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赴福建宁德“寻穆阳历史·探文化进程”暑期社会实践之寻访苏堤

原标题:长安大学赴福建宁德“寻穆阳历史·探文化进程”暑期社会实践之寻访苏堤

悠久的历史给苏堤村带来了丰厚的文化积淀,迄今大约已有一千四百年。苏堤也因此成为闽东地区有确切历史记载的、北方汉族入迁落籍并且繁衍至今的最早村落之一。

7月10号,长安大学赴福建宁德“寻穆阳历史•探文化进程”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苏堤村,并采访了苏堤居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兼主任吴培雄、退休教师缪孟康以及黄氏宗祠后人黄树松。

苏堤村石立

黄树松老师介绍了黄氏宗祠的起源与发展。北宋绍圣丙子年(1096),苏堤藻廛黄氏在穆水岸边始建黄氏宗祠,近代进行了翻新,较为完好的保存了黄氏宗祠的原貌。苏堤的黄氏宗祠是福安少有的大祠堂之一,这个占地大约六百平方米的传统建筑共有三进三座,依次是戏台、大厅和正殿,可谓巍峨壮观。从大门埋到里座,一个个“理学名宗”、“进士及第”的匾额记录了先祖的荣耀,也表达了对氏族兴旺发达的祈盼,对黄家后人的勉励。

“五家众”是苏堤名门黄家的宅邸。五家众的建筑物特别的精美,门口“大夫第”几个大字遒劲有力,门庭楼宇,样式精美,显示出较高的地位。因为是晚清建造,所以有的老宅依旧在使用,五家众的面貌较为完好的保存下来,为人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历史财富。

黄氏“五家众”的另一过人之处是人才辈出,清代末期以来,“五家众”宅邸见证着黄氏先辈们的丰功伟绩。

黄晋铭,字泗斋,光绪二十年在广东连山直隶厅军民府赏戴花翎四品知府及湖南两地任职官居四品。

黄晋锟,善诗习字,和黄晋铭是亲兄弟,在苏堤小学1922年建校时担任第一任校长。

黄葆芳,毕业于上海美专,是一名书法家,美术家,在黄氏十一位兄弟中排行第八。1938年定居新加坡,为中新两国的文化艺术交往作出了贡献。

黄烽,投笔从戎,是一名著名军事将领,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和平年代的军政工作中都做出贡献,1964年晋升为少将,是著名戏曲《沙家浜》的原型之一。将军一生为国为党鞠躬尽瘁,成为苏堤人人人敬仰的英雄。

黄志远,从军卫国,是黄烽将军的侄子,但二人年龄相仿,交情很深,历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戎马一生。

黄白,黄织,黄元起……在各个领域上,从五家众走出来的名人就更是数不胜数。

大夫第

为了能更好的整合苏堤的文旅资源,建设苏堤十景,促进乡村振兴,在吴培雄书记、缪孟康老师和黄树松老师的引导下,实践队带着对苏堤景观的期待,朝着溪边路前行。

沿着穆阳溪向上,立于苏堤牌楼——石坊前,顿生肃穆之感。石柱高大威猛,牌坊古香古色,迎接来到苏堤的客人。进入苏堤,踏上石桥,苏堤大桥横跨穆阳溪,南北通向,为苏堤的交通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站在苏堤大桥上向北方眺望,见一巨石,名曰“石印”,石印刻字,“堤上芙蓉吐远芳,千红万紫似春光。”这诗句将所有对苏堤美好景色的赞美和苏堤千年来的历史沧桑汇于石印溪流的风采中,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石坊迎客、石桥通天、石印溪流之景,给人以恬静悠然的第一印象,为苏堤十景的打造筑以坚实的基础。

苏堤牌楼

五显宫素有“千载古庙”之称,一行人朝着五显宫方向前去,五显宫外,五显大帝的雕像映入眼帘,石雕高大威猛,是由365个石块组成,寓意天下一年365天风调雨顺,安乐康宁。

走进五显宫大门,一种沉淀着历史文化的气息扑面而来。据苏堤藻缠黄氏族谱记载,隋开皇年间,由黄氏始祖,翁万七公捐银五十两并喜舍地基的三分之二,辉九公三分之一集资首建该宫,从建宫伊始至现在已重修重建数次。现宫殿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850平方米,官宇坐北朝南。

宫院内,五显大帝铜像矗立其中,铜像由黄铜铸造,高6.3米,重达3吨,围栏精雕细刻了五显大帝的神史和典故,神像栩栩如生,威严肃穆,让人肃然起敬。

五显大帝

五显宫前,1370多年的历史的古榕树颇为使人震撼:树高23.6米,主干围长13米,树冠直径53米,历经千年风雨依然生机勃勃、枝叶茂盛,犹如一顶华盖荫蔽护五显宫。五根树干象征着五显大帝,是福建最大的古榕树之一,全省罕见。

千载古庙、千年古树、千斤铜像,营造了苏堤的历史沧桑感,将“古色古香”一词鲜明的展现于眼前,韵味悠长。

行至后宅夫人宫,深井之下有一石,其石巨大,石形如龟,唤作千年石龟,龟属吉祥四灵,象征人寿,千年寓意着长寿,是对苏堤人的一种美好祝愿。

沿着小路实践队来到了日月池和日月亭,其为黄氏先祖转迁来藻廛境后修建,修亭是为村民避雨,修筑日月池,为防火灾,传说也为了克制对面的山顶上的麒麟喷火,以水克火,建池镇压。

“苏道接长虹两岸香车驰远近,堤床傍绿水一溪垂钓任西东。”苏堤的历史雕刻在每一栋古宅的窗棱上,记录在五显宫前千年古榕的每一圈年轮上。而苏堤更加值得期待的未来,是每一位居民心中的责任与理想,是应当被世代相传的最悠扬的文化底蕴。

与苏堤居居委会干部合影留念

实践队队员们将与苏堤居民们共同努力,挖掘苏堤每一处美景、每一件物品的历史文化内涵,携手整合苏堤历史传说与文旅资源,提出苏堤乡村振兴金点子,为苏堤历史文化发展进程贡献绵薄之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