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清代研究《水经注》的大家,因与戴震的观点近似而备受争议

原标题:他是清代研究《水经注》的大家,因与戴震的观点近似而备受争议

《 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文献典籍里非常重要的一部著作,历代的研究者很多,也成为了一门显学。它本来是我国北魏时期郦道元注解《水经》的书。《水经》的作者不详,经胡渭、戴震,赵一清、全祖望、杨守敬等人多方考索,确定为三国人,下不逮晋代。郦道元注该书,繁征博引,采录古籍达四百三十七种,《水经》的河流数目原为一百三十七条,而《水经注》则有一千二百五十二条。大大扩充丰富了原书的内容。因此,后世研究《水经注》之学不仅有文本本身的意义,还有指导水利防治水灾等一系列现实意义。在这个研究领域,清代学者赵一清可谓独树一帜。

赵一清,字诚夫,号东潜,他是诗人赵谷林之子,可谓家学渊源。他曾考取过贡生,年轻的时候师从全祖望。全祖望告诉他郦道元的《水经注》传写讹谬,绝少善本。于是,赵一清有志来做这方面的研究,前后校勘七次,没有完成。后来呢,他偶然得知家里前代人中有人提到过,郦道元的注中本来是双行夹写,现在混作大字,跟原文都混在一起了。 赵一清就根据全祖望的指点,“辨验文义,离析其注中之注,以大字细字分别书之,使语不相杂,而文仍相属---条理分明,朗若眉列。”他又根据其他典籍进行考订,成《水经注释》四十卷。十分精核。还附有《刊误》十二卷, 博引旁征, 订疑辨讹,独树一帜。

赵一清此作写出来后很轰动,但由于与当时的大学者戴震的注本颇有类似之处,而备受猜疑。当时没有知识产权保护,到底是谁抄谁的一时也说不清楚。对此,学术界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戴震抄袭了赵一清的成果;一种认为赵一清、全祖望、戴震各自独立研究,但双方取得了大体相同的结果。戴震的学生段玉裁却认为“赵书袭戴”。杨守敬反对说,“戴氏盗袭赵书,已成铁案。”。日本郦学家森鹿三写有《关于戴校水经注》一文,论证戴书并未袭赵。胡适则替同乡戴震申冤,认为指控不能成立。

从赵一清的生平看,他毕生隐居草野,根本看不到官府典藏图书,所以闭门造车,出门合辙的可能性大一些。戴震当时本人参与四库全书的编纂,看到赵一清的观点与 《大典》相同相近的地方因为是同时代人而不署名,也说得过去。

另外,赵一清与戴震还有一次交集是方观承总督直隶的时候,曾召集人手撰《直隶河渠志》,此书初稿为赵一清所写,由戴震删定。由此可见,在学术成就上,二者并峙,相互抄袭的可能性不大。

赵一清还著有《东潜文集》。他的诗文风格优雅清秀,不同凡俗。比如有一首《会稽道中》:“收拾棋枰与酒铛,溪山到处眼偏明。雨来梅子黄时候,人在山阴镜里行。款款竹舆经野渡,濛濛云气抱孤城。何缘得遂田居约,草服黄冠作耦耕”。

赵一清于五十五岁时去世。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