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東超丨沈欽韓遺文辑存

原标题:吕東超丨沈欽韓遺文辑存

注:本文发表于《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第14辑(2022年),此为作者Word版,引用请以该刊为准。感谢吕东超老师授权发布!

沈欽韓遺文辑存

吕東超

內容提要】 沈欽韓爲清中葉學林名宿,一生勤學不倦,撰述鴻富。然除已刊詩文集外,散落文字,亦復不少。如欲研究沈氏學行,則不得不於集外佚篇有所措意。本文利用沈氏詩集稿本、書目題跋、拍賣圖錄等,初步輯得沈氏遺文七十三篇,以供學界參考。

關鍵詞】沈欽韓 輯佚 清代學術史

沈欽韓(1775—1832),字文起,號小宛,江蘇吳縣人,嘉慶十二年(丁卯,1807)舉人,選授安徽寧國縣訓導,與李兆洛、周濟、屠倬、包世臣、宋翔鳳、陸繼輅、胡承珙、王鎏諸人友善,著有《春秋左氏傳補注》《兩漢書疏證》《水經注疏證》《蘇文忠詩注補正》《幼學堂詩文稿》等,生平詳包世臣《皇敕授修職郎安徽寧國縣學訓導沈君行狀》[1]、王鎏《寧國縣訓導沈君墓志銘》[2],《清史列傳》卷六九有傳[3]。余自一八年始即有意董理沈集,更擬於讎校之暇,比次學行,掇拾放佚,撰爲年譜、補遺以附後,故於沈氏遺文特爲留心。沈氏《幼學堂尺牘》一卷凡八十三通,已經余點讀,由《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第二十一輯刊布。今復據《幼學堂續稿》稿本及沈氏友朋著述、書目題跋、拍賣圖錄等檢獲集外詩文七十三篇。唯沈氏題跋之本,未經寓目者仍有數部,余每欲赴滬蘇寧諸館寫錄,輒爲疫癘所阻,迄未成行。其餘待檢之書,如徐堅《絸園煙墨著錄》、許兆熊《靈蘭館詩稿》等尚不啻百部,但不知何時方能如願耳。

一、題陳曼生夢飼千八百鶴圖

記曾鹿苑舞僊衣,一一呼名下翠微。亦爲稻粱謀北鄉[4],幾多風月奏南飛。清知蟬腹原難飽,高視雞羣未許肥。尚有鳳池堪展翅,瓊臺招手莫忘歸。

一枕孤山月影留,縞衣不遣隔蓬洲。鳥王五百廻香海,鳳子三千滿玉樓。豈是虛名慚叔子,諒無俗骨相浮邱。漆園大有蘧蘧樂,萬頃瑶田得種不。

二、展重九集鄰好以詩乞光福徐守拙畫[5]

蕭晨風雨窮邠老[6],折簡比鄰熟魏三。欲賭梅詩愁代作,或有醉不成字[7],故以薛秀才事嘲之。便操酒檄戒先貪。無多月色沈沈久,慚逼霜威了了諳。賴有徐熙橫數尺,殘秋可戀是江南。

三、代徐生寬字韻[8]

一水荻花冷,四山霞影殘。園林破孤寂,風雨助高寒。分土和苔瘦,橫枝得月寬。徑湏携臥具,卒歲好盤桓。

四、初冬新霽百甓軒看菊次韵[9]

山色秋窗拓,羊何夙與期。哦松風散帙,補竹日陰棋。冷蕊冠蜂得,新巢韤雀移。澆花并洗研,只少習家池。

恬酒東陽滴,黃花池上分。墻低堪放月,鍾遠欲埋雲。補空詩題續,安般梵夾薰。何能傾一座,雜學愧多聞。

五、題畫

一鶴前山去,山山合暮霞。蒼苔上寒色,滿澗落松花。

背隖碧蘿補屋,當岩飛瀑鳴琴。奇礓卓筆聖艸,幽花獨笑仙心。

六、題徐堅臨江貫道秋山雨霽圖

不見崇蘭館裏圖,殘山剩水亦糢餬。舊今雨洗前塵遠,離合風吹秋影孤。雲暗飛泉度修竹,日斜踈網散寒蘆。絸園老筆渾無賴,不放苕溪清景逋。

七、醉步虎山橋[10]

塔下千家靜掩門,水雲烘月自魂魂。無窮詩思誰先得,友竹老人復有孫。

八、盛研樵拈長吟閣人生五十似重陽之句自壽[11]

人生五十似重陽,已怯西風徹骨凉。把酒更餐將盡蔗,看花敢夢未炊粱。耽詩魄力經秋健,少睡心情換夜長。同是中年困哀樂,笑呼兄丈自誇張。白樂天詩:“猶有誇張少年處,笑呼張丈喚殷兄。”

窮秋暮齒共籌量,萬八千辰占下場。物老懸知還九變,日斜坐欲到三商。風懷祓禊能如否,情味屠蘇差自強。有酒有花應再展,人生五十似重陽。東坡云:“有菊有酒即爲重陽。”(以上錄自沈欽韓《幼學堂續稿》卷一一,復旦大學圖書館藏稿本)

九、餻元寶正月五日市儈之流喫餻元寶湯,此范至能俳諧體所未載也。

市門正作錢龍宴,風物猶傳元寶湯。度世黃金真可作去聲,力耕便得枕中方。

生民憔悴少錢錢出處疊字,但辦撐腰未乞緣。也遣齏腸知此物,兒曹努力補天穿。吳俗以二月二日喫年糕爲撐腰。《拾遺記》:“江東俗號正月二十日爲天穿,以紅缕繫煎餅餌置屋上,謂之補天穿。”

十、茄桃

投桃慙莫報,貌取紫崑崙。乾淨巾休雪,模棱手与捫。牽牛空望影,化蝶幾消魂。蔬果雙頭署,園官細討論。(以上錄自《幼學堂續稿》卷一二)

十一、次日磊亝招同諸子遊鳳巢庵不雨三月秋稼爲茅竹樹亦焦卷惟叢桂留人耳

一滴枯獅乳,叢生駕鳳巢。青蟲緣脫葉,巧婦折枯梢。遠岫攤書入,疎籬荷鍤交。今宵端正月,誰把寺門敲。

十二、題張仙像

鏡中玉雪念降王,正是邛州張四郎。厭聽訓狐憑黑夜,要君挾彈埽遊光。《明統志》:“邛州邛縣有挾仙樓,昔有仙人張遠霄者嘗往來於此,人呼爲張四郎,嘗挾彈視人家有災者爲擊散之,此其故居也。”

十三、盛研樵艱於舉子晚得一兒循俗例拜豁然僧爲門徒又從余家列兒子行有詩云不成家法援儒墨已益良田乞父師依韻答之[12]

商瞿晚歲方生子,謝客他家欲護兒。童住便參善知識[13],東家敢作大宗師。卅年徒壁應羞我,千卷成書欲付誰。英物相看迎竹馬,伴遊豚犬恐非宜。

十四、邵犖甫蟄窩

莫竟雄飛志,聊存雌守真。舊題蝸蔓壁,生計繭纒身。吾道原消息,天心任詘伸。夏蟲徒擾擾,安樂一家春。(以上錄自《幼學堂續稿》卷一三)

十五、采蓴辭五首并序

水荇偏將玉腕牽,急撐艓子趁蠶眠。城中小娘渾不識,卻道浮萍草賣錢。

按:餘四首及序,已刻入《幼學堂詩稿》卷十四。

十六、次韵答豁然上人

鏤冰刻楮逞妍辭,盡是空花枉結思。幸向㕠林添法集,却拈四句效僧詩。

未能一日安心意,幾作三生廣額屠。談柄何人燒麈尾,話頭到我沁鷄蘇。

十七、警周秀才

三衢校藝歎何曾[14],《三衢文會》一冊,元延祐開科詔下私試之作。合掌應將罪過稱[15]。識字何嘗饒李懌[16],投文便已厭徐陵[17]。青衿持面欺周孔,黃口摇牙王邾滕[18]。莫記必先鍼苦海[19],茫茫隊裏看癡蠅[20]。《舊五代史·李懌傳》:“中書奏請詔翰林學士院作一詩一賦,下礼部爲舉人格樣,請懌爲之,懌笑而答曰:‘李懌識字有數,頃歲因人偶得及第,敢與後生髦俊爲之標格?假令今就春官求試,落第必矣。’”

十八、八月二十五日

村歌已自罷田頭,白叟黃童望轉愁。倉卒遺弓虛玉座,縱究當璧奠金甌。散材久忝賓興日,新穀仍蒙帝力秋。四十六年安藿食,微忱猶作杞人憂。(以上錄自《幼學堂續稿》卷一四)

十九、琴隖館丈治儀既教紡棉復課種桑自爲種桑詩三首不啻杜陵香山次山之愷悌也依韻次和

憶君下車時,亂絲棼難理。叛事黠吏窺,出教姦民睨。若輩他無望,一怠獲所喜。賢者又有病,太峻招其垝。屈伸在環中,嚬笑不可擬。疾雷無虛擊,一發震百里。故令神君譽,鄰治猶聒耳。良莠別害馬,肥瘠審策豕。婦憧算弱口,女功助食指。助女功,見《豳風》箋。正探教化原,呰窳丁男恥。前年機鳴舍,今年桑成市。槃錯歷幾何,經營乃到此。莫輕三尺陰,下有將雛雉。

種花滿郊原,瞬息供頹浪。種桑徧陌頭,指顧成挾纊。江淮財賦地,尺土安可曠。何況袤膏腴,萊田乃彌望。天地隔其中,人力參以養。人愚復不屬,繫持貴民上。鄙野原易馴,感泣知非妄。及爾侯未遷,作爾力方壯。勞心侯不辭,生計爾自量。一一以類推,務令衣食長。衣食長何爲,所蘄知禮讓。各自禮讓將,令長無功狀。他時著作林,根本此勿忘。

去年最功能,資序當遷劇。黃童與白叟,奔呼紛折屐。大吏不違民,借寇勸加額。厚薄非異人,終始冀一益。次第不竟陳,隱親昔虛擲。八口無奇贏,地產各自闢。十年有近利,宅毛各占籍。他人胡不爲,端緒苦少隙。發教亦無難,奉行實非覈。家有百金產,尚不辨菽麥。何況長萬戶,驕貴厭煩役。君才當屐履,家事等擘畫。公嫗競致詞,恩意若主伯。爆爍勤糞擁,阿那蔭廣陌。一笑長官貧,幾時辦八百。(錄自屠倬《是程堂倡和投贈集》卷一一,清道光五年刻本,第8a—9a頁)

二十、真州官舍十二詠

依然菽水風,一杯爲親壽。斷獄幸無冤,親當開笑口。奉爵稱壽之堂。

蒲鞭懸座隅,穭草生庭左。投牒有老人,看書雲五朵。五雲廳事。

愔愔簾影疎,洶洶濤聲近。有意繪雪圖,竹弓應彈粉。江寒草堂。

孤雲何處來,萬里烟霄冷。獨坐悄無人,月瘦梅花影。佇鶴寮。

腰縛黃皮袴,長官眞健者。我自約漁兄,射鴨銅阬下。習射之圃。

就竹平安處,瑣窗寒碧搖。行鞭穿曲盝,解籜覆團蕉。就竹亭。

忘言兩主客,浩浩寫襟期。醉我蘭生酒,爲君吟楚詞。湘靈館。

安心無妙藥,遮眼有陳編。高擁瑯嬛地,知非懞懂仙。琳琅閣。

義墨聚豹囊,聖草搨蟬翼。差勝鄭廣文,天寒拾柿葉。濡墨廊。

春雨五色成,春酒百末釀。吟詩時一來,晴影簾鉤漾。雜花小徑。

花暖香痕妍,春陰花氣重。偶攜鐵龍吹,驚醒雙燕寢。南岸青山樓。(錄自《是程堂倡和投贈集》卷一七,第8b—9a頁)

按:據本卷所載同人詩作,知沈詩闕《桃蹊》一首。

二十一、贈澄谷上人

我從師得法,用我是安心。散漢方歸谷,畸人與入林。長松參鶴唳,石鼎效蟲吟。矯首軒楹外,癡雲多滯淫。

茅屋新詩續,恆河皺面同。倚鋤看幸草,支架聽貞蟲。幾日齋糧接,多時俗物空。尚留枯槁恨,不敢笑王戎。(錄自吳翌鳳《吾與彙編》卷五,《稀见清代四部辑刊》第1辑第83册影印清嘉庆二十一年刻本,第212頁)

按:第二首詩尾小注云:“此兩首已入第八卷。”檢卷八詩題作“乙亥秋杪同倪穀民過吾與庵留詩呈澄公”。

二十二、夏日同米樓鏡之訪寒石大師

小艇同鳧泛,精廬送鶴歸。蒲團荷氣入,茶臼竹煙微。香指庵羅熟,暝催蝙蝠飛。繫釘求解脫,且住對清暉。

夙聞南嶽秀,行脚倦遊時。怖鴿棲蓮座,飛蛾蔽研池。三衣香自繞,一指慧應期。却望松門路,煙鐘出寺遲。(錄自《吾與彙編》卷七,第275—276頁)

二十三、愁言跋

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無恨月常圓。用唐人語。鍾情又怕傷心死,一卷愁言欲問天。

長吉夭年東野窮,才人自古歎飄蓬。那知月下子規恨,芳雪香魂泣斷紅。

嘉慶元季冬月吳下書生沈欽韓口占。

按:“季”,疑爲“年”字之訛。

二十四、返生香跋

玉琯銀璈奏玉京,天風縹緲步虚聲。偶然遊戲人間世,結下許多未了情。

白雪烏絲絶妙詞,青童雲笈夙曾窺。堪憐福分難消受,辜負拈花一笑時。

消魂真箇患情多,空望飈輪赤岸河。欲唤真真重下世,不須懺悔向優婆。

吴下生沈欽韓題。(以上錄自冀勤輯校《午夢堂集》附錄二《序跋與書錄》,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版,第1281、1282頁)

二十五、方蘭坻花卉卷跋

詩社舊曾推北郭,畫圖近已出南田。離騷疏與平泉記,白白朱朱色界天。

煙翠雲香含筆杪,雨塵月夢隔簾歬。南方香草情何限,溯到陳芳亦惘然。

二截句書方楚生折枝長卷後,嘉慶壬申元夕宿程七澹秋齋中題。欽韓。(錄自龐元濟《虛齋名畫錄》卷六“方蘭坻花卉卷”條,《古代書畫著作選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第340頁)

二十六、方蘭坻花卉卷跋

澹秋七兄出方山人此卷見示,夜涼襍雨,春夢如煙,慨想青瑤,含情白紵,因譜《念奴嬌》一闋,書於左方。秋陰屋角,正槐間夢斷,蘆中吟苦。最憶娟娟風露裡,應有寒芳未吐。纈剪榴殷,房含荷颯,更禁廉纖雨。此時商略,彩毫誰挽青主。 卻看點翠裁紅,幽人孤寄,解對生綃語。蝴蝶黃時飛欲倦,猶認煙痕一縷。青蔓畦荒,白花籬冷,屋要牽蘿補。梨雲重省,鏡奩紅豆堪數。文起沈欽韓作。(錄自蔣光煦《別下齋書畫錄》卷七“方蘭坻花卉卷”條,《續修四庫全書》第1084冊影印國家圖書館藏清同治四年管庭芬鈔本,第656頁)

二十七、題牧石道人集名家篆刻

聊比囊中百衲琴,廿年補綴已成林。曬書滌研忙難了,又檢芝泥枉用心。豹囊古墨且百笏,巾笥布泉亦萬枚。寶氣自然虹貫月,偷兒那忙夜中來。適訴至澄谷許,報隔宿竊者來。

戲拈俳語題研樵詞兄印樷。欽韓。(錄自西泠印社二〇一七年秋季拍賣會古籍善本專場拍賣圖錄)

二十八、題補樵法師山居讀易圖

宴坐看山讀畫樓,一邱一壑縱冥搜。如何頓作黃爐感,白鶴青天不可求。(錄自滄浪舊侶《梅龕瑣錄》,蘇州新報一週紀念冊《吳船集》,民國二十八年,第37頁)

二十九、題阮侯亭悼亡詩後

忍死須臾淚睫乾,繐帷那可望珊珊。營齋營奠亡何補,愁水愁風歸亦難。哀樂中年惟此酷,情文兩盡令人酸。可知風雨郎川道,孰念征夫衣被寒。

飛雪千山縞素中,歸來不忍入房櫳。乾啼濕哭聊憐慰,聽鼓應官又促悤。可是傷神問荀倩,要留芳行誌韋叢。元微之前妻韋氏名叢,見《昌黎集》。河陽此後花雖好,惆悵凭闌怨落風。(錄自阮文藻《聽松濤館詩鈔》卷八《答沈小宛廣文題悼亡詩後原韻二首》附錄,《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藏稀見清人別集叢刊》第20冊影印清道光刻本,第415—416頁)

三十、和阮侯亭九日白雲峯登高用杜牧之齊山韻

野鴨孤雲相對飛,蒲團久坐篆煙微。放衙給吏匆匆假,覔句隨僧緩緩歸。魚鳥靜時周茂叔,溪山佳處謝元暉。此中固自多佳趣,只欲荷衣換綠衣。(錄自《聽松濤館詩鈔》卷八《九日白雲峯登高用杜牧之齊山韻》附錄,第429頁)

三十一、阮侯亭餽蟹報以詩用沈偕遺賈耘老蟹韻殘句

不妄破除窮措大,菜羹湯餅品嘗空。(錄自《聽松濤館詩鈔》卷八《小宛以詩謝蟹用沈偕遺賈耘老蟹韻即依韵戲答四首》其三小注,第431頁)

三十二、和阮侯亭哭壻詩

得壻那如葛勃才,情關兒女自堪哀。贈冬竟爾招魂去,觸熱何知輿櫬來。藥餌傾貲翁力竭,衣衫浸淚婦心猜。羹魁一勺臨分進,萬喚千呼竟不回。

鵩鳥爲災壻館連,中消進食急三咽。答人問病脣應敝,看女憐嬌心更煎。棺殮一時逋易畢,孀媰他日擔重肩。有情眷屬重爲累,鞅掌如君非少年。(錄自《聽松濤館詩鈔》卷九《哭李壻二首》附錄,第462頁)

三十三、截指行

夫壻不自聊,行逐桑榆暖。南風五兩輕,觸熱返甥館。燂湯爲休沐,衣垢旋薄澣。女子從所天,奉事豈不勉。如何懷悒悒,得毋家道舛。我翁促令歸,意在謀生勔。既來則安止,強飯且自遣。豈期兩匝月,不斟病展轉。醫療雖日至,強陽與抵捍。果然大困篤,亟索魚羹盌。一匕未入喉,鼻孔賸餘喘。上念倉浪天,下視兩黃口。女心已先死,遊魂子隨後。一握快剪刀,斷指殉尸柩。冀隨子身腐,以明女素守。哀極無淚流,創鉅漬血久。阿爺大慘怛,勗哉爲節婦。爾身視爾弟,爾子如孫負。泥首阿爺前,願爺百歲壽。南山石可移,女志終不朽。我聞夏侯女,截耳以死矢。又知南霽雲,淋漓血滿指。烈士與烈女,凜凜歷千祀。割爪以及膚,呼謈聲何鄙。女子欲榮親,苦節耀門里。寄語二阿麟,奮身奉母旨。他日紬簡編,爲女著壺史。(錄自《聽松濤館詩鈔》卷九《慰女二首》附錄,第463頁)

三十四、垓下嘆

八千子弟渡江來,破軍殺將無堅壘。函關不啻一丸泥,喑嗚子嬰眞怖死。漢王視如机上肉,義帝撥若泥中屣。撞鐘伐鼓築壇高,十八侯王齊拜跪。指麾叱咤儼天神,人生快意無過此。二十萬人坑新安,六王盟主殪江汜。田榮反齊漢出關,天下業業皆崩阤。五年轉戰奔東城,四面楚歌聲聒耳。美人絕命騅悲嘶,人生失意無逾是。殺降害君大無道,刓印聽讒小者爾。羣材親漢如父母,畏楚如虎惡如鬼。天道好仁地尚義,人所欲擠誰能起。垓下之嘆嘆何爲,英雄氣短誠可恥。(錄自《聽松濤館詩鈔》卷九《垓下嘆》附錄,第470—471頁)

三十五、池上石契集序

秦漢以來,殳書削哺,官章出範。得頒斗食之秩,皆曳半通之綸。雖微《蒼頡》之篇,要出鐘官之鑄。桃萊弗悟,柳酉多訛。故成皋之異,新息是論;圁陽之名,史文非一。正僞相參,工拙著焉。其或葛龔之書,陳遵之牘,有資斗檢,偶同錐畫。史游《急就》,首載佳名;頒卿《決錄》,博稽清望。此則私印之作,雖不關於官府,亦同符於畫諾。宋元以來,始有道號,兼創新題。鷹揚鳳儀之奇,倚翠偎紅之韻。倒好嬉於湖山,同平章於風月。雖乖古義,別擅風流。佐研北之英談,標紙尾之新尚。又曩時施於鐵擿,治以書刀,惟金三品,間用全龍。至專取匘之精,逾重青瑤之鑿,始於煮石山農王氏。惟此珞珞,繼以累累。煙墨前茅,芝泥後進。示連蜷於繆篆,逞姿媚於俗書。自子行振奇於前,云美擅場於後,筆於印史,傳爲印人,莫不以書門爲懸的,洨長爲準繩,搜剔泥沙,發揮𪐴𪑜,知其宗尚焉。池上許子,金心在中,美意延年。談玄則共宗雷,設榻惟招劉杜。乃與周子孝坤、徐子曰份曰保,同四子之講德,非四友之殊科。遠不假於苔岑,響有叶乎笙磬。均耽篆籀,各奏鈲。於是砥礪互深,觀摩相善。更毀迭作,由妙思玄。高掩鴻都,靈窺人鳥。凡爲印譜若干卷,許子題曰《石契集》,問序於余。夫石者,幽人之貞吉;契者,良知之會心。當夫解帶展書,焚香下筆;春雲曳態,游絲映空。芊綿之意,與異荂而競舒;鬱律之思,共寒巖而積翠。輕惟六兩,勁逾三分。意之所得,相視而笑,可謂丹青於藝圃,鞶帨於書林已。仆少慚尉律之課,長拙螎扁之通。偶鈐驢券,有類蟲窠;假示琅書,矜逾玉札。但識非許允,敢爲相印之經;筆孱衛恒,聊述篆體之勢。嘉慶十有八年歲次昭陽作噩陬月既望,同縣學弟沈欽韓拜撰。(錄自郁重今《歷代印譜序跋彙編》,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8年版,第415—416頁)

三十六、許氏巾箱集序

自古富貴無常,以名德學行世其家爲可羨。許氏由容城居平輿,漢魏間不少通顯,然人士之宗,衆流所仰,獨推許子將。𨽿徙江左,門第仕宦,無逾王謝,而從遠遊先生,以至赤斧父子,數世皆登仙籍,比于七葉侍中、五世台司,不尤尚哉!唐宋之世,許氏號能詩,以所居顯如許丁卯,以篇什名如許洞庭,而吳之許洞,當宋咸平、景德間,有集一百卷,門歬一竿竹,尤爲人所豔稱。許之以文蓺著,抑又舊矣。余所知聞光福許君兆熊,其先世隨高宗南渡,代爲士族。君耽素葆眞,文史自娛,眞能紹其青箱者。一日,緘遠祖鑑湖氏及高祖介亭氏詩集示余,爲擇其尤精者若干卷,許君將合而梓之。攷《唐書·蓺文志》有李氏《花萼集》《竇氏聯珠集》,皆其家總集標目也,因名之曰《許氏巾箱集》。嗚呼!士之束身砥行,窮達既殊,顯晦不一,要惟亢宗者引而伸之,其緒益明,若五經陳氏以學顯,相城沈氏、竺塢文氏以文箸,非其子孫蟬嫣有厚幸者耶!又若朱存理、錢叔寶輩,矻矻好古,奮于寒素,既有聞矣,一旦淪謝,子姓無似,遺書散落,不可憫哉!光福山水清幽,先代多隱君子,自顧禧、何名世以名高,亟稱士大夫口。今許君有田自耕,有書自讀,清風朗月,夷然物表,希美歬軌,其在君矣,亦使許氏增世有文人之羨也。後之作者,雖增新什,無改舊名,附先集而行,如黃策《隨緣居士集》例可也,余尤樂得而觀焉。

嘉慶十八年臘月,同縣沈欽韓謹譔。(錄自《許氏巾箱集》卷首,《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第84冊影印清嘉慶刻本,第671頁)

三十七、吾與彙編序

總集之名,始於晉代,錄於《隋志》。然其屬有三:彙古今詩賦雜文而審其功楛者,摯虞《文章流別》、杜預《譱文》是也;地綜一朝,以明氣類、具文質,《西漢文府》《東漢文類》是也;亦有取一時一事以成編,宋《西池》、齊《青溪》詩是也。若其同調所酬,巾箱所綴,濫觴蘭亭,下臮唐宋,亡慮數百種。乃至梵宇漸廣,開士熾盛,出其緒餘,與文人樹立別集而外,如僧祐撰諸寺碑文,袁皓《集道林寺詩》,續廬山故事者,亦不勝計矣。中世高才魁士,馳騖塵勞,稍厭苦則遯於禪;能文者雕風雲,繡鞶帨,強相附麗,名曰一家,或絕無表見,而賴此以存其名氏,由是僧廬文字日盛。澄公《吾與彙編》之刻也,合數十年長者白衣文筆,得十卷。始羯磨至常寂,人有一詩與相關者,無不錄作平等觀,爲廣大主,此澄公借言象爲導師,以半滿爲般若,知愚所共歡喜讚歎者也。抄撰畢,方鳩善信梓行,而澄公化去,其侍者念實以余廁流文士,屬綴序。序者總綱領、討原流、趨足明大致而已,以繁曲爲能事,非倫也。他日《宗鏡》《傳燈》之書,必有以記澄公者,故所言止乎此。

嘉慶二十二年正月十四日,沈欽韓書。(錄自《吾與彙編》卷首,第3—8頁)

三十八、東籬中正序

份與鳧舟,聯衡對宇,出入雁行,如親昆弟。鳧舟年長於份,其學行藝能,望塵不及,顧性情嗜好,畧無少異,追懽攬勝,自謂二仲之于蔣卿不是過也。鳧舟於池上盖屋數椽,課園丁薅茅種樹,高秋短景,黃菊霜鮮,蟹肥酒熟,時醉其下,因相謂曰:“昔者陶泉明之愛菊,聊以寄興。若無弦琴陳列座右,時一撫弄,翛然自得,於菊之優劣,不暇辨也。宋以來始有名目,順聖紫見賞於上林,則匪徒以黃華著矣。迄今好事者列爲譜序,千名百類,巧歷莫數。然古今語異,南北品殊,按圖索駿,不能盡得,曷若就吳越之地所有者羅而致之,爲老圃之能事、歸谷之奇觀乎!”鳧舟欣然,多方購募,人有靳不出者,橐金闖其門,必得而後已。十餘年來,盖有千本。自春分苗,夏摘蘖,滋燥滲濕,晝夜偵伺,以去螟𧎢。秋初擁糞,汰去弟蕊;秋杪花盛,枝弱扶穉。閱三時之勞,乃得五衢四照之觀焉。鳧舟好之既深,殫心養殖,如護嬰兒。份以餘暇,亦助其役。舊譜雖列種藝之法,推循物理,更出新意,以是所種比他家爲勝。氾勝之術,蔡癸之書,一畝百斛,蓼菜桃李,數以盆鼓,豈虛言哉!今秋冬之際,富家巨賈持數千錢,花市攟載,爲屏爲山,酒肉召客,居然雅觀。然花品粗俗,貧兒市瓜,屠沽之賞耳。鳧舟懲是,因拔萃選奇,存數十種以自愉悅,又著《評賛》一卷,其褒貶寓意,隱然史法。此書若行,當駕東籬而祧二如矣。鳧舟所著有《印錄》若干卷,此特其游戲賸墨。然鑒核之嚴,皮裏陽秋,可以窺其蘊矣。嘉慶丁丑冬杪,徐份序。(錄自許兆熊《東籬中正》卷首,《續修四庫全書》第1116冊影印上海圖書館藏清光緒七年許玉瑑刻本,第572頁)

按:沈氏致許兆熊札第六十三通有“《東籬中正》徐份序雖出僕之手”云云[21],知此序乃沈氏代撰。

三十九、蘇文忠詩注補正引言

查氏《補注》,意在補施、王二家之踈,糾邵長蘅刊政妄作之謬。蒐羅短書小說,自矜奧博,亦云勤矣。及觀其所爲,紕繆淺陋,彌復不少。今摘其尤謬者如左,而其遺闕亦畧附之。近日桐鄉馮氏又有《合注》刊行,而未見也。壬午夏四月,沈欽韓識。(錄自沈欽韓《蘇文忠詩注補正》卷首,國家圖書館藏稿本,第1a頁)

四十、投壺譜序

禮,射惟君、卿大夫及州黨之正長始能行,而校塾之髦士、燕居之君子,有所不能具也,故《投壺》之篇,正經具存。習禮者貪其說,復採入三家記中,講習誠眾也。盖其習儀和容與射同,稍簡便而易行。然古者行禮,必有乐以節之,取射之半以爲投壺禮。今所傳魯鼓、薛鼓,既不曉其制,則乐先亡,而禮亦視爲空文。後人之習是者,巧發儇釋,其心志不可問也,其容體不足觀。司馬溫公病之,嘗著其說以詔學者,庶幾古先爾雅之風,迄今不傳。里巷之說,名目益俚俗,雖號爲禮,亦与琴瑟之樂,習於鄭衛而已矣。同郡李子玉,博識多聞,攻文辭之暇,書畫篆刻、古鼎彝泉布之細,靡不研究。今年夏始遇於陳秋麓使君座中,同校童子試者二旬[22],尊酒談讌,著作之富,亦已窺其大凡。別後復以《投壺圖譜》寄示,請敘而行之。其言論之正,与溫公之旨何其符合也。余不敏,拙於游藝,心知好之,而無能肄也,則取射事,以廣子玉之意。昔李廣稱善射,度不中不發,發即應弦而倒,用此數困于匈奴,其射虎亦多爲虎所傷。斛律金之賞明月,而笞豐樂也,曰:“明月必背上著箭,豐樂隨處即下手,其數雖多,去兄遠矣。”推是說也,寧獨射哉!凡君子立身行己,處功名之際,亦若是而已矣。君子守其正則常窮,小人行于回則多幸,然而篤信之士,寧守正而窮,不行回而得。雖投壺之細,可以觀人焉。昔李習之作《五木經》,李清照作《打馬圖》,洵李氏之多藝,子玉雖後起,其志量殆駸駸乎度越前人已。道光三年六月七日,同里沈欽韓序於寧國學舍。(錄自李瑤《投壺譜》卷首,清道光木活字本)

四十一、聽松濤館詩鈔序

崔嵬者,山岳乎!淵浩者,江海乎!禀元氣之最雄乎!氣有常有變,得乎常者聳翠澄波,四時之運,東西高下之輸,峯巒岫嶺,灉濆潜沱,使人可喜可玩,可杖筞而登,可挂帆而遊。及其變,大風大霧,咫尺眯目,或雲烝雷奮,木拔魚墜,蛟破山,龍鬥空。萬斛之舟,如籜斯飄;千鈞之石,如粉斯韰,極天下之震動怖駭。少焉,風䬐雨霽,而山不改其㠁岧,川不移其澹沱,其于萬彙庶類也亦然,皆盪乎元氣而不自知者也。文人學士,隨方域所產,得最清淑之氣,所以發天地未盡之秘,洩山川至藴之奇,而具百物之精英,其遇合之所至,又不可以概已。若夫美備之中,時或有所不足,益爲磨淬洗厲,以底於大成。惟有此蘊畜,激于稍可憾之會,而發爲文章,乃勃然於世。吾友安福阮君侯亭,早年服祖訓,愛敬師友;弱冠文成學力,發爲詞章,冠其儕輩,卓然有名世意。使由此排六翮,歷金門,上至玉堂,誰謂其倖致,而故齟齬摧抑之。既登賢書,連不第,家又清貧,急白華之養,於是徧遊章貢,歷楚湘,窮五嶺之北,入蜀抵嘉陵峩嵋而遠。蓋孔懷之痛,極羈愁危苦之境,因歷覽江山之勝。古昔侯王將相、名人魁士,祠墓古蹟,皆有宏篇鉅製,平章其興衰成敗,以發揮其慨忼無俚。至於丱妙窈窕,目成心許,亦時有酬答。寄香草美人之思,而自寓夫蹉跎遲莫之感,得詩最富。盖山不能如臺之平,必險巇嶔奇以成其高;川不能如矢之直,必渟泓演漾以成其廣。君足跡半天下,作爲詩,所以成其高且廣若是。至夫寄興遣懷、因物賦形,則所爲風雨雷霆、蛟龍變怪,掀播戰鬪,精能之極,仍造平澹而不改其常。年逾三十始登第,先達同輩皆以詞林望之,引見又得知縣以去。至皖,補涇縣,改調寧國。土瘠民貧,上官深愛護之,欲老其材,以當報最。君深悟倚伏之理,玉成之重,益勤心民事,懷惻怛忠厚之忱,而戒武健酷烈之治,是其于福未艾也,必使之淹久蹭蹬而成名,將非昌其氣以昌其詩乎!不使膺清華膴仕而走塵俗,將非淬厲其質,以底於大成乎!由前以至今,詩既昌而决其可傳;由今以往,期材器之益懋而迄于大用,未知之也。漢自州縣吏推擇以至公卿,唐歷縣令乃爲省,即侯亭之不得入翰林,亦何恨哉!吾正謂天相之尤深也。昔人謂讀萬卷書,行萬里地。人生苦樂兩兼,當少壮時,筋骨堅強,精神飽滿,探討古人,閱歷世故,不終于布衣諸生,強仕甫屈,專城百里,施福於蒼生。假令早一二十年,膺職莅事,山水必不富於胸,詩書必不充其學,米鹽鱗雜,牒訴倥偬,以其隙沈溺聲色,天之豢之,適以毒之,求一卷詩可傳而不得。余壮年雖粗遊覽,骯髒不合;中年多病,無事馬蹄。披覽楚湘巴峽之編,如在天上,見聞涉歷,遠不逮侯亭,何足以序其集?嚴羽之論云“詩有別才,非關學也”,最是衰宋議論,旁門小乘,以評九僧、四靈可耳。老杜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孰非由學?無學則頑山死水必非靈奇,枯木朽株塊然待樵,又何元氣常變之可論哉!廬陵自宋元來爲文章宗主,安福一縣,人文氣節甲他縣,在今日誠不能預定侯亭爲文苑、爲循吏、爲名臣,亦將傾耳刮目,以俟其所至而已。時道光十一年歲次辛卯仲春月,吳興沈欽韓頓首拜譔。(錄自《聽松濤館詩鈔》卷首,第244—246頁)

四十二、鑑湖公傳

許察,字子明,一號鑑湖。其始名翀者,從高宗南渡,世有閥閱,遂爲吳人。八世祖廷黻顯于明初,授博士,參軍事。察少通經史,倜儻有志略,才幹敏練,交遊皆賢豪長者,時稱陽山五傑,與大司馬申公用懋、僉事王公問、副使朱公邦楨尤莫逆。知縣宋公儀望創義田,甦縣中繇役,困其經畫,盡出于察,人咸德之。天啟時,東事日棘臺符,並海郡縣,皆修城壕。察屬植受功爲之帥,身操丈尺,先役夫,經年不解。巡撫周公起元深嘉之,書其閭曰“服勤王事”,復削薦牘,舉方正。自萬歷中稅使四出,誅求無萟,吳中夙困上供,民破產不償。天啟、崇正間,軍興如麻,增兵增餉,東南囂然。察蒿目蓬藋間,度無如何,益韜晦,脩養生術,年八十餘有少容。崇正七年卒,壽九十五歲。詩名《南峰雜咏》一卷,載郡邑志。贊曰:

有隱君子,懷經世策。騎龍弄風,漱流枕石。遇嗇半通,良材嚄唶。(錄自許察《南峰雜咏》卷首,收入《許氏巾箱集》,第674頁)

四十三、介亭公傳

許徐翀,字聖皆,一號介亭,長洲縣學生。少孤力學,兩應秋試不中,即棄舉子業,肆力爲詩,惠學士士奇臮徵君棟亟稱之。徐翀清臞鶴立,寡言笑,隴頭課耕,每執卷吟諷,訓後進嚴而有法,嘗曰:“四民宜專其業,毋僅鮮衣美食,游惰盛世。”鄉里敬之,奉爲祭酒。其詩古律兼善,不拘一格,同時沈宗伯德潛以詩名江左,力主盛唐,非是則爲外道。其空疎末學,剽竊字句,敷衍故套,如粗行沙門演唱禪門日誦,便夸爲曹谿正宗。徐翀飛遁邱園,陶寫性靈,出入唐宋諸家,故當時不甚推重,後之定論以爲洵能自立者也。卒年八十三歲,其集名《耕間偶吟》如干卷。贊曰:

文人大言,衙官屈宋。蟬脫風露,清聲可諷。禿筆輟耕,琳琅滿甕。(錄自許徐翀《耕間偶吟》卷首,收入《許氏巾箱集》,第682頁)

四十四、文學周平叔妻顧氏墓誌銘

嘉慶二十年太陰在乙亥,立春卦氣不效,人足少陽衇虛,多病瘧癘。又亥爲水位,虛危四司乘權,故歲穰而多凶喪。周平叔之配顧碩人以久瘧損胎卒,平叔抿泣而告曰:“垓不幸,令老母哭壯婦,有五子,而幼者未齔,若自越適秦,中道而喪,其重傫然,何以自達哉!”夫婦人無外行,鱗雜米鹽,細行不足述,亦聊志焉,以爲稚子追遠之閔乎,乃敘其族系年壽大較曰:碩人,元和處士顧君志范之女,年二十一而歸,連舉五男,曰慈銓、慈鎔、慈錦、慈鏐、慈鍾,在室敦樸自將,挫鍼治繲不窺屏。暨來家氏,事夫人如其父母,事歲時膢臘族飫,先後妐媦兒子行以百數,下至婢僕,人人得其意,歡然無間中外,以是譝其能。燕居有儀度,外讀書或過丙夜,寢則鬲版,呼曰:“得毋過勞乎?”意甚喜之也。平叔曰:“自此無能知夜之蚤晚矣。”性寬仁,請乞無忤,自處則訾食苦衣,沒後牀頭委一青紵裠,殺已敝,重鉥,知其所常服。篋笥中紙裹十數,皆藥物以貯家人竈妾之急者,其質厚而周密,宜若壽而不壽也,悲夫!卒之歲三十五,將以某年月日葬于某原。欽韓所聞于徽美如此,宜爲銘辭曰:

生望族,妃良士,頭角嶤嶤五男子,令名隨之沒何已。(錄自《木瀆周氏家譜》卷下,民國間倫敦堂刻本[23],第76ab頁)

四十五、包世榮墓表

道光六年冬,慎伯自揚州馳書,以其弟季懷狀來乞表墓之文。予爲位而哭之,覆閱其狀,則于季懷立品之峻、信道之篤、擇交之慎與學業之遠,至著述之可久者,詳哉其言,而言之醇茂怵愴,是必可傳示來兹,以取信當世之君子矣,予復何以加于此。然與慎伯、季懷交數十年,慎伯與予同歲生而稍後,季懷則後予生者九歲,予皆弟畜之,而慎伯事予如兄、季懷事予如師,若無言以質窀穸,是永長逝者之憾,而莫慰慎伯人琴之痛也。予以嘉慶己巳春識季懷于揚州,時季懷始治《毛詩正義》,舉箋申傳說而疏誤以爲破毛者十數事相是正,詞甚博辨。予方激賞精識,而慎伯呵之,謂治經先事墨守,毋遽生論議。及壬申、癸酉之間,予假館鮑通政家,與季懷相去不三四里,每過從,必及今古制度文爲因革之故,自故明上溯秦漢,以推本于周官。予爲逐事剖析,季懷領受與駁難間發,久久則有相說以解之樂。蓋兩年中聚晤百餘次,未嘗有燕朋燕僻之一言關乎其口也。嘗自謂欲著《詩禮原鄭》一書,發鄭氏以禮說詩之旨,而明詩人發情止禮之宗,凡子史百家之有合詩說者,要歸于禮,以條別其得失。甲戌別去,季懷書尚未脫稿。是後數年始一見,每見出其書稿盈尺,乙汰至不可辨,惜倥偬未能盡讀也。蓋其用力精進,進而不止,又與儀徵劉文淇、甘泉薛傳均、旌德姚配中及其族子慎言日以道義相切劘,四君皆人豪,慎伯所深嘆,季懷之學,實資以成。慎伯言論丰彩震動一世,而季懷顧若造次不能自達者。慎伯通人情之原,據今以溯古,常以肊測而合于鄭氏十八九。季懷學一本慎伯,然必稽之古昔,以證騐近世人情而求其合,其于慎伯庶幾能引申所長,以補綴其短缺者矣。予學無專家,惟不好近人嘉定錢氏、金壇段氏餖飣之說。慎伯所見至大,而所取則廣,于錢、段皆修先進之禮,故季懷所爲書,其說每有近錢、段者。然其由醇而肆,以博反約,則與婺源江氏、休寧戴氏相上下。得永其年,同列無與爲匹偶,遽爾凋謝,予故以二十年契合之要著于篇,其世家生卒已詳狀者,皆不贅及,而申之以辭曰:

維揚都會君羈遊,軒裳襍遝如最投。忸𢗗錢刀汗駭流,君固抱書無所求。陳編堆屋日咿嚘,戅步獨出尋朋儔。討論古義不能休,飢腸軋軋繅盆抽。自謂腹果饜肥牛,確然著述垂千秋。騏驥荷重方山邱,歘勿中道委長鞦。父哭壯子妻馮夫,天殲善士將何尤。同志抿泣不自聊,雅部鼓色亡雙枹。吾文何足爲子謀,以志雅故幽堂陬。道光七年冬十有一月,寧國縣訓導吳沈欽韓文起甫譔。(錄自包世榮《毛詩禮徵》卷首,清道光八年小倦游閣刻本)

按:文末銘詩與沈氏《幼學堂文稿》卷八《清故揀選知縣辛巳科舉人包君墓誌銘》幾乎相同,知本係一篇。然正文則迥異,殆《墓表》先作,後重撰爲《墓誌銘》收入集中也,故仍以遺文視之。

四十六、漢書跋

嘉慶七年冬,從陳氏得此本,大約錄何屺瞻所評校,其中李云則又何氏所錄,蓋其師安谿相國也。余方有事《漢書》之學,即以此爲讀本,而別有所攷証,則以“案”字別之。沈欽韓文起氏記。(錄自《中國古籍珍本叢刊·西南大學圖書館卷》第10冊影印沈欽韓批校本《前漢書》,第2頁)

四十七、藝林彙考跋

右先五世祖蓬萊知縣恒齋公所著《藝林彙考》,篇目有六,其未刊行者尚有十八篇。公歿後,崑山徐尚書索墨本攈載過吳淞江,舟覆,盡失之。欽韓少時於司簏中猶見殘稿本,丹黃甲乙粲然,久而爲螙蝕,并不可得矣。世所行者,僅此六篇。嘉慶九年五月重五日,來孫欽韓謹記。(錄自黃英傑《沈欽韓學記》,臺灣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2013年碩士論文,第30頁)

四十八、漢書跋

嘉慶甲子冬,從陳氏校宋本,有李安溪相國、何義門學士勘正文字,從之者則著之,其別有攷證,加“按”字以別之。沈欽韓。

三劉之于學無所不窺,故其《兩漢刊誤》奏刀砉然,洞中凑理,雖有小疵,要亦通人之過當,洵有益于讀是書者也。吳仁傑後起,乃欲訾謷之,究觀其《補遺》,義解支離曼衍,使初學小生增一重雲霧,而無益于班、范二家也。余深信三劉,而于吳氏無取。後之讀是書者,惟顧亭林爲善曉人,固不待煩言耳。舉似鳧舟居士,以爲何如?立夏前一日,欽韓又記。(錄自陳先行、郭立暄《上海圖書館善本題跋輯錄》,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7年版,第120頁)

四十九、香溪獨釣圖跋

鏡浦回蘭櫂,絲楊覆石橋。敲鍼呼稚子,莫更餌陽喬。

園官菜把擔送,谿友蟹胥箬包。試拂珊瑚海上,應騰千丈寒蛟。

鐵研磨來意尚豪,尺書待欲剖瓜刀。蝦行蛭渡成癡想,多少長人引六鼇。

丙寅六月立秋後一日結夏牧牛庵中爲研樵尊兄題,文起弟沈欽韓。(錄自中國嘉德2019年秋季拍賣會中國古代書畫專場圖錄)

五十、後漢書跋

余年二十餘讀范書,文字脫誤者稍稍是正。既而旁引他書,略爲疏證。歲月既久,條別遂多,以其用力之深,不忍棄去。今甲戌之歲,方閉門藏拙,欲錄爲一書,曰《後漢書補正》。適許君鳧舟屬余點勘,以便觀覽,因隨筆附之。其煩者不能盡錄於上方也,行當錄出。許君若篤好此書,則余之考訂不無小補。欽韓。(錄自《上海圖書館善本題跋輯錄》,第124頁)

五十一、查聲山昇華山禪師塔銘跋

唐時文人多爲緇流誌塔,雖由利其金㲲,宗風之盛可知也。今日乞士,語及其家法,則如啞羊,但解倩人作緣疏耳。此等拈麈登座者,諛墓之人亦不肯爲也。碓庵比邱爲國初名宿,夫山剎竿不倒、巾瓶生色,則猶唐之溈仰。崑山相公此文,當行家數,裴休之亞也。聲山書之,一臺二妙,華亭衣鉢,洵推此君。甲戌除夕,文起沈欽韓。

漢人碑陰,本有門生故吏名附後,但此卷則沿俗款,習爲晉唐行楷,于漢隸卒不究心,故其款識不足觀。欽韓又記。(錄自潘志萬《潘氏三松堂書畫記》,《合眾圖書館叢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6年版,第290頁)

五十二、消夏清課圖跋

嘉慶丙子六月初伏中,周子平叔邀余及胡元謹、倪穀民訪守拙、小城昆季于滸谿草堂。翌日,許君鳧舟招集石契齋,而畫師曹堪先在焉,瀹茗談藝,展卷題詩,各出所長,則能畫者有四人。余曩日見秀野草堂長卷,其園池竹石,參差異致,工拙間分,乃竹垞、電發諸君雜爲之,不能者亦聊著一亭一石,此風流韻事,勝于良工專場也。今其圖不可復見,因慫臾諸君爲之。元謹起樹石,守拙架屋,鳧舟布峰巒,曹堪寫人物,余與穀民、平叔十指如椎,無所展力,則略彴碎石,皆三人餖飣也。圖既成,景物似池上草堂,即乞鳧舟作屏障。余三年來與鳧舟諸君往還稍久,如此良會,亦復無幾,異日客中念此,何以爲情也。欽韓記。(錄自西泠印社紹興二〇一九年春季拍賣會古籍碑帖專題拍賣圖錄)

五十三、梅葉閣文鈔評語

物情堅瘦者能壽,詩文亦然。作古文,不於先秦諸子探討蘊奧,薰入心髓,而徒以唐宋人文士已成之作展轉臨摹,豈獨蘭亭面、元和腳,庸鄙頑冗,不可入目耶!余與鐵翁別久矣,偶過從,寒暄不暇道,亟讀其近文,皆戛然清越、峭然嶄絕,寧枯瘠而無婪酣之狀,寧俶詭而無順諛之病。論其曲折通靈,思入造化,則真得荀、韓諸子之長。雖一往孤行,不入時眼,猶足與唐末皮、陸諸君爭雄長也,於戲快矣!嘉慶丁丑冬十月,教弟沈欽韓拜書。(錄自陸鼎《梅葉閣文鈔》卷首,《清代詩文集彙編》第448冊影印清刻本,第2頁)

五十四、臨川先生文集跋

嘉慶丁丑秋中,欽韓爲鳧舟居士點勘此本。(錄自《標點善本題跋輯錄》下,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1992年版,第499頁)

五十五、徐堅藏萬壽祺繪山水圖跋

萬年少先生於人間事無所不能,所不能爲者,寡廉鮮恥耳。其篆楷精絕,鄧公壽謂畫與書同一關捩。玩其落筆,正如李重光金錯書,有一筆三過之法,解者當自得之。昔謝赫論畫六法,以氣韻生動爲第一,其他則畫師工拙之事也。故尤愛其下筆踈散,煙墨俱化,自非神遊汗漫,塵悅一世,何以得此。織簾人沈欽韓謹題,時丁丑歲臘月廿一日。(錄自中國嘉德2007春季拍賣會中國古代書畫拍賣圖錄)

五十六、東籬中正跋

韻語清言,霏霏不絶。安石碎金,定是可寳。君家月旦,復作草木春秋耶?昔陳羣立九品中正,以裁量人材,定爲銓法。宋明帝好圍棋,《南史》稱其嘗置圍棋中正。鳧舟於翰墨之暇,與園官攷覈精粗,汰俗存雅,爲陶公補此缺事,亦可以東籬中正名之,他日藝苑更留一佳話也。沈欽韓書尾。(錄自《東籬中正》卷尾,第577頁)

五十七、昌黎先生詩集注跋

乙卯歲三月八日竟此卷,欽韓。(錄自韋力《芷蘭齋書跋初集·沈欽韓批校<昌黎先生詩集注>十一卷》,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2年版,第175頁)

按:韋氏下文云“小宛通批《昌黎先生詩集注》爲嘉慶二十四年”,則“乙卯”當作“己卯”,不知係沈氏手誤,抑或《初集》排印之訛。

五十八、元遺山詩集跋

汲古閣本《遺山集》二十卷,兹本合爲八卷,既不合舊時卷目,而于閣本每卷後或缺數首,有多至二三十首者,不知何故。盖抄掇合卷時,或任意刪削,或鈔胥偷刊,未可知也。既經閣本對勘一過,因識之。嘉慶庚辰七月,沈欽韓記。(錄自元好問《元遺山詩集》,國家圖書館藏沈钦韩校跋乾隆四十三年萬廷蘭刻本)

五十九、水經注疏證題記

第一冊卷二末頁:嘉慶丙寅七月,欽韓重點勘。

第二冊卷四末頁:秋七月僧解夏日,欽韓點勘。庚辰九月,欽韓重校。 道光元年六月,欽韓重審。

第三冊卷五末頁:七月十四日,在牧牛庵點勘此卷。

同上卷六末頁:道光元年六月廿五日,織簾重定并疏證。僧解夏日,文起點勘於牧牛庵中。

第四冊卷七末頁:小宛點勘。

同上卷八末頁:道光元年六月下弦後,欽韓重證。望後一日,在牧牛庵中校讀。

第五冊卷九末頁:七月二十七日,文起點勘。

同上卷十末頁:道光元年三月十日,沈欽韓重以今輿圖考核令可讀。六月下弦後重審。

第六冊卷十四末頁:道光元年,織簾重勘。七月晦前一日燈下讀。

第七冊卷十五末頁:八月上弦日,文起校。

同上卷十七末頁:道光元年七月十九日,欽韓。

第八冊卷二十末頁:道光元年辛巳四月十七日,織簾重注疏。九月展重陽日,文起校讀。

第九冊卷二十二末頁:沈欽韓疏證,七月廿六日。

第十冊卷二十四末頁:道光元年四月十四日,欽韓。

第十一冊卷二十六末頁:道光元年四月,欽韓。六月復校注。

第十二冊卷二十九末頁:道光元年,沈欽韓重勘此,爲仲夏之九日。

第十三冊卷三十二頁:道光元年五月天中日,欽韓校注畢。

第十四冊卷三十五末頁:道光元年夏五長至日,沈欽韓注此畢。

第十五冊卷三十七末頁:織簾居士欽韓疏證。

第十六冊卷四十末頁:沈欽韓定本疏證。(錄自段熙仲《沈欽韓<水經注疏證>稿本概述》,《中華文史論叢》1979年第3輯,第205—213頁)

按:段文此節名爲“沈書題記一斑”,正文又云“摘鈔於下”,則沈氏題記殆未全錄。

六十、渚宮舊事跋

道光元年十一月至日燈下,沈欽韓一閱。(錄自《上海圖書館善本題跋輯錄》,第147頁)

六十一、河南邵氏聞見錄跋

道光二年又三月十一日,欽韓重校字。改正者以方別之,上格小注皆鄙見也。

道光二年又三月立夏前三日,沈欽韓重校。

六十二、河南邵氏聞見後錄跋

道光二年閏三月立夏前三日,沈欽韓校讀。(以上錄自《蕘圃藏書題識》卷六,收入《黃丕烈藏書題跋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第330、332頁)

六十三、華陽國志跋

道光二年壬午冬月,圍爐挑燈假題襟馆藏顧氏藍本,吳縣沈欽韓錄畢記。(錄自常璩《華陽國志》卷末,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沈欽韓跋明萬曆間吳琯刻《古今逸史》本)

六十四、馬令南唐書跋

卷中尚有顯然訛字,句讀亦有舛錯。沈欽韓記。(錄自《蕘圃藏書題識》卷三,第101頁)

六十五、文昌雜錄跋

道光壬午四月十二日校,半日畢。欽韓記。(錄自庞元英《文昌雜錄》卷末,國家圖書館藏沈钦韩校跋乾隆二十一年盧見曾刻雅雨堂叢書本)

六十六、漢書跋

欽韓家世寒苦,所漸染又辟陋。年二十,始得汪文盛本《漢書》讀之,嗜好之深,讀輒至深夜也。念自唐以前治此書者,皆有專門大師,此學今絕,間有通人,不過涉獵所及,以未遇良師質正也。探索既久,時有一得。汪本既失去,中年得陳氏所錄何義門焯校本,其句讀則李安溪光地所定,間有不可從者,大略近之矣。甲戌杜跡家弄,先爲許布衣兆熊點定,亦間附考證,今不復記憶。嗣是十年之內,克成《兩漢書疏證》若干卷。今年吏隱之隙,復點定此本。《疏證》文字頗多,不能錄於上方也。念用心之勤,三男皆顓愚,如原伯魯不能讀,竊自惘然久之。季者雖授《儀禮經》,未識有慧根以不?道光七年四月初六日記。

始點勘於是年三月七日,中間才以事輟者三四日耳。中年病目,燈下不能親丹鉛,率一日不翅終一冊,勤亦至矣。嗚乎,小子輩飽食嬉遊,何有人性!織簾又記。(錄自江澄波《吳門所見古書錄(三)》,《上海高校圖書情報學刊》1994年第2期,第58頁)

六十七、遊山詩跋

撐霆裂月之奇,筆之所到,虛空粉碎,而趨味澂夐,若清沇之貫達,此詩家臨濟禪也。遺山、鐵崖而後,未有此才。吾愛之,復妬之,或如老元之偷格律,恐不免耳。愚弟沈欽韓讀于敦好齋。(錄自彭兆蓀《遊山詩》卷首,國家圖書館藏稿本)

六十八、程氏演繁露跋

《容齋五筆》冗贅語多,却少謬妄,此則敢于詆訾先儒,橫肆胷臆,要諸《史》、《漢》之書,皆未能貫串,妄欲評斷古今,深誤後學,故卷中略辨之。學者于此等書,不覩可也。沈欽韓識。(錄自周一良《自莊嚴堪善本書影·子部》下,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0年版,第719頁)

六十九、橘亭詞跋

長調瓣香玉田、竹山,小令出入韋莊、秦觀。冰甌雪碗,滌筆天池,暑日一展閲,覺清氣入脾也。吴沈欽韓識。(錄自馮乾《清詞序跋彙編》卷八,《古典文獻新視野叢書》,南京:鳳凰出版社2013年版,第770頁)

七十、半字集題辭

吳中沈小宛欽韓評曰:大著詩文兼絕,文則上追周秦,下亦擅韓桺歐曾之勝,覺李習之、孫可之輩褊淺,才力俱乏矣。七言古詩,抉昌黎之髓,闖少陵之室,世俗但見其橫空盤硬,以爲生硬而嫌之,而未識其氣韻沈酣先賢,妥帖排奡,良工心苦也。

又評《送管異之入都》曰:和韻詩俱有雋味,炙而愈出,如山谷之次東坡韻,已是彊對,面目卻殊。

又評《寄羅月川詩》:滿紙奇縱之氣,彌復章法井然,植之自謂東坡《寄劉孝叔》後七百年不多有,信非欺人也。《題許長昭詩卷》,此首抑塞悲慨,逼眞少陵。(錄自方東樹《半字集》卷首,《清代詩文集彙編》第507冊影印清光緒十五年刻方植之全集本,第3頁)

七十一、漢學商兌題辭

不遍讀群書,不足知其援據該洽;不精深窮理,不足知其折衷允當;不能包括古今義理是非,不足以周知此書之蘊。歷選前哲之著,其間議論純駁偏全之數,曾不得植之之仿佛,真吾道干城也。元和沈欽韓。(錄自方東樹《漢學商兌》卷首,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7年版,第2頁)

七十二、治經堂集跋

通閱全集,具次山之別裁,振可之之逸思,其起伏變化,竟體醇雅,一本於昌黎,命世之才,敢不欽佩?雜賦奄有文通、子山之妙,間爲律賦,心采筆藻,直奪唐人之擅場。昔陳無己仕不由科第,而制作高妙,特冠元祐。彼章衡、焦蹈以狀元及第者,今人豈復知其名字耶?鄙人無能爲役,瀏覽唐宋諸家,亦間窺一二,敬質片言,以發一粲。吳中教弟沈欽韓。(錄自朱錦琮《治經堂集》卷末,清道光間初刻本)

七十三、偈語一則

畫理初禪,詩情三昧。藥名別錄,篆勢先秦。(錄自阮榮春《趙之謙書畫集》上,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91年版,第239頁)

附識:本文所據道光木活字本《投壺譜序》,由張麗娟先生示知;北京大學哲學系劉斌博士爲寫錄《華陽國志跋》,書此誌謝。

發表紙本誤輯漏輯各一首,偶有訛字。

十一月十三日,東超又識

注釋:

*【基金項目】本文係全國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直接資助項目“沈欽韓《幼學堂詩文稿》整理”(批准號:1861)階段性成果。

[1] (清)包世臣《藝舟雙楫》卷四,《包世臣全集》,《安徽古籍叢書萃編》,合肥:黃山書社1993年版,第2冊第361—364頁。

[2] (清)繆荃孫《續碑傳集》卷七六,《清代傳記叢刊·綜錄類》第119冊,第398—400頁。

[3] 佚名《清史列傳》卷六九,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版,第5603—5604頁。

[4] “謀”,初作“隨”,後抹去改爲今字。按:復旦大學圖書館藏《幼學堂續稿》一冊四卷,對應刻本《幼學堂詩稿》卷十一至十四,版心下方有“織簾選著”字樣,卷首鈐“大隆審定”白文方印、“復旦大學圖書館藏”朱文長方印,知爲王欣夫舊藏沈氏稿本。此本各卷均題“幼學堂續稿卷某”,知初名“續稿”,後易名爲“詩稿”也。因係未定稿本,故塗乙之處甚夥,本文過錄時皆據改後文字,改前文字則以校語表出。如本條校記謂“謀”字最初寫作“隨”,後被作者抹去,改爲“謀”。

[5] “集鄰好”,初作“招守拙平叔牧松伯承”;“乞”下,初無“光福徐”三字。

[6] “邠老”,初作“元九”。

[7] “或有”,初作“牧松”。

[8] “生”,初作“立之”。

[9] “霽”下,初有“石香招集”四字;“次”下,初有“平叔”二字。

[10] 詩題初作“題徐守拙倣文衡山虎山橋夜看”。

[11] “壽”下,初有“與平叔伯承同和”七字。

[12] “列兒子行”,初作“爲乾兒”;“師”下,初有“因”字。

[13] “童住”,初作“初地”。

[14] “歎何曾”,初被抹去,改爲“勵賓興”後又抹去,未補入新字。

[15] 此句初作“喚得癡兒作乞矜”,又改“作乞”爲“磕額”,又改爲“作乞茫茫隊裏矜”,又改爲“風氣澆頑益可憎”,又改爲今句。

[16] 此句初作“幸□含情□李懌”,又改“含”爲“隱”、爲“輸”,又改爲“識字何嘗如李懌”,又改“如”爲“饒”。

[17] 此句初作“只今藏拙少徐陵”,又改爲“投文便已試徐陵”,又改“試”爲“厭”。

[18] 此句初作“白腹無心畏友朋”,又改爲“黃口摇牙樹邾滕”,又改“樹”爲“王”。

[19] “莫”旁有“不”字;“記必先鍼苦海”,初作“笑兔園頑老子”。

[20] 此句初作“文場秀句諷猶能”,又改爲“□窗一向看癡蠅”,又改“□窗一向”爲“茫茫隊裏”。

[21] (清)沈欽韓《幼學堂尺牘》,《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第21輯,第247頁。

[22] “二”,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藏清抄本作“三”。

[23] 此文據美國猶他州家譜中心網站所載華盛頓國會圖書館影印部攝製本輯入。網頁介紹此譜出版於清嘉慶二十一年,編者爲周孝垓,所據殆卷末周氏昆弟跋語。然卷首有王同愈八十歲時、王謇癸酉年《重修木瀆周氏家譜序》,其爲民國間重修本可知矣。

【作者简介】

吕东超,哲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相关链接:

吕東超丨洪亮吉行實補考

吕东超丨《春秋左传诂》成书考——以所辑《左传》汉儒旧注为考察中心

“书目文献”约稿:凡已经公开发表有关文献学、古代文史相关文章,古籍新书介绍、文史期刊目录摘要等均可。来稿敬请编辑为word格式,可以以文件夹压缩方式配图(含个人介绍),发到邮箱njt724@163.com。感谢您的支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