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于中国人

鲁迅究竟有没有骂错人——杨荫榆(一)

由于某活得长的钱夫人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一篇《回忆我的姑母》,一位因为《纪念刘和珍君》而成为“落水狗”的女校校长杨荫榆在各种百科正传里摇身一变,成了抗日民族英雄。

然而遍寻文史材料,对这位杨校长的死因前后都是语焉不详、众说纷纭。主流的看法来自杨校长的侄女的“据传闻”,百科几乎是全文引用:

我记得那时候她已经在盘门城河边买了一小块地,找匠人盖了几间屋。不久她退掉典来的花园房子,搬入新居。我在国外,她的情况都是大姐姐后来告诉我的。日寇髦占苏州,我父母带了两个姑母一同逃到香山暂住。香山沦陷前夕,我母亲病危,两个姑母往别处逃避,就和我父母分手了。我母亲去世后,父亲带着我的姐姐妹妹逃回苏州,两个姑母过些时也回到苏州,各回自己的家(二姑母已抱了一个不认识的孩子做孙子,自己买了房子)。三姑母住在盘门,四邻是小户人家,都深受敌军的蹂躏。据那里的传闻,三姑母不止一次跑去见日本军官,责备他纵容部下奸淫掳掠。军官就勒令他部下的兵退还他们从三姑母四邻抢到的财物。街坊上的妇女怕日本兵挨户找“花姑娘”,都躲到三姑母家里去。一九三八年一月一日,两个日本兵到三姑母家去,不知用什么话哄她出门,走到一座桥顶上,一个兵就向她开一枪,另一个就把她抛入河里。他们发现三姑母还在游泳,就连发几枪,见河水泛红,才扬长而去。邻近为她造房子的一个木工把水里捞出来的遗体入殓。棺木太薄,不管用,家属领尸的时候,已不能更换棺材,也没有现成的特大棺材可以套在外面,只好赶紧在棺外加钉一层厚厚的木板。

根据无锡地方志的专题《众说纷纭的“杨荫榆之死”》,较为中肯的说法是杨校长凭着自己东京高等女子师范学校(御茶水女子大前身)出身,日语流利,故而去为寓居业主讨要沙发并成功,后来因杨校长多次交涉导致日本兵怀恨在心而杀之。

众说纷纭的“杨荫榆之死”
刘桂秋
杨荫榆是近现代无锡籍法学家杨荫杭的妹妹,是作家、翻译家杨绛的三姑母。1926年,时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的杨荫榆,因对参加民主进步运动的学生进行压制和打击,受到了校内鲁迅等师生和社会人士的谴责。抗战爆发后,当时寓居苏州的杨荫榆目睹日军的种种暴行,曾向日方提出抗议,最终于1938年1月1日被日本兵杀害。
关于杨荫榆之死的具体情形,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是杨绛在《回忆我的姑母》一文中的记载:“三姑母住在盘门,四邻是小户人家,都深受敌军的蹂躏。据那里的传闻,三姑母不止一次跑去见日本军官,责备他纵容部下奸淫掳掠。军官就勒令他部下的兵退还他们从三姑母四邻抢到的财物。街坊上的妇女怕日本兵挨户找‘花姑娘’,都躲到三姑母家里去。一九三八年一月一日,两个日本兵到三姑母家去,不知用什么话哄她出门,走到一座桥顶上,一个兵就向她开了枪,另一个就把她抛入河里。他们发现三姑母还在游泳,就连发几枪,看见河水泛红,才扬长而去……”。
笔者在这几年中,因为研究无锡国专的历史,曾到无锡市图书馆翻查民国时期的老报纸,意外地在1947年6月15的《锡报》上,发现吴中人士屈彊(字弹山)写的《记杨荫榆女士死事状》一文。文中记杨荫榆之死曰:“……方虏兵入吴,搜索财物,掠夺妇女,女士见辄怒詈,或诉于其长官,虏兵大憾之。一日,晨妆未竟,忽有二虏兵诣室,胁之行。未数武,二虏出凶器自后击毙之,弃尸平门外城沟。有识之者,曰,此杨女士尸也,始收殓之。”作者交代,上述情节是杨荫榆的朋友、苏州籍学者王佩诤的夫人薛氏向他叙述的。
把杨绛和屈彊的两篇文章放在一起来看,杨文中记日本兵杀害杨荫榆,是开枪后将其抛入河中,又连发几枪;屈文中则谓“二虏出凶器自后击毙之,弃尸平门外城沟”,两者所记,略有不同。
由《回忆我的姑母》到《记杨荫榆女士死事状》,引起了笔者想要进一步追索杨荫榆之死的详情的念头。等到一路追索下来,却吃惊不小:原来在许多年中,记叙杨荫榆死难情状的文章很多;而其中的许多细节,各家所记,却有着不小的差异。其中有一些文章,记叙杨荫榆死难情状,与屈彊、杨绛之所记,大同而有小异,这里姑置不论。差异较大的是下面的几篇:
一是现代著作女作家苏雪林写于抗战时期的《悼女教育家杨荫榆先生》一文。文中说她接到一位旧同学从桂林寄来的信,信中叙及杨荫榆“办了一个女子补习学校,苏州危急时,有家的女生都随父母逃走了,还有五六个远方来的学生为了归路已断,只好寄居校中,荫榆先生本可以随其亲属向上海走的,因要保护这几个学生,竟也留下了。‘皇军’进城,当然要照例表演他们那一套烧杀淫掳的拿手戏,有数兵闯入杨校,见女生欲行非礼,荫榆先生正言厉色责以大义,敌人恼羞成怒,将她乱刀刺死”。后来她从另一个朋友那儿听到,杨荫榆“是真死了。不过并非死于乱刀之下,而是死于水中。是被敌军踢下桥去,又加上一枪致命的。”
二是现代音乐理论家廖辅叔的《关于杨荫榆之死》一文。廖曾向其同事、无锡籍的女音乐理论家曹安和打听杨荫榆死难的情况,曹对他转述了从自己父亲那里听到的说法:1937年日本侵略军占领苏州之后,奸淫抢掠,无恶不作。有一天杨荫榆在街上看见日本兵行凶杀人,她忿然上前干涉,日本兵蛮不讲理;于是她跑进了日本的指挥部,要求其官长制止这种野蛮的行为。“到她从日军指挥部出来之后,日本兵立即追上去,把她乱刀捅死了,并把她的尸体投到河里去。”
三是有一位名叫吴勤生的作者,在他写的《杨荫榆史料补遗》一文中,曾引述杨荫榆姐姐杨荫枌的继女杨培玄的回忆,说杨荫榆是因为不肯出任维持会的伪职,于1938年1月1日上午,被日本宪兵队逮捕,并被押至苏州盘门外城河边枪杀。
四是十多年前故世的无锡籍老诗人杜兰亭,在他的《饮河轩诗词稿》中,收有《哀榆曲》一诗,是为哀悼杨荫榆之死而作。此诗的序中说:“吾邑杨荫榆女士,卜筑苏州,敌酋占其居,杨不服,竟遭惨杀。侯先生病骥为文记之,吾又于吴先生迅如处闻悉杨平生行事,有感其人,为作《哀榆曲》。”这首长诗的开头几句是:“城市山林小筑新,鹊巢自古恨难伸;飞飞一对堂前燕,犹向当筵觅主人……”。文中提到的无锡著名教育家侯病骥(名鸿鉴,字保三,号病骥)记杨荫榆之死的文章,笔者未能找到;但杜兰亭《哀榆曲》的序言及诗的正文,都说杨荫榆是因为自己的住房被日寇强占,据理力争,因而惨遭杀害。
一件事情,只能有一种真相;为何各家的记载,是如此的大相径庭?笔者据事理分析,可能是这件事情发生时,其知情者、目击者、见证者并不多,对杨荫榆的死因及死难情状,有不少事后推测的成分;再加上众人的辗转相传,于是便演化成了许多种不同的版本,像杨绛就曾对人说起过,这件事情发生时,她正在国外,连她的父亲和二姑母都是事后得知的传闻。在此背景下,笔者觉得值得重视的是一位叫张英霖的作者写的《关于杨荫榆殉难的一些情况》一文。文中叙及有一名吴兆奇者,是杨荫榆的学生,并和杨住在“贴隔壁”。吴兆奇在和哥哥、姐姐一起回忆后,曾写了一个材料给该文作者,材料中说:
1937年11月上旬,因对日作战情势日紧,我们全家均迁至乡间避难,只留下自幼带领我的保姆薛妈和一个男佣工老杜看守家园,十一月中旬苏州快沦陷时,城内更加混乱,杨荫榆因独身一人,就临时住到我家来,以便有人作伴。日军进城后,对居民骚扰甚烈,亦到我家来翻箱倒箧,抢走财物。我五哥兆基房中一张长沙发已被日军抬至大门口,后由杨与日兵说理,日兵理屈无奈,又将沙发搬了回来。之后杨荫榆又到城外日驻军处苏纶纱厂,找日军头目谈附近日军扰民事,大约后来日军头目对部下有所申斥约束,而肇事的日兵由此对杨怀恨在心。几天后来了几个日兵,声称城外日军头目要杨马上去谈一谈,杨在胁迫下不能不去,同时又心存疑惧,便一再要薛妈陪其同往,薛妈便和杨一起去了。定到吴门桥顶,日兵突然举起手持的枪刺,将杨挑落桥下,随又朝其开了几枪,杨坠河中即刻殒命。
吴兆奇家兄弟姐妹虽然当时不在现场,但杨荫榆被害的最初因由,却与吴家财物被抢有关。所以,上文中的记叙,可信度应该是比较高的。杨荫榆在强寇面前仗义执言,奋然抗暴,乃至以身殉之,表现了一个中国人的凛凛风骨。

当然,这也是一种说法而已,而我更感兴趣的是著名的反鲁迅基督教温州人士苏雪林是何以得出这么一段维护中国女学生的形象的,之后将专文剖析。

发布于 2021-08-07 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