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圖文不符》/蔣雅文──我沒有夢想

友善列印版本

書名:《圖文不符》
作者:蔣雅文
出版社:天窗出版
出版日期:2016/9/1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27851

你們知道在我移居台灣生活後,最常被設計系學生問到的一件事是什麼嗎?

「你是如何堅定自己夢想,一步一步向前邁進的?」

面對他們雙眼發亮的神情,一心期待著能聽到某種破釜沉舟的追夢歷程,對此我總會先皺起眉頭,然後帶著一絲愧疚的語氣回答說:

「其實做設計……說不上是我的夢想啊……」

可能很多人會以為,當年我大概早就有計劃會踏上這條路,才會選擇來到台灣進修設計課程,或是誤會我是創業界的女強人,更多的還認為我早有先見之明,在台灣移民潮還沒出現之前就捷足先登。

在這裡我得殘酷的告訴大家真相,以上這些「全都不在我的計劃之內」。

我並沒有過人的洞察能力,在台灣的收入也跟當年在香港無法相比,實際上能讓別人羨慕的,可能並不如大家想的那麼多。

已經想不起小時候「我的志願」寫上的是什麼職業,我沒什麼偉大的理想,太長遠的事情懶得去思考,也討厭不切實際的想法。

長大後跟很多年輕人一樣,大部分時間只知道自己不想要的,卻不確定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麼。

想當然這不是什麼值得自滿的事,但也意外成了我的競爭力之一。

看似是做什麼都不太符合的資質,反而讓我抱持著一份謙卑,不排除任何可以嘗試的機會,並盡可能把事情做好。

畢竟一開始我也只是想混口飯吃而已,這是最簡單不過的動機,面對自己的未來所煩惱的,說不定比一般人還要少。

我常鼓勵學生們趁年輕多嘗試不同的職業,不要一開始就畫地自限,或是把眼角放得太高,多鍛鍊各種能力,就算看似是平凡的工作其實都有自己的一套獨門智慧。

當接待能加強跟陌生人溝通的能力,飲料店可訓練應變和組織才能,便利商店更能瞬間學會各種萬能生活小撇步,甚至是派發傳單都能鍛鍊起一個人的耐力,這些看似無關重要的小事,在後來的人生路上往往都是能派上用場的成敗關鍵。

至於當初我之所以會進入設計行業,事實也不過是剛好找到了自己覺得感覺「還不錯」的生存方式,機會來了就放膽一試,選擇了就不要回頭,試問若是一開始就瞻前顧後的,說不定就沒機會體驗到服飾業的樂趣了。

不過話說回來,對於我這樣的一個偏執狂,這樣的作風不是很矛盾嗎?

一點也不,因為我所偏執的由始至終都是態度,而不是選項。

我從來沒有放棄追求的,是一種生活氛圍,一種過日子的方式。

那是形態,不是形狀,並非輕易能以具體定義所解釋的。

只要我能夠自給自足,幸運的話一分耕耘可得到一分收穫,運氣沒那麼好的時候,至少還可以為自己所努力的過程感到滿足,若是能力所及還能兼顧家庭,也就是我所能想像最美好的狀態了。

今天不管是當起設計師、文字工作者、攝影師、甚至是廚師或是烘焙師傅,任何一種只要能夠為我達成同樣的生活步伐需求,就可以被我概括為「追求」的一部分,那是可流動的、多變的、不局限於哪一種方式呈現。

而對於我過往突如其來的「轉行」舉動,每次都讓不少人感到錯愕,但其實對我來說,那本質一直都沒有改變,以至也沒什麼心理障礙需要被克服的。

我就像一塊海綿,只要是能穿透的,都有成為我下一步目標的可能,不變的只有我那從不怕從零開始的勇氣和熱情。

也從不計較曾經花在建立「年資」上的時間消耗,為了過去而耗上更多的未來,對我來說是件難以被說服的事。

每到一個階段,大概是「七年之癢」吧!就會開始按捺不住想要嘗試新事物的衝動,著迷於一開始全情投入所有心力的忘我狀態,那樣子的我是最能感受到自己活著的夢幻時刻。

每一趟都是打掉重練的過程,但日子累積著,越是能明白它們之所以出現在生命中的意義,我真的沒有白跑任何一趟冤枉路,這一切全看你怎樣看待。

面對自己,我不一定是最懂得愛惜羽毛的人,寶貴的青春往往還未曾好好運用就從指縫間溜走,但至少我能抬得起頭,也彎得下腰,無愧於自己。

面對家庭,我不一定是那個能給予最多的,但所付出的都必定是我的所有,我以此代價換取抵抗命運中所得的一點小任性,自問也不為過。

常聽人說「有錢就是任性」,我的出現就是為大家示範如何打破這個定律,不要再妄自菲薄了。

鼓起勇氣踏出去,情況再糟也至少真正活過,也不枉了。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