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棉花糖骗局:这支糖是苦的

在北京工作的李芳有一个“创业”想法:加入共享棉花糖项目赚钱。

听上去是一个说得通的商业模式,深圳电老虎公司收取加盟费并提供棉花糖机器,代理商将机器铺设在商场等人流量大的点位,有人扫码购买后自行制作棉花糖,代理商能够获得分成。

然而,代理商们签订合同后,却迟迟收不到机器,收到的机器质量也参差不齐。
2018年12月,随着深圳电老虎的售后向代理商爆料,称公司人去楼空,超过300位受害者才被连接起来,一个骗局浮出水面。

李芳统计了250多位受骗者的信息,损失加盟费共超过970万元以上。

去年6月份,李芳第一次看到深圳电老虎的共享棉花糖项目,推送广告上关于专利、商业模式、食品安全的宣传,让她完全没怀疑这可能是一个骗局。

40岁的她,对共享二字颇为熟悉,“我自己平时出门也会用到共享充电宝,自助榨汁机,我觉得这个模式我能接受。”她提交了自己的电话号码。

很快有招商顾问加了她的微信,她一直没下决心,直到去年12月份,李芳在顾问的朋友圈看到一则消息——深圳电老虎庆祝挂牌新四板,加盟价格优惠。李芳心动了,她没去了解新四板是什么,也没去核实这条信息的准确性。

去年12月22日,她从北京前往深圳电老虎公司,对方十分专业,分出了4位工作人员,一位负责讲解业务模式和优惠政策,一位演示机器怎么操作、APP如何使用,一位讲推广策略,签订合同又是另外的工作人员负责。


图片由代理商提供

对方告诉李芳,根据他们拿到的加盟商数据,每天一台机器保守能卖出40根棉花糖,每根10元。如此,一台机器一个月能给李芳带来至少6000元的收入。

李芳投入了29800元合作金,获得6台棉花糖机器。如果李芳能在三个月内达到运营标准(日销售20根),深圳电老虎承诺将29800元全部退回,并免费提供更多机器,他们只赚分成。如果达不到,也返回90%的加盟费。

但创业的喜悦,很快就消失了。回到北京后,李芳隔了4天才加上售后的微信,她一直催促对方发送授权证明,售后迟迟未回复消息。

去年12月28日,售后突然发信息给她:“公司人去楼空,管事的全跑了,被拖欠数月工资的员工也去警察局提供证词。”李芳蒙了,就在前一天,售后还询问过她机器的收货地址。


图片由代理商提供

这位售后同时将信息发给了其他的加盟商,并组建维权群,群里300多人都是相似的遭遇。大部分人没拿到机器,拿到机器的需要自己维护和清理修缮。

维权群建起来之前,去年12月初第一批代理商已经前往深圳维权,其中一位代理商王龙告诉锌财经,一位叫赵楠的经理出现在现场。根据天眼查信息,赵楠是深圳电老虎的公司股东,但出资占比仅为1.5%。赵楠告诉他们,“想要钱一分都没有”。

警察是赵楠手下的员工找来的。根据现场的拍摄视频,警察问赵楠,“涉案多少钱?”赵楠说,“涉及到了十多台机器,金额没有具体算过,大概是二十多万。”王龙在旁边没忍住,喊道,“他就是个骗子,现在在场的就十几人了!”

“公司根本没有开正规发票,只是填写了一个收据,每次给公司汇款,也都是达到了不同的私人账户上。”“当你满怀欣喜收到机器的时候,机器没有一台是好的,更是各种的炉头损坏、不同的操作故障。”

图片由代理商提供

王龙一群人,在深圳拉横幅蹲点、去派出所录口供,再到街道办反映情况,但坏消息总比好消息多。赵楠多次和他们说,“你们闹吧,大不了我们这个品牌不做了,我们有好几个公司,已经把所有客户的信息转到别的公司。”

锌财经曾致电深圳电老虎执行董事、总经理贾培元和经理赵楠试图求证情况,对方均未接通。

根据天眼查信息,深圳电老虎更换过2次名称,分别在2016年5月、2017年9月,公司名称从深圳市五通江汉科技有限公司改为深圳市一煊科技有限公司,再到如今的深圳市电老虎智能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在2018年10月26日,深圳市龙华区人民法院曾立案,申请执行人是一位叫吴烈胜的加盟商。根据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的执行裁定书,深圳市电老虎智能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给吴烈胜支付了59435.00元及利息。但锌财经继续搜索相应关键词发现,深圳电老虎被立案的案件只此一例。

深圳电老虎共享棉花糖产品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维权现场的一位代理商表示,她不可能去法院上诉,更希望通过这种拉锯战的方式,追回自己损失的加盟费。湖北山河律师事务所律师彭晓桐告诉锌财经,根据代理商提供的文件资料判断,代理商可以通过诉讼方式进行维权,但维权所需要花费的时间和金钱成本较高,执行难度可能比较大。

魔幻的是,王龙在搜集证据准备维权时,还有人在这个公司的另一个办公地点签下合同。

近期,李芳将统计的代理商损失数据交给一位警官,对方表示,已经抓了深圳电老虎的三个人,并且冻结了公司资产,但这些资产只有40多万。


这种线上骗局层出不穷,形式往往是:签电子合同、微信群里发放利益、不允许群成员互相加好友。当群主停止发放利益时、解散微信群并拉黑时,受骗者投诉无门。

各类新概念骗局的故事里,一方面是“投资者”被项目方宣扬的高收益诱惑,上着班也能轻松月入过万,让你轻易入局,另一方面,这些骗局的套路大多类似。

在互联网浪潮下,顶着新概念的骗局也不只出现在共享经济领域,以“金融互助”、“虚拟货币”、“电子商务”、“微信营销”等各种名目的案件时有发生,受骗者对这些新名词十分陌生,骗子公司只需简单包装,一个骗局就诞生了。

2019年才刚刚开始,他们想要的好消息,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来临。求各大媒体能关注帮忙解决下,骗子不得好死,还他们血汗钱。

发布于 2019-02-20 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