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经管院院长蔡洪滨:未来商业领袖对Glocal的需求会更强

原标题:港大经管院院长蔡洪滨:未来商业领袖对Glocal的需求会更强

对话嘉宾 |香港大学经济及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蔡洪滨

对话人 | 郑青春

主编 |王德民

新冠疫情为经济社会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新的商业机会和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全球商学院教育也面临新的挑战。商学院教育如何培养具有创新力和领导力的未来商业领袖?商学理论和实践如何更好地结合?近日,搜狐财经《致知100人》对话了香港大学经济及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蔡洪滨。

蔡洪滨表示,师资力量和研究实力是任何一个商学院最核心的竞争力。商学院作为一种培养商业领袖的学术机构,需要跟现实紧密地联系,相当一部分的师资需要对实际商业的发展具有深刻的理解。

“商学院要做一个教学学术机构的整体,要强调理论和实践的平衡,这是所有的商学教育都需要特别注意的。”蔡洪滨同时也指出,国际上最顶尖的商学院,最好的思想者,都是一些从理论界出来的非常了不起的学者和教授。所以不能简单地讲理论和模型就没有用处,很多好的理论、好的模型、好的思想,也是在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港大经管院目前在国内外都有布局,在胡志明市也成立了越南的代表办事处,在以色列成立了港大特拉维夫创新中心,蔡洪滨表示,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通过网络相互的合作,为学生、校友、老师,提供非常独特的国际和国内相结合的教学研究和商学的各种联系的机会。

“在全球化受到影响的时代,我们认为真正的商业领袖可能对于glocal(全球视野+本地优势)的需求会更强。国际视野就更加重要,同时你对各个不同地方的经济发展和商业趋势,也需要更深入的了解。通过这样的网络,充分体现glocal理念,为学生、校友和老师提供glocal的各种经验和机会。”蔡洪滨说。

以下是对话精编:

搜狐智库:香港大学经管学院也在致力于成为世界一流的商学院,一流的商学院具有哪些标准?

蔡洪滨:世界一流商学院,其实在行内来看,相对标准比较清晰。全世界有各种各样不同的排名,针对不同项目的排名都有好几个。

但是对于我们商学教育行内来讲,大家会一致认为,首先最重要的还是师资力量和研究实力,师资力量和研究实力是任何一个商学院最核心的竞争力。在这个基础之上,对每一个教学项目的精心打造,使得它能够吸收最好的学生,提供最好的教育,同时支持他们未来取得事业上最好的成功。这些都是最顶尖的商学院最看重的关键目标,关键的努力方向。

搜狐智库:随着商学院办学模式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师资力量在其中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您认为什么样的师资设置有助于商学院的发展?

蔡洪滨:师资是一个商学院最核心的竞争力,国际上顶尖的商学院师资有两个特点:一是研究实力一定是要最顶尖的,这是核心的核心。另外一个就是师资需要多元,这是商学院的特点。商学院作为一种培养商业领袖的学术机构,需要跟现实紧密地联系,所以相当一部分的师资需要对实际商业的发展具有深刻的理解。

商学院往往会邀请大公司的CEO、优秀的企业家,业内的资深人士来补充我们主流学术派的师资,这两类的师资对商学院都非常重要。整个世界商学院的潮流,这两类的师资密切地合作、互补和互相促进,对于商学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能形成一种非常好的结合。

搜狐智库:香港大学有不少的外籍教授,如何融合师资力量的国际化和本土化?

蔡洪滨:香港大学经管学院作为港大最年轻的学院,这些年发展非常迅速,尤其是在师资队伍整体的壮大和提升上。过去五年,我们吸引了将近100位全职的学者和教师。在全球延揽人才,作为一个最国际化的大学,在亚洲最国际化的城市,我们也尽全力吸引国际化的人才。来自不同背景的外籍老师,跟我们大陆背景、香港背景的老师相处非常融洽。因为大家都是优秀的学者,都是对学术和教育怀着同样的理念。

学院内部结合国际化和本土化的互补和促进,很多老师可能会做对香港、中国、亚洲相关的研究,也有一些老师会做更一般性的、理论性或者全球性的问题。这些研究的角度不同,大家互相交流和合作有很多的优势,有很多好处。所以外籍教师、本土教师,不同的学术背景和成长背景,在港大经管学院都是最好的融合环境。

搜狐智库:有些职业经理人提到,商学院老师的理论在企业的实践不太起作用,商学院老师的理论如何更好地和企业实践结合?

蔡洪滨:对于商学院来讲,理论和实践用英文的词来讲,叫做Rigor和Relevance,就是“严格”和“有用”或者跟“实践”相关的平衡,这是所有的商学教育都需要特别注意的。有些学生可能会反映说,某一个老师讲的东西过于理论,那么这是不是就一定是问题?就需要去分析。

我们不希望商学院的整个教学体系只是基于一种潮流,或者是基于现在所谓流行的观点,甚至有一段时间,在国内的商学教育里头,流行一些鸡汤式的演讲也好、教学也好,真正能持久的,是一定要有理论基础的。

所以国际上最顶尖的商学院,最好的思想者,都是一些从理论界出来的非常了不起的学者和教授。所以不能简单地讲理论和模型就没有用处,我们要理解什么叫用处,很多好的理论、好的模型、好的思想,实际上是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长远来讲,这种训练对商学院的学生来讲,非常重要。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所有的教学、所有的研究就要脱离现实、脱离现在大家关注的最热点的问题。所以商学院要做一个教学学术机构的整体,永远要强调理论和实践的平衡,强调Rigor和Relevance的平衡。

在任何一个教学项目,任何一个整体的教学体验或者学生的学习体验里头,我们都希望学生不仅能有理论知识的培养和提升,也有对实践问题的分析和洞察。同时我们还希望通过创业创新、海外游学诸如此类等等,所谓的课堂以外的经验,加上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形成一个完整、更全面的商学院的培训,这是我们港大经管学院在每一个项目中追求的一个目标。

搜狐智库:港大经管学院在培养人才方面有哪些重点?

蔡洪滨:港大经管学院这些年,我们打造了一个非常完整的商学教育体系,从本科、硕士、MBA到EMBA、DBA、PHD,再加上非学位项目。每一个项目的口碑和声誉越来越好,学生的体验越来越好,也吸引了越来越多优秀的学生来报考。

所有不同的项目,人才培养的侧重点和阶段不完全一样。但整体上我们都希望,从学生入学第一天开始,整个教育体系应该是最现代,最符合现代的新潮流。面向未来,对于学生未来发展有最好的帮助。

同时我们在正式的教学体系之外,也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国际化的体验和教学课堂以外更好的体验。另外,我们在每一个项目上,也希望学生不仅在我们的项目里头学习、毕业,同时作为我们的校友能跟学院建立更好的链接,我们也能给校友提供更多的支持,希望未来他们在事业上有更好的发展。这样一个全方位、全过程、不断去优化的教学理念,是我们贯穿到每一个项目上的。

搜狐智库:您认为应该如何以学科建设来引领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蔡洪滨:学科建设跟人才培养高度相关,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致的。学科建设对商学教育来讲,最终的目标就是为了人才培养。这些年,我们在不同的项目上都会对学科的发展方向做很多研讨,希望能够在最新前沿的方向引领之下,一方面在师资队伍研究方向上,更好地去吸引最优秀的学者,去引领这些方向的发展。同时也希望这些最优秀的学者能够进入到课堂,跟学生一起去探讨这些未来前沿的发展。

举例来讲,最近的一段时间,在商学教育里头,数字化转型、大数据、AI的应用,诸如此类等等,这是全球性的趋势。每一个商学院都会说我们想做big data,想做大数据。但是对港大经管学院来讲,我们在过去一段时间,吸引师资的过程中间,我们就特别侧重从不同商学教育的学科去吸引最优秀的学者,他们做的领域跟大数据、跟AI、跟数字化转型相关。

无论是在市场营销、在管理、在经济、在金融,甚至在会计领域,我们都吸引这些学者,用最新的方法去研究原来本领域的问题。这样在师资队伍的提升中间,实际上就形成了在这些最新最前沿的领域,从不同商学院的传统学科里头有一些老师是做最前沿的东西,这是从师资引进的角度上看。

这些老师不仅是在做科研,同时他们也做各类的教学,他们在做最前沿的研究过程中间,对最前沿的把握就可以回到教室,跟学生们交流沟通,提供给学生了解最新前沿发展的机会,这个教学和研究这两者在这个角度是完全相通的。这样的一种学科建设就使得我们的教学体系能够最好地把握前沿方向,为学生提供最好的学习机会。

搜狐智库:您认为应该如何提升企业家学员的创新力和领导力?

蔡洪滨: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对商学院教育最有挑战的问题之一。我们知道创新力和领导力是需要打破原来的一些固有想法,找到一些完全跟以前不一样的方法去解决现实的问题。

这样一种领导力和创新力的提升,也许有人甚至讲是没法培养的,这是天生的。但我们认为在商学教育的环境之下,有意识地去提升这方面的训练,有助于提升所有学生在创新和领导力方面的能力,以及他们不断自我提升的可能。

从商学教育来讲,我们能够做到的这种努力,至少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在我们所有的课程里头都有创新Design thinking和创业课程的培训,这些是贯穿到我们所有的项目,从本科到硕士到MBA到EMBA,都有类似相关的课程,当然是不同的level,不同的角度。

第二个角度,这些优秀的师资和学者、教授,在整个教学体系之中,我们特别强调互动和启发式的教育,让每个人的想法,能够充分地表达,每个人独特的角度,能够得到重视,同时在互相的交流和讨论之中,互相激发。所以这一类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角度,再加上很多老师的研究本身就是研究这种创造性的out-of-the-box thinking,这些加在一起,我们希望这种环境,能对我们的学生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有更好的培养。

搜狐智库:香港也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紧密相连,香港大学也在深圳设立了校区,您如何看待粤港澳大湾区未来的发展?

蔡洪滨:粤港澳大湾区概念作为一个国家战略的重要意义在于,把广东主要城市加上香港、澳门放在一起,它的经济总量和整个科创能力,再加上现代产业体系,已经在中国的经济里头占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把它们加在一起,作为一个国家战略的提出,就不只是对中国未来整个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在未来的发展中间,在双循环中间,粤港澳大湾区可能有特殊的,超出它一般经济总量意义的重要性。

第一,它作为国际创客中心,发展成一个跟国际上硅谷和其他湾区可以对标,可以去追赶,甚至能够达到国际一流水准的湾区概念,整个创客中心的概念对国家的意义非常重要。

第二,未来所谓双循环的战略中间,内循环和外循环的焦点,以香港和澳门,尤其是香港作为亚洲最国际化的城市,作为中国和世界连接最重要的超级连接人,作为中西双方的桥梁,它跟大湾区的结合,对于内循环和外循环的连接和纽带作用,未来也是对中国经济发展战略起到独特作用。

从不同的角度,粤港澳大湾区对于国家战略的意义,对于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这个概念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逐渐成熟,所以香港跟广东各个主要城市经济发展互相之间的融合,互补促进、共同成长,这样一种趋势已经开始越来越明显。随着疫情的影响逐渐消去,各种各样的交流、往来、讨论和合作的空间会逐渐打开,所以我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充满着期望,非常有信心。

搜狐智库:港大经管院将如何利用自身优势来支持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

蔡洪滨:港大经管学院最近在深圳市福田区深圳广联中心,刚刚设立了一个校区,提供教学研究和创业孵化的各种空间和各种功能。那们做这个校区的意义和想法是希望以此为据点,利用香港和深圳交通的便利,深圳校区离我们港大本部,交通只需要一个小时之内就可以完全到达。在任何一个大城市来看,这样的一种交通距离,实际上都是同城概念。所以利用这样的同城概念,我们实现一院两区,就是我们有两个校区,所有的教学研究和其他资源,可以在两个校区之间完全无缝对接。

我们利用在深圳这样的校区,希望实现把整个大湾区作为港大经管学院,在大湾区发挥作用的主场,整个大湾区未来的发展需要非常好的大学,也需要非常好的商学院。那么在大湾区,如果是从整个广东和香港来看,有不少的商学院会到那边去设点,但是没有一个地方会把它作为主场。本身大湾区有不少商学院,我们也有很多同行,但是我们希望真正的把大湾区作为主场,打造一个不仅是亚洲最好的商学院,同时在大湾区又生根,能够不断地扩大影响的发展势头。

搜狐智库:港大经管院目前在国内外都有布局,在胡志明市也成立了越南的代表办事处,在以色列成立了港大特拉维夫创新中心,未来港大如何更好地进行国际合作,提升影响力?

蔡洪滨:我们在疫情期间成立了以色列创新中心,在胡志明市最开始成立了一个办事处,我们希望慢慢地扩大成一个中心。这样的一种国际布局,加上我们在北京中心、深圳中心、香港中环,就打造了一个比较独特的国际国内的商学教育的网络。

我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这样的网络相互的合作,互相之间的网络效应,为学生、校友、老师,提供非常独特的国际和国内相结合的教学研究和商学的各种联系的机会。反应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国际上最重要的商学院都强调的理念叫做glocal,你需要有国际视野,同时还需要有本地扎根的知识体系和扎根的资源,glocal一直被认为是现代商业的商业领袖所必须具备的视野和能力。

在全球化受到影响的时代,我们认为真正的商业领袖可能对于global的需求会更强。没有一个经济会独立存在,即使在一个所谓的去全球化的趋势之下,新的问题会出现,全球化会变得越来越复杂,但是你没法回避全球化。

在这样一种时代,国际视野就更加重要,同时你对各个不同地方的经济发展和商业趋势,也需要更深入的了解。实际上glocal,global和local都需要加强,我们这样的一个网络,能够最充分的体现glocal理念,最好的为学生、校友和老师提供glocal的各种经验和机会,所以我们希望这样一个网络,未来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

搜狐智库:这两天您也参加了领航工程的企业家首期班,您对这些企业家学员有哪些寄语和展望?

蔡洪滨:领航工程项目是香港大学经管学院第一次跟发改委这样的国家机关一起合作,打造的高端项目。未来我们也希望能够以此为开端,不断地拓展在人才培养,共同的政策研究、国际交流和其他方面,跟发改委,跟其他的国家部委和机构做更多更深入的合作,这是我们建立香港大学北京中心最重要的一个初心,就是把香港和祖国的发展更好地融合在一起,这个项目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另外,在过去疫情影响的时间里头,中国的企业家,尤其是民营企业家,都各自不同的碰到了很多困难,碰到了极大挑战。加入我们领航工程首期班的八十几位学员,代表了中国民营企业家的最优秀的一部分群体。这些企业家不仅没有被疫情打倒,而且还有这样的一种决心,持续地学习,不断地提升自己,不断地为自己的企业发展寻求新的机会,找到新的道路。这反映了中国民营企业家的韧性,他们百折不挠的精神,同时也是中国经济的希望。

这些企业家在这样一个平台上面,从我们主办方来讲,当然希望为他们的自我提升和企业的发展,提供各种各样的支持、各种各样的赋能。我们希望这些企业家在这个平台上能得到自己所期望的支持,同时真正的实现终身学习,不断地去坚定自己前进的方向,把握未来时代发展大势,行稳致远,取得自己个人和企业的成功,同时为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