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劇促進粵港文化交流──訪廣東潮劇院院長蔡少銘\本報記者\蔡鐘龍


  圖:粵港潮劇名家同台演出場面(本報攝)

  潮劇,作為廣東悠久的地方劇種,歷來就與香港有着聯繫與交流。近年來,隨着國家開放度更高,粵港兩地潮劇界往來更加密切,而且不只簡單的潮劇交流,是以潮劇為媒,傳播鄉情,敦睦鄉誼,並以此發展為潮劇藝術、戲劇品味和文化內涵交流的窗口和載體。

  日前,廣東潮劇院院長蔡少銘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幾年前,廣東省潮劇發展與改革基金會成立時,我們就邀請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潮州商會會長馬介璋出任該基金會理事長,還有很多香港名流加盟這個基金會,他們與廣東潮劇行家一起研究和發展潮劇藝術,讓潮劇在發展中包涵着港人的思想,有效弘揚粵港兩地潮劇文化。」

  兩地潮劇人往來頻繁

  蔡少銘介紹,時至今日,粵港兩地潮劇人、潮劇藝術、潮劇文化已密不可分,往來頻繁。現在,香港每年都有四十人次到汕頭與同行交流學習潮劇,而廣東潮劇界每年都專門赴港舉辦潮劇藝術講座。潮劇已成兩地文化生活和節日喜慶的主要節目之一。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廣東潮劇院及屬下的各個潮劇團,應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等單位邀請,先後赴香港演出十五次,每次為香港市民演出潮劇二、三場,多的五、六場。如二○○七年六月,應香港特別行政區民政事務總署和香港潮州商會等單位邀請,廣東潮劇院訪港舉行慶祝香港回歸祖國十周年潮劇文化節,六月在香港大會堂,由潮劇名角張怡凰、林初發和蔡明暉、李義鵬等主演的《東吳郡主》、《春草闖堂》等優秀潮劇吸引了許多香港市民,特別是潮籍港人的觀看,會堂一千多個座位全部爆滿。此外,廣東潮劇院又應邀走進香港九龍東社區,參加以「心繫潮鄉愛獻香江」為主題的潮劇晚會,為觀塘區和黃大仙區的香港市民表演了《十八相送》、《鬧釵》、《楊令婆辯本》等經典潮劇,讓在場的觀眾既觀賞了精湛的潮劇表演,又領悟了潮劇文化藝術。

  蔡院長表示,粵港兩地透過潮劇文化交流,達到以藝傳情、相聚人心,特別對發展及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起到積極作用。出於這個目的,二○○九年九月二十四日,香港商互社與廣東潮劇院合辦,在汕頭市謝慧如潮劇藝術中心,舉行旨在加強粵港兩地文化交流,弘揚潮劇傳統文化藝術,聯絡鄉梓情誼的「慶祝祖國成立六十周年粵港潮劇名家經典獻演」活動。

  設立交流合作示範點

  當時,來自香港的潮劇名家楊遜姎、林雪芸、吳瑞麗、葉麗珍、許黛文、王志飛和在汕的潮劇名家姚璇秋、張長城、方展榮、鄭健英等紛紛登台,一展潮劇藝術風采,演出的節目有:《回書》、《憶十八》、《樓台會》、《送郎》和《殺廟》等,而且每個節目都由兩地的藝術家聯袂演出,大受觀眾歡迎。由此,增進兩地文化藝術的深入合作。

  蔡少銘引用前香港市政局主席梁定邦的話說,「每五個香港人之中就有一個潮汕人,香港不能不設有潮劇,潮劇在粵港文化交流中產生很大影響。」

  訪問結束時,蔡少銘向記者透露,為進一步加強和深化粵港澳的文化藝術交流合作,經廣東省政府批准,已確定在汕頭設立「粵港澳文化交流合作示範點」,並將正式掛牌辦公。其主要工作是加深與粵港澳文化管理部門的溝通,制訂有關文化交流合作計劃,尤其是潮劇文化藝術交流合作項目,承擔省市各種對外文化交流任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