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秉忠作为汉人,为什么被誉为蒙元帝国总设计师?

他是汉人,却被誉为“蒙元帝国总设计师”,设计并修建了北京城 [图片]
关注者
14
被浏览
14,850

7 个回答

他按照《周礼·考工记》设计的元大都。

刘秉忠(1216年-1274年),初名刘侃,法名子聪,字仲晦,号藏春散人。邢州(今河北省邢台市)人,祖籍瑞州,是大蒙古国元代初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被誉为蒙元帝国总设计师。天宁寺的得道高僧虚照禅师看他极具慧根,便决定要收他做关门弟子,法号“子聪”,刘秉忠二十三岁成为佛家弟子。

海云禅师奉召靓见元世祖,路过云中时邀请刘秉忠同住,拜见元世祖后,元世祖十分赏识他,将他留在身边做高级幕僚,随时向他请教。刘秉忠参与大元之初创,辅佐元世祖忽必烈“开文明之治,立太平之基”,按照《易经》“大哉乾元”的意义,取“大元”为新的国号。

他的贡献主要如下:

一、提出“以儒治国” 的施政纲领,劝诫元朝皇帝爱民如子上万言书, 为忽必烈制定 “以 儒治国” 的施政纲领。 1250 年夏, 刘秉忠向忽必烈上呈万 言书。 在万言书中, 刘秉忠把忽必烈同母兄长蒙哥比作周武王,把忽必烈比作周公,建议忽必烈效仿周公, 辅佐蒙哥,一展宏图。 针对蒙古统治下中原的实际情况,就正朝廷、 振纪纲、选贤任相、安民固本、设学养士、建官定禄、 修史定历、尊孔复祭等诸多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和建议。他极力强调文治的重要,建议忽必烈抓住有利时机,采用先进的汉族封建王朝的统治方式治理中原, 在那里恢复建立一套完整的规范化的封建统治机构、 官僚体系和与之相适应的封建典章制 度, 迅速结束金末以来“马上治” 的混乱 局面, 发展壮大自己的实力,以此巩固提 高自己在蒙古诸王中的地位。 刘秉忠的万言书, 为忽必烈提出了一套完整的“以儒治国” 的施政纲领。

二、修建元大都,奠定了首都核心地位。至元三年(1266),刘秉忠奉命在原燕京城东北设计建造新的都城,取名大都,即今天的北京城前身。元大都从1267年开始修建,直到1285年才告完工,历时18年之久。新城规模宏伟,工程浩大,元大都城的平面设计,以《周礼·考工纪》关于都城建设为指导思想,按照“南朝北市,左祖右社”的原则,规划建造了大都城,是我国封建社会历代都城中最接近周礼之制的一座都城。

新建之城街巷规划极有规律,大街宽24步,小街宽12步。除了大小街之外,还有384火巷、29弄通,颇为壮观。元大都城墙周长28公里多,宫殿巍峨,寺庙雄伟,园圃美丽,街道宽敞,规模宏大,规划整齐。元大都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奠定了明、清乃至今天北京城的基础,是当时世界最大的都市之一。

三、为元王朝建立了一系列的政治制度。刘秉忠建议采取汉人的治国理念治理国家再加上传播儒学当作辅助,忽必烈及时的采取了他的建议,其他方面的建议内容也在相应的国家建设中得以实施。他向忽必烈提出了“采祖宗旧典,参历代古制”的建议,并协助忽必烈参照中原传统王朝的统治模式,从中央到地方逐步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规范化的封建国家机构和官僚体系。其中,省一级行政机构的设置,奠定了明、清乃至今天我国行政区域划分的基础。

刘秉忠去世时,忽必烈十分悲伤,说:"秉忠为朕尽忠三十余年,小心谨慎,不避艰险,言无隐情,其学问之深,惟朕知之。"

刘秉忠死后备极哀荣,当时人们对刘秉忠的评价极高,王磐在《刘公文贞神道碑》赞誉说:“若夫辅佐圣太子开文明之治,立太平之基,光守成之业者,实惟太傅刘公为称首”。

刘秉忠是元朝的开国元勋,大元帝国的总设计师。他辅佐忽必烈统一中国,实行汉化,由乱到治,由野蛮到文明,巩固了元朝统一中国的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