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于中国史

老农珍藏一张照片三十年,军史专家看后大惊,识破他特等功臣身份

本文来源公众号:脑洞时史
1986年,在四川的汾水镇,突然来了一队拿着摄像机的政府人员,他们走走停停,偶尔会向村民们打听一些退伍老兵的下落,原来这些人是军史记者,在和村民们的聊天中,他们得知到在当地还有一位志愿军,随后这些军史记者,就按照村民们指的路去拜访了这位偶遇跛脚老人。
在他家墙上看到了一张老人与彭老总和贺龙元帅的旧照。
细心的记者发现老汉的右手少了一根手指头。在记者再三恳请下,老汉这才打开话匣子,开始讲述那段令他刻骨铭心的经历。
这位老英雄名叫陈仁华。


陈仁华在1929年出生于重庆市万县,家境贫苦、国家又遭受劫难使得陈仁华从小便经历了诸多磨难,但也赋予了他一颗坚强的心。国难当头,百万川军出川抗日,陈仁华也就此立下壮志----成为一名真正的军人,使人民可以安居乐业。
到了二十几岁时,新中国已经被建立起来了。陈仁华还终于成为了一名解放军,和他同期的还有我们都知道的英雄黄继光。
后来中国参加了朝鲜战争,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抗美援朝战争,陈仁华也是作为当时解放军的补充新兵,和大部队一起去了朝鲜半岛,成为了一名志愿军。


1951年6月,陈仁华首次参加实战。在战斗中陈仁华击毙一名敌人,缴获了卡宾枪等武器,荣立三等功。通常情况下,新兵在第一次参加战斗时能够正常发挥出训练时的战斗力就属难能可贵了,而陈仁华首战就立下战功让战友们刮目相看,也证明了他天生就是当兵的料。之后的战斗表现,进一步证明了陈仁华的机智勇敢。
也就是因为这次的战斗,陈仁华开始引起首长的关注,很快就成为战斗小队长。这一次陈仁华带着三名战士神不知鬼不觉摸进敌人的阵地,击毙三名敌军并缴获一挺机关枪。陈仁华因此被记二等功,从此迎来彪悍的战神风采。
如果前两次立战功是小试牛刀的话,十字架山的这次战斗则是把陈仁华推向自己的志愿军生涯的巅峰


1952年10月20日,部队奉命要打下上甘岭地区的597.9高地。这个地方位于北汉江西北面,由数十个山头组成,最高的一座海拔700米左右。
敌军修筑了大量的堡垒工事有盖沟、地堡、坑道,武器弹药十分充足,形成了以主峰为主要支撑点的防御体系,被联合国军吹嘘为最牢不可破的地方。
五连夜间隐蔽接敌,摸到了山脚下。突击队员们,跟着陈仁华一路高歌猛进,一连摧毁了数个碉堡。
陈仁华举着红旗,一点也没有对战斗造成妨碍。反而帮助在后方观战的首长们,更加清楚地看见他灵活的战术动作。
在悬崖上的峰顶,敌人修建了一个硕大的圆形碉堡,布置了5挺机枪的交叉火力,居高临下封锁了攻击路线。部队一连冲锋了五次都无功而返,坡道上全是被敌人机枪打倒的战士。
但是军令如山!军令上要求天亮前要把这个十字架山拿下,否则会影响后续的其他兄弟部队的作战部署。
指挥部心急如焚,面对敌人的机枪堡垒无计可施,此前5连的爆破组已经牺牲了太多人,没办法再实行爆破行动了。
陈仁华思考了一会,扭头看了眼身后的战友,此时他的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向黄继光同志学习!哪怕拼上性命也要炸掉这个火力点,给部队开路。
对旁白的战友说了声:“掩护我!”后,他抱着炸药包,快速地寻找隐蔽点,慢慢地向着敌军的火力点匍匐前进。
等排长发现他的时候,他已经离火力点很近了,只能指挥大家集中火力掩护他。


这时敌军发现了他,火力凶猛地向他压过来,子弹打在他身上冒出白烟,但他依旧沉着冷静,忽左忽右向前爬行,终于冲到敌军火力点前。他用尽全身力气,爬上火力点前的一处岩壁,迅速将炸药包塞进堡垒射孔,又塞进一枚手榴弹,毫不犹豫拉导火索。
两声巨响,敌军堡垒被炸毁,一团团浓雾冲上天空,热浪扑面而来。陈仁华来不及闪躲,就被强烈的热浪掀翻在地。可不过一会儿,浓烟还未散去,他又挣扎着爬起来,躲在一块大石头侧面休息。
简短恢复了一下意识,就马上去炸掉了敌方的第二个重要火力点,然后他匍匐前进到敌人的第三个火力点。但这次,陈仁华的左腿被枪击中了,陈仁华仍是靠着顽强的意志力,坚持到了第三个碉堡。
经验丰富的陈仁华,幸运地躲过了敌人的扫射,还配合其他战友一起摧毁了4个敌方碉堡。等第五个碉堡时,又有了新的问题,那就是身上带的炸药包已经用完,手中只剩下了三个手榴弹。
当时陈仁华有两个选择,一是拿着手榴弹与敌人搏斗,或许还能有一线生机。二来是讲所有的手榴弹集中起来,把它们当成炸药包来使用。
毫无疑问,陈仁华选择了后者。
好在陈仁华命大,他的战友们很快就占领了十字架山,因此他算是逃过一劫。但是在战斗当中,陈仁华的左脚脚掌被直接削掉了一半,右手手指也只剩下了四根。


1953年10月,贺龙率领赴朝慰问团来到朝鲜平壤,和彭德怀一起接见了陈仁华。贺龙还打趣说:“我们解放军跟志愿军英雄照个相也光荣”
陈仁怀在参军之前就对彭德怀总司令仰慕至极,这次见到彭德怀和贺龙,整个人激动不已,虽在卧床休养,仍坚持站起来要和两位合照。
就这样,相机拍下了彭、贺、陈三人的珍贵合影。
次年秋,陈仁华接受了朝鲜领袖金日成的接见,被授予“二级战斗英雄勋章”“朝鲜国旗勋章”
抗美援朝战争落下了帷幕之后,在陈仁华踏上回国的征程时,上级领导告诉他,他要代表67军受到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接见,这个消息对陈仁华来说无疑是惊喜若狂。
因头部遭到重创留下了很严重的后遗症,在激动之余,他竟然昏倒在地。很快身边的战友们把他送到了医院,得到了有效的治疗。只可惜的是虽然前后昏迷了二十多天的陈仁华有惊无险,但此次他却错过了毛主席的检阅,这令他感到非常的遗憾。
他出院之后,总觉得精力不够,干什么都非常吃力。
为了避免给别人拖后腿,陈仁华选择了退伍回家,他在离开部队之前,曾领取过退伍军人证明和残疾证明。
如果有需要的话,他回家乡之后,完全可以利用自己之前的功臣身份,向当地政府求助。


可是陈仁华从来都没有这么做,
为了不给政府添麻烦,回到家的陈仁华并没有去登记退伍信息,更没有向组织要任何特殊照顾,他一直自力更生,努力地进行生产和建设,以普通农民的身份,为家乡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70年代他当了个副矿长,但他不知道利用自己的权力谋取私利,所以家庭生活一直都是非常贫困的,就这样和家里的六口人生活了十几年。在他56岁时,因伤病他辞去了工作,回到了家乡选择当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
就这样隐居了整整57年。
直到两位军史专家将他的故事传播开来,政府和媒体才纷纷开始关注起这位战斗英雄。
后来有关人员经过多方面调查,最终在67军的配合下,确认了陈华的事情。
那么陈仁华为什么,会被人遗忘呢?
其原因有三:
1、当年陈仁华所在的连队大部分都牺牲在了战场上。而陈仁华由于伤病又被送到了后方医院,之后在医院直接退伍。从此与部队失去了联系。而关于志愿军的英雄事迹方面的书籍,都是1984年之前出版的。由于历史原因陈仁华被错漏了。
2、1975年,原部队曾经派人到过万县找到陈仁华。希望他回到部队,到陈仁华当时作为煤矿的负责人,强烈的责任心促使他没有走。之后部队换防,也彻底失去了与原部队的联系。
3、陈仁华当年交换了残疾证,回乡后,没有到各级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再加上那个年代档案管理技术不够成熟,所以他的资料也就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正是因为这三点原因,在后来的几次全国英模代表大会上也都没有成人化的表彰记录,因此,他也成为了一名在英模路上找不到的特等功臣。
在陈仁华的身份曝光后,许多记者纷纷来到了这个偏远的地方采访这个抗美援朝的英雄,这时人们才惊讶地发现,陈仁华一直与妻儿住在一个三十平米,既阴暗又潮湿的小房子里,陈仁华在战场上留下的旧疾,也因为潮湿的环境频频复发,这让陈仁华老人感到十分痛苦。


眼前的景象,让记者悲从心中来,他含泪问道:“陈老,您现在的状况如此糟糕,后悔当年的选择吗?”
陈仁华老人挥了挥手笑着说:“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当兵打仗,这是天职,有啥后悔的?我比起牺牲的战友,不知幸运了多少。”
陈仁华的事迹被报道出来以后,四川当地政府赶紧对老英雄进行了救助,不仅帮陈仁华重新安排了住处,还逢年过节的不定时慰问。
陈仁华多次拒绝无果后感动地说:“我从来都不后悔参军上战场。”
每一位英雄,都不应该被遗忘,不能让最可爱的人流血流汗又流泪,向陈仁华老英雄致敬!


发布于 2022-05-20 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