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后果:一是,她们的参政为唐王朝的建立和发展立下了赫赫功勋。一是,她们的参政极大的影响和破坏了唐王朝的政治统治。

三位公主中,平阳公主是比较特殊的一位公主,她不同于太平、安乐两位公主。平阳公主是一位马背上的公主,她招兵买马,统帅众军英勇作战,为唐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这是平阳公主参与国家大政的一面。在唐王朝建立之后,平阳公主享受到了尊崇的待遇,但同时公主也退出了政治舞台,没有继续参与统治者的谋划和对权力的争夺,这也是平阳公主与其他两位参政型公主的不同之处。可以说平阳公主的政治生活始于高祖李渊起兵之际,结束于唐王朝建立之时,且主要是表现在军事方面,此后的史料也没有关于平阳公主参与政治的记载。平阳公主参政时间比较短,主要集中在唐王朝建立之时,但不能因此否认公主参政的事实。平阳公主在唐王朝建立后,淡出政治舞台,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平阳公主在唐王朝建立后不久,便于武德六年过早的逝去,没有参与政治的时间条件。二是,平阳公主见解确实非同一般,作为一个军事人才,她深知政治利害关系。因此,在唐王朝建立之初,便适时退出政治漩涡,过着尊贵豪奢的公主生活。三是,历代王朝建立之初,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从各个方面加强对皇权的巩固,唐王朝自然也不例外。平阳公主作为帝王之女,战功显赫,且拥有一定兵权,无论从表率还是政治利害关系的角度来讲,公主退出政治舞台是必须的,也是明智的。此后的唐代参政公主显然就没有平阳公主的这般见识,因此也就不能像平阳公主那样荣耀富贵一生。

太平公主生在一个帝王之家,一个女皇出世的时代,这决定了她不同寻常的人生。太平公主的一生与政治紧密联系,从公主的成长到婚姻无不渗透着政治的影子。太平公主参与政治是武则天时代的产物,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深深影响着她所在的那个时代的人们,尤其是皇室的公主,其最直接的后果便是打破了公主不参与政治活动的限制。

武则天时期,太平公主在政治上显得比较内敛。在面对驸马薛绍之死,而自己虽身为天子之女,却无能为力时,太平公主深深地意识到了权力的重要和万能。激发了潜伏在这位大唐公主内心深处已久的对权力向往的欲望,皇帝宝座上的女皇便成了公主的榜样,因此她积极地投入到对权力争夺的斗争中去。为了这个目标,太平公主付出了自己的一生。然而事情的发展往往是难以预料的,在离帝位仅一步之遥时,却功败垂成。历史似乎与这位大唐最有权势的公主开了一个极大的玩笑,它仅能成就一位女皇武则天,却给了其他儿位女人无限的期待与梦想,

最终却又嘎然而止,使得她们的命运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不仅太平公主如此,安乐公主、韦后亦是如此。

太平公主对唐王朝的统治立过两次大功,一次是诛杀二张,一次是消灭韦氏集团。这两次都是在唐王朝陷入危险境地的关键时刻,公主明智的选择,挽救了唐王朝的统治,维护了唐王朝的政权稳定。太平公主后半期政治生涯是与玄宗之间的权力争夺战,权力斗争的失败往往是生与死的较量,斗争的失败使得这位大唐尊贵的公主选择了生命的结束。从太平公主的一生可以看出,她的失败不是败在个人能力之上,而是败在传统的男性宗法观念制度上。太平公主精明能干、见识非凡,连武则天都说太平公主与已类似。作为武则天的子女,太平公主在政治上能够独挡一面,从她为唐王朝建立的两次功勋可以看出公主的睿智和才能。相较之下,中宗、睿宗就显得比较平庸,作为女皇武则天权力接替者,太平公主可以说是最合适的人选。然而女皇武则天本人,在最后关头也没有足够的勇气冲破自己是李家儿媳的观念,武周政权依然移交到李氏家族,权力的继承者是李氏家族的男性,也是武则天对其能力无法认同的儿子李显,这不得不说是身为女性的武则天和太平公主的不幸。但也不能因此否认,太平公主在参政期间结党营私、奢侈腐化,为了达到个人目的而不择手段的事实。在睿宗继位后,继续干涉朝政,与玄宗展开权力争夺战,致使唐王朝陷入动荡不安的局面。

安乐公主参与朝政,争权夺势、贪污腐败、墨敕斜封、生活荒淫奢靡,严重破坏了唐王朝的选官制度和职官制度,使当时的朝政呈现一片黑暗,唐王朝的统治陷入到危险的处境之下。最可悲的是,为了权势和地位,安乐公主竟然对自己的父亲心存不良。总之,安乐公主干预朝政对于唐王朝来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太平公主是武则天女皇的亲生女儿,安乐公主是中宗李显的女儿,武则天的

孙女。她们二人参政弄权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武则天作为一代女皇,使得生活在她周围的诸多公主皆相效仿,努力成为武则天第二,至少也应该是权倾当朝。其次,武则天当政时期,李唐宗室或被诛杀、或被流放。中宗即位之后,武氏集团失势,朝廷出现了权力真空,为公主们的干政提供了机遇。其三,与中宗李显本人的性格也有关。中宗早年的遭遇使得他对权力充满了恐惧,王位使他失去了两位兄长。目睹母亲的残忍,他整日生活在战战兢兢之中,长期如此的生活,使他失去了帝王的气势和魄力,对政治权力充满了漠视。这给太平、安乐公主提供了一个参政的有利时机。其四,因为贵为公主,太平、安乐从小就生活在权力斗争之中,她们对权力有着热切的渴望,加之她们最亲近的人都是权力的最高统治者,使得她们有机会进入到权力争夺中去。

综上所述,公主的参政给唐王朝带来了极大的破坏,这一点是无可否认的。

但是凡事应一分为二的看待,我们姑且不论公主的参政对唐王朝所造成的影响,单从公主个人本身来看,她们都是作为女性代表走上历史舞台,在政治舞台上,挥洒着女性的自由,张扬着女性的个性,是女性意识的一种表现。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里,参政从来都是男性的特权,处于卑下地位的女性,被严格地排斥在参政大门之外。然而,在唐代这个封建经济高度发展,社会风气相对开放的时代,女性参政却如同得到了适宜的土壤和气候,显得格外的活跃和普遍。尤其是在女皇武则天之后,公主们皆相仿效,进一步走进政治的圈子,敢于干预、影响政治决策。太平公主在中宗朝、睿宗朝对政治的影响,安乐公主请封已为皇太女的要求,都是女性要求参政的具体表现,也是武则天政治影响下女性参政的一种继续。虽然公主们的干政如同武周王朝一样昙花一现,须臾间便芬芳尽散,但她们的参政,在很大程度上活跃了人们的思想,为女性获得政治权利作出了一定的努力。

第二章贤惠孝梯型公主

她们虽贵为公主,却没有公主的骄纵与蛮横。她们对待父母孝顺恭敬,夫妻之间相敬如宾,堪称有唐一代公主们的典范。贤惠孝梯型公主的典型代表主要包括以下儿位:襄城公主、和政公主、升平公主、汉阳公主、岐阳庄淑公主、广德公主。

一、襄城公主

襄城公主,唐太宗之女,下嫁萧锐,后改嫁姜简)。史载,襄城公主是一位性格温顺,有孝道、遵守礼法的公主,“性孝睦,动循矩法。”可谓唐代公主中孝道的典范。

襄城公主出嫁前,按惯例官府会为公主营建府第,作为公主出降后的居所,然而襄城公主为了侍奉舅姑气坚决以“妇事舅姑如父母,异宫则定省阙"为由推辞掉。最终有关司署只得将萧府修甡一新,门列双戟,作为公主的府邸。驸马萧锐卒后,襄城公主更嫁姜简。永徽二年(651),襄城公主薨。唐高宗“举哀于命妇朝堂,遣工部侍郎丘行淹驰驿吊祭,陪葬昭陵。”公主出殡之时,高宗登楼望哭以送公主的灵柩。史称,襄城公主陪葬昭陵,但据对昭陵陪葬墓的考古勘探,至今尚未发现其墓。

二、和政公主

和政公主,唐肃宗之女,章敬太后所生,下嫁柳邢气章敬太后在公主三岁时去世,和政公主由韦妃抚养长大。

和政公主以仁孝著称,肃宗患病之时,公主不辞劳苦侍奉在肃宗左右。于是,肃宗下诏赐予和政公主田产,公主坚决推辞不受。关于公主的仁孝在《和政公主神道碑》中也有所记载,”(公主)纯孝过人,幼而聪惠,长而韶敏,株华秀整……,奉今上以梯道,事韦妃如所生。”气安史之乱爆发后,安禄山攻陷长安,当时宁国公主正独居在家,和政公主不顾个人和三个孩子的安危,用驸马柳漳的马载宁国

公主。史载,郭千们谋反时,和政公主拉满弓以给驸马,鼓励驸马努力作战。驸马柳潭亲手斩敌首级五十,平定了叛乱。在兵乱兴起之时,和政公主又捐献财物,以资军事。

驸马柳潭之兄柳澄的妻子是杨贵妃姐姐,玄宗朝时曾经权倾当朝,公主不曾以私事请之,及其死后,公主抚养其子如同自己的孩子。史载,阿布思之妻在掖庭为奴,肃宗设宴让她其充当歌舞艺人,公主进谏劝言:“布思诚逆人,妻不容近至尊;无罪,不可与群娼处。”故皇帝赦免了阿布思的妻子。

代宗即位之后,和政公主多次陈述民间疾苦、国家盛衰之事,代宗都一一采纳。和政公主虽贵为金枝玉叶,却贫困不已,代宗因为公主贫穷,下诏各节度使馈赠,公主一文不受。此外,和政公主还亲手缝制衣服,与诸子不着华丽的之服,勤俭持家。广德年间,吐蕃再次进犯唐境,公主欲进宫商量对策,驸马以公主刚生育不久而阻止,公主曰“吾业巳行矣,驸马独无兄乎?最后,公主仍以国事为重,进宫陈述利弊。第二日,公主去世。

三、升平公主

升平公主,后封齐国昭懿公主,唐代宗之女,崔贵妃所生,下嫁驸马郭暧。永泰元年(765)秋七月甲午,升平公主出降驸马都尉郭暧,郭嗳是郭子仪的

第六个儿子。升平公主跟驸马郭暧结婚时,二人都是年龄相当且比较小,因此难免有口角之争。据史书记载,驸马郭暧有一次与升平公主相互争论,"暧曰:`汝倚乃父为天子邪?我父薄天子不为!'公主恚,奔车奏之。……子仪闻之,囚暧,入待罪。上曰:`鄙谚有之,不痴不聋,不作家翁,儿女子闺房之言,何足听也?'"

虽然代宗对这场驸马与公主之间的争吵没有追究,但是为了教训儿子的年少轻狂,郭子仪回家之后杖打郭暧。有了这次经历升平公主与驸马都成长了不少,此后二人彼此恩爱。史载,“(郭暧)贤明有才思,尤喜诗人……每宴集赋诗,公主坐视帘中,诗之美者,赏百绩。”驸马与公主同乐的恩爱之情油然呈于纸上。

大历十三(798)年,长安附近碳恺堵塞了泾水,妨碍农民灌田,于是代宗下诏,毁除臼渠水支流辗恺。当时升平公主有脂粉恺两轮,郭子仪家也有私恺两轮,有关司署不敢销毁。帝谓升平公主曰:“吾为苍生,若可为诸戚唱!”在代宗的提示下,第二日,升平公主即命人毁掉辗恺。由此,在升平公主的带领下,势门辗

恺八十余所,皆被毁之。升平公主一生育有一子郭纵、一女郭氏都是以礼让贤德、品德仁爱谦让而著称,可见升平公主教导孩子也有方。升平公主薨于元和时,赠虢国。

四、汉阳公主

汉阳公主,名畅,唐顺宗之女,庄宪皇后所生,始封德阳郡主,下嫁郭纵。汉阳公主出嫁之时,尚未进封为公主,仅是德阳郡主,但倍受德宗宠爱。永贞元年(805),顺宗即位后,公主进封为汉阳公主。

汉阳公主孝敬父母,不忍离别,每次入宫后,告辞回归府第之时,常常涕泣不能自己,德宗关切曰:“儿有不足邪?”对曰:“思相离,无他恨也。”德宗亦悲伤不已。

时,内外贵戚争相以奢侈之事,自恃甚高。汉阳公主独独居以勤俭,常用铁簪画壁,记录田租的收入。文宗特别厌恶这股奢靡之流,汉阳公主进宫拜见之时,文宗便问公主道:“姑所服,何年法也?今之弊,何代而然?”对曰:"妾自贞元时辞宫,所服皆当时赐,未尝敢变。元和后,数用兵,悉出禁藏织丽物赏战士,由是散于人间,内外相矜,杻以成风。若陛下示所好于下,谁敢不变?”文宗大喜,随即诏宫人视汉阳公主衣制之广狭,并鞭谕诸位公主,命中使于诸公主第宣旨:“今后每遇对日,不得广插钗梳,不须著短窄衣服。”大力提倡节俭,禁止奢靡之风。汉阳公主亦常常教诲诸女不可骄奢,公主常曰:“骄盈贵侈,可戒不可恃。”汉阳公主薨于开成五年(840)。

五、岐阳庄淑公主

岐阳庄淑公主,唐宪宗之女,懿安皇后所生,下嫁驸马杜惊。

岐阳庄淑公主,元和八年(813)下嫁驸马杜惊,公主出嫁之时,宪宗前往延喜楼为公主送行,并且赐宾客仆从金钱,可以说岐阳庄淑公主贵宠于当世。勹但就是这样一位尊贵的大唐公主却是以侍奉公婆以礼而闻名的。

岐阳公主的婆婆生病之时,公主侍候在其身边。史书记载:“主不解衣,药糜不尝不进。”对于公主的仁孝事迹,在公主墓志铭中有更为详细的记载,”主职妇事,承奉夫族……姑淙国太夫人寝疾,比丧及葬,主奉养圣夜不解带,亲自尝药,粥饭不经心手,一不以进。继而哭泣哀号,感动他人。”

公主能够放下金枝玉叶的架子,亲自伺候、孝敬长辈而不辞劳苦,这在唐代公主中是很难得的。开成年间,岐阳庄淑公主有疾在身,曰:“愿朝兴庆宫,虽死于道,不恨。”在途中薨。岐阳庄淑公主薨后,赠晋国,谥庄淑。

六、广德公主

广德公主,唐宣宗之女,下嫁驸马于琼。广德公主治家有礼法,对于内外冠、婚、丧、祭之事,广德公主都亲身答劳。对待驸马宗亲,礼数有加,远近亲戚皆得其心,公主之事迹也为世所闻。

咸通十三年(872),公主曾与驸马于琼贬往韶州,身边侍者仅仅数人,但公主却依然推辞掉了州县的馈赠。在贬往韶州的路上,公主为避免驸马遭到迫害,以其公主身份竭力保护驸马,“行则肩舆门相对,坐则执琼带,琼由是获全。”

黄巢攻陷京师时,于琼卧病在家。黄巢欲起用其为宰相,于琼坚决以病推辞,黄巢迫胁不止,乃曰:“吾死在旦夕,位宰相,义不受污。”于是为黄巢所害,广德公主泣曰:“予即天子女,不宜复存,可与相公俱死。”骂公主与驸马同日而死。

七、本章小结

贤惠孝梯型公主,主要是指以遵守礼法、孝敬长辈、夫妻恩爱、品德仁爱谦让而著称的唐代公主。

襄城公主,不以公主的高贵身份压人,奉行孝道,孝敬长辈,为侍奉舅姑,坚决推辞掉本为自己修建的公主府邸,这在唐代公主之中实为难得。虽然公主的事迹在史书中,仅有寥寥数笔记载,但这足以说明公主的性格及为人处事。岐阳庄淑公主又是一位以孝敬公婆而著称的大唐公主,在婆婆生病之际,公主放下高贵身份,侍候在婆婆身边,并亲自为婆婆尝药,在唐代公主中可以堪称楷模。汉阳公主在有唐一代以勤俭居家而有名,在世风奢靡之下,公主以身作则,坚持勤俭治家的作风。在衣着方面,公主也非常节俭,衣制都有一定的宽窄,记录田租收入时,公主常用画壁铁簪代替纸笔。此外,公主还经常教育子女坚持节俭作风,

不可骄纵奢侈。汉阳公主的所作所为,对当时的帝王之女来说,是一个极大表率。广德公主贵为公主,亲身持家、治家有法礼、仁爱谦让,远近亲戚皆为公主所服。面对驸马惨死,公主不甘受辱,与驸马同进退,自缢而亡。升平公主贵为金枝玉叶,年龄尚小便下嫁驸马郭暧。在与驸马争吵之后,升平公主能够很快认识到问题的所在,与驸马不计前嫌,夫妻恩爱一生,这一切对于天子之女来说实在难得,尤其是在唐朝悍女盛行的时代就显得更为难能可贵。在教育子女方面,升平公主也是非常成功的,其子郭纵、女郭氏在唐代都是以仁爱谦让的品德而著称的。和政公主不以公主身份为贵,孝敬长辈、体谅他人、关心民间疾苦,凡事能够从大局出发,不计较个人得失。肃宗患病期间,公主守候在病床之前。在面对危险之时,和政公主不顾个人安危,救宁国公主于危难之中。而作为一位高贵的公主,她依然能够体谅到阿布思之妻的窘境,进言劝谏,使其得到赦免。和政公主个人生活也很节俭,亲手缝制衣服,并与其诸子不着华丽之服。无论从个人小事,还是国家大事,和政公主的所作所为,都是无可挑剔的,可以说是完美的。

贤惠孝梯型公主共有六位,除襄城公主外,和政公主、升平公主、汉阳公主、岐阳庄淑公主、广德公主五位公主均处于安史之乱之后。究其原因有以下四点:首先,太平、安乐公主干预朝政,使得皇权儿度陷入动荡局面。玄宗即位后,加强了对公主的防范和限制,“自今已后,诸王、公主、驸马、外戚家,除非至亲以外,不得出入门庭,妄说言语。所以共存至公之道,永协和平之义,克固藩翰,以保厥休。贵戚懿亲,宜书座右。”因而这一时期后的唐代公主,大都安分守纪,她们骄纵的行为也有所收敛。其次,安史之乱后,唐王朝进入了由盛而衰的局面,经济来源受到极大的限制,财源匮乏,唐王朝也不得不提倡节俭。作为统治集团上层的公主,她们的生活必然受到一定的影响,提倡节俭也势在必行。从上文也可以看出,唐后期的公主们生活也确实十分节俭。其三,唐中后期,贵为皇室的公主阶层仍然生活奢靡,破坏礼法制度的公主也是存在的(参见下文骄奢淫逸型公主)。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德宗、宪宗、文宗、武宗、宣宗从礼法制度、经济制度以及对公主的正面教育三个方面进行了整顿。分别涉及到舅姑拜见公主之仪及驸马为公主服丧之礼、公主生活作风、公主出嫁仪式、崇尚节俭及公主日常教育等方面。通过上述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唐后期出现了比较多的贤惠孝梯型公主,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她们平静、内敛,尊敬长辈、夫妻和睦相处、治家有礼法,仁爱谦让,凡事以大局为重。

有唐一代贤惠孝梯型的公主大多梊中在唐中后期,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千余年封建社会里,妇女的地位一直处于男性压迫之下。而武则天登上帝王宝座

后,改变了这一历史局面,这也是封建社会女性第一次站到权力顶峰上。在武则天的影响下,随后而来的唐代公主对权力有着强烈的渴望,她们积极要求干预政治决策,太平公主堪称她们的代表。太平公主权力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逐渐上升、顶峰、衰败,这一事实证明了盛极而衰是她们无法避免的生活轨迹。因此,唐中后期的公主们没有中宗朝公主的骄纵与权势,有的就是继续接受传统的女性教育,此后的宋朝女性就明显的表现出这一点。

综上所述,贤惠孝梯型公主的行为品德不仅仅是限于某一方面,而是孝道、仁爱谦和等多方面优秀品质的相互融合。虽然,公主的生平事迹在史册中只有寥寥数笔,但已勾画出了她们孝敬父母、夫妻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的模范形象。中国传统的美德在这些大唐公主的身上依然得以体现。

在唐代200多位公主中,贤惠孝梯型公主的数量是微乎其微的,但是她们毕竟是存在的,而且是在一个特殊的背景下存在于一个特殊的群体之中,坚守着“孝道”与“勤俭"的阵地,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

第三章骄奢淫逸型公主

贵为公主,她们生活骄纵奢侈、荒唐淫乱、不顾礼教、不守约法、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她们就是骄奢淫逸型公主。骄奢淫逸型的公主的典型代表主要包括:房陵公主、合浦公主、宜城公主、定安公主、长宁公主、成安公主、邹国公主、义阳公主、襄阳公主。

一、房陵公主

房陵公主,唐高祖李渊之女,始封永嘉公主。房陵公主初嫁驸马窦奉节,第二次下嫁驸马贺兰僧伽。

房陵公主下嫁时的婚礼可以说是盛况空前,对于公主此次的婚礼,史书没有明确记载。但在贞观六年(632),太宗之女长乐公主出嫁时,因公主乃长孙皇后所生,所以唐太宗对长乐公主恩宠有加,为了让女儿的婚礼更加隆重,太宗"敕有司资送倍于永嘉公主。”以永嘉公主作比照,为长乐公主准备嫁妆,说明了永嘉公主的这次婚礼应该是盛况空前,同时也说明了高祖对房陵公主的宠爱。房陵公主在高祖、太宗时期是否遵守妇道,史书对此没有记载,不得而知。然而永徽初,杨师道之子杨豫之与房陵公主淫乱,结果为驸马窦奉节所擒,”具五刑而杀之。”山此可知,公主在这一时期的行为是比较放纵的。

永徽五年(654),改封为房陵大长公主,降于贺兰僧伽。咸亨四年673),房陵公主薨,陪葬高祖献陵。

二、高阳公主

高阳公主,唐太宗之女,后封合浦公主,下嫁驸马房遗爱。

唐太宗对高阳公主非常宠爱,高阳公主却依仗太宗的宠爱,骄横跋扈、任意妄为。经常与浮屠辩机、智劭、道士李晃私通,为了堵住驸马的嘴巴,高阳公主将两名女子送与驸马房遗爱。后来因玉枕案事泄,辩机被处以腰斩,高阳公主由此而心怀怨恨。

驸马房遗爱是房玄龄的次子,按照礼法不得承袭爵位。但是高阳公主夫妇为谋求爵位,不惜诬陷房遗爱之兄房遗直。永徽年间,高阳公主夫妇与柴令武、薛万彻以及荆王元景等人合谋造反,事情泄露之后,房遗爱、柴令武、薛万彻等人伏诛,高阳公主也被赐死。显庆时,追赠为合浦公主。

三、宜城公主

宜城公主,唐中宗李显之女,始封义安郡主,下嫁裴粪。

宜城公主下嫁时,名号仅是义安郡主,虽然如此但她亦是威风八面,在裴府里为所欲为。史载,“宜城公主,始封义安郡主。下嫁裴粪。粪有婴妹,主恚,削耳劓鼻,且断龚发。帝怒,斥为县主,粪左迁。”“唐宜城公主驸马裴粪有外宠一人,公主遣阉人执之,截其耳鼻,剥其阴皮漫驸马面上,并截其发,令厅上判事,集僚吏共观之。驸马、公主一时皆被奏降,公主为郡主,驸马左迁也”。两则史料的记载虽有所出入,但均记载了宜城公主的驸马有外宠,公主以残忍的手段处理了此事,结果公主被斥,驸马左迁的事实。宜城公主可谓一位暴力公主,但同时也说明了宜城公主是一位极有权势且骄纵的大唐公主。

神龙元年(705),武则天传位于中宗李显。中宗即位之后量叙官爵,义安郡主被册封为宜城公主。神龙后,韦后专权,诸公主等数十族皆能墨敕授官,号为斜封。太平公主仪比亲王,长宁、安乐二府不置长史,她们势宠骄恣,势倾朝廷,广建宅第,奢靡过甚,宜城公主及其他公主迭相仿效,天下人咸嗟怨之。宜城公主因非韦后所生,官属、拥户不及安乐等嫡出公主,但宜城公主并不以其地位稍低而甘千滞后,积极参与权势利益的争夺,制开公主府,置办官署。神龙后的宜城公主与以前的义安郡主相比,从个人私生活争斗转向了对外权势的争夺。

四、定安公主

定安公主,唐中宗李显之女,始封新宁郡主。定安公主历经三次婚姻,初嫁王同皎,同皎被诛杀之后,更嫁韦灌,灌获诛后,又更嫁崔铣。

在唐代历史上,作为唐中宗的女儿在唐代是非常有权势的,定安公主自然也不例外。定安公主虽非韦后所生,官属、拥户也不及长宁、安乐二位公主,但亦是骄奢异常。史书记载,当时定安、长宁、安乐三位公主的家奴掠夺百姓子女为奴婢,左台侍御史袁从一将其缚之送狱,安乐公主进宫向中宗求情,家奴竟然被免罪,袁从一谏之,中宗竟不采纳。气家奴尚且如此骄横,作为天之骄女的公主就有过之而无不及了。定安公主薨后,陪葬于中宗定陵。

五、长宁公主

长宁公主,唐中宗李显之女,韦后所生,下嫁杨慎交,慎交死后,长宁公主更嫁苏彦伯。。

长宁公主非常奢侈,府第豪华异常。当时长宁公主在东都造府第,使杨务廉代营,府第造成之后,杨务廉遂被擢升为将作大匠。此后,长宁公主又取西京高士廉府第、左金吾卫故营合为宅建西府。公主府第右属都城,左俯大道,作三重楼以冯观,筑山浚池。中宗、韦后数次临幸于此,饮酒赋诗,很多名人雅士留诗于此。李娇《侍宴长宁公主东庄应制》气"别业临青甸,鸣鸾降紫霄;长筵鸳鹭集,仙管凤凰调。树接南山近,烟含北渚遥;承恩感已醉,恋赏未还镶。”崔堤《侍宴长宁公主东庄应制》气"沁园东郭外,鸾驾一游盘;水树宜时陟,山楼向晚看。席临天女贵,杯接近臣欢;圣藻悬辰象,微臣切仰观。”这皆说明了长宁公主府第之豪华。在东都废为永昌县后,长宁公主又求得赏赐,改其为私第,西起长安,东濒洛阳。魏王李泰故第,东西街各一府,内有池塘三百亩,李泰薨后,本应改做民宅,长宁公主又占来,修整装修为私第。长宁公主私第规模之宏大可以说几乎无人能与之相比。

长宁公主内倚母爱,宠倾当朝,制开公主府,与安乐、宜城两位公主以及其他贵戚争权夺势,墨敕除官,斜封付予中书,时人谓之“斜封官”。时,长宁公主奴仆掠民子女为奴婢,左台侍御史袁从之谏曰:"陛下今若曲受主言,而纵奴掠良人,何以理天下?臣知放则免罪于私门,劾则得罪于公主,终不忍全身远害,屈法偷生,惟陛下垂照察。”中宗竟不予采纳。驸马杨慎交投中宗所好,与武崇训等各将油洒地以筑马球场,花费达数百万之多,妨害务农,敛怨千时人。

长宁公主与驸马骄奢异常,在东都第造成之后,恰逄韦后事败,长宁公主来不及居住,而此后又查出杨慎交参与卖官,遂被斥为绛州别驾,长宁公主与驸马一同前往。于是乃请东都第为景云祠,卖西京府第,估价达二十亿万之多。开元十六年(728年),杨慎交死后,长宁公主更嫁苏彦伯。长宁公主薨后陪葬中宗定陵。

六、成安公主

成安公主,字季姜,唐中宗李显之女。始封新平郡主,下嫁韦捷。

神龙年间,韦后宠爱安乐,安乐公主骄奢异常,成安等诸公主竞相效仿,墨敕斜封官,制开公主府,卖官成风。史载,”成安公主夺民园,不酬直,朝隐取主奴杖之,由是权豪敛伏。”毕竟成安公主并非韦后亲生,所以在争夺权力时,没有安乐等嫡出公主那样骄横妄为,但在对待普通老百姓的掠夺上,成安公主也毫不逊色。成安公主薨后陪葬中宗定陵。

七、部国公主

都国公主,唐肃宗之女,始封延光,下嫁裴徽,又嫁萧升。

驸马萧升死后,部国公主与彭州司马李万淫乱,而此时蜀州别驾萧鼎、澄阳令韦挥、太子詹事李异皆私侍公主,与公主私通。德宗听闻后大怒,将部国公主幽禁,杖杀李万,将萧鼎、韦侔、李笲贬逐到岭表。贞元元年(785),德宗颁布谴黜都国公主敕书,敕曰:“妖妄莫甚于巫蛊,罪恶莫逾于奸乱,迹涉于此,刑其舍诸,邹国大长公主,澡质天汉,不慎其德,行违礼法……怜其将老之年,从我议亲之典,置于别馆。”贞元四年(788),邹国公主又因厌蛊之罪被废,其子因蛊惑之事,皆被贬逐。萧位被囚于端州,萧佩、萧儒、萧低被囚在房州,部匡公主与前夫裴徽所生之子,驸马都尉裴液囚禁在锦州。当时,邹国公主的女儿为皇太子妃,肃宗因担心太子妃怨恨,恰太子有疾在身,于是杀太子妃以消灾,谥号曰惠。贞元六年(790)部国公主薨。

八、义阳公主

义阳公主,唐德宗之女,后封为魏国宪穆公主,下嫁王士平。

贞元二年(786),义阳公主出嫁。宪宗时期,义阳公主非常骄纵,史书记载公主“纵恣不法,士平与之争忿。宪宗怒,幽公主于禁中,士平幽于私第,不令出入。”驸马王士平与义阳公主反目,当时的轻薄文士蔡南、独孤申叔为义阳公主作歌词,曰《雪团》、《散雪》等曲,往往歌于酒席之间,言公主与驸马处于离异状态之下。宪宗大怒,欲废除进士科,将蔡南、独孤申叔贬之。可以看得出,义阳公主肯定是骄纵过分,否则宪宗也不至于大动肝火,她与驸马的事迹也不会被谱曲流唱于酒席之间。

九、襄阳公主

襄阳公主,唐顺宗之女,始封晋康县主,下嫁张克礼。

史书记载,长庆中,襄阳公主纵恣不法,常游行于市里。与士族子弟薛枢、薛浑、李元本等淫乱。襄阳公主尤其爱薛浑,每到薛浑家,拜谒薛浑之母时行婆媳之礼。

李元本(李宝臣孙)生于贵族,轻薄无行。薛浑与元本皆少年,遂相互引诱,因此李元本亦得幸千襄阳公主,出入公主府第。襄阳公主也常常害怕奸情败露,每当“有司欲致诘,多与金,使不得发。”驸马张克礼对襄阳公主的所作所为非常愤怒,上表奏闻此事,顺宗下诏将襄阳公主幽于禁中。因李元本乃功臣之后,得以免死,杖六十,流放象州。薛枢、薛浑也因李元本之故,从轻发落,杖八十,流放崖州。

十、本章小结

骄奢淫逸型公主主要是指具有以下两个特征的唐代公主:一是,她们贵为公主,在出嫁之后却不守妇道,与驸马以外的众多男性发生关系,最后都没有落下好的结局,或连累子女或幽禁或被赐死。一是,她们追求奢靡的生活,以公主的身份和特权,或对驸马施展淫威或对百姓进行掠夺、聚敛财富,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

房陵公主作为帝王之女,倚仗皇帝宠爱过着骄奢的生活。在为人之妇后,仍然荒唐淫乱,与其他人发生关系,有失礼教。高阳公主贵为公主,然而却与多人发生淫乱关系。为了使驸马房遗爱继承爵位,不惜诬陷兄长,后又密谋造反,最终落得赐死的下场。都国公主与众多朝廷官员淫乱,败坏了皇家名声,使用皇家忌讳的蛊惑之术,使得公主名号被废,连累儿女,使他们遭遇或被囚禁,或被赐死的悲惨命运。邹国公主以一人之荒淫无度,陷全家性命于危难之中。襄阳公主与士族子弟多人淫乱,使其明目张胆出入公主府第,不仅败坏了自己的名声,落得囚禁的下场,也使得驸马遭受极大屈辱。义阳公主,恣意不法,骄纵异常,驸马与之争,夫妇二人反目的事情也随之被谱成曲,流唱于民间。宜城公主贵为公主,在驸马有了外宠后,不惜以残忍的手段对待驸马及其外宠。并展开权势的争夺,广建宅第,制开公主府。宜城公主与各位公主相互争夺权势的结果,给唐王朝的统治带来不稳定因素。定安公主作为天之骄女,虽然在某些方面不及嫡出的公主,但在对权势争夺方面也不甘人后,并纵容家奴抢掠百姓子女。家奴尚且如此骄横,作为主子的公主,自然不再其下。长宁公主,倚仗母爱,追求奢侈豪华的生活,与其他公主展开权势争夺,开府置官署。纵容家奴,强抢民间子女为奴,修建豪华园林和住宅。为讨好中宗,长宁公主夫妇还以油洒地建筑马球场。成安公主效仿安乐、长宁等公主,制开公主府,参与权势争夺并强夺民园,不予酬值。

骄奢淫逸型公主共有九位,其中,房陵公主乃高祖之女,高阳公主乃太宗之女,宜城公主、定安公主、长宁公主、成安公主均是中宗李显之女,都国公主乃肃宗之女,义阳公主乃德宗之女,襄阳公主乃顺宗之女。从上可以看出,骄奢淫逸型公主几乎都产生在唐中后期,而中宗朝尤为最多。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李唐王室具有鲜卑血统,他们曾长期与北方少数民族混居生活,此后

又发迹于鲜卑族建立的北魏,而后直接传承鲜卑族为主的北朝政权,所以在文化习俗上沿袭了北朝传统,“胡化”程度很深。因此,也便有了“唐源流出于夷狄,故闺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异。”的感慨。随着统治地位的确立,他们古老的礼法观念也随之传播于内地,从高宗将父亲的女人武才人册为皇后,玄宗娶儿媳册为贵妃,说明了古老的收继婚制在唐代仍然具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这一时期,贵为统治阶级上层的唐代公主,在两性关系上极为开放,贞操观念也就非常淡薄。皓国公主”与彭州司马李万乱,而蜀州别驾萧鼎、澄阳令韦挥、太子詹事李异皆私侍主家”;襄阳公主“纵恣,常微行市里。有薛枢、薛浑,李元本皆得私侍。”等事情的发生也是在常理之中。同时,唐代公主的改嫁之风,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胡化之风对公主贞操观念的影响。

其次,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社会经济和文化高度发达的时期,当时的长安、洛阳成为国际大都市,国内各族人民与亚洲各国人及其所带来的各种社会风俗、信仰、文化在这里融合,形成了开放的社会风气。因此这一时期,身为女性的唐代公主,她们在两性关系上就表现得比较自由,在对外权势的争夺上,也充满了主动性,她们毫不掩饰自己内心的欲望,彰显着自我的贪婪本性。

其三,唐初思想领域呈多元化的趋势,出现儒、佛、道三家并存的局面。道教思想相对来说比较活跃,由于李唐王室追尊老子为始祖,所以道教在唐代备受推崇。相反,儒家思想则处于持续低落时期,没有取得像西汉中后期那样的独尊地位。因此,儒家所推崇的“夫为妻纲”等束缚女性的思想意识,也就不能居于绝对的统治地位。而道家所主张的阴阳平衡、刚柔协调的思想以及佛教所倡导的众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这样,在思想观念上,这一时期的人们对两性有了新的

认识,其结果使得唐代妇女在思想观念及行为上极为开放,她们可以自由出入各种社交场所,与异性自由交往。社交面的扩大,为唐代公主的“出格”行为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她们能够与丈夫以外的男性进行交往,甚至频频发生两性关系。其四,唐前期,帝王对有失礼教的公主本人往往不进行处罚。如,太宗面对合浦公主的骄纵淫逸行为,最终的处理结果也仅仅是"浮屠殊死,杀奴婢十余“气合浦公主本人未受到任何伤害。中宗李显面对安乐公主要求封已为皇太女的“出格”要求时,虽未答应,但也没有任何警示和惩罚。帝王们的这种态度,往往是对骄奢淫逸型公主行为的一种纵容。

其五,唐王朝在历经”贞观之治”、“永徽之治”以及女皇武则天的统治后,进入了一个繁荣、稳定的时期。伴随而来的是整个封建社会都无法避免的弊端—奢靡之风的盛行、蔓延。作为统治阶级上层的公主,她们便开始了奢靡腐化、挥霍无度、纸醉金迷的贵族生活。她们追求生活的享受,竞相争权夺势、掠夺财富,过着奢侈腐败的寄生生活。

其六,骄奢型公主在唐中宗朝的大量存在,有其必然的原因。中宗早年的遭遇,使得他对权力恐惧万分,一个帝王宝座,使他失去了两位兄长,面对政治的无情,母亲的残忍,长期战战兢兢的生活,使得他对权力产生了极大的冷淡和漠视。作为中宗李显的女儿,她们与父亲李显的态度恰恰相反,受祖母武则天的影响,她们对权势充满了强烈的渴望。中宗李显的漠视态度,无形中是对她们骄奢行为的一种支持。这样一位皇帝,这样一些公主,他们的并存,使得这一时期,产生数量可观的骄奢型公主也成为一种必然。

虽然,现存史料关于骄奢淫逸型公主的事迹记载不多,但从仅有的字里行间,我们还是能够窥探出一些她们在历史上的生活轨迹。

综上所述,骄奢淫逸型公主的产生,有其必然的因素。她们骄纵、淫逸的行为,在当时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负面影响,这是不容否认的。但是,她们这种大胆违礼的行为背后,隐藏的却是一种强烈的自我意识。在唐王朝给予的、适宜彰显自我意识的历史平台上,她们依靠自己公主的身份,把这种意识得以尽情的挥发。她们不计后果的过激行为,使得自己的贪欲、情欲得到了发泄。而最终也激怒了封建帝王,或被贬斥,或被幽禁。

第四章 出世入道型公主

她们贵为公主,不论出自何种目的,却都不约而同的走上了一条相同的道路,抛却尘世,出世入道。这类公主的典型代表主要有金仙公主、玉真公主、永穆公主、万安公主、新昌公主、楚国公主、咸宜公主、华阳公主、文安公主、浔阳公主、平恩公主、邵阳公主、永嘉公主、永安公主、义昌公主、安康公主。

一、金仙公主

金仙公主,唐睿宗李且之女,始封西城县主。公主与玄宗、玉真公主同母所生,景云初进封金仙公主。

金仙公主之母,昭成皇后窦氏于长寿二年(693)被武则天所杀,当时公主年仅四岁。睿宗痛失爱妃,公主年幼丧母,也许是对女儿的亏欠与补偿,睿宗皇帝对金仙、玉真二位公主倍加疼爱。

景云二年(711)金仙、玉真二位公主入道气《令西城昌隆公主入道制》记载:

“第八女西城公主、第九女昌隆公主,……并令入道,奉为天皇天后。宜于京城右造观,仍以来年正月令二公主入道。”

金仙公主入道之时,睿宗不惜巨资为金仙、玉真二位公主分别建造金仙观、玉真观于京师,二观相对。修观之时,适逢水早之灾,加之耗费巨资百万,民不聊生,怨声载道。景云二年(711),当时虽为夏季盛暑之时,但是修建两观的工程依然在继续。左散骑常侍魏知古劝谏曰:"……今陛下为公主造观,将树功德以祈福祜。但两观之地,皆百姓之宅,率然逼迫,令其转移,扶老携幼,投窜无所,发剔掾瓦,呼嗟道路。乘人之事,违天时,起无用之作,崇不急之物,群心摇摇,众口籍籍。陛下为人父母,欲何以安之?……速罢功役,收之桑榆。”睿宗不听。

《旧唐书》记载,太极元年712),睿宗为金仙、玉真两位公主建造道观及寺第,兴役不止,又适逢春旱。于是裴淮又上书谏曰:"……今自春至夏,时雨惩期,下人忧心,莫知所出。陛下虽降哀矜之旨,两都仍有寺观之作,时旱之应,实此之由。且春令告期,东作方始,正是丁壮就功之日,而土木方兴,臣恐所妨尤多,所益尤少,耕夫蚕妾,饥寒之源。”©太极元年(712),睿宗接受群臣意见,于四月十七日下《停修金仙玉真两观诏汃但事实上从景云二年(711)至太极元年(712)一年的时间中,金仙、玉真两观已基本造成,可以作为清修之所。金仙、玉真两观的修建,逼夺民居甚多,花费达数百万,但这同时也说明了睿宗对道教的推崇及道教在唐王朝的地位。

金仙公主入道后,拜方士史崇玄为师。“道士史崇玄,怀州河内县缝靴人也。后度为道士,侨假人也。附太平,为太清观主。金仙、玉真出俗,立为尊师。每入内奏请,赏赐甚厚,无物不赐。授鸿胪卿,衣紫罗裙蚾,握象笏,佩鱼符,出入禁闱,公私避路。神武斩之,京中士女相贺。”史崇玄作为金仙、玉真二位公主之师,也因此受到很高的礼遇,并获得丰厚赏赐。

金仙公主志文:“若夫金印紫绶,县主之荣也;组带青圭,公主之贵也。固将脱落容服,傲晚徽章,薄瑶卉而不顾,想琪林之摄,皆公主之志之节也,先帝亦许之成之,于是曳月蚾,震虹瑛,谐金阙,阶玉京,师大宗,位上清,荐环块,刻金石。侣九仙而高视,齐十圣而忘情,不亦休矣。既主上嗣升大宝,仁先友爱,进封长公主,加实赋一千四百户焉。仍于京都双建道馆。馆台北阐,接笙歌于洛滨;珠阁西临,聆箫曲于秦野。”可见,入道后的金仙公主经常宴请文人雅士于观中,笙歌不息。

金仙公主薨于开元二十年(732),《大唐故金仙公主志石铭并序》曰:"(金仙公主)年十八入道,廿三受法。……以壬申之年建午之月十日辛巳薨于洛阳之开元观,春秋四十有四。”金仙公主薨后,陪葬于桥陵。

二、玉真公主

玉真公主,唐睿宗之女,字持盈,始封为崇昌县主。与玄宗、金仙公主同为昭成皇后窦氏所生。

玉真公主生于公元692年气景云二年(711)出家为道士,进号为“上清玄都大洞三景师。”玉真公主入道时,睿宗为其花费巨资修建玉真观。除玉真观外,玄宗又为玉真公主在洛阳修建了安国观,安匡观极其华丽,规模不在玉真观之下。另外,玉真公主还在王屋山建有灵都宫。

玉真公主入道之后,曾拜史崇玄为师,后又以著名道士司马承祯为师。”昔司马承祯天师,河内温城人也。……唐睿宗皇帝女玉真公主好道,师司马天师。天师住天台山紫霄峰,后睿宗宣诏住上方院。”

史载,玄宗曾有将玉真公主下嫁张果之意。开元二十一年,”玄宗欲以玉真公主将果,未言也。果忽谓秘书少监王炯质、太常少卿萧华曰'谚谓娶妇得公主,平地生公府。可畏也。'二人怪语不伦。俄有使至,传诏曰:'玉真公主欲降先生'。果笑,固不奉诏。”玄宗欲嫁玉真公主于张果之事有待进一步考证,但玉真公主遁入空门,诚心修道,说明张果的道术对玉真公主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

天宝三载,玉真公主上书曰:“先帝许妾舍家,今仍叨主第,食租赋。诚愿去公主号,罢邑司,归之王府。”玄宗不许。又言道:“妾,高宗之孙,睿宗之女,陛下之女弟,于天下不为贱,何必名系主号,资汤沐,然后为贵。请入数百家之产,延十年之命。”玄宗知公主之意,同意公主的请求。玉真公主自愿放弃公主邑司,也是出于对道教的敬慕。

作为玄宗的妹妹,在道教活动方面,玉真公主实际上是玄宗的代表,玄宗曾派玉真公主与韦铝至司马承祯居所从事道教活动。天宝六载,玉真公主修行于王屋山。”开元四载,道门威仪使奉玉真公主教,请诣中岳兴唐观校定经繁,道高物外,跡寓寰中,声闻于天,名著非我……至六载,玉真公主已舍馆陶之封,卜居平阳之洞,以为常娥饵药,乘兔轮以长生,嬴女吹箫,登凤楼而久寿,遂于仙人台下,建立山居,既饶灵芝,复多仙草,有教安置,旌至德也。”安史之乱后,作为玄宗最亲近的人,玉真公主不可避免的卷入玄宗与肃宗、李辅国的矛盾斗争中。《旧唐书》载:“上皇自蜀还京,居兴庆宫,肃宗自夹城中起居。上皇时召伶官奏乐,持盈公主往来宫中,辅国常阴候其隙而间之。上元元年,上皇尝登长庆楼,与公主语,剑南奏事官过朝谒,上皇令公主及如仙媛作主人。辅国起微贱,贵达口近,不为上皇左右所礼,虑恩顾或衰,乃潜画奇谋以自固。因持盈待客,乃奏云:'南内有异谋。'矫诏移上皇居西内,送持盈千玉真观,高力士等皆坐流窜。”玉真公主作为玄宗皇帝最亲近的人,在肃宗朝受到牵连和打击是必然的,也是政治斗争的需要。宝应元年(762),玉真公主薨。

三、万安公主

万安公主,唐玄宗之女。《新唐书》记载,天宝时为道士。《资治通鉴》载: “六月,癸亥,上皇崩于百福殿。已巳,以上女万安公主为女官,欲以追福。”可见,万安公主入道目的是为睿宗追福。天宝七载(748),万安公主出就金仙观安置,赐实封一千户,奴婢数目按照旧例给付。

四、楚国公主

楚国公主,唐玄宗之女,始封寿春,下嫁吴澄江。兴元元年(784),公主请为道士,赐名上善。

五、咸宜公主

咸宜公主,唐玄宗之女,贞元皇后所生,下嫁杨沺,又嫁崔嵩。《唐会要》载:“宝历元年(825)五月,以咸宜公主入道。”《新唐书·诸帝公主传》记载,咸宜公主薨于兴元时气宝历元年即公元825年,而公主在兴元时(784)已薨。作为玄宗之女,在宝历元年入道,这在时间上是不对的。公主入道应为宝应元年 (762),而非宝历元年。

六、华阳公主

华阳公主,唐代宗之女,贞懿皇后所生。

华阳公主聪悟过人,能够观察到代宗的喜怒,“视帝所喜,必善遇,所恶,曲全之。”®由此倍受代宗的宠爱。

大历七年(772),华阳公主以病丐为道士,号琼华真人。华阳公主病情加重时,代宗探望,公主咬伤了代宗的手指。代宗不予怪罪,可见代宗对华阳公主爱念之切。大历九年(774)夏四月乙未,华阳公主薨,代宗悲痛万分,累日不理朝政。宰臣等谏曰:“公主夙成神悟,仁眷特钟,尝祷必亲,已承减膳,幽明遽间,倍紾慈哀。臣等微诚,无由感达。伏惟陛下守累圣之公器,御群生之重畜,夷百

战之艰患,抚四海之伤残。虏候为虞,戒师近警,一言万务,裁成圣心,得失谬于毫厘,安危存于晷刻。伏虑顾怀犹切,神志未和,众情以之不宁,臣子以之兢悸。伏愿抑周丧之私痛,均品物于至公,下慰黔黎,上安宗社。”代宗才开始听朝。大历十二年(777),在永崇坊立宗道观为华阳公主追福。

七、其它公主

新昌公主,玄宗之女。天宝六载,因驸马萧衡亡故,奏请为道士。永穆公主,玄宗之女,天宝七载入道。文安公主,唐德宗之女,入道,薨大和时。浔阳公主,唐顺宗之女,其母为崔昭仪。大和三年(829),浔阳公主与平恩、邵阳二公主一起为道士,岁赐封物七百匹。平恩公主,唐顺宗之女,早薨。大和三年(829) 入道岁赐封物七百匹。邵阳公主,唐顺宗之女,早薨。大和三年(829)入道,岁赐封物七百匹。永嘉公主,唐宪宗之女,入道。永安公主,唐宪宗之女。永安公主,长庆初,本是许嫁于回鹘保义可汗,因可汗死,永安公主才没有和亲于少数民族。大和中,永安公主丐为道士。义昌公主,唐穆宗之女,为道士气安康公主,唐穆宗之女,入道。乾符四年(877),因安康公主在外颇扰人,诏与永兴、天长、宁国、兴唐四主还于南内。

八、本章小结

唐代这些公主们的入道目的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慕道、追福、延命、夫死舍家和逃避和亲的悲惨命运。金仙公主、玉真公主入道主要是由于公主有慕道 之心,遂遁入空门,潜心修道。华阳公主、浔阳公主、平恩公主、邵阳公主皆是因病入道,入道目的则是祛病延年。永安公主则主要是逃避远嫁塞外的和亲命运而入道。新昌公主因驸马死后而入道。无论是出于何种目的,她们都走上了抛却尘世,出世入道,钟情于晨钟晚课的修道生活,在道教里寻求自己的精神寄托。

出世入道型公主数量在唐代极为可观,且主要集中在唐中后期,其原以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李唐王室为提高其统治者的身份地位,追尊老子为李唐王室的始祖。道教地位在唐代大为提高,道士倍受尊崇,崇道在统治阶级上层形成了一股风气。

一些有名气的道士可以自由出入禁宫内庭,这为公主们拜师学道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其次,道教宣扬神仙方术、长生不老以及养生之道,吸引了当时的人们,作为统治阶级上层的公主纷纷入道。如,玉真公主曾有“请入数百家之产,延十年之命”的请求,愿意舍弃世俗,以求延命。华阳公主以病请为入道其目的也只不过是祛病延年。

其三,道教倡导平等,男女在性别上没有尊卑之分。女性博大宽容、柔韧谦和的品质被纳入“道”的义理体系构建之中,反映了于年来深受男尊女卑思想压迫的女性心声,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女性入道的热情。

其四,入道后,女性生存交往的空间得以扩大。唐朝中后期,为重新树立礼仪伦理观念,皇室对公主在妇道方面的要求更加严格,公主被推到了一个社会榜样的位置,享受到的自由反不如一般贵族妇女。而道教教义相对来说,比较松弛,女性可以带发修行,入道后她们不仅建有豪华的道观,拥有一定食封,也不必再受皇室过多的约束,既满足女性追求美貌的心理,又可以享有更多的自由。这对唐代公主来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其五,唐代公主入道主要集中在唐中后期,这与唐统治者对公主阶层政策的改变有关。鉴于太平、安乐干政导致的动荡局面,唐王朝加强了对公主阶层的约束和限制。唐中后期进入了由胜而衰的局面,作为统治阶级上层的公主,在多变的政治面前,她们的命运显得十分脆弱。为了获取较多的自由和自我保全,她们只有选择出世入道。

综上所述,唐代公主入道人数之多,在历代封建王朝是较为罕见的。因此,她们的入道在唐代历史上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然而,在公主入道的诸多因素中,政治因素不容忽视,无论是统治者在政策上对道教的扶植或对公主的限制,还是在多变的政治氛围下对公主命运的主宰,都是导致公主走向出世入道的主导因素。同时也可以看出,唐代公主的入道不同于民间道士的苦修清冷,公主入道后拥有豪华的道观、道场,过着养尊处优的闲适入道生活。唐代崇尚道教风气的盛行促使了公主们的入道行为,相反做为唐代上流社会的公主,她们的入道举动又加深了人们对道教的敬仰,引领着当时道教生活的潮流。但同时也反映出了公主要求摆脱皇家过多限制和获得较多自由的要求。

第五章悲剧型公主

她们贵为公主,却没有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能力,她们的遭遇是凄惨的,或被幽禁或惨遭杀害。总之,她们贵为天之骄女,却没有众人眼里的富贵,有的仅是悲凉悲惨的命运。悲剧型公主主要包括以下几位:常乐公主、比景公主、东阳公主、新城公主、义阳公主、宣城公主、定安公主、永泰公主、宁国公主、咸安公主、太和公主。

一、常乐公主

常乐公主,唐高祖李渊之女,下嫁赵环。驸马赵环,武德时右领军将军赵绰之子。

武则天称制后,越王贞与韩王元嘉、鲁王灵夔、霍王元轨及元嘉子黄国公潠、灵夔子范阳王蔼、元轨子江都王绪、越王长子博州刺史、琅邪王冲等,密谋匡复大业。越王贞举兵之时,曾派使者送书给驸马赵环,赵环答应率兵积极响应。常乐公主对使者曰:”为我报越王,与其进不与其退。尔诸王若是男儿,不应至许时尚未举动。我常见耆老云,隋文帝将篡夺周室,尉迟迥是周家外甥,犹能起兵相州,连结突厥,天下闻风,莫不响应。况尔诸王,并国家懿亲,宗社是托,岂不学尉迟迥感恩效节,舍生取义耶?夫为臣子,若救国家则为忠,不救则为逆。诸王必须以匡救为急,不可虚生浪死,取笑于后代。”常乐公主身为天子之女,心系唐王室,义无反顾地投身于匡复李唐皇室的事业中。最终越王事败,常乐公主夫妇皆被诛杀。公主之女原为英王妃,因母与武后交恶而被废,幽死于内侍省,后追封恭皇后,与中宗合葬定陵。

_、比景公主

比景公主,唐太宗之女,始封巴陵公主,下嫁柴令武。驸马柴令武,即柴绍与平阳公主之子,平阳公主夫妇不仅是皇亲国戚,更是唐朝的开国功臣。令武也因此官运亨通,历任太仆少卿,卫州刺史,宁州刺史,封襄阳郡公。

永徽四年(653),房遗爱、薛万彻、荆王元景、吴王恪与驸马柴令武

等阴谋造反。事败后,房遗爱、薛万彻、皆被处斩,巴陵公主也因驸马之故被

赐死。显庆中,追封比景公主,立庙于墓,四时祭以少牢。

三、东阳公主

东阳公主,唐太宗之女,下嫁高履行。高宗即位后,东阳公主进为大长公主。龙朔三年(663),新城公主暴薨,驸马韦正矩因有谋害公主之嫌而伏诛。最初,新城公主夫长孙诠卒,东阳公主推荐韦正矩为驸马以配新城公主。韦正矩伏诛之后,东阳公主也因此事而被牵连"斥徙集州"。其后,驸马的弟弟高真行之子,典膳丞岐坐与章怀太子阴谋。事情泄漏后,连累到东阳公主,公主的封邑也由此被夺。武则天当政后,高氏一门因其长孙氏舅族的身份,而遭武后憎恶。垂拱中,东阳公主又与二子迁徙至巫州。

四、新城公主

新城公主,名字,唐太宗最幼女,文德皇后长孙氏所生。新城公主最初下嫁驸马长孙诠,后改嫁韦正矩。

关于新城公主的生平,史书记载甚略,但新出土的墓志弥补了这方面的缺漏。墓志载,“公主讳字,陇西狄道人。高祖太武皇帝之孙,太宗文皇帝之女,皇帝之口母妹也。”笥新城公主并非最初的封号,墓志记载:“贞观十六年(642)八月廿口日封衡口口口主"。因缺字已经不明其封号。《唐会要》载,“永徽元年(650)正月,衡山公主欲出降长孙氏。”所以太宗当有一女封衡山公主,而《新唐书》所载太宗诸女中无衡山公主。由此观之,能符合此条件的唯有新城公主,新城公主应始封“衡山郡公主"。墓志又言:“永徽三年(652)五月廿三日,改封新城郡长公主”。据《唐会要》云,衡山公主最终为太宗服孝三年后出嫁。这与墓志所云贞观二十三出嫁不符,最有可能的是墓志所云误也,二十三年当为原定的公主婚期,但太宗于贞观二十三年(649)五月晏驾,事出有变,其后不得不推迟婚期。

驸马长孙诠是长孙操的第四子,曾任尚衣奉御。长孙操是长孙皇后的从父兄弟,在唐开国过程中也立下了不小的功劳,担任过陕州刺史、洛州刺史等重要的

职官。长孙诠以功臣子弟和外戚的双重身份得以尚公主。武后时期,长孙无忌等曾经在立后问题上持反对意见的人,遭到了沉重的打击。显庆四年(659),长孙家族蒙难,驸马长孙诠客死他乡,"诠女兄为韩谖妻。无忌得罪,诠流福州,有司希旨杀之。”

长孙诠卒后,新城公主更嫁韦正矩。新城公主婚后,驸马”遇主不以礼,俄而主暴薨"。其言虽简,却一语道出了公主不幸的婚姻生活,并且由此导致公主过早地香消玉殁。公主与高宗同为长孙皇后所生,作为同母兄长,高宗当然无法接受公主的死因不明。所以,“高宗诏三司杂治,正矩不能辩,伏诛。”公主墓志铭仅记载:“龙朔三年(663)三口口口口口口,薨于长安县通轨坊南圆,春秋年卅。”墓志中甚至没有公主再嫁的任何记载,这大致与公主嫁韦正矩时日尚短,遇公主又不以礼,夫妇之间根本没有恩情可言,甚至还有谋害公主之嫌,这样的驸马不提也在情理之中。

新城公主暴卒后,高宗既悲痛又愤怒,不仅杀了有谋害公主之嫌的驸马,而且将新城公主”以皇后礼葬昭陵旁"。

五、义阳公主

义阳公主,唐高宗李治之女,萧淑妃所生,下嫁权毅。

驸马权毅身份低微,仅是一名卫士。唐高宗至玄宗时期的公主,大多选择名臣贵戚的子弟为驸马,且不论这些公主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出于何种目的而下嫁,但驸马均具有较高的身份地位和深厚的家庭背景。义阳公主贵为天子之女,以公主身份下嫁一小小卫士,究其原因,还是公主之母萧淑妃与武则天之间的宿怨所导致的结果。皇后的宝座一直是封建社会后宫妃嫔争夺的焦点,为了得到皇帝的宠爱,妃嫔之间展开争夺战,但引来的往往是血光之灾。武则天为了登上皇后的宝座,与最受高宗宠爱的萧淑妃之间的斗争则是难以避免的,斗争的结果便是萧淑妃惨死。作为萧淑妃的女儿,义阳公主、宣城公主就成了这场后宫争夺的牺牲品。


《旧唐书》记载:“义阳、宣城二公主以母得罪,幽于掖庭,太子见之大惊侧,遽请令出降。”《新唐书》记载:“义阳、宣城二公主以母故幽掖庭,四十不嫁,弘闻眙惆,建请下降,武后怒,即以当上卫士配之。”又《新唐书》记载:“萧妃女义阳、宣城公主幽掖庭,儿四十不嫁,太子弘言于帝,后怒,酰杀弘。)同时,

《资治通鉴》也有关于此事的记载:“义阳、宣城二公主,萧淑妃之女也,坐母得罪,幽于掖庭,年逾三十不嫁。太子见之惊铡,遽奏请出降,上许之。天后怒,即日以公主配当上卫翊卫权毅、王遂古。”各书所记载的关于公主下嫁时的年龄有所出入,但仔细推算一下:武则天立后是在永徽六年(655),义阳公主只可能在此之前出生,而且萧淑妃还生有比她小的宣城公主以及许王素节,那么到上元二年(675)公主出嫁之时,至少已经二十多岁。又据《高安长公主神道碑》载: “开元二年龙集捅提格夏五月哉生明,高安长公主薨千长安永平里第,享年六十有六。”由此推算,高安公主应生于贞观二十二年(648),上元二年(675)高安公主出嫁时已是二十七岁,义阳公主作为高安公主的姐姐,出嫁之时也应为三十岁左右。因此,《资治通鉴》的记载较为可信。

武则天655年被立为皇后,萧淑妃惨死,以武则天的政治手段来看,义阳公主与宣城公主的幽禁也应始于这一年。那么由此推算,义阳公主被幽禁了近乎二十年之久,由于太子李弘的仁善,义阳、宣城二位公主才得以重见天日,避免了老死深宫的更大悲剧。

六、宣城公主

宣城公主,唐高宗李治之女,后封高安公主,萧淑妃所生,义阳公主之妹,下嫁颖州刺史王勘。天授年间,驸马被武则天所杀。神龙初,高安公主进封为长公主,食封达千户,开府置办官署。高安公主薨于开元二年(714)。

义阳公主、高安公主和太平公主,同为唐高宗李治的女儿,但是因各自母亲受宠程度和权势的不同,导致了她们截然不同的命运。一方是唐代最有权势的公主,因为她的母亲是武皇后、则天女皇;一方是遭受长达近二十年之久的幽禁生活,因为她的母亲是在后宫斗争中失败,惨死后被赐姓为“枭"的萧淑妃。所幸的是高安公主的命运出现了转折,据史书记载睿宗、玄宗时朝,公主过着富贵安详的晚年生活。

七、安定公主

安定公主,唐高宗之女,武则天皇后所生,太平公主的姐姐。

《新唐书》载:"昭仪生女,后就顾弄,去,昭仪潜毙儿衾下,伺帝至,阳为欢言,发衾视儿,死矣”。《资治通鉴》对此事也有记载:”后宠虽衰,然上未有意废也。会昭仪生女,后怜而弄之,后出,昭仪潜扼杀之,覆之以被。上至,昭仪阳欢笑,发被观之,女已死矣,即篱泣。问左右,左右皆曰:'皇后适来此。'上大怒曰'后杀吾女!'"至此,高宗彻底有了废后之心,安定公主作为武则天的政治棋子,惨死于禄袱中。

麟德元年(664)三月丁卯,长女追封为安定公主,谥号思,丧葬仪仗、鼓吹乐队和丧事所需要的东西,都如同于亲王的规格制度,公主的灵柩从德业寺迁到崇敬寺。此处长女指的就是武则天所生的第一个女儿,也就是太平公主的姐姐。安定公主高规格的埋葬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武则天对长女的愧疚之心与补偿之意。

八、永泰公主

永泰公主,名仙蕙,字脓辉,唐中宗李显之女气韦皇后所生,下嫁武延基。久视元年(700)九月,身为郡主的永泰与魏王武延基缔结良缘,成百年之好。

仅一年之后,即公元701年,年轻的永泰郡主就香消玉殁了。对于永泰公主的死因,《新唐书·则天顺圣武皇后纪》记载:大足元年,“九月壬申,杀邵王重润及永泰郡主、主婿武延基。”《新唐书》记载:永泰公主”大足中,忤张易之,为武后所杀。”《新唐书·懿德太子李重润传》载:“大足中,张易之兄弟得幸武后,或谐重润与其女弟永泰郡主及主婿窃议,后怒,杖杀之,年十九。”《旧唐书·武承嗣传》载:(武延基)“寻与其妻永泰郡主及懿德太子等,话及张易之兄弟出入宫中,恐有不利,后忿争不协,浅之,则天闻而大怒,咸令自杀。”《旧唐书·张行成传》载:“中宗为皇太子,太子男邵王重润及女弟永泰郡主窃言二张专政。易之诉于则天,付太子自鞠问处置,太子并自缢杀之。”《资治通鉴》载:“太后春

秋高,政事多委张易之兄弟;邵王重润与其妹永泰郡主、主婿魏王武延基窃议其事。易之诉于太后,九月,壬申,太后皆逼令自杀。”尽管这些史书在记载公主的死法上有所出入(令自杀或缢杀或杖杀),但无论哪种说法,这些观点均认为永泰公主死于武则天之手,是毋庸置疑的。永泰死时还只是个郡主,直到武则天死后,中宗继位,才为永泰翻案,改封公主,陪葬乾陵。

九、宁国公主

宁国公主,唐肃宗之女,后封为萧国公主。公主初嫁郑龚,又嫁薛康衡。乾元元年(758),降回纥武威远可汗。

关于宁国公主姓名,暂无资料可考,对于宁国公主的身份和外貌,史书载, “今宁国乃帝玉女,有德容。”由此可知公主的容貌和才智应当是非常出众。

宁国公主实际上是唐王朝嫁到少数民族的第一位真正的皇女。回纥是北方地区重要的少数民族之一,八世纪中叶,回纥逐渐强大,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之乱发生之后,唐肃宗借兵回纥镇压叛乱,收复了长安和洛阳。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回纥可谓功劳不小。乾元元年(758),回纥派使者请婚于唐王朝,“帝以幼女宁国公主下嫁。”©在当时叛乱尚未完全平定,回纥立有大功的情况下,唐肃宗不得不加重和亲的筹码,以亲生女儿和亲。唐肃宗在诏书中说宁国公主是他的幼女,实际上唐肃宗共有七个女儿,宁国公主是他的第二个女儿气"幼女”在这里仅仅只是怜惜、爱怜之意,流露出肃宗对宁国公主远嫁的不舍之情。

宁国公主下嫁之时,肃宗亲自送公主至咸阳。公主泣曰“国方多事,死不恨。”在经历了国破家亡的战乱祸事,宁国公主清楚的认识到这次和亲所肩负的政治使

命,以及远嫁他乡的无奈和痛楚。肃宗在《封宁国公主制》中说:"……顷自凶渠作乱,宗社姑危,回纥特表忠诚,载怀奉国,所以兵逾绝漠,力徇中原,亟除青犊之妖,实赖乌孙之助。而先有情款,固求姻好。今两京底定,百度惟贞,奉皇兴而载宁,绩鸿业而攸重。斯言可复,厥德难忘,爰申受降主之礼,用答勤王之志。且骨肉之爱,人情所锺。离远之怀,天属尤切。况将适异域,宁忘紾念。但上缘社稷,下为黎元,遂抑深慈,为国大计。是用筑兹外馆,割自中闱,将成万里之婚,冀定四方之业。以其诚信所立,家国攸宁,义以制名,式崇宠号。宜以

幼女封为宁国公主,应缘礼会,所司准式……安史之乱使得唐王朝受到一定程度上的打击,面对少数民族的功勋,唐政府不得不加重和亲筹码,自此唐王朝开始了以真公主和亲于少数族的先例。肃宗在诏书中也流露出了无奈与不舍,骨肉亲情与朝廷大事出现了冲突,作为帝王,肃宗理所当然的选择牺牲骨肉亲情。而作为帝王之女的宁国公主,她没有任何选择的机会,只有认同的接受和亲的命运。

宁国公主的这次和亲仅维待了数月。乾元二年(759)四月,回纥毗伽阙可汗便去世,宁国公主命运再次起了波折。 国人“欲以公主殉葬"宁国公主凭借才智,据理力争;“中国人婿死,朝夕临,丧期三年,此终礼也。回纥万里结昏,本慕中国。吾不可以殉"。她一方面说服了新可汗尊重唐朝礼俗,另一方面也尊重回纥“傍面大哭"的习俗。同年八月,公主因为无子而得以归还,幸运之神光顾了这位雍容而赋有才情的大唐公主,她凭借着自己的聪慧和坚强终于重返家园。宁国公主归国后,改封萧国公主,此后关于她的生活记载仅有“贞元中,让府属,更置邑司”寥寥数字。

十、咸安公主

咸安公主,唐德宗之女,后封为燕国襄穆公主,下嫁于回纥武义成功可汗。安史之乱后,吐蕃乘机占领了河西广大地区,贞元三年(787)吐蕃进犯陇州,

京师震动。李泌向德宗献策:“臣愿陛下北和回纥,南通云南,西结大食、天竺,如此,则吐蕃自困"。叩回纥合骨咄禄也曾屡次请求与唐通婚。最初,德宗不同意与回纥修好,李泌劝谏:“回纥可汗铭石立国门曰`唐使来,当使知我前后功'云。今请和,必举部南望,陛下不之答,其怨必深。若听昏而约用开元故事,如突厥可汗称臣,使来者不过二百,市马不过千,不以唐人出塞,亦无不可者”。在李泌的进言下,德宗采纳了与回纥修好通婚的建议,下诏咸安公主下嫁回纥可汗。在这种情况下,咸安公主不得不牺牲自己的婚姻,作为政治筹码,和亲于回纥。

贞元四年(788年),回纥可汗派使者迎娶咸安公主,并且上书言道:“昔为兄弟,今婿,半子也。陛下若患西戎,子请以兵除之。”)言语用词对唐王朝甚是

恭敬。德宗为咸安公主建制了全部官署,势同于王府,任命李湛为婚礼使,右仆射关播护送公主,并且册封可汗为"泪出禄长寿天亲毗伽可汗",咸安公主为“智慧端正长寿孝顺可敦"。就这样咸安公主远嫁异乡,离开自己生活了多年的繁华故土,和亲于回纥。此后关于咸安公主的事迹史书并无太多记载,仅《新唐书》载: “(公主)薨于元和时,追封及谥。”以及元和三年(808),回纥来告公主死讯。

十一、太和公主

太和公主,唐宪宗之女,后来被封为定安公主,长庆元年(821年)下嫁于回纥崇德可汗气

元和十五年(820),回鹘保义可汗派合达干请求通婚,唐宪宗封其第九妹为永安公主,许嫁回鹘可汗,因保义可汗去世,这次和亲没有成功气

长庆元年(821)四月,唐王朝册封回鹘继任者为登喘绿没密施句主毗伽崇德可汗。”五月,回鹘宰相、都督、公主、摩尼等五百七十三人入朝迎公主"。穆宗下诏令太和公主下嫁,册封太和公主为仁孝端丽明智上寿可敦,命金吾大将军胡证,光禄卿李宪持节护送公主。太和公主出嫁时场面非常隆重,史载,"穆宗御通化门左个临送,使百僚章敬寺前立班,仪卫甚盛,士女倾城观焉。”至回纥后,胡证等返回时,太和公主悲哭眷恋不已,道出了公主和亲的悲哀和无奈。

武宗于会昌二年(842),在《赐太和公主敕书》中道:“姑远嫁绝域,二十余年,跋履险难,备罹屯苦。……先朝割爱降婚,义宁家国,谓回鹘必能御侮,安静塞垣。使边人子孙,不见兵革,射猎者不敢西向,畏轩辕之台。今回鹘所为,甚不循理。蕃浑是朕之入,百姓牛羊亦国家所有,因依汉地,虽致蕃孽。回鹘迁以私仇,恣为侵略。每马首南向,姑得不畏高祖太宗之威灵,欲侵略边疆……"说明了唐王朝与回鹘和亲的利益已经荡然无存,作为和亲公主的太和公主,没有使得两个民族之间相安无事,故此遭受到了来自大唐帝王的指责。《资治通鉴》对此事也有记载:“先朝割爱降婚,义宁家国,谓回鹘必能御侮,安静塞垣。今回鹘所为,甚不循理,每马首南向,姑得不畏高祖、太宗之威灵!欲侵扰边疆,岂不思太皇太后之慈爱!为其国母,足得指挥;若回鹘不能禀命,则是弃绝姻好,今日已后,不得以姑词!”责备太和公主作为和亲公主,没有尽其所能为为唐王朝

统治作出贡献。在此情此景之下,太和公主不仅要承受着面对异族的种种不适应,还要承受来自唐王室的谴责,这是她做为一个和亲公主的无法避免的无奈。

大和九年(835),回纥内乱,分为三支,黯戛斯趁机攻破回鹘城池,带走太和公主。黯戛斯自称是李陵之后,于是派达干等十人护送公主返回中原,途中遭遇回鹘乌介众部,达干等皆被杀,公主又被虏至乌介可汗。乌介可汗胁迫太和公主为人质,率部向唐边境进犯。会昌三年(843),唐军大败来犯的回鹘乌介众部,丰州刺史石雄在战斗中迎得太和公主回国。

太和公主归国后,自责和亲后没有做出什么贡献,武宗派人安慰公主进封公主为长公主,废去太和府。当时的很多诗人也纷纷作诗描写抒发公主回国的场景。李敬方《太和公主还宫》”二纪烟尘外,凄凉转战归。胡笳悲蔡埮,汉使泣明妃。金殿更戎握,青祛换霓衣。登车随伴仗,谒庙入中闱。汤沐疏封在,关山故梦非。笑看鸿北向,休咏鹊南飞。宫髻怜新样,庭柯想旧围。生还侍儿少,熟识内家稀。凤去楼扁夜,鸾孤匣掩辉。应怜禁园柳,相见倍依依。”刘得仁《马上别单于刘评事》“庙谋宏远人难测,公主生还帝感深。天下底平须共喜,一时闲事莫惊心。”

抒发了太和公主肩负和亲使命历尽艰险波折,最终得以归国,此乃大幸,然而回宫后却已是物是人非徒留悲伤之情。

十二、本章小结

悲剧型公主共有十位,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她们大多因政治因素而导致悲剧性的命运,或因母亲、驸马之故遭遇不幸,或因政治需要牺牲自己的婚姻。

武则天称帝后,屠杀李唐宗室子弟,常乐公主为匡复李唐王室,保护李唐宗室子弟,不惜以女儿之身,参与宗室起兵,与武则天展开斗争,兵败后被所杀,女儿也落得终身幽禁的悲惨命运。比景公主虽贵为公主,但因驸马之故,难逃一死,公主的身份也无从挽救她的生命。东阳公主作为帝王的女儿,因新城公主之死,也难逃被贬斥的命运,后因侄子之事封邑被夺,先后贬斥到集州、巫州。新城公主,虽贵为天子之女,却因驸马不以为礼而暴薨。义阳、宣城公主则纯粹是后宫斗争中的牺牲品,因母亲萧淑妃宫廷斗争的失败,她们遭遇了长达近二十年之久的囚禁生活。义阳、宣城两位公主,她们无从选择自己的生母,但她们不得不承受来自母亲方面的政治影响,接受长达近二十年之久的宫廷幽禁,并以公主之躯下嫁一小小卫士。安定公主作为武则天的政治棋子,惨死于摆袱之中。安定公主虽贵为女皇武则天之女,但生不逄时,与其妹太平公主相比,她的命运充满

了悲剧性色彩。永泰公主生于皇室,在政治多变的特殊时期,因卷入政治纠纷而被杀,青春的生命过早的陨落,这是她生在帝王之家的不幸。宁国公主贵为金枝玉叶,乃天之骄女,在政治需要面前,她别无选择,不得不牺牲自己的婚姻。身为公主,她有无数荣耀的同时,也有着无尽的悲哀,作为第一个下嫁到少数民族的大唐真公主,充当政治筹码,这是宁国公主没有想到的。咸安公主别离故土,远嫁少数民族,在回纥居住长达二十一年之久,历经四位可汗,这是深受传统儒教思想熏陶的人,无法想象和接受的。咸安公主作为和亲公主,她没有选择的权利和自由,只有认同和接受。关于咸安公主我们也仅能了解这么多,对于公主在回纥长达二十多年的生活社会活动现今已无从考证。太和公主是唐王朝第三位和亲少数民族的真公主,身为帝王之女的太和公主首先是不幸的,她生命的大部分在异族度过,生活历经苦难,这一切不是她本人所所愿,但是身为帝王之女,她没有选择的权利,这就是身为公主的不幸。太和公主历经波折最终得以归国,与那些老死在异族的和亲公主相比,她又是不幸中的大幸。宁国、咸安、太和三位公主,虽贵为金枝玉叶,但难逃和亲命运,她们永别亲人和熟悉的故土,远嫁异族他乡,牺牲个人幸福,甚至是生命。作为和亲公主,她们不仅承受着面对异族的种种不适应,还要承受着来自唐王室的谴责。她们柔弱的身躯无从与政治利害关系相抗衡,不得不遵从君权之命。她们充当着无形的兵戈、无形的城堡、无形的纽带、无形的分化剂。

公主悲剧性命运的产生,其主要原因是她们公主的身份地位。首先,生在帝王之家,注定了她们非同一般的命运,太平盛世之下的公主,她们享有无尽荣耀,过着奢靡生活,这种生活表面上是值得人羡慕和嫉妒,然而荣耀光环的底下,却是她们的无奈。她们一生下就卷入到皇室的斗争中来,开始其母的宫廷后妃斗争,无论是失败还是成功,公主的命运都受到极大影响。义阳、宣城公主遭遇近二十年之久的幽禁生活,安定公主惨死禄袱之中。其次,帝王的喜怒哀乐也极大的影响着她们的命运。因而,随时都有不确定的事件发生在她们身上,她们的命运显得比较动荡。东阳公主推荐韦正矩为驸马,以此配新城公主,后因新城公主暴薨,东阳公主不得不承受无辜的罪责,遭遇斥徙的命运。东阳、新城同为公主,但新城公主与高宗同母,因此,二人在高宗朝受宠程度自然不一样。其三,在国家政治动荡不安的年代,她们的命运就充满了更多的无奈,不得不牺牲自己的婚姻,作为政治筹码,远离故土,和亲少数民族,这是她们生在帝王之家无法避免的命运。

综上所述,悲剧型公主,虽贵为天之骄女,但在强大的政治利益面前,她们的生命显得非常脆弱,不堪一击,连保护自己生命的能力都没有。具体的说,她

们的命运是,或遭受十余年幽禁、或遇夫不善而死,或因政治牵连而死,或迫于无奈远嫁异乡。总之,这类型公主的命运充满了无尽的悲哀。

第六章普通型公主

普通平凡型公主,主要是指那些在唐代生活过的天之骄女,她们虽贵为天子之女,但在众多的金枝玉叶中也只是默默无名者,她们的生命没有经历大起大落,一生中也没有过大波折。还有一些公主,因史料对其记载极其少,甚至仅录其名号,对于公主的生平事迹现已无从了解,因此,也暂且归入普通型之列。

一、普通公主名单

普通型公主主要包括了以下众多公主:长沙公主、襄阳公主、高密公主、长广公主、长沙公主、九江公主、庐陵公主、南昌公主、安平公主、真定公主、衡阳公主、丹阳公主、临海公主、馆陶公主、定安公主、汝南公主、南平公主、遂安公主、长乐公主、豫章公主、东阳公主、普安公主、临川公主、清河公主、兰陵公主、晋安公主、安康公主、新兴公主、城阳公主、金山公主、晋阳公主、常山公主、义阳公主、高安公主、新都公主、永寿公主、寿昌公主、安兴公主、荆山公主、淮阳公主、淙国公主、薛国公主、郎国公主、霍国公主、常芬公主、孝昌公主、唐昌公主、灵昌公主、常山公主、宁亲公主、上仙公主、怀思公主、晋国公主、临晋公主、卫国公主、真阳公主、信成公主、普康公主、昌乐公主、永宁公主、宋国公主、兴信公主、宜春公主、广宁公主、万春公主、太华公主、寿光公主、乐成公主、宿国公主、郏国公主、纪国公主、永和公主、灵仙公主、真定公主、永清公主、玉清公主、嘉丰公主、长林公主、太和公主、赵国庄懿公主、玉虚公主、普宁公主、晋阳公主、义清公主、寿昌公主、新都公主、西平公主、章宁公主、韩国贞穆公主、魏国宪穆公主、郑国庄穆公主、临真公主、永阳公主、普宁公主、义川公主、宜都公主、晋平公主、普安公主、东阳公主、西河公主、云安公主、临汝公主、阳安公主、梁国惠康公主、衡阳公主、宣城公主、汾阳公主、陈留公主、真宁公主、南康公主、临真公主、普康公主、真源公主、永顺公主、安平公主、义宁公主、贵乡公主、义丰公主、淮阳公主、延安公主、金堂公主、清源公主、饶阳公主、宁兴公主、天长公主、宁国公主、兴唐公主、西平公主、朗宁公主、光化公主、昌乐公主、寿春公主、长宁公主、延庆公主、静乐公主、永清公主、万寿公主、齐国恭怀公主、义和公主、饶安公主、盛唐公主、平原公主、唐阳公主、许昌庄肃公主、丰阳公主、安化公主、普康公主、昌元公主、昌宁公主、金华公主、仁寿公主、永寿公主、唐兴公主、永平公主、新安公主、平原公主、信都公主、益昌公主、唐兴公主、德清公主、太康公主、永明公主、新兴公主、普安公主、乐平公主等。鉴于普通型公主数量巨大、史料缺乏,本文仅举几例,不再一一论述。

二、晋阳公主

晋阳公主,太宗之女,字明达,幼字见子,文德皇后所生。

公主自幼聪明过人,心思细腻。史载,每当“帝有所怒责,必伺颜徐徐辩解。”

为臣下们解围,由此深得臣属的赞爱。长孙皇后薨时,公主尚且年幼,不知哀伤之感,及公主五岁之时,经皇后旧游之所,竟然哀不自胜。晋阳公主与晋王感情甚佳,晋王每次出阁,公主必送之虔化门,哭泣而别。公主虽年幼,但擅临太宗飞臼书,而左右之人不能辩。

晋阳公主年十二而薨,太宗为此悲伤异常,三旬不常膳,日数十哀,由此日益羸弱。虽经臣下劝诫,仍不能自制。后诏有司营造佛祠于公主墓旁。

三、永寿公主

永寿公主,中宗之女气韦后所生,下嫁韦跳,早卒。

驸马韦续官拜太子少保、驸马都尉,乃工部尚书韦续顼之子。《新唐书》记载: “永寿公主,下嫁韦续。早薨,长安初追赠。”永寿公主薨于武则天执政时期,其父李显尚不在位。景龙三年(709),中宗李显为永寿公主建永寿寺。由于永寿公主早薨,关于她的史料记载极少。在韦后所生的四位公主中,永寿与永泰公主都是早逝,但永泰公主却能”号墓为陵”相比之下永寿公主就显得黯淡不少。公主薨后,陪葬中宗定陵。

四、卫国公主

卫国公主,玄宗之女,始封建平,下嫁豆卢建,又嫁杨说。

关于卫国公主的史料很少,现存有公主册文。《封建平公主文》:“维开元二十五年岁次丁丑九月十一日,皇帝若曰:于戏!修五礼者,必本于夭秩;合二姓者,将厚千人伦。咨尔建平公主,秉质尚柔,因心克顺,默识陇握之教,明徽图史之

言。鞋藻四德,笙簧六行,河洲在咏,将叶于好逑;汤沐疏封,式昭于备礼。今遣使兵部尚书李林甫副使中书侍郎徐安贞持节礼册。尔其受兹光宠,慎乃威仪,永保无疆之休,且为将来之范。可不慎欤!”卫国公主薨于贞元时。

五、本章小结

唐代普通型公主有以下几个明显特征:首先,史书对其事迹记载比较简略或仅列其名号而已。其次,一些未及成人或正值青春就悄然逝去的公主,称之为早薨公主(不包括因政治因素导致过早死亡的公主)。这类公主在普通型公主中占有极大比例,据《新唐书》、《旧唐书》载,早薨公主有31位之多。其三,普通型公主的一生没有什么突出事迹,生命中也没有经历大起大落,而是过着平静富贵的公主生活。

仅列名号的公主主要集中在唐后期,其原因是,唐王朝后期战乱不断,典册制度无暇顾及,对于公主生平事迹记述不详。其中早薨公主主要有:太宗之女汝南公主、金山公主、晋阳公主、常山公主;中宗之女永寿公主;睿宗之女安兴公主;玄宗之女孝昌公主、灵昌公主、上仙公主、怀思公主、宜春公主;代宗之女灵仙公主、真定公主、玉清公主、太和公主、玉虚公主、西平公主、章宁公主;德宗之女普宁公主、义川公主、晋平公主;顺宗之女临汝公主;宪宗之女衡阳公主、普康公主、义宁公主、贵乡公主;懿宗女普康公主、昭宗之女永明公主。

分析研究发现,唐代普通型公主数量很大,在唐代两百多位公主中,其中普通型公主就占了一百六十多位。史学工作者所大肆渲染的也无非就是几位权势显赫型的公主而已。但这给一般人造成了一种误解,认为唐代公主基本都是权势显赫、骄横异常型的。其实不然,普通型公主才是唐代公主群体的主流,而她们也是封建社会公主阶层常态的一种表现,是绝大数公主的集合体。

结语

唐代公主,人们在提及她们时,总会想到雍容华贵、权势显赫、飞扬跋扈这些代名词。也理所当然的认为她们在强盛繁荣的唐王朝统治下,过着豪华奢靡的无忧生活。但是当我们走进历史,揭开那层华贵无比的神秘面纱后,看到的却是她们变化莫测、波澜起伏的公主生活。她们贵为公主,在享受万般宠爱和无数荣耀的同时,却难逃隐藏其身后那无可奈何的悲剧性。公主的高贵身份给予了她们尊贵奢靡生活的同时,也势必给予她们强大的政治压力。事实上,相对一般贵族妇女或平民女子而言,公主的生活大体上走着三种不同的道路:其一,权势倾人,显赫无比;其二,默默无闻,平淡一生;其三命运凄惨,遭遇不幸。两个极端上的公主,倍受人们关注,因此,对唐代公主认识的错误观念也就无法避免。

唐代是一个比较开放的朝代,公主的行为与其它朝代公主相比较,显得比较张扬。但对个别公主的过分渲染则误导了人们对唐代公主的认识。对唐代公主的归类划分,使人们能够正确认识唐代公主这一庞大的群体,从宏观上对唐代公主有一个明确的把握,从而加深对她们个性的认识。

首先,普通型公主在唐代占绝大多数,她们的命运相对来说比较平稳,没有太多大起大落。她们是历代王朝公主命运常态的一种表现,是主流方向。参政型公主与骄奢型公主,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她们的出现是历史原因、政治原因等多种因素导致的结果,数量也仅是沧海一粟。但她们在历史舞台上的出现,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这一时期女性意识的发展。贤惠孝梯型公主在女性意识张扬、挥洒的特殊时代,以公主的高贵身份,坚守着“孝道”与“勤俭”这个传统美德的阵地,实为难能可贵。出世入道型公主的入道行为引领着当时道教生活的潮流,同时也反映了公主要求摆脱皇家过多限制和获得较多自由的要求。

其次,唐代公主身为帝王之女,卷入政治璇涡是她们命运中无法避免的秷秸。唐代公主的命运也并非世人想象的高贵与一帆风顺,更多的是承受着巨大的政治压力和万般无奈。无论何种类型的公主,她们的命运始终受政治利害关系的摆布。公主的高贵身份和地位,使得她们在太平年代,享受有无尽的荣华富贵,这是她们身为公主的幸运之处。然而在朝廷命运攸关之时,她们的命运也就首当其冲,受到波折和摧残,个人命运此时也就显得脆弱无助,这是她们身为公主的不幸之处。

其三,本文通过史料记载、出土墓志和文物,对某些存在疑问的个别公主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考证,尽可能确定公主的事迹。本文撰写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历史工作者及读者对唐代公主从整体上有一个系统全面地认识和把握。如果能达到这个目的,笔者就心满意足了。

最后,由于唐代公主数量庞大、本身史料不足,加之笔者学识、功力有限,因此本文难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敬请斧正。仅以“妇人内夫家,虽天姬之贵,史官尤外不详。又僖、昭之乱,典册埃灭,故诸帝公主降日,薨年,粗得其概,亡者缺而不书。”作为本文结束语。

参考文献

(一)文献、金石资料

[l][唐]杜佑.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唐]张烧.朝野佥载[M].北京:中华书局,1979. [3][唐]刘觥.隋唐嘉话[M].北京:中华书局,1979. [4][唐]刘肃.大唐新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4. [5][唐]王说.唐语林[M].北京:中华书局,1987.

[6][五代]尉迟俚.中朝故事[M].北京:中华书局,1958. [7][后晋]刘呴.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8][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9][宋]王溥.唐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55.

[10][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76.

[11][宋]宋敏求.唐大诏令集[G].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59. [12][宋]王钦若.册府元龟[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3][宋]李防等.太平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1. [14][清]曹寅.全唐诗[G].北京:中华书局,1960. [15][清]董诰.全唐文[G].北京:中华书局,1983.

[16][清]王昶.金石萃编[G].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5. [18]周绍良.唐代墓志汇编[G].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17]上海古籍出版社主编.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G].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

[19]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续集[G].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0]吴钢.全唐文补遗[G].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

(二)专著

  1. 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28年. [2]柏杨.中国帝王皇后亲王公主世系录[M].台北:星光出版社,1986. [3]高世瑜.唐代妇女[M].西安:三秦出版社,1988.

[4]崔明德.汉唐和亲研究[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0. [5]段塔丽.唐代妇女地位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1. 李金河.魏晋隋唐婚姻形态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2.
  2. 李斌城唐代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3. 赵东玉,李建胜.中国历代妇女生活掠影[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3. [9]邓小南主编唐宋女性与社会[G].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10]拜根兴,樊英峰.永泰公主与永泰公主墓[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 [11]岑仲勉.唐史馀沛[M].北京:中华书局,2004.

[12]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唐新城长公主墓发掘报告[R].科学出版社,2004. [13]姚平.唐代妇女的生命历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14]徐有富.唐代妇女生活与诗[M].北京:中华书局,2005.

(三)论文及考古发掘报告

[l]陕西省文管会昭陵文管所.临川公主墓出土的墓志和诏书[J].文物,1977, (10): 50—59.

  1. 曾立人.关于永泰公主之死[J].人文杂志,1980, (5): 84-86.
  2. 廖彩梁.大唐故永泰公主志铭一新释及永泰公主之死[J].文博,1984, (3):
    48—49.
  3. 郑英德,刘光胜.略论唐太平公主[J].史学月刊,1984, (3): 27—34.
  4. 宁志新.旧说武则天扼婴、杀子失实之补正[J].晋阳学报,1987, (4):
    109-110.
  5. 昭陵博物馆.唐昭陵长乐公主墓[J].文博,1988, (3): 10—30.
  6. 安睁地.唐房陵大长公主墓清理简报[J].文博,1990, (1): 2-6.
  7. 杨雪芹唐代”和亲热”的由来和结果[J].龙岩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 8 Cl): 79-84.
  8. 崔明德.唐与回纥和亲公主考述[J].文史哲,1991, (2): 98-102.
  9. 陈安利,马咏钟.西安王家坟唐代唐安公主墓[J].文物,1991, (9): 15-27.
  10. 雷巧玲.唐人畏尚公主习俗探析[J].人文杂志,1992, (6): 92—94.
  11. 王寿南(台).唐代公主之婚姻[J].唐代研究论集,1992, Cl): 177-236. [13]张沛.唐临川长公主墓出土的两通诏书刻石一兼谈唐代前期的诏书形成过程[J].文博,1994, (5): 72-76.

[14]王其伟,周晓薇.唐代公主墓志辑略[J].碑林集刊,1995, (3): 63-77. [15]王汝涛.玉真公主紩事考——兼论唐代诸公主入道[J]. 临沂师专学报,1995, CD: 42-47.

  1. 吴晓松.道教中的女性地位[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
    (2): 33—37.
  2. 崔明德.论隋唐和亲的特点[J].天府新论,1995, (2): 76-81.
  3. 葛晓音.论初唐的女性专权及其对文学的影响[J].中国文化研究,1995,
    (9): 55—61.
  4. 京洛.长宁公主宅在唐长安崇仁坊[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 (3): 88,
    24.
  5. 唐华全论唐玄宗诛太平公主事[J].河北师院学报,1997, CD: 37-43.
  6. 王翰章,魏勇娥.唐代国公主碑考略[J].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1997, (4):
    211-215.
  7.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唐昭陵新城长公主墓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1997,
    (3): 3-24.
  8. 陈寒.唐代公主的婚配特点及分析[J].人文杂志,1998, (3): 94-97.
  9. 李嘉郁.长伴吹箫别有人一谈唐代中后期女冠公主的社交与恋情[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9, (4): 52—63.
  10. 梁瑞敏唐代妇女的家庭地位[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9, 22 (3) : 85-88. [26]孙昌武.唐代佛道二教的发展趋势[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 (5): 169-177.

  1. 杨智红 唐于方妇女墓志所反映的婚姻与家庭生活[D].西安:西北大学, 2000.
  2. 周佳荣.唐代”和亲”考略[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 29 (1): 114-120.
  3. 龚因唐代和亲政策述论[J].思想战线2000, 26 (1): 106-112.
  4. 毛阳光.从墓志看唐代妇女的贞节观[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20 (2): 65-71.
  5. 邱瑰华.唐代女性入道原因探悉[J].安徽大学学报,2000, 24 (3) : 55-58.
  6. 贾艳红.唐代士人冷淡“国婚”原因浅析[J].齐鲁学刊,2000, (6): 45-48.
  7. 程国斌.唐代士族之家不愿娶公主之原因考述[J].文学遗产,2000, (6):
    112-114.
  8. 周佳荣.唐代公主的和亲问题[J].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1, 4 CU: 59-62.
  9. 彭炳金.唐代公主与政治[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 23 (3): 36-38. [36]欧阳洁女性当政者为什么要掩饰自己的性别——女性主义批评的又一个追问角度[J].新东方,2001, 10 (4): 64-67.
  10. 邹流芳.论唐德宗时期对公主政策的整顿[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1, 30 (5): 245-247.
  11. 邹流芳.唐代公主入道现象探析[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 22 (8) :
    91-93.
  12. 王玲.唐女大有胡气[J].华夏文化.2002, C 1):22-23.
  13. 王力平.也谈所谓“唐代士族之家不愿娶公主”问题[J].文学遗产,2002,
    (2): 116-118.
  14. 段塔丽.唐代婚姻习俗与妇女地位探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 31 (2): 82—88.
  15. 余恒.是开放,还是悲剧-唐代上层社会妇女婚姻结构试析[J].贵州社会科学,2002, (5) : 96-99.
  16. 金霞浅论唐代后期婚姻的特点[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2, (3): 46-51. [44]陆小惠.略论唐代妇女的地位和作用[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

(3): 22-25.

  1. 冉万里.略论唐代公主的婚姻生活[J].西北大学学报,2002, 32 (4) :
    177-181.
  2. 邹流芳.唐代公主政策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2.
  3. 蒙曼公主婚姻武周以后的政局[J].中匡典籍与文化,2002, (4): 92-98. [48]王永平.论唐代道教的发展规模[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6): 5-10.
  4. 陈若水(台).初唐政治中的女性认识[J].唐宋女性与社会,2003, (2):
    659-694.
  5. 大泽正昭(日)."妒妇"、"悍妇”以及“惧内”一一唐宋变革时期的婚姻与家庭之变化[J].唐宋女性与社会2003, (2): 829-848.
  6. 蒙曼唐代长安的公主宅第[J].唐研究2003, (9): 215—234.
  7. 张玉兴太平公主浅论[J].历史教学.2003, (9): 74—75.
  8. 周曙光.从王昭君和文成公主远嫁看汉唐和亲政策的变化.河南师范大学学才员, 2004, 31 CD: 106-108.
  9. 韩春平.从诗歌创作看唐代和亲[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3 (3): 59-62.
  10. 丛曙光.唐代婚姻类型浅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 49 (4): 101-103.
  11. 丁放,袁行盂玉真公主考论一 北京大学学报,2004, 41(2): 41—52.
  12. 张菁试探唐朝公主的群体特征[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4, 13 (4):
    74—77.
  13. 岳连建,柯卓英.唐淮南大长公主驸马封言道墓志考释[J].考古与文物,
    2004,(4): 66-72.
  14. 李素平.道教对女性的尊崇[J].零陵学院学报,2004, 25 (5): 104-108.
  15. 王曰美.唐代贵族妇女婚姻家庭观念研究[J].齐鲁学刊,2005, (2) : 48-52. [61]李娜.唐代公主的生活与文学[D].西安:西北大学,2005.
  16. 田晓膺.唐代女性道教情怀的成因[J].云南社会科学,2004, (3): 108-112.
  17. 林弘.从杜诗管窥唐朝和亲[J].杜甫研究学刊,2005,(3): 66-72.
  18. 李小凤.从中唐诗歌看唐公主和亲回纥[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5, (4):
    34—38.
  19. 张裁唐代公主出降行拜舅姑礼初探[J].江汉论坛,2005, (9) : 79-84.
  20. 王双怀,周佳荣.论唐代和亲公主[J].唐史论丛,2006, (8): 180-210. [67]巴嫖媚、王晓林、孙丽丽.唐代陪陵公主考[J].乾陵文化研究,2006,(2): 75-90.
  21. 黄光任.永泰公主死因刍议[J].乾陵文化研究,2006, (2): 139-146.
  22. 师荎荣.于年冤案初见端倪[J].乾陵文化研究2006, (2): 147-151.
  23. 陈晓娥.大唐故金仙公主志石之铭[J].乾陵文化研究,2006, (2): 177-180.
  24. 赵娟宁,焦杰.从墓志看唐代妇女的道教信仰[J].乾陵文化研究,2006, (2):
    190-194.
  25. 陈寒、屈敏略析唐代公主的婚姻家庭关系[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 27 (2): 93-97.
  26. 杨小敏论唐代妇女的道教信仰[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6, 26 (3) :
    107-110.
  27. 赵娟宁.唐代妇女与道教[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6.
  28. 李娜.浅析唐代选取驸马的标准[J].唐都学刊,2007, 23 (1) : 30-33.

编辑于 2024-02-28 15:08・IP 属地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