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决战》:为何东北解放军迟迟不愿解放锦州,实则缺乏冒险精神


在观看《大决战》这部电视剧的时候,很多人可能比较关注军事斗争以及土地改革,但是笔者对于主要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点,很是喜欢研究。比如说,毛主席一再要求东北解放军早日解放锦州,形成关门打狗的形势,从而彻底解决东北的问题,但是林彪却不愿意,考虑到困难重重,甚至有全军覆没的危险,故而迟迟不愿意南下,甚至一度想要挥师北上,继续解放长春。其实,这背后更多的则是指挥人员的性格因素,在起作用。具体情况,且看下文细细道来。

首先,毛主席这个人积极乐观,富有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比较偏爱冒险。在国民党占领延安以后,胡宗南在陕西西北部地区大肆追索党中央的下落,很多人劝说毛主席赶紧过黄河,找一个安全的地方避险。但是,这个时候的毛主席却并没有退缩,考虑到战局的需要,为了牵制敌人重兵,故而继续以身犯险,选择在敌人的缝隙中穿插。其实,这是非常冒险,体现出大无畏的革命主义精神。另外,当年举行重庆谈判的时候,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几乎所有人都说不能去,怕是鸿门宴有去无回,但是毛泽东依然选择去参加,并一举刺破蒋介石的假和平、真内战图谋。可以说,毛主席的领导风格,具有积极进取,无所畏惧的品质,要不然也不会讲出那句“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高明论断。



相对于毛主席的纵横驰骋,豪放不羁,林彪的指挥风格则是算无遗策,锱铢必较。在剧中,林彪最突出的细节便是喜欢拿着一包黄豆在那里比划,排兵布阵,计算得失。故而,双方在攻打锦州这个问题上,迟迟不能形成统一意见。的确,林彪的考虑也是结合塔山难以防守的现实,容易出现东北解放军全军覆没的危险。但是,这个世界很多事情,最具有变化的就是人的问题,尤其是人性的问题。经过土地改革和诉苦运动以后,解放军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斗志昂扬,无坚不摧,而这个时候的国民党士兵,则是士气低落,斗志瓦解,双方战斗力差距越来越大。这个时候,抓住战机,打败对手,也并非不可能。

其次,解放锦州不仅关乎东北,甚至全中国。东北的关键问题则在于锦州,先打长春,则沈阳和锦州之敌,就会退守关内。这个时候,放跑敌人的有生力量,那么就会加重华北和中原地区的解放军压力,双方陷入到胶着状态,难以快速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这对于毛主席早前提出的五年实现解放战争全面胜利的预判,造成巨大困难,更不利于全国一盘棋的调动。



因此,在是否攻打锦州这个问题上,可以看得出来毛主席和林彪的性格差异很大,看问题的角度,也是不一样。

发布于 2021-07-09 0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