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于中国史

9岁男孩独闯北京,称毛主席是他外公,毛主席大笑:拿100元送回家

1953年8月的长沙,9岁的宋阳正被人询问:你外公是谁啊?
他每次都骄傲地回答:是毛主席!



只是问话的人都不在意的哈哈大笑,根本就不相信他所说的话。嘲笑他们一家人都是政治骗子,光想着往毛主席身上靠,给自己贴上“皇亲国戚”的标签。

每次陈国生没办法只能板着脸把宋阳正带回家,而面对众人的不相信和嘲讽,回到家后的陈国生只能暗自流泪。

小小的宋阳正怎么也想不通,这些人为什么不相信他,要嘲笑他,甚至在背后骂他们是政治骗子。

每每看到偷偷抹眼泪的母亲,让宋阳正心疼不已。
看着暗自垂泪的母亲,年仅9岁的宋阳正心中酝酿了一个“惊天计划”——独自上京寻亲,证明母亲的清白!

出发当天,他机缘巧合从母亲那里拿到了10块钱,再加上自己积攒的零零碎碎的积蓄,就这样上了路。

独自出远门的他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



在长江边上,就遇到了困难。当时想要过长江,需要有单位出示的证明文件。而9岁的宋阳正哪有单位能给他开证明。正当宋阳正急得抓耳挠腮时,一群解放军家属也来到了渡口。这群家属的队伍很长,有老有少,有男有女。

宋阳正灵机一动,偷偷地跟在了队伍后面。因为年龄小,个子矮,再加上要过江的人多,谁都没注意到队伍里面什么时候多了个小孩子。就这样,宋阳正“大摇大摆”地过了江。

最终,辗转流离受苦受累三个月终于到达了北京,人也变成了一个小煤球。

在好心人的引荐下见到了田家英,最终见到了毛主席。宋国正连干了三碗白米饭后,就绘声绘色给毛主席讲一路上的趣闻,当他讲到遇上查证件他混进解放军家属队伍时,毛主席被他逗得哈哈大笑,称赞道:“细伢子好计谋!”
毛主席给了他100万旧币(新币100元),并安排中央警卫张洪德亲自护送宋阳正回长沙,为了说明情况,临走的时候,田家英还写了一封信给陈国生。

陈国胜到底和毛主席什么关系,为何宋阳正却自称是毛主席的外孙?



如果单从血缘关系来说他们是没有关系的。而陈国生的身份,则是毛主席唯一的堂妹毛泽建的养女。

但毛主席并不知道陈国生这个外甥女的存在。1950年,毛岸英代父亲回湖南省亲时,听说姑姑牺牲后,还留下一个养女。毛岸英从未听父亲提起过此事,自己自然也不知情。于是就找到了堂伯父文运昌,帮忙调查此事,这才弄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1922年,陈国生出生在湖南耒阳的一个贫苦百姓家庭,父亲梁泽南、母亲陈淑元都是革命者。

而她的舅母正是毛主席唯一的堂妹毛泽建,不仅“陈国生”这个名字也是毛泽建给起的,还把她收为养女。



1928年,在一次撤退过程中,毛泽建、陈淑元加上刚出生的孩子,一同被带到监狱中。

毛泽建的孩子在出狱后不久就夭折了。但陈淑元一直没有将这个消息告诉毛泽建,反倒抱着别人家的孩子去探监,希望毛泽建心里能够好受一些。

1929年8月20日,毛泽建倒在了衡山马王庙刑场,丈夫被害,儿子夭折,毛泽建也随之壮烈牺牲,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就这样消失。

她也是毛家第一位牺牲的烈士。

陈芬、毛泽建夫妇被抓时,陈国生在邻居家避难躲过一劫。后来,她跟着外婆相依为命。外婆对她很好,甚至变卖了家产供她读完了高小。

长大后,陈国生在外婆的安排下,嫁给了一个名叫宋毅刚的国民党小军官。这人是被国民党抓壮丁抓去国民党军队的,因为和宋希濂是老乡,所以晋升很快。

后来,他因放走一个同样是被抓壮丁来的新兵而被开除,回到家乡后,宋毅刚到县警察所当了督导员,直到解放前参加了武装起义。

新中国成立后,生活困难的陈国生决定给“母亲”毛泽建的堂哥毛主席书信一封,在信中她陈述了自己丈夫宋毅的窘境,还希望能去北京看望毛主席,并能帮忙找一份工作。

然而,陈国生没想到,毛主席直接回绝了她要在北京工作的想法,也不允许她到北京看望。毛主席一直以来的革命作风,不允许他为自己的亲人动用关系。


毛主席

毛主席对此在信中做出解释:“如今北京城内的干部职位已满,万不可利用私权而擅自加人,等来日合适机会,会邀请你到北京探望。”

另外,随信附带了100元,作为陈国生夫妇的生活补贴。

陈国生收到信后,一股愧疚之情油然而生,她紧紧地攥着毛主席送来的100块钱,从此她认真工作,再也不随便说自己是毛主席的外甥女了。

1951年,陈国生受到中央的邀请,带着孩子来到中南海看望毛主席。于是想到了之前的工作的事,毛主席就询问她家里是不是有什么困难。

陈国生赶忙摆了摆手:“不是,主要是我想见您一面,担心见不到你,所以才找了这么个借口。我们家虽然不富裕,但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一家人至少吃饱穿暖还是不成问题的。”

听到这话,毛主席紧皱的眉头这才松开。



大约在北京待了半个月之后,毛主席给了陈国生200元钱补贴,便将其送上了回乡的火车。在当时,这是一件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回乡之后,陈国生的儿子宋阳正自然也向村民们好好地炫耀了一番。

只是,当时由于行程过于匆忙,陈国生忘记与毛主席合照留影,那就是空口无凭,村民们对她“伟人外甥女”的身份保持着怀疑,甚至嘲讽,说他们是“政治骗子”。

因为拿不出与毛主席的合照,陈国生的一切解释都显得苍白无力,只能承受着他人的讥讽与嘲笑,百口莫辩的她,心中难免有些委屈。

终于在1953年,发生了开头的一幕。

然后毛主席在院中接见了宋阳正,宋阳正也亲切地叫了毛主席几声舅公,并向毛主席提出了两个请求

1、他希望毛主席可以帮妈妈治好病,他不想妈妈再生病了。
2、他希望毛主席可以为妈妈证明,妈妈的舅舅真的是毛主席。

毛主席对这两个请求自然应允,宋阳正在北京玩了几天后就回去了,毛主席送给了他一个新书包,书包中装有一封写给陈国生的信,和送给外孙的见面礼100块钱。由中央警卫张洪德亲自护送回去。



自宋阳正走后,村子里顿时炸开了锅,陈国生更是因为找不到儿子成天在山头呼唤。

陈国生起初以为当时天气炎热,宋阳正失去河里游泳了,于是便联系了打捞队在河边寻找。可是河边的人都说,当天根本没有看到宋阳正。

于是陈国生又调动同村的大伙一起找儿子,可无论在什么地方,他们都没有看到这个孩子的影子。

村里里的老人不断地安慰陈国生,现在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但是陈国生心里充满了伤心和自责,连着几天米水未进,看着女儿日渐消瘦的身躯,万般无奈之下,家里人才拨通了北京的电话,寻求帮助,寻找小阳正。

时任内务部部长的易礼容、统战部部长的李维汉等中央领导人得知小阳正凭空消失的消息,都急得似热锅上的蚂蚁,四处打听、寻找宋阳正的下落。

就在这时,消失的9岁男孩宋阳正出现在中南海。

多天后,儿子宋阳正坐着专车,在中央警卫的护送下带着毛主席秘书田家英的亲笔信回到村子里。

在信中,毛主席主要阐述了孩子上学的问题。表示北京上学名额也非常紧张,故而没有办法安排上学。最终毛主席决定给孩子100元,用于上学的费用。

在那个年代,汽车还不常见。当专车到达宋阳正老家时,村民们都围拢上来,看看是哪个中央领导来视察工作。
却没想到,下车的人竟是平日里大家一直嘲笑的宋阳正,陈国生这颗悬着的心才算彻底放下。

经过儿子这么一“闹”,村子里的人虽然不太敢说闲话了,可是陈国生却因为辜负了毛主席的教导,而显得有些愧疚。

后来,宋阳正长大成人后,常常想起9岁时那个独自一人跑去北京找毛主席的情景,始终令他记忆犹新。特别是亲切温和的毛主席,更是治愈了他的人生之路。



两年之后,毛主席又邀请陈国生等人到北京小聚。

在见到自己的舅舅毛毛主席后,陈国生带着女儿在北京游玩了几天,又和毛主席合了影,一来可以留作纪念,二来再有人认为她们冒充毛主席亲戚时,还可以当做证明。

在离开北京之前,毛主席不仅自掏腰包为她们母女俩买好了回家的车票,又派人将合影的照片和一些钱交给了陈国生。

但即便如此,在70年代时,还曾有人故意诬陷陈国生是“毛主席的假亲戚”,她拿出照片别人也不相信。最后,还是毛主席特意让中央给驻军在湖南的军长打电话,交代了陈国生的身世,是烈士后代,务必要妥善照顾。

对陈国生而言,虽然她一共和主席见过两面,但主席对她的恩情她从未敢忘,此生也难忘。

几十年过去,陈国生每每想起此事都感慨万千,想来,自己和毛主席其实并未有什么血缘关系,但他却像亲人一样关照着她家,关心着她的孩子,让她倍感温暖。


陈国生

事后,在回忆这件事时,她也说起了她记忆中的毛主席:“他的爱,是博大的,如果说他对晚辈的爱是一种慈祥之爱的话,则对同辈,对亲友是一种严格的爱,这种爱是建立在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上的。”

谨以此文怀念我们敬爱的毛主席,我们从未忘记您。

发布于 2022-11-06 08:35・IP 属地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