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于动物速递
现实中的百兽混战!猞猁杀狼,狼群捕熊,貉亲手埋葬狗獾

现实中的百兽混战!猞猁杀狼,狼群捕熊,貉亲手埋葬狗獾

白俄罗斯中西部的纳利波基森林,是生态保存得比较完好的区域,这里生活着多种能够称之为猛兽的食肉动物,有欧亚猞猁、欧洲森林狼、棕熊、赤狐、貉、狗獾等等。这些动物之间或多或少都存在种间竞争的关系,所以在纳利波基森林里面,每一天都上演着兽王争霸。



战场一:欧亚猞猁偷袭森林狼

一直以来,狼群都以强大的形象示人,而猞猁只是中小型的猫科动物,所以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猞猁是处处受到狼群压制的。在一些文章里面,我们经常能够看到类似于猞猁通过装死、爬树来躲避狼群的追捕。

然而现实却恰恰相反,根据白俄罗斯科学院专家们在纳利波基森林里的研究显示,欧洲森林狼的种群发展严重受到猞猁的干扰与抑制,在某些年份里面,由于幼崽被猞猁杀光了,甚至出现繁殖率为零的现象。



为何小小的猞猁对狼群有如此大的排挤作用?原来生活在这里的欧洲森林狼,虽然也是属于灰狼种,但体型较小,远远无法与北美的灰狼相提并论,单只的狼不一定打得过欧亚猞猁。

当然猞猁也不会蠢到直接去挑战狼群,它会趁狼父母外出觅食时突袭狼窝,杀掉所有幼崽,或者趁狼单独行动的时候,偷袭它们。

每年的4-9月份,是纳利波基森林里面的温暖季,彼时林中小型哺乳动物数量丰富,独狼觅食有较大的优势,所以在这个阶段里面,独狼的数量甚至超过了群居狼的数量,这为猞猁伏击它们创造了机会

温暖季,也是猞猁的育幼期,为了清除幼崽的潜在威胁,雄性猞猁会积极捕杀生境内的狼。在1997-2015年期间,科学家们就记录下了10起森林狼被猞猁杀死的事件,多数为独狼、幼狼及怀孕的母狼。

在森林地区里面,尤其是倒木较多的森林地带,对于猞猁这种采取伏击方式捕猎,且极擅爬树的动物来说,是十分有利的。由于猞猁的捕杀,导致纳利波基森林里面的狼幼崽死亡率极高,达到了40%-60%,而某些猞猁密度较大的区域,狼幼崽的死亡率甚至高达90%。

反观猞猁方面,虽然狼也会捕杀猞猁,但对猞猁的种群发展似乎并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猞猁幼崽的存活率,在80%左右。



战场二:五狼追捕棕熊

动物世界里面,体型是评判战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体重差往往代表着实力的差距。棕熊凭借体型优势,在纳利波基森林里,是超级霸主级的存在。但俗话说“猛虎架不住群狼”,狼群追捕棕熊的现象,可不止在北美大陆上会发生,在这里也一样。

2021年1月13日,科学家们就发现了5只欧洲森林狼组成的狼群,对一只棕熊发起了猛烈的进攻,不过最后还是被棕熊借云杉林遁去了。

彼时正是森林中的寒冷季,地上被厚厚的积雪覆盖,从痕迹判断,当时有一只棕熊仍在活跃,而它也被狼群盯上了。棕熊在大云杉树下休息,5只狼出现在了它的面前,并很快发起了攻击。

棕熊背后云杉树进行了几次短暂防御之后,便快速逃离,而狼群紧追不舍,在追击的过程中,棕熊在开阔地带被截停7次,每一次都进行了短暂而激烈的打斗。

棕熊到底还是在体型上有优势,所以狼群的每一次围攻,都被它逃脱了,最终棕熊逃至一片倒木较多的云杉林边缘,快速钻入林中,狼群才放弃了追捕。



以前纳利波基森林里的棕熊数量并不多,科学家们在科研的过程中也较少发现棕熊的痕迹,但是自2018年之后,林中的棕熊数量似乎多了起来。

从狼群追捕棕熊,棕熊熟练反击并有效逃离的情况来看,它们之间应该不止一次发生过类似的战斗了。纳利波基森林的环境不如北美那样一马平川,狼群在这里发挥不了太大的优势。



战场三:棕熊怒掏狼窝

既然狼群能追捕棕熊,那么棕熊会不会反击呢?答案是会的,而且手段还很毒辣!能让狼群发挥优势的地形是开阔地带,但狼群终归是要回到林中产仔的,而在森林环境下,优势就不容易体现出来了。

纳利波基森林里面的狼群,规模并不是很大,更多的是几只成年狼组成的小型狼群,两只配对成年狼与若干幼崽组成的狼群也不少。这样的狼群结构,显然无法有效地保护狼幼崽,而棕熊则利用了这一弱点,怒掏了狼窝。



2019年5月,科学家们在林中发现了一起狼窝被掏,狼幼崽被杀死的事件,肇事者正是棕熊。科学家们猜测,当时这只棕熊跟踪了狼父母,发现了它的巢穴,然后趁狼父母外出觅食期间,捣毁了狼窝,将一窝幼崽全部杀死了。

2021年5月份,科学家们又记录下了熊掏狼窝的事件,当时狼窝里面有6只幼崽,全部被棕熊杀死了。

整个过程被红外相机清晰地记录了下来,我们看到狼父母就在旁边,只是迫于实力差距,它们只能在一旁干着急,而不敢上前去驱赶棕熊,只能等棕熊离开之后,才上前寻找一番,最终寻找无果而离开了。



战场四:貉不讲武德偷埋狗獾

如果说棕熊与森林狼之间的对战,还算光明正大比拼的话,那么貉杀死狗獾的手段,就非常无耻了。

貉是一种小型的犬科动物,外形有点像小浣熊。狗獾是一种中型的鼬科动物,体重为15-17千克,差不多是貉的一倍。光明正大开战的话,貉是断然打不过狗獾的,所以貉往往利用自己群居的优势,对狗獾进行“群殴”

2018年3月份,科学家们在纳利波基森林里发现了一处貉与狗獾战斗留下的痕迹,从痕迹上来判断,当时两只貉共同攻击一只狗獾。



狗獾在离洞穴不远处觅食,遭遇到了两只貉的袭击,正所谓“双拳难敌四手”,体型占优的狗獾并不是两只貉的对手,只得边防御边逃跑,而两只貉趁着“人多优势”,一直紧追不舍。

体型小,“二打一”也没啥好说的,比如江南七怪就经常7个人单挑别人,但貉接下来对付狗獾的一招,就可谓是无耻至极了。

貉跟狗獾都有冬眠的习惯,但二者在时间上却是不同的,简单来说就是貉睡得比狗獾晚,醒得比狗獾早,睡得没狗獾死!貉便利用了这一优势,对狗獾进行“灭门”式打击。

狗獾的洞穴比较大也比较深,一家子进去冬眠之后,在睡眠舱与洞穴口之间仍有较大的空间。貉一旦找到了狗獾的洞穴,它们也会进去睡觉,由于狗獾睡得比较死,所以并未发现这一入侵者,而貉也即将冬眠,所以也不会去偷袭狗獾,二者之间有了一个短暂的和平共处时期。

可惜和谐的时光并不长,到了2月份中旬时,貉率先从冬眠中醒来,它发现狗獾一家子依旧在睡觉,于是便偷偷扒拉泥土将洞口封住,狗獾一家子就被闷死在了洞穴里。在2005-2011年间,科学家们一共进行了711次调查,发现了3例狗獾死亡的事件非常特殊,这些狗獾既不是老死也没有外伤,是窒息而亡的。



战场五:猞猁、狼、赤狐、貉多方混战

科学家们对帕齐尔森林与纳利波基森林里的64只赤狐、貉进行了放射性标记,随后发现有34只被狼和猞猁杀死了。根据1990-2008年期间对猞猁的雪地追踪数据研究发现,猞猁每29天,就会杀死一只貉,每16天,就会杀死一只赤狐

科学家们猜测猞猁杀死这些动物的原因,与它们杀死狼的原因差不多,都是为了清除威胁,而不是为了获取食物,因为这些被猞猁杀死的赤狐、貉里面,被猞猁吃过的还不到一半。



由于林中有猞猁大王存在,所以大多数赤狐都会尽可能地避免在林中活动,大约84%的赤狐,都在草丛中活动,鲜少涉足密林区域,只有那些体型较大的雄性成年赤狐,才不怕猞猁。

狼也是杀死赤狐、貉的主要杀手,同样的研究期间,科学家们发现,狼平均每28天,就会杀死一只赤狐,每19天,就会杀死一只貉,而被狼吃掉它们的比例,就更小了。



赤狐与貉之间,通常存在竞争,二者都是以小型哺乳类动物为主要猎物,且对双方的幼崽互有威胁,所以它们之间的竞争,不会比猞猁与狼之间的竞争少。


从林中的“百兽混战”的情况来看,似乎猞猁才是最大的赢家。受猞猁排挤,狼群发展受限;受猞猁与狼排挤,赤狐、貉的发展受限;而无论是棕熊、狼还是赤狐,均不能对猞猁的种群发展构成强威胁。


发布于 2021-08-17 0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