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耕耘 无私奉献的大好人——深切缅怀蔡衍涛会长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28日

作者:国际潮团总会理事、国际潮青联合会名誉顾问林枫林

   2002年9月1日,蔡衍涛就任香港潮州商会会长。他已出任副会长8年了,且一直协助会长分管秘书处工作,对于商会的兴革,已心中有数,对于商会的路向,也了若指掌。对商会的运作,可说是驾轻就熟。他曾任香港布厂商会会长、香港制衣业总商会会长,出任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副会长多年,社团经验丰富,见多识广。

   平时,见到其他社团的好做法,他都提议要我们借鉴。那天他新官上任,没烧三把火,只是仪式化的到了商会办事处,与秘书处同事礼节性交流。他说的几句话,我记忆犹新,他说,我做人没脾气,但做事有原则,对员工有要求。最后,他说了一句话,我的任期两年,希望秘书处要互相配合,我希望,若干年后,你们还会认同,我蔡衍涛是好人、好会长。蔡会长逝世了,我见有旧同事在微信赞扬蔡会长这位好人:“自认识他那么多年来,没见过他发脾气,也没见他骂过人,他是很少见的好人。”

(一)

   那天,同秘书处同事聊完之后,他约我外出吃饭,可以更深入地谈谈工作。他问我吃咖哩吗?我说可以。我们到了铜锣湾一间印度餐厅用午餐。结帐时,他从钱包中拿出两张赠券给侍应,他告诉我,这两张赠券很快就要逾期了,不用了有点可惜,所以才约我到这里来用餐。这一说,我对蔡会长肃然起敬,这就是一位率直的人,丝毫不遮遮掩掩,矫揉造作。
   如果认为蔡会长“孤寒”(吝啬),那就大错特错了。他先后出任数十家社团的首长或名誉职,有的任职近三十年之久,谁说哪个社团不用出钱出力。身为首长,带头捐,捐多些,自然不在话下。他在香港及家乡捐建学校,设立奖学奖教基金,捐款支持香港及内地包括家乡的各项建设。他生性乐善好施,但他自奉甚俭。很长一段时间,他每天带在身边的黑色塑胶手提包,是1999年在香港举行的首届国际潮青年会的纪念品,起码用了十年八年。我陪他参加一些活动,见到周边的人的手提包,价格数百数千,甚至上万的亦有。我想,一个知名的“富贵”商会的首长,家住香港半山豪宅的富豪,不显富,也别太寒酸吧。我多次劝他换一个,以“配合”他的身份。他对我说,我不是年轻人,千万不要花精力去追潮流,东西还没烂掉,能用就用。要花钱的地方多的是。

   说的也是,如前所述,他出任多项社团职务,社团兴学育才、扶贫救灾,他从不左顾右盼,思前想后,一定带头捐款,从不人后。他在香港潮州商会会长任上,适逢“沙士”肆虐,他多次捐款支持抗疫工作,包括医管局、香港公益金及各种各样的抗疫活动。

2002年,蔡衍涛会长获颁荣誉勋章

   他出任香港潮属社团总会主席,和陈伟南会长一起,带领会董会员前往珠三角等地考察访问,寻找商机。到了云浮市,他带头捐款支持当地乡村的环保建设。到了肇庆市,他带头捐款支持当地的教育基金。到了广州,到了台湾,发现当地潮人社团的办公环境欠佳,他带头捐款支持。内地的公益事业,他带头捐款……在这些方面可谓是花钱如流水。为何是“带头”呢?因为他动员他身边的一班老友也跟著捐款。我记得有一次,他跟我半开玩笑说,枫林,你要帮我记记账,这些债,我是要还的。他又一本正经说,集腋成裘,多人做善事,热热闹闹,开开心心,这些朋友为社会做善事,但也是捧我的场,以后,这些朋友有何善举,需要帮忙,你要提醒我,我不能不闻不问,也要捐款支持他们啊!蔡会长就是这样一位知恩图报舍得出钱之人。

   谈起十多二十年前的往事,潮州商会陈强副会长记忆犹新:好多次,蔡会长当面或亲自打电话要我捐款支持慈善项目,我从不“托手踭”,做善事嘛,难得有前辈带头及把关。我同会长说,您捐多少,我捐多少,或是捐少的,我只是不敢“爬头”。

(二)


2003年香港潮州商会赞助国庆烟花汇演,获董建华行政长官颁授纪念品

   蔡会长在香港潮州商会会长及香港潮属社团总会主席任上,对会务多所兴革。赞助于维多利亚港上空举行的国庆烟花表演就是一例,2003年的国庆烟花,他提议由潮州商会赞助,一些人不理解不赞同,因为以前商会没办过类似的活动,而二十三分钟的烟花要花几百万元,这是在烧银纸,不值得。但蔡衍涛会长为了说服大家,算了另一笔数:当晚在维港两岸及透过电视转播观看烟花节目的人,最少有三百多万人,经济效果很合算,其社会影响不言而喻。他又指出,这也是我们商会要履行的社会责任。国庆是普天同庆的日子,而香港社会刚刚战胜沙士,更需要我们赞助此一活动,营造热烈气氛、告别戾气、重新出发,冲冲喜嘛。当然,烟花活动的费用不能动用商会的经费,需要筹集。他邀请马介璋主席的达成集团联合主办,自己带头捐了款,在他的带动下,会董会员纷纷捐款,经费很快到位,活动也搞得很成功。两年后,他在香港潮属社团总会主席任上,又动议潮属社团总会赞助烟花汇演节目,同样,他又带头捐出第一笔款项。当然,由于有了潮州商会的第一次的经验,潮属总会的第一次烟花活动就畅顺很多了。两次的演花汇演晚会,均由时任香港行政长官和中联办主任主礼,各方重视,规格之高,可见一斑。

2005年香港潮属社团总会赞助国庆烟花汇演暨晚宴,获曾阴权行政长官颁授纪念品 

   谈到会务兴革,蔡会长在出任潮州商会会长时,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扩展商号会员。他认为,一个近百年有数千会员的商会,应多吸收商号会员,举办更多商务活动。他身体力行,介绍多家著名的潮籍商号入会。他以商会及总会名义,协助内地不少政府部门或工商机构来港招商。他不辞辛劳多次带团到海外及内地考察投资环境,故而一些会员戏称他为“旅行会长”。他提议举办多项活动加强董事会和会员及各界的联系,如每年举行新春行大运,鼓励会员带同亲友参加活动。每月的董事会上,邀请新会员前来,领取会员证书,同会董一起聚餐,增强了会员对商会的向心力。他动议潮州商会支持全港青年学艺比赛,这是一项由民政署赞助,以弘扬中国文化艺术为纲、培育青年为领的持续性大型活动。那段时间,他对青年学艺比赛大会执委及委员会的工作从不缺席,尽管这些活动大多安排在周末、假期举行。他又要求商会属下的中学小学校长,每三个月要亲自来商会向董事会作校务报告,使到会董们了解教育重视教育。上述活动大多延续下来,成为商会的例牌节目。

   谈到会务兴革,不得不提提潮州墓场的维护。海外境外的潮州社团成立后,往往有三大要务必做,一是创立会馆,同人有议事聚会场所;二是兴办学校,培育同乡子弟,造就社会人才;三是创建公墓,仙逝乡亲有免费安葬之处,子孙后代慎终追远。香港潮州商会创立于1921年,翌年即筹建潮州坟场,坟场几经迁徙,至上世纪50年代迁至和合石及沙岭。自出任香港潮州商会总务部副部长、福利部部长,又至副会长、会长。在这十多二十年间,蔡会长投放很多精力在坟场的管理方面。每年清明到潮州坟场拜祭潮州先友,他一定参加。那一年春祭,大雨淋漓,道路泥泞,仪式之后,循例,要到墓地周围巡视。此时此地,才真正看到坟场环境已很为残旧,周遭乱石枯木,道路破烂不堪。他边看边摇头叹气,感慨地对我说,一定要下决心修好公墓,不然,我这福利部长就愧对先友。他在当月的会董会上第一时间提出动议,一定要把公墓修得像花园一样。首先,他邀请李嘉诚基金及潮州会馆在经费上作出支持;在陡峭处加装铁栏杆扶手,安置洗手间,增加化宝炉。他又同政府食环署磋商,要求政府部门协助修缮公众用地部分道路。而最重要的是周边环境的美化,我陪他前往新界的恩平坟场及福建坟场参观取经,看看其绿化及管理。当时了解到潮商青年委员黄小姐经营园艺公司,蔡会长当即约她同往现场视察,商谈整个坟场的绿化及美化,由黄小姐免费捐出一批花草种子及观赏树苗,并提供技术指导。培土、栽种、施肥、淋水,除虫,蔡会长要求商会管山人落实责任制,立下军令状,加强管理。一年多过去了,潮州坟场的环境大为改观,漂亮得就像一个花园,往扫墓的人、行山经过的人,都大力赞扬!

香港潮州商会肇庆、开平新春出行

(三)

   蔡衍涛会长关心青少年及教育工作。在香港他先后出任近十家中小学教育机构的校董校监。为完善教学设施,提高教育质量付出莫大努力。1992年9月,蔡会长又捐资创建仁济医院蔡衍涛小学。

   为了加强香港青少年的爱国教育,他在担任香港潮属社团主席的2005年年底,在周恩来总理侄女周秉德女士的支持下,联合“周恩来邓颖超研究中心”、“天津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于香港潮州会馆礼堂举办《为中华之崛起──周恩来青年时代》的展览。这是香港首次举办有关开国总理周恩来的纪念展览,意义重大。展览以近百张珍贵历史照片,配合文献,全面详实介绍了周恩来总理青年时代的思想变化与成长经历。为办好此次展览,我和蔡会长陪同周秉德大姐,专程前往江苏淮安周恩来纪念馆取经,感受一代伟人周恩来的人格风范。


举办《为中华之崛起——周恩来青年时代》展览

   在当时,要举办这么一个展览压力很大。我记得在筹备展览过程,蔡会长和几个主办机构进行了多次的蹉商。当时面对的问题有三:一是展览主题聚焦周总理青年时代,展览面向年轻人,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学生。二是向相关部门借出部分珍贵的文物,以使这次展览更为吸引人。这两个问题很快就解决了。第三个问题就是展出地点。当时出现了多种方案。一些人认为总理的展览应该租用会议展览中心或是大会堂等场地,由场地所有者提供专业的展出设备及服务。展览协办机构之一的友好团体香港国际创价学会则希望展览能在他们宽敞簇新的大礼堂举行。因为国际创价学会会长池田大作先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曾经受到周总理的接见。但蔡会长一直坚持应在潮州会馆展出,尽管礼堂较为陈旧且不够宽敝,但庄重整洁,重要的是整栋大厦是潮州会馆物业,方便做好安保工作,展览的档期也容易控制。那一次,我和蔡会长前往拜访南洋商业银行创办人庄世平老先生,邀请庄老为活动主礼,庄老再三提醒我们,要做好保安工作,防止别有用心的人来“踢场”,因这是共和国开国元勋在香港举办的首个展览。我们这次纯粹是以民间的力量来做此事,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庄老的一席话,和蔡会长想到了一处,蔡会长当场就回应说,那活动就安排在潮州会馆举办吧!谅必别有用心的人是不敢到我们“地盘”上来搞事的。秉德大姐也认为在潮州会馆展出最好。因为上世纪二十年代大革命时期,年青时代的总理曾4次到潮汕,和潮汕人民结下亲情厚谊,潮汕人民至今都对总理相当之敬仰爱戴。

   确定了展出地点之后,蔡会长又和当时一直在协助筹展的国侨办原司长王期猛、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副主任李勤以及名中医陈益石伉俪等几经商讨,决定自己动手佈置展厅。李勤是位很专业的策展人,对总理的事迹及展品又非常之熟悉。她根据潮州会馆礼堂的规模,以及展品的大小尺寸,在内地制作及借用一批展板,展柜,运来香港。几个人亲力亲为、夜以继日,自行设计、组装,花了近一周时间完成佈展。展览如期举行了,非常之成功,在当时香港社会产生了很大的正面影响,为香港社会注入了一股正能量!有些社团要求将该展览移师他处继续展出,有的朋友则希望秉德大姐支持,举办更大规模的展览或报告会。此后,在香港举办过的周总理的各种展览至今已有八次之多。透过这些展览,使到更多的香港市民更加了解周总理、了解国情。

   蔡衍涛会长关怀年青一代,出钱出力,身体力行,八十多岁高龄仍参加香港青少年公益组织的活动,陪同香港多间大学的大学生到内地参观访问,到北京参加国情班学习,传为佳话。记者是这样记述的:“他(蔡行涛)与学员一起认真听讲,还不时低头做笔记。在课后,他仍意犹未尽地留在座位上。并相当认真地倾听学生和老师的讨论”。我听相熟的记者朋友谈及此事,在这个团里,蔡会长是以赞助人的身份陪同参加活动。他是最高龄的一位,但他一直全程参加课程认真听课,而不是在酒店休息或去游玩购物,或去探亲访友,一方面,他自己希望了解及接受新的知识,另一方面,他也希望自己言传身教,让这些孙字辈的学员珍惜学习机会,认真学习。蔡会长向记者表示,今次是其第一次坐在大学课堂裡,圆了多年来的梦想。他特别提到“机会”两个字。他指自己年轻时,正值全国抗战,没有机会上大学;战后到香港创业发展,作为社会知名人士,虽经常被邀请出席学校的活动和毕业典礼,却一直没机会真正坐在课堂裡听一节课。因此,他珍惜这机会。


蔡衍涛会长与潮阳百欣小学学生亲切交谈

   蔡会长对家乡青少年的培养同样倾注无限心血。1987年,他回到家乡,眼见家乡学子只能以老旧祠堂为校,毅然带头捐资并动员其他乡贤捐款,筹建大宅华侨学校小学部,四幢教学楼,总建筑面积 5500 平方米,为一千多名孩子解决了“上学难”的问题。后来,他又多次发起捐资,为该校扩建了初中部,完善学校的教学设施,包括图书馆,办公楼等。除了多次捐资完善教学设施之外,2013 年之后,他又每年为学校奖教奖学基金捐款,对大宅华侨学校提升办学水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又捐款改善学校乃至整个村子的食水系统。

   蔡衍涛会长逝世的消息传到家乡,最先发来唁电的是名为“潮阳市首届青少年赴港访问团”的全体成员,信件中写道:“我等在先生的支持下,1996 年代表潮阳市青少年赴港访问。至今想起,先生音容笑貌犹在面前。每每想来,泪流满襟。”二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那批青少年已经成为祖国建设的中坚力量,也成为内地同香港沟通的“友好大使”。他们表示:定当发扬先生爱国、爱港、爱乡情怀,发扬先生无私奉献的义举,为社会贡献力量!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为开阔家乡学子视野,为香港学子认识祖国,瞭解家乡,1996年起,在蔡会长的赞助及倡导下,组织、赞助了多次旅港乡亲后代与家乡学子互访活动,对两地青少年的成长起到很正面的作用。香港回归之前,组织香港学生赴内地访问的较多,至于安排内地学生来港的活动较为困难。蔡会长早年就积极推动两地学生的互访交流,回过头来,人们不得不赞扬他很有眼光。蔡会长曾经说过,他年青时从穷乡僻壤的故乡来到繁华都市香港发展,初来乍到,人地生疏、言语不通,很难融入社会,因而他希望家乡的年轻人自小多到外面的世界看看,开阔眼界。而他推动居港的潮籍后代,到故乡到祖国,也希望他们不忘根本,自小培养家国情谊。

(四)

   国际潮团总会是世界潮人团体组成的国际性民间团体。其协调及执行机构常设秘书处设于香港,透过一百多个团体会员,联络全球近千潮籍社团及数千万乡亲,促进了东西方文化和经济的交流,也提高了潮人的声望和地位。香港的潮团及乡亲为国际潮团的发展做出很大贡献,蔡衍涛会长和国际潮团总会结下了大半生的缘分。1981年 11月举行的第一次年会及1995年11月举行的第八次年会,由香港潮州商会牵头主办,他是主要的支持者及参与者,出钱出力,参与筹备工作。

出席于澳洲举行的第14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

   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创立之初,在香港设立国际潮团联络中心,处理会务及出版会讯。当时东西方冷战尚未结束,各潮团之间达成共识,年会不在任何国家或地区注册,也不便存在白纸黑字的章程。迨至2003年11月,于新加坡举行的第12届国际潮团团长秘书长联席会上,决定由13届主办机构澳门潮州同乡会起草国际潮团年会章程。澳门潮州同乡会由许世元会长牵头、唐志坚、刘艺良及李莱德几位首长、秘书长邱莲香小姐,组成章程起草小组。许世元会长与时任香港潮属总会主席兼香港潮州商会长的蔡衍涛会长商议,认为香港方面应参与这一工作,并决定邀请陈伟南会长及我两人参加章程起草小组工作。由我与时任澳门潮州会秘书处主管的陈新涛兄负责收集相关资料及文字起草。在一年多时间,小组开了七次会议,八易其稿,参考了多个国际性组织章程,征求主办过年会的社团及相关机构相关人士的意见。亦谘询港澳地区及内地法律工作者的意见,蔡会长虽未能每次都参加会议,但他自始至终关心此一工作,了解章程草案的要点及撰写进展,提出很有见地的意见。2005年11月底,这份章程终于在国际潮团会员大会上获得通过。澳门会议又决定在香港设立国际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常设秘书处,任命时任香港潮属社团总务主任的张成雄先生和我分别出任年会秘书长和副秘书长(执行),在香港注册了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常设秘书处。应该说,章程的通过及常设秘书处之设立,国际潮团步入了正规化及恒常化之阶段,为其今后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这同蔡会长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

   那时他刚好出任香港潮州商会会长以及香港潮属社团主席。年会常设秘书处挂靠在潮州商会,潮州商会秘书处十多二十位同事,要同时肩负香港潮属社团总会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秘书处的工作。那时,我作为三个秘书处的主管,在工作计划方面,把各个会的重要活动的日期时间尽量错开。在工作安排上,各同事分工明确,平时各司其职,若哪个社团有重要活动,其他同事全力支持。但工作也难免有撞期的时侯,蔡会长总是说,国际优先,年会重要。尽管这些活动他非主角,且大部份和他本人没有关係。但他从大局出发,借出办公地点,要钱给钱,要人给人,支持国际年会工作。

   有感于海外出生的潮人新生代,对家乡、对潮团的瞭解及感情不及老一辈,因而他十分注重潮团的年轻化以及对年青人的培养。他在香港潮州商会会长任内,由香港潮州商会青年委员会发起,得到全球多家潮人团体的回应支持而成立了国际潮青联合会,香港潮州商会也承担联合会秘书处的日常工作。国际潮青联合会增强了世界各地潮籍青年的凝聚力,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与潮汕传统文化,推动慈善公益事业。国际潮团及国际潮青的成立及各项活动,增加了国际上友华知华的力量,意义重大,蔡衍涛会长功不可没。


连续出席第一至第二十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获颁功勋奖

   第20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于2019年在新西兰举行。大会筹备期间,张乙坤主席动议,年会已举行20届40年了,为延续年会,表彰先进,鼓励来兹,设立了几个奖项,其中一个功勋奖,就是表彰从第1届至20届连续不断参加年会者。秘书处发函全球一百多社团,要求各地认认真真做好调查及推荐工作,每届年会参与者少则千把人,多则四五千人,但毕竟时间跨度40年,而年会举办地横跨四大洲,结果,真正合符条件的只有香港的蔡衍涛会长。2019年9月29日第20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开幕式上,新西兰民族事务部部长、住房建设部部长、海关部部长、内阁成员Hon Jenny Salesa代表大会,向唯一的功勋奖得主蔡衍涛颁发了奖状及纪念品,为这位功勋代表对年会不离不弃的善心善举点赞。该褒奖状之内文由该届年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林涛兄撰写,辞曰:“感谢你,40年20届对国际潮团联谊年会的参与及关注,‘不舍追随,见证辉煌’。”40 年来,从第一届至第二十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他届届参加,风雨无阻、从不间断。年会会旗在全球十多个通都大邑的上空迎风招展,他是唯一的见证人,难能可贵!

国家文化部颁发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标牌


(五)

   蔡衍涛会长对香港社会的另一贡献在于潮人盂兰胜会的整合和发展。盂兰胜会,又称中元节、七月半,在香港已有逾百年历史,是仅次于春节及圣诞的节庆,每年从农历七月初一至三十,历时一个月。而参与人数超过百万。不单对于香港经济有不小的促进作用,更有提倡孝道、施孤济贫、和睦社区的意义。仪式完成后派发平安米,慢慢演变为长者讨好意头、祈求健康的习俗。2005年夏天,一位婆婆在轮侯平安米场地发生意外而引致身亡之事,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有一股声音要求停止派米,甚至停办盂兰胜会。

   那一次,我和蔡会长刚好在外地参加活动,晚上我接到电话,称民政局局长及民政事务总署署长要见蔡会长和我,商谈盂兰胜会之事。我即时安排交通工具于翌日清晨返港,一抵香港,早餐也没用,带著行李直奔政府总部和局长及署长晤面。局方指出,因在轮侯平安米的场地发生事故,引起社会关注,希望潮属总会能够组织协调各盂兰会,回应社会关注,尤其是派发平安米工作。

   晤面之后,蔡会长赶回商会,立即约请几位熟悉的盂兰会的负责人听取意见,再和总会各首长商讨对策。当时有一种声音认为,潮属总会本身就没有举办盂兰活动,而各盂兰会也非总会成员,我们没必要“多管闲事”。另一种声音则倾向于参与此事,因为各盂兰胜会之间暂未能推举出担任领导角色的社团,而香港其他社团一时也难以负起此一任务。蔡会长谈了自己的看法说,由于盂兰胜会有其一定的积极意义,又是潮人为主体的社团,我们这一潮字头的总会若不勉为其难,负起这一责任,本已式微的盂兰胜会恐怕将自此消失。经过蔡会长再三游说,潮属社团总会高层终于一致同意接受这一“棘手”的任务。我和秘书处同事李嘉伟、陈黛蓝、蔡平等,即时拜访几个较活跃的盂兰会,再由这几个会协助,联络及走访其他各地区的盂兰会,终于在很短的时间内,联繫上近60个盂兰组织。蔡会长和总会许学之、刘宗明、吴哲歆等首长邀请盂兰会负责人座谈听取意见,统一认识,同时又组织他们和政府多个部门官员对话,派出代表出席立法会的专项会议,既认真接受社会各方意见,又表达了盂兰胜会主办方的诉求;经过了数个月反复的讨论,这一当时引起整个香港社会关注的问题终于到了一段落。民政事务局表示,多个政府部门和派米的主办机构开会讨论,同意盂兰节派发“平安米”是民间传统,应予保留,但形式须更新及改善,充分确保长者的安全,以达到与众为善,造福长者的目的。并认为主办团体必须採取更加妥善的措施,包括避免让人群聚集和以小包派发。

   在这个过程,涉及到很多部门及各式各样的人物,有时也出现激烈争辩的火爆场面,蔡会长以其一贯的性格,不愠不火,以理服人,他起到的是一种协调及沟通作用,提出多种方案,从中取得平衡,使到各方都能接受。大家对潮属总会的认同,加上蔡会长在潮人社区长期耕耘而树立起的威望,终于不负众望,化解矛盾,达成共识,事情总算圆满解决。

   经此一役,各地区盂兰胜会终于走到一起来了,而潮属总会也终于摸清了全港各区盂兰胜会的状况。在此基础上,潮属总会成立了盂兰工作委员会,吸纳了全港数十家盂兰会的代表加入。到了马介璋博士接任潮属总会主席之后,潮属总会正式向国家文化部门提出申请,将盂兰胜会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1年,盂兰胜会终于成为国家“非遗”。此是后话。

(六)

   谈到蔡会长,免不了要谈他的另一半——蔡太。蔡太决非贤内助那麽简单,相夫教子自不在话下。她也是一事业有成的职业女性,曾出任香港中国妇女会主席,香港知名慈善机构仁济医院总理,对香港及内地的妇女工作、青少年工作甚为关心,出钱出力,贡献良多,2005年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颁授荣誉勳章。那几年,我陪蔡会长东奔西跑,蔡太也经常抽出时间相伴夫君。


蔡衍涛会长与夫人鹣鲽情深

   蔡太曾经告诉我,她和蔡生出生于同一乡镇,又入读同一小学,蔡生比她高两年级,可谓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她说,读书时,仰慕蔡生一手毛笔字写得漂亮,但真正打动她芳心的是,蔡生诚实厚道,即使受到同学欺负,也骂不还口、打不还手,她觉得值得托付终身。蔡生1947年移居香港,两年后迎接蔡太到港喜结连理,结婚七十载,相濡以沫,夫唱妇随,携手创业,同甘共苦,恩爱不渝。

   谈及对后辈的培养,蔡太说,蔡生对子女要求严格,希望他们有家国情怀及国际视野,所幸者三子三女不负所望,均进入国际名校深造,学成后回归香港,服务社会,事业有成,作为父母,也老怀甚慰。孝顺父母、关心后代、爱护家庭,这就是蔡太眼中的模范丈夫蔡衍涛。

   蔡衍涛会长出任香港潮州商会会长及香港潮属社团总会主席这近四年期间,我担任这两会的秘书长。那些年,他每天的社团活动编排到满满的,周末及假期也不例外。我经常要陪同他参加众多活动,虽然忙,但既充实又增长见识。而陪同他参加各种活动,没任何压力。他为人低调,随遇而安。参加各种活动,从来不计较排位名次,坐哪个位子?坐哪张枱?从不计较,也不准我们这些随从去“出声”,为他“争取雅座”。他生活简单俭朴、不烟不酒,不泡歌厅夜店,在外就餐时,总请侍应放一杯温开水在面前,将油腻的、太咸的、太甜的鱼肉疏菜在杯中水漂洗一下再进食。他唯一的嗜好就是每天清晨花半小时至一小时打太极拳,不管在港或外出,不管刮风下雨、工作多忙,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

   蔡会长一生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不争名夺利,不随波逐流;胸怀大度、秉公无私;深得社会各界尊重和赞扬。他确确实实是一位好会长、大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