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良: 紫砂壶——跨越时代的灵感与创新

原标题:陈国良: 紫砂壶——跨越时代的灵感与创新

陈国良艺术简历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 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1954年,生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 1972年,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随何道洪学艺; 1986年,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徒工培训中心辅导老师; 1988年,中央工艺美院进修《陶瓷造型》专业课程,同年获“助理工艺美术师”职称; 1994年,获“工艺美术师”职称; 2001年,被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授予“中国紫砂艺术名人”荣誉称号; 2003年,获“高级工艺美术师”职称; 2008年,被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授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荣誉称号;同年获“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职称; 2011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同年被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授予“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荣誉称号; 2016年,被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荣誉称号。

陈国良制 组壶松竹梅桃

陈国良制 一帆风顺

陈国良制 三足水平壶

陈国良制 各色泥料田园情趣壶四件

陈国良制 五色土溪石套壶

陈国良制 日月同辉

陈国良制 天池

陈国良制 大香玉/韩美林字画装饰 徐勇良刻绘

18岁进宜兴紫砂工艺厂,29岁开始制作茗壶,31岁学习专业设计,34岁时紫砂作品“蒲包口花盆”被选定在中南海紫光阁陈设,47岁被授予“中国紫砂艺术名人”称号,62岁被评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陈国良的履历,是宜兴紫砂做壶人的典型写照。他生在紫砂厂,泥凳上长大,师从“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何道洪,传承父辈衣钵,弘扬传统文化。

关于紫砂壶的技法、审美和传承,陈国良说,每一代人都有那个时代的烙印。

“我记得小时候,父母都在厂里做壶,我喜欢在他们边上转,到处看看。”在陈国良的记忆里,他与小伙伴经常在紫砂厂边上打篮球,玩累就去厂里找正在做壶的父母,看他们拍泥条。

1972年,陈国良走进宜兴紫砂工艺厂,成为一名紫砂人。“一开始,我们年轻人做紫砂花盆或者别的陶器,老师们做壶。那时候多是外销,卖到日本等地。”陈国良说,那时候紫砂制品是紧俏货,热销意味着订单量大,“超产了可以拿奖金,我们都铆足了劲做。”

制壶老师对这些热情满满的年轻人很是关心,厂里需要做大件时,总会喊上他们来帮忙。

“当时范洪泉老师要烧制‘大梅桩’,他教我制作梅桩枝干的走势,新枝与老枝的不同质感如何表达。在花壶制作的教导中,范老师对我可以说是口口相传。”紫砂厂良好的学习氛围,让技艺能一代代传下去。

掌握了技法基础,接着是领悟与思考,最终在壶上发挥出来。陈国良说:“发挥是最好的,是对紫砂壶发展有效的推动,是让别人能在壶上看到时代的痕迹。”审美在不断变化,一代人要表现一代人的观念。

技法成熟后,需领悟制壶方式的规律。方器挺拔有力,要求制壶人熟练掌握泥料干湿软硬等性能以及拼接技巧。圆壶流畅饱满,从盖到脚,宽扁多变,点线面的过渡产生有生命、有活力的美感。

在持之以恒地锻炼技法外,陈国良说,学习古典文学、文艺理论,在书画、音乐等方面培养情操,充实自己也很重要。

“我从紫砂花盆开始做起,过渡到紫砂壶,无论方器、圆器、光素、花货、筋纹器,都在慢慢接触,跟随师傅进行各类壶的创新设计与制作。泥在我手中塑形转化,这是一种玄妙的传承。”陈国良说。

紫砂壶是一种品类,也是一门艺术,是从古至今热门的收藏作品。领悟与感受,不仅是壶本身,也要感悟行业的精髓。

“从制作到成品,紫砂壶所呈现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古典美的精髓,要在我们手上像接力棒一样传下去,就需要做好我们自己的壶。”陈国良说,作为一个制壶人,手上的壶从一个传统的器型演变出了自己的风格和式样,就是传承与创新的灵魂。

陈国良常把田园中旺盛的生机和饱满盎然的精神赋予紫砂壶,他融自然之形和艺术之魂为一体。一瞬间的想法,哪怕是萌芽,坚持下来,就能点缀出新的创意。陈国良对于茗壶制作讲究实用与收藏价值兼顾,不拘泥于流派,从不专做某些风格作品,依靠创作灵感发挥。

“当我萌生了一个想法,我就有一种信念感,就想一定要做成。从一个想法变成现实的东西,对我来说就是不断创新、不断追求的过程。”年轻时的陈国良经常观察厂里的创新作品,爱动脑子,如今快70岁的他,还在创新的路上不断探索。

“从临摹开始,再是融汇,终于创新,这是每一个紫砂人的必经之路。在临摹中看到经典,在融汇中提取经典,在创新中重现经典。我们乐于见到越来越多年轻人接触紫砂壶,学制紫砂壶,传承紫砂壶。”谈及紫砂的传承与创新,陈国良认为时代性的审美是多彩的,但最终都会回归本源。

陈国良代表了当代紫砂的一个艺术高度,他将“何式风格”的形、神、气、力、趣、韵六要素兼收并蓄:善用比喻、对比、夸张等美学要旨;形神兼备,气通力满,天趣自然,温润雅韵。

从最初的坚持到如今的桃李满园,从不断在传承中创新到如今成为“薄胎第一人”,陈国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灵感,其作品朴实经典而别有新姿。江南时报记者 张睿恬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