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丹青》——读碑窠石图

绝妙好辞:《读碑窠石图》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曹娥庙的规模在全国众多庙堂中可能都排不上名次,但因为有《曹娥碑》坐镇庙中,千百年来其庙小声大,声名不亚于诸多神庙,号称江南第一庙。正所谓庙不在大,有碑则行。

曹娥是汉代会稽上虞(浙江绍兴市上虞区)著名的孝女。她的父亲曹盱是一名巫祝,负责为当地祭祀祈福。曹盱不但有边打击乐器边唱歌的艺术才能,而且还能和着曲调在祭祀仪式上舞蹈,使神高兴。

东汉汉安二年的端午节,正是民俗祭祀潮神的日子,迎神的船队由曹盱指挥,船逆着江流行驶。这一日风急浪高,主祭船被浪打翻,曹盱落水身亡。人们赶紧组织救援,但许久都没有打捞到他的尸体。

曹娥当时年方十四,昼夜沿江号哭,边哭边沿江寻找父亲的尸首。一直寻至第十七天仍不见父尸,于是她就纵身跳入河中,五日后曹娥的尸体抱父尸浮出水面。曹娥虽然死了,可是她临死前找到了父亲的尸体,把他带回了岸上入土为安。因而每年的端午节,还有不少地方纪念这位孝女。

后来,会稽上虞度尚为曹娥的故事所感动,于是要在她投江处为她建庙立碑,颂扬她的美德,纪念她的孝行。

他先是让属吏魏朗撰写碑文,魏朗担心自己写不好而被后世耻笑,就推脱了这件事,上虞令只能让自己的弟子邯郸淳来写碑。邯郸淳时甫弱冠,只见他从容捉笔,少许构思,一挥而就,众人嗟叹不暇。碑文写好后拿给魏朗修改,魏朗阅读之后大加赞赏,撕毁了自己写的底稿。这就是曹娥碑的由来。

《曹娥碑》碑文如下:

孝女曹娥者,上虞曹盱之女也。其先与周同祖,末胄荒流,爰兹适居。盱能抚节按歌,婆娑乐神。汉安二年五月五日,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不得其尸。娥时年十四岁,号慕思盱,哀吟泽畔,旬有七日,遂自投江死,经五日抱父尸出。以汉安迄于元嘉元年青龙辛卯,莫之有表。度尚设祭诔之,辞曰:

伊惟孝女,奕奕之姿。偏其反而,令色孔仪。窈窕淑女,巧笑倩兮。宜其室家,在洽之阳。大礼未施,嗟伤慈父。彼苍伊何?无父孰怙!诉神告哀,赴江永号,视死如归。是以眇然轻绝,投入沙泥。翩翩孝女,载沉载浮。或泊洲渚,或在中流。或趋湍濑,或逐波涛。千夫失声,悼痛万余。观者填道,云集路衢。泣泪掩涕,惊动国都。是以哀姜哭市,杞崩城隅。或有尅面引镜,剺耳用刀。坐台待水,抱树而烧。

於戏孝女,德茂此俦。何者大国,防礼自修。岂况庶贱,露屋草茅。不扶自直,不斫自雕。越梁过宋,比之有殊。哀此贞厉,千载不渝。呜呼哀哉!铭曰:名勒金石,质之乾坤。岁数历祀,立庙起坟。光于后土,显照天人。生贱死贵,利之义门。何怅华落,飘零早分。葩艳窈窕,永世配神。若尧二女,为湘夫人。时效仿佛,以昭后昆。

千百年来风雨沧桑之后,原碑久佚,现存的曹娥碑系宋代元祐八年由王安石的女婿蔡卞重书,碑高2.1米,宽1米,上书行楷体碑文442字,笔力遒劲,流畅爽利,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较高的地位。

碑既然已立,加以碑文妙绝,自然会引得凭吊者如云似潮。当时著名的学者蔡邕,便是其中一人。

蔡邕,字伯喈,才女蔡文姬之父,东汉著名的文学家,擅长书法,尤以隶书造诣最深,有“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的评价。所创“飞白”书体,对后世影响甚大,被《书断》评为“妙有绝伦,动合神功”。其书论《篆势》、《隶势》、《笔论》、《九势》四篇,在史书当中占有很重要的分量。唐代张怀瓘在《书断》一书中评价蔡邕的书法作品为:“体法百变,穷灵尽炒,独步古今”。

他还通经史,善辞赋,精通音律,才华横溢,博学多闻,真可谓旷世逸才,曾参与刻印熹平石经。汉献帝初平三年因董卓被诛受牵连,下狱而死,享年六十岁。

曹娥是历史上有名的孝女,蔡邕也是个大孝子。根据《后汉书》记载,蔡邕的母亲多年卧病在床,蔡邕在旁伺候,不论盛夏严冬、气候变化,都没有解过衣带,七十天没有睡过觉。母亲去世之后,他在墓旁搭了一个草庐居住,一动一静都非常遵守礼法。他居住的草庐附近,经常有温顺的兔子出现,还有连理枝这样的奇观显现,附近的人都纷纷赶来看这位孝子。他与叔父、叔伯兄弟同居,三代没有分家,乡里的人都称赞他品行好。

根据清西吴悔堂老人《越中杂识》记载,曹娥碑立好之后,蔡邕曾在深夜到来,用手抚摸着碑上的字读完了碑文,读完之后非常感慨,就在碑的背面提上了“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然而,蔡邕题辞的含义是什么,观者不得而知,而蔡邕辞世,这就成了谜。这八个字被认为是最早的字谜。

说完出题人,我们再来说说解谜的人。晋代裴启《语林》记载了曹操和杨修解谜的故事。

曹公至江南,读曹娥碑文,背上别有八字,其辞云:“黄绢幼妇,外孙蒜臼。”

曹公见之不解,谓德祖(杨修):“卿知之?”德祖曰:“知之”。曹公曰:“卿且勿言,待我思之。”行卅里,曹公始得,令祖先说。

祖曰:“黄绢色丝,‘绝’字也;幼妇少女,‘妙’字也;外孙女子,‘好’字也;蒜臼受辛‘辭’字也。谓‘绝妙好辞’”。曹公笑曰:“实如孤意”。俗云:“有智无智隔卅里”,此之谓也。

五代末、北宋初的李成与王晓合作画了一幅《读碑窠石图》,可能反应的就是上面的这则故事。

李成,字咸熙,为唐朝宗室后裔,为避乱移家山东营丘,寄情诗酒,因此又称“李营丘”,擅画山水。宋前期有三位声名卓著的水墨山水画家,即李成、关仝和范宽,宋人尤推崇李成为“古今第一”,达到了“独尊”的地步。

李成善于画山水,一支笔能取千万景象于咫尺之间,山林石峰,云雾沟壑,都显得苍劲而神秘,古朴而深邃。善写平远景色,好用淡墨,富有纵深变化,又常作寒村雪景,表现荒寒萧索的意境。刘道醇《圣朝名画评》说:“成之为画,精通造化;笔尽意在,扫千里于咫尺,写趣于指下,峰峦重叠,间露祠墅,此为最佳。至于林木稠落,泉流深浅,如就真景;思清格老,古无其人。”

现藏于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的李成名作《读碑窠石图》,绢本墨色,纵126.3cm,横104.9cm,为双拼绢绘制的大幅山水画。画面碑侧款题:“王晓人物,李成树石”,即此幅画中的人物为另一画家王晓所作。据宋末周密《云烟过眼录》记载,他当时所见此画仅剩半幅,王晓人物画这部分已残损。但现存此图中已无此二行小字,因此收藏在大阪的这件作品或许是宋人的摹本。

《读碑窠石图》描绘的是在冬日田野上,一位骑驴的老者正停驻在一座龟趺螭首的古碑前,悠闲静观碑文。老人头戴斗笠,白衣黑边,长髯飘飘,颇显老态。他仰首而视,神情专注,仿佛是在辨识石碑上的文字或是因石碑内容而陷入沉思。身旁一个梳童子发型的侍者,执杖随行。近石碑旁是几株脱尽了叶子的枯劲寒树,以及数棵疏落的荆棘短树。近景露出坡石一角,整个画面意境荒寒冷寂。

此图取景集中而单纯,采用“平远”手法,如同特写镜头似地着力刻划出老树、窠石和读碑人物,构成画面的主体。

李成画树堪称一绝,枝干作蟹爪状,纵横交错的小枝以细线勾勒再用墨染,挺拔奇崛,硬如屈铁,森然可怖,有苍劲之感。窠石,即凹凸不平多洞孔的石头,俗称鬼脸石,为侧笔所绘的圆润而少有皴擦的线条构成,墨色轻灵,笔势向内卷动,此为后世称之的“卷云皴”。

苍劲荒寒的枯树、斑驳漫漶的古碑、奇怪的窠石、形影相吊的一老一小,再加上阴沉的天色,强化了幽凄惨澹的环境气氛,似乎在暗示着遥远的某种追忆,符合李成“气象萧疏,烟林清旷”的艺术特色。

有美术史家认为此件作品描绘东汉学者蔡邕观读曹娥碑情境,或为曹操、杨修访求曹娥碑故事的内容。

这幅画在清初时曾为著名收藏家安岐、梁清标等人收藏,后入清宫。画上铃有“安仪周家收藏”、“蕉林居士”、“孙承泽印” 及乾隆收藏诸印十余方,并经《珊瑚木难》、《清河书画舫》、《大观录》、《墨缘汇观》等书著录,被公认为是最能代表李成画风的传世名作。

王伦成,字道醇,笔名零落尘,80后,海门市建筑工程管理局建筑文化顾问,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企业文化专家和工程建设行业信用专家,先后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和山东大学工商管理学专业,做过高中语文老师、大学辅导员、景区文化策划、企业品牌文化、行政办公室等工作。

为坚持自己的兴趣与爱好,笔者一直有志于佛教文化、中国古建筑、古典园林、中国美术史等知识的学习与研究,在国内相关刊物发表了数篇专业论文,并于2013年出版了《汉传佛寺建筑文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ISBN 978-7-112-15227-8),2016年出版了《文心意匠—苏园寻梦》(现代出版社,ISBN 978-7-5143-4786-9),连续多年荣获海门市建工系统先进个人、江苏省建筑业优秀通讯员、全国建筑业优秀通讯员、全国建筑行业信息宣传先进工作者等荣誉奖项。


青丝白发转眼间,

懵懂无知到中年。

少壮曾怀凌云志,

而今只问柴米盐。

书香袅袅陋室静,

抛却琐事乐清闲。

霜鬓何须怨岁月,

浊酒一壶伴花眠。

发布于 2023-03-07 13:37・IP 属地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