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校友会简介
校友动态
校友风采
母校近况
校友账号
校友会刊物
校友捐赠
常用下载
汕头大学校友简讯2012年第13期
Tue Jun 05 16:10:48 CST 2012

母校新闻STU news

  • 我校举办第五届全国侨资四校辩论邀请赛

  • 省教育厅王玉学副巡视员一行莅校检查指导食堂工作

  • “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召开项目研讨会

  • “STU-UTEP”本科生研究计划交换生项目正式启动

  • 著名导演王小帅与汕大学子对话新片《我11》

  • 数学系09级张雅山同学入选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研究生数学基础强化班

  • 富布莱特学者Jim Detjen教授莅校访问讲学

  • 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师生参加广东省大学生首届文科实验创新论坛

  • 顾佩华执行校长在教育部本科工程教育研讨会上作特邀报告

  • 文学院原创戏剧《麦田里的红裙子》在大礼堂上演

  • 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建院十周年庆典暨第二届眼科国际学术研讨会隆重举行

校友动态Alumni news

  • 商学院组织教授赴惠州考察企业走访校友

  • 汕头大学生物学系汕头校友代表座谈会

  • 校友留学经验分享会——汕大学生飞跃剑桥大学之路

母校新闻STU news

我校举办第五届全国侨资四校辩论邀请赛

5月12日至13日,第五届全国侨资四校辩论邀请赛在汕大科学报告厅举行。来自暨南大学、华侨大学、宁波大学和汕头大学四所侨资大学的辩论队,展开精彩而激烈的辩论赛。安徽师范大学戴兆国教授、安徽大学裴德海教授、福建师范大学朱人求教授及来自四所参赛学校的评委应邀出席比赛并担任评委。

11日,第五届全国侨资四校辩论邀请赛初赛暨开幕式隆重举行。开幕式上,校团委书记林兵峰致辞并对暨南大学、华侨大学和宁波大学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随后,四校辩论队进行团队展示。

此次辩论赛分初赛和决赛,两轮四场。初赛第一场对阵双方是宁波大学VS华侨大学,第二场是汕头大学VS暨南大学,对阵双方围绕“电视娱乐节目的快速兴盛有利于当今电视行业的发展VS电视娱乐节目的快速兴盛不利于当今电视行业的发展”这一主题展开激烈的辩论。在第一场比赛中,宁波大学和华侨大学的对阵极具火药味,整个辩论过程,扣人心弦。第二场比赛,汕头大学的辩手们用有趣生动的例子进行论证,让现场的气氛显得轻松活泼,科学报告厅里笑声连连,使辩论赛更具趣味性,也给评委老师留下来深刻的印象。最终华侨大学、汕头大学胜出,宁波大学徐鹏华同学及汕头大学廖彦霖同学获得最佳辩手称号。

12日,举行冠、亚、季军争夺赛,本场围绕“塑造城市文化魅力应更着力于弘扬本地文化VS塑造城市文化魅力应更着力于吸收外来优秀文化”这一辩题展开,第一场季军争夺赛在宁波大学和暨南大学中展开,对阵双方激烈交锋,整场比赛显得紧张而又激扬,最终宁波大学战胜暨南大学夺得本次比赛的季军,暨南大学的赵训鹏获得最佳辩手称号。第二场冠军争夺赛在汕头大学和华侨大学中展开,汕头大学在立论上就显现了自己的优势,更加着重于分析辩题中的“更”字;在质询阶段,华侨大学的辩手们也彰显了他们的实力;在陈词阶段,双方辩手都显示了非凡的实力,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最终凭借在立论上的优势,汕头大学获得冠军。华侨大学的宋居帅同学获得最佳辩手称号。

随后,汕头大学学生处处长喻洪、校团委书记林兵峰及三位外聘评委分别为冠亚季军及最佳辩手颁奖。本届侨资四校辩论邀请赛取得圆满成功,汕头大学首次在本项比赛中问鼎冠军。

全国侨资四校辩论邀请赛于2007年5月最先由我校发起,至今已历五届。该赛事旨在使大学生一起思辨,一起成长,一起发展,为侨校青年的交流共进提供平台。大赛得到了四所高校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参与,已经成为加深国内侨校之间的传统友谊、促进四校校园文化交流的一项重大活动。

文11英语戴倩 10刘志松
摄影 11新闻 黄楚越

省教育厅王玉学副巡视员一行莅校检查指导食堂工作

5月17日上午,广东省教育厅王玉学副巡视员、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杨焕处长、市教育局林健副局长、市食品药品监督局郭兰跃副局长一行到我校检查指导食堂工作,我校党委书记宋垚臻、副书记罗念潮及党政办、资源管理处有关负责人对相关工作进行了汇报并陪同检查。

王玉学一行首先到第二、第三食堂,查看了食堂的现场布局、卫生、制作流程、仓库,询问了食堂相关监管制度的落实,并在现场对就餐同学进行调查。随后,宋垚臻主持汇报会,向各位领导汇报学校近年的改革发展情况,资源管理处处长陈少刚向检查组讲述了我校食堂的基本管理情况,从健全食堂管理的组织架构,加强食堂外包管理,引入ISO认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完善细化有关规章制度,强化规章制度的执行与监督力度等方面作了汇报,介绍了我校在加强食堂食品安全,不断提高食堂的管理服务水平等方面的工作。

王玉学对我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思路、食堂的菜价和管理给予了充分的认可。他说,学校领导对食堂的工作十分重视,制度健全,落实到位。特别是引进ISO认证这样新的管理模式作了有效的探索,外包管理也是符合高校食堂发展总体要求的,学生对食堂的服务、价格品种各方面反映良好。同时,他指出,目前高校食堂要充分体现公益性,各项优惠政策要落实到位。他希望,汕大要加强食堂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不断提升食堂的规范化程度,更好地服务学校师生。

(资源管理处)
摄影:刘立坚
责任编辑:曾建平

“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召开项目研讨会

5月19日, 我校“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有序结构材料的可控组装及其生物效应”召开项目研讨会。

会上,研究生学院院长兼“211办”主任李昇平教授回顾了“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中期检查及检查后学校的建设情况,充分肯定“有序结构材料的可控组装及其生物效应”所取得的优异成绩,同时也对项目及项目组成员提出了要求,希望各项目组成员在最后阶段扎实做好工作,以更优异的成绩迎接结题验收工作。“211办”张凯生副主任也对本建设项目的具体实施情况作了详细的说明,就接下来的项目收尾阶段工作提出意见和指导。

项目负责人、副校长李丹教授首先总结了“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中期检查后在科研、学科建设、学术交流及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进展情况,通报了本项目从去年底中期检查以来所取得的研究进展及成绩,同时也指出了项目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思路。接着,与会的项目组成员分别汇报了各方面的进展情况。与会各位教师通过交流,加深了对各自研究方向的了解,针对项目进行过程出现的问题展开了讨论及探究,并为未来项目的学科交叉建设献计献策。

最后,李丹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在充分肯定项目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对学科交叉的发展提出一些期望和建议。我校“有序结构材料的可控组装及其生物效应”项目自立项以来,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进展顺利,中期检查时就受到了教育厅主管领导的高度评价。本次会议的召开,将对该项目的顺利收尾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也为项目将来的验收做了一次很好的铺垫,同时进一步推动了该项目跨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对促进我校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理学院、“211办”)

“STU-UTEP”本科生研究计划交换生项目正式启动

为了深入贯彻我校“国际化”和“先进本科教育”的办学理念,汕头大学理学院与美国德州大学厄尔巴索分校(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El Paso)于2011年达成为期5年的学生交换计划。双方确定从2012年起首先从应用化学专业挑选3名学生进行交换,参加对方学校的暑期本科生研究计划。在第一年项目进展顺利的情况下,接下来的4年中将进一步扩展交换的学生专业和人数。

5月20日中午,来自美国德州大学厄尔巴索分校的Hernandez 等3名交换生顺利抵达汕头大学。下午四点半,“美国德州大学厄尔巴索分校交换生欢迎会”在学术交流中心三号会议室举行,汕头大学李丹副校长、理学院李远友副院长、黄晓春副院长等老师与学生代表出席了欢迎会。

欢迎会上,李丹副校长首先致辞,表达了对交流项目顺利进行的喜悦之情。他表示,此项目是在两校多位老师的共同努力下促成的,来之不易。交流项目不仅仅是让两校的六名交换生获益,更在于让两校师生从中进行学术与文化的交流。希望3名交换生在汕交流期间,能够将德州大学厄尔巴索分校的科学研究精神带到理学院;同时,希望他们对理学院“明理笃行”的科学探索精神有更深刻地了解。随后,李远友副院长对理学院的发展概况、培养特色、本科教育进行简要地介绍。他希望,通过此次暑期本科生研究项目,3名交换生能够将中国文化带到德州大学。

欢迎会结束后,三名交换生将分别进入化学系李丹、黄晓春、鲁福身三位教授的科研实验室进行为期10周的本科生科学研究。

此外,理学院2009级应用化学专业的陈来武、吴燕瑜、胡欢等三位同学也于5月18日抵达美国德州大学厄尔巴索分校开始为期10周的海外本科生科学研究之旅。

汕头大学理学院?美国德州大学厄尔巴索分校本科生研究计划交换生项目的正式启动,体现了理学院“将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以科研推动先进本科教育实施”的教育理念,相信在未来的10周里,两校的交换生将在不一样的国度与不一样的同学进行不一样的学术与文化交流,相信这样的交流机会也将带给更多学生不一样的学习体验。

(理学院)

著名导演王小帅与汕大学子对话新片《我11》

“王小帅导演是挺随和一个人,跟电影拍出来的那种很深沉的感觉不太一样。”随性的装扮,亲切的笑容,这是中国第六代导演王小帅给予现场的师生的第一印象——平易近人。王小帅说,电影的宣传极少进入到高校中,这次能与学生们交流电影,让他觉得既开心又感慨。

5月19日下午,著名导演王小帅携新片《我11》应邀莅临汕头大学,在科学报告厅与汕大师生交流“青春成长记忆”。

拍电影:“我爱上了电影,电影同时也爱上了我”

作为导演,王小帅不随市场的潮流,一直跟着自己的内心,执着于自己的理想。那么,“如何面对票房?如何面对商业化?如何面对中国电影走向世界”是同学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在王小帅看来,“文艺片看不出票房,但这是我的理想”。他如此形容自己与电影的关系——“我爱上了电影,电影同时也爱上了我”,因此,“我拍电影的时候,把中国人的文化、中国人的心态、中国人的情感因素放到电影里,说我们自己的话,拍我们自己的内心,表达我们自己的情感,这样的作品才能真正地经得起时间的考评。”而面对现场对拍电影无限憧憬的学子,王小帅很认真地告诫和鼓励他们:“要么就是很艰苦、很孤独,耐得住寂寞,做一些内心想做的事情。要么就研究市场,研究观众,摸出个规律,然后获得票房上的成绩。最重要的还是看你要什么。”

《我11》:所谓青春既单纯又残酷

《我11》是王小帅又一部聚焦成长状态的自传电影。他告诉同学们,透过这部电影,想真实地展现上世纪70年代三线厂人员的生命状态。《我11》打着“残酷青春”的旗号,是什么让他如此执着于“青春”与“残酷”呢?他笑称,常常忘记自己的年纪,“心态的年轻比什么都重要”。关注青春,展现青春,王小帅觉得那是因为少年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最敏感,最单纯,什么都不知道。因此碰到很多事情,都是敏感的,放大的。“年轻的东西有时候很生动,有生命的本质在里面”。而说到“残酷”,王小帅则说,“电影作为一个艺术门类,它提供一些娱乐,提供一些思考,或者通过电影带给大家一扇看这个世界的窗,最重要的一点,它还有一种批判性。它让我们有勇气去面对社会的一些问题,它如武器,看似割开伤口,其实也治疗了伤口,让社会更进步。”

重情“忆”:放慢脚步,才能梳理和面对我们的记忆

“这不是文革片,如果你把它当文革片期待,你会失望的。”王小帅在交流中强调着他对人性的关注,对三线厂这样一个特殊年代特殊的一群人的生命关注。“我对自己幼时经历的年代及成长的地方都怀有深厚感情,在三线厂的这群人,他们的内心也需要安慰”,他们的故事需要诉说,他们的青春值得怀念。“如果你对这个时代并不了解,没有关系,你可以看作是一个11岁的孩子的成长故事。无论处在什么时代,11岁男孩的身心变化都是一样的。”王小帅希望“能停下脚步,去梳理之前的东西,去面对那个特殊时代。”在谈及是什么促使他拍《我11》时,他也表达了对“许多老的东西正在慢慢消失”的焦急,“楼房荒废了,街道消失了,如果再不拍就来不及了,”因此,拍摄这部电影,不仅还原当年的场景,同时,他也希望能保留和保护这个地方,作为那个逝去的年代的一丝怀念。

片中,主角王憨的原型就是11岁时的王小帅,在某些细节上有着他本人的烙印。他现场剧透电影中有一个父亲教王憨画画的场景就是他的亲身经历。他说幸好学了画画,不仅让他学会独立思考,懂得个性,讲究特点,更学会了“审丑”,再从丑中看到了美。

尽管交流会的时间很短暂,但王小帅导演的到来及其“真情剖白”,也使汕大学子们感受到其“帅”的魅力,他在结束时不忘调侃:“今天来了这么多人,希望回去的时候,我的微博粉丝能增多。”而交流会结束后,王小帅导演还亲笔在宣传海报上签名赠送给提问的同学,面对热情的汕大学子签名、合影等要求,他都一一满足。

文图/叶楠楠
责任编辑/曾建平

数学系09级张雅山同学入选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研究生数学基础强化班

我校数学系09级张雅山同学经过申报、专家推荐和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严格评审等程序,成功入选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研究生数学基础强化班。他以本科三年级学生的身份被破格录取,也是少有的省属院校的入选者。目前,他正与来自全国17所知名高校的34名“数学苗子”一起进行一个学期的专业强化学习。

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是由国家资助建立的数学研究机构,目标是建设世界一流的数学研究中心,为中国培养新一代国际领袖级数学家,加强数学在科技领域当中的应用,推进全国的数学研究和教育水平。

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于2009年开始举办研究生数学基础强化班,旨在整合海内外数学教育资源,集中培养一批有志于数学且能力强的学生。2012年,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举办第四期“研究生数学基础强化班”, 面向全国招生,规模为30人左右,时间为一个学期,原则上招收本科四年级学生和研究生一、二年级的学生。

(理学院)

富布莱特学者Jim Detjen教授莅校访问讲学

5月21日,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奈特环境新闻学中心主任Jim Detjen教授在学术交流中心三号会议室为师生作了两场演讲。

当天下午,Jim Detjen教授作了题为“Climate change – How it will affect China, America and the World”的演讲。他从引起气候变化的成因谈起,讲述了人类的活动如何加速了极端天气的形成,进而探讨极端天气对整个生态环境、人类社会、及人类的健康等方面的影响,Jim Detjen教授还指出了媒体在环境保护中担当着监督者和宣传者等重要角色。讲座由文学院院长Terry Bodenhorn主持。

当晚,Jim Detjen教授作了题为“How Journalism in Changing in America”的演讲。Jim Detjen教授先以大量的灾后照片的展示作为讲座的开端,引发众人对极端气候和环境污染的深思,进而讲述在美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社会上担当的角色。讲座的最后,Jim Detjen教授还介绍了作为一名优秀的环境传媒工作者应具备怎样的素质和能力。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Peter Herford主持了讲座。

早在2002年,Jim Detjen教授就作为富布莱特学者在天津的南开大学访问讲学,这次是他第二次以富布莱特学者的身份来到中国。Jim Detjen教授在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任职前曾在美国多个知名报社工作过。

文/国际交流合作处
图/10新闻张珣 10新闻杜鑫茂
责任编辑/曾建平

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师生参加广东省大学生首届文科实验创新论坛

“我的实验课是一门独立的课,让学生独自去采访、拍摄和体验。”5月13日,应华南理工大学的邀请,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凌学敏老师带领学生一行13人参加广东省大学生首届文科实验创新论坛,会上他发表了自己的实验课心得。

此次实验创新论坛由华南理工大学主办,邀请了汕头大学、深圳大学、暨南大学和广州大学的师生前来交流分享,五所高校纷纷带来了自己的丰硕成果。

凌学敏老师在交流会上不仅讲述了自己培养学生独立作业的教学经验,还为现场师生带来了在缅甸采访议会补选的视频。此外,学院学生代表林玟瑛、何莺同学带来了论文《从课堂到社会》,从思考摄影、提出选题、外出实践、作品制作、成果分享这五个方面展示了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专题新闻摄影的创新。

交流结束后,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朱剑飞教授对汕头大学的分享交流总结了一句话:“老师为事而做,在大胆中见主流,看学生的作品更是在平凡中见精彩、见深刻。”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杨先顺教授称赞汕头大学的国际化特点,并认为学生充满着对社会的关注。

在本次论坛中,各所高校都一一呈现了各具特色的实验室。从深圳大学把作业变成作品再变成产品的模式,到华南理工大学“实验-实训-实习——阶梯式培养模式”,再到暨南大学的“南方准记者训练营”和“广告兵法训练营”等,各所高校都坚持着新闻传播学是“文科中的工科”这一理念,坚持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

正如广东南方新媒体公司高级工程师王兵博士所说,随着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新环境下的文科教学方式必须向着创新方向发展,培养出创新型的文科人才。

华南理工大学朱剑飞教授在总结这次交流会时,用“释然、新奇、兴奋”这三个词概括了大会取得的丰硕成果,也对文科实验室现存的一些新老问题作了总结。他认为文科实验室目前处于被忽视的地位,与理工科专业的实验室相比,文科实验室仍存在着学科偏见造成的传统思想制约发展、管理方式不尽科学、运营经费效率低等缺点。

(新闻与传播学院
图文:10新闻郭燕欣

顾佩华执行校长在教育部本科工程教育研讨会上作特邀报告

5月22日,教育部重大课题“本科工程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研究”研讨会在华中科技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举行,我校执行校长、教育部CDIO试点工作组组长、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顾佩华教授应邀在会上作了题为《CDIO在中国》的专题报告。

在报告中,他分析了国际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核心与特点及其对于中国工程教育的重要意义,介绍了CDIO在中国的快速传播与发展情况,讲述了汕头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燕山大学、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等CDIO试点工作组成员高校在CDIO中国化进程中所做的研究、探索、实践与推广工作及已取得的的成就,并对中国工程教育和CDIO的发展进行了展望。顾佩华执行校长的报告在会上引发了非常热烈的讨论,清华大学原副校长余寿文教授等工程教育专家围绕“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等CDIO核心问题与顾佩华执行校长进行了认真的探讨。

此次研讨会汇集了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汕头大学等高校或单位的近200名代表,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李茂国处长为研讨会致词,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院士、中国工程院朱高峰院士、清华大学原副校长余寿文教授等工程教育专家分别在会上作特邀报告。我校工学院院长助理包能胜教授、高教所康全礼副教授也出席了此次会议。

工学院 (刘苑豪)

文学院原创戏剧《麦田里的红裙子》在大礼堂上演

幕启,灯亮,丁良在观众瞩目下接受审讯。这是戏剧《麦田里的红裙子》第一幕。

5月19 日晚7时30分,文学院学生的原创戏剧《麦田里的红裙子》在大礼堂上演,这已是文学院第十一届原创戏剧晚会了。

《麦田里的红裙子》讲述的是经济拮据的年轻母亲带着患有眼癌的孩子四处寻医,在医院与自认为患病的青年丁良偶遇,后两人互生好感。母亲为筹钱给孩子治病,答应一有钱人从医院门口爬行到市政府广场,结果这只是有钱人为出名设的一场骗局。丁良为此杀死这名有钱人,挖出他的心脏,他自己则因此被枪决。而孩子最终病死,母亲也几近痴颠。

虽然故事的内容有点沉重,但是演出中各地方言的运用,还有幽默的台词、演员夸张的动作,都为这出戏增添了些许轻松的色调。演员连明智所饰演的诗人一角,自恋、浮夸,是剧中一大亮点。表演中他自己改台词,拿《鹿鸣》杂志开涮,甚至因一度忘词,把“沙漠中的绿洲”改成“沙漠中的昆虫”,更显搞怪。而据导演介绍,方言的运用纯属偶然,是因为一个四川籍的演员发现用家乡话念台词更轻松,于是就在剧中用了四川话;而江浙方言的运用则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地方风情;运用各地方言,也增加了整部戏的趣味性。

每年文学院原创戏剧晚会,除了原创的剧本,原创的音乐也是一大特色。相比起往年吉他伴奏演唱的形式,今年的音乐加入了口琴与和声,“没有刻意要加它们,只是觉得这样效果会更好而已。”导演余剑娜说。

从3月底的演员招募到5月19日的公演,整个剧组忙碌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排练常常是从每天晚上9点开始,一直到11点半才收工。据编剧李湉湉介绍,今年的剧本打破了以往的戏剧创作模式,是一次新尝试和新突破。“我们想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表达一个戏剧。”她说。

编剧李湉湉是文学院08级学生,曾参与过上一届文学院原创戏剧晚会《黑杰克的三十一步阶梯》的剧本创作,这次的剧本是她独立完成的。她说,《麦田里的红裙子》的故事源自于她在腾讯网上看到一则新闻后内心的感触,戏里母亲爬行为孩子筹钱却遇上骗局的情节,其原型就来自这则新闻。她希望通过这个剧本,告诉观众,不仅要看到社会阳光的一面,更要看到社会冷漠的一面。要正视社会的黑暗,学会思考如何在社会中生存下去。而在创作上,《麦田里的红裙子》没有采用传统的贯线式的情节,而是采用了片段式的表现方式。

导演余剑娜文学院09级学生。谈及剧本的选择时,她说:“一般我们之前看过的一些话剧,情景都比较连贯。这个剧本的故事框架跟之前不太一样,线索会多一点,看起来会更荒诞一点,更黑色幽默一点,剧中要反映的东西可能更需要观众去思考,要去反思一些东西。”

观众们在看完演出后也各有看法。来自文学院08级的庞同学认为,今年的这部戏揭露了现今的社会矛盾,题材还是很新颖的,演员们也都演得很投入,可是也有不足,“可能是因为今年的表演过于追求创新吧,感觉很虚,不知道中间的那段插曲,就是一堆人上去发表自己看法的那段意图是什么,觉得很疑惑。”

“观众一开始接触新的形式可能是有问题的吧,总得接受新的东西,不能老是沉浸在一个地方里面,文院原创戏剧晚会十一年都走过来了,不能老是一个模式。” 谈及观众对戏剧创新的接受度,李湉湉如是说。

图文/11新闻 张康子
责任编辑/曾建平

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建院十周年庆典暨第二届眼科国际学术研讨会隆重举行

5月26日上午,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建院十周年庆典暨第二届眼科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仪式在汕头大学科学报告厅隆重举行。李嘉诚基金会董事周凯旋小姐、汕头市委副书记孙光辉先生、副市长林依民先生,汕头大学执行校长顾佩华教授,副校长林丹明教授、乌兰哈斯教授,汕头市卫生局局长陈俊凯先生,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院长霍泰辉教授,汕头大学医学院院长顾江教授,李嘉诚汕头大学发展基金会执行董事罗慧芳小姐,李嘉诚汕头大学发展基金会执行董事冯兆麟博士,李嘉诚基金会汕头大学医学院顾问罗敏洁博士,ARVO前主席Paul Kaufman教授,APAO总秘书长林顺潮教授,多伦多大学Neeru Gupta教授,日本大阪大学医学研究院Shizuka Koh教授,台湾荣民总医院王安国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黎月荃主任、谭智勇教授、陈超扬教授,香港眼科医院袁国礼医生,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凌健华博士,广东省医学会眼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任刘奕志教授以及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香港、台湾等国家地区的国内外嘉宾300多人出席活动。

开幕仪式上首先播放了《十年发展,感恩回眸》纪录短片,让出席者共同见证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周凯旋小姐、孙光辉先生、顾佩华教授、顾江教授、彭智培教授等领导嘉宾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领导嘉宾们对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十年来以“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人强我精,以有余补不足,回馈感恩”的发展理念表示高度肯定,认为眼科中心十年来的特色发展之路,成为香港和大陆合作的以高起点、高速度发展的典型案例。

仁心写大爱,妙手铸辉煌。这是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十年高速发展的真实写照。成立于2002年6月28日的汕头国际眼科中心,是香港著名爱国人士李嘉诚先生捐资兴建一所非营利性三级眼科医院,是广东省卫生厅直属医疗卫生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五临床学院、汕头大学医学院循证医学眼科研究中心。十年来,汕头国际眼科中心站在高起点上,实现跨越式发展,目前拥有一流医疗技术和设备,已跻身国内领先行列,接轨国际先进水平。

十年发展,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声名远扬,在医疗、教学、科研和防盲扶贫等领域无不取得累累硕果。中心顺利通过国家“211”工程验收,先后被批准为眼科硕士生授予点、眼科学博士生授予点,成为国家临床药物试验基地、国际眼科学会ICO眼科医师中国考试点之一、广东省白内障区域性防治培训基地、广东省专科医师培训基地、美国白内障与屈光手术协会(张万洲)白内障手术培训中心,入选卫生部“远程会诊系统试点”单位。同时,中心也是卫生部中华“健康快车”复明项目汕头办公室、“健康快车”显微手术培训中心总部及基地、李嘉诚基金会扶贫项目“关心是潮流”项目办公室及项目执行单位、中国扶贫扫盲大行动“亮睛工程”汕头办公室及项目执行单位。十年来,中心门诊量累积超过一百万人次,共约为七万名眼疾患者带来光明。

作为十周年庆典活动的一部分,“第二届眼科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汕头国际眼科中心二楼演播厅隆重举行。Paul Kaufman教授、林顺潮教授、Neeru Gupta教授、Shizuka Koh教授、王安国教授、黎月荃主任、谭智勇教授、陈超扬教授、袁国礼医生、凌健华博士、黎晓新教授、刘奕志教授、张忠志教授、吕帆教授、王树东教授、许迅教授、何守志教授、褚仁远教授等嘉宾在研讨会上作了精彩演讲。一场眼科国际学术盛宴让整个庆典活动精彩纷呈。


图文/国际眼科中心
责任编辑/曾建平

校友动态Alumni news

商学院组织教授赴惠州考察企业走访校友

2012年5月16日,商学院欧阳峰副院长、王祎副院长、陈映林副书记、卜祥智教授、曾强教授等一行5人赴惠州泰基集团公司参观考察,重点围绕商科教育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企业对学生的知识、素质、能力要求进行调研,并与企业高管就企业内训、本科生实习基地和大学生就业指导等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论,并初步达成合作意向。

商学院教授一行对泰基集团公司的访问,受到了唐太记董事长等公司领导的热烈欢迎。在座谈中,唐太记董事长介绍了公司近期发展情况和未来的发展规划,畅谈职场及创业体会,并对商科人才培养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欧阳峰副院长、陈映林副书记先后介绍商学院的发展概况、教学改革情况和招生、培养、就业、校友工作等情况。在惠州期间,商学院教授一行还与惠州校友举行了座谈会,校友们回顾了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情况,畅谈工作体会。同时,老师们欢迎校友们加强与母校的联系,“常回家看看”,在回报母校的同时探讨“双赢”,建立长期的合作共赢机制。

本次活动加深了解,增进友谊,为今后进一步合作、谋求大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商学院

汕头大学生物学系汕头校友代表座谈会

2012年5月19日,汕头大学生物学系在帝豪酒店举办1985级至2004级校友代表与生物系教师代表座谈会。会上,各年级校友共叙母校情谊,畅所欲言,对生物系招生、就业以及先进本科教育提出自己的看法。汕头大学校友办主任林世宏老师、教务处副处长杜虹老师、生物系系主任章跃陵老师等出席了本次活动。


生物系

校友留学经验分享会——汕大学生飞跃剑桥大学之路

5月27日,深圳博洋教育咨询有限公司首席顾问、我校国际金融专业2002届校友叶其昌应邀返校,在新图书馆演讲厅为全校师生带来了一场“校友留学经验分享会”,分享了他在英国留学的见闻,介绍英国的教育体系,并介绍留学申请技巧、流程及注意事项等。


制作单位:汕头大学校友会办公室
电话暨传真: 0754-82902180 邮编: 515063
邮箱: o_xyh@stu.edu.cn 网址: http://xyh.stu.edu.cn
地址: 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大学路243号汕头大学8号楼801-B
汕头大学 | 汕头大学教育基金会 | 校友龙卡 | 网站管理 | 数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