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千禧書法講座邀請蔡耀慶教授暢談「印外求印」之篆刻發展

發佈時間:2017-12-07 15:20:12

國立臺南大學於12月1日舉辦本學期第二場千禧書法講座,邀請國立歷史博物館研究員蔡耀慶教授蒞臨,以「印外求印」為題,分享清代篆刻與金石研究,解析篆刻的歷史流變。

凡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篆刻之始同此道理,要先取得良好的印材,才能發展出石章文化,然而為何製印會從工匠漸漸轉移至文人手中呢?蔡教授說其實原因相當簡單,是文人對審美認知的覺醒,從宋代開始,由於宋代文人對於印的需求增加以及力求變化,對於出自刻工之手的粗糙作品產生不滿,製印漸漸從工匠移至文人手中,到了元、明、清,印材的增廣、經濟富庶,更加促成文人製印的技能與發展。

這樣小小的一個印章,除了對於審美的認知,還有什麼因素願意讓文人親自製印?蔡教授認為每一方印其實都代表文人的內心,用短小簡略的幾個字或是句子來表述心裡的情緒、感懷以及哲理,每一方印都是作者內心的感觸。蔡教授精闢的觀點,不僅僅適用於篆刻,運用於書法、繪畫等,皆是如此道理。

蔡教授特別提到,從印章中學習印章,雖然各有各的風格,但難免還是會有前人的面貌,這是無法避免也是難以完全屏除,所以如何「印外求印」就顯得更加重要,印外求印看似簡單,但是要如何在他人的東西中,結合自己的風格,找到自己的定位加以融會貫通才是重點。在文學發展中,凡是流行之事物,發展到了極盛便漸至和緩,甚至落入窠臼,因此如何在舊有的東西中求取變化,這正是考驗文人創新的能力。蔡教授在演講最後提到,我們理當明白自己時代的特徵,承襲前人脈絡之餘,也應以自己的風格融合時代,創造真正屬於自己的作品。

蔡教授幽默風趣的演講,從篆刻歷史帶領現場聽眾思考印外求印的真諦,也讓南大師生對於篆刻的歷史演進有更深切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