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黄晓佳|在潮剧的承传中找到生命的意义

原标题:专访黄晓佳|在潮剧的承传中找到生命的意义

00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潮剧突然就变得热门起来了。每次回到潮汕,大街小巷,到处可以听见潮剧的腔调。网络微信时代,潮剧票友自娱自乐演唱的视频在智能手机里传来传去,一些久远年代的古老潮剧甚至也被人挖掘出来传到网上,网上网下,潮音潮腔,煞是热闹。

如果让时间倒回20年,那又是另外一种现象了。20年前你敢说你喜欢潮剧,绝对会被冷眼相看:这人会不会有毛病?那时的潮剧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跌进一个低谷,电影、电视、游戏、流行歌曲、卡拉OK等等各种各样现代化的娱乐方式异军崛起,分流了潮剧大部分的观众,古老的潮剧在曾经一度的繁荣发展之后,逐渐萧条冷落,潮剧甚至一度被当作“老人戏”被遗忘在角落里,年轻人去听会被取笑。

黄晓佳正是在这个潮剧发展的低谷悄然上台,用略带稚气的声音自信地唱着经典潮剧的唱腔,出版了一张又一张的潮剧专辑,使得整个向背的社会几乎为之转身。黄晓佳出版的专辑收录翻唱的几乎都是建国后人们喜闻乐见的经典潮剧唱段,这些熟悉的旋律唤醒了潮汕人的记忆,随着票友们的传唱,在潮汕民间掀起了一波潮剧热,甚至这一波潮剧热还随着潮剧的传播波及到海外。

后来,每逢看到大街小巷男男女女都在唱潮剧,我都在想,这一切离不开以黄晓佳为首的小梅花群体的带动,他们在新生代之中树立了一个榜样,让人们知道:潮剧不仅是老人戏,年轻一代照样可以唱。潮剧也没有落后,经典的唱腔在新社会依然唱响,依然流行。

01

我第一次面对面与黄晓佳交谈采访是在2016年。这时距离当年我在广州观看她参演的“春满花城”演出刚好相隔十年。十年后的见面,她已经从上海戏曲学院毕业,回到家乡,当起了潮剧培训班的老师。十年的时间,黄晓佳完成了她从一个业余潮剧爱好者向科班出身的转变。前辈教给她,然后,她又交给她的学生。对于潮剧的承与传,仿佛是黄晓佳的神圣的宿命。在潮剧冷门与热门的两个不同年代,她都在尽着自己应有的义务。

我一直记得,2006年“春满花城”在广州演出,黄晓佳来演出《江姐上山》。这是我第一次现场看她的演出,在此之前的几年,黄晓佳从初露头角到夺得全国少儿梅花奖再到出版专辑,我都有通过各种媒体的报道进行关注。因为这个关注,所以“春满花城”的文艺演出便看得特别仔细,我仔细地看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将成年人的情感用戏曲的程式抒发出来。

粤剧艺术家红线女出席观看“春满花城”演出

“春满羊城”的演出不是一般的演出。其时广东省“两会”在省城广州召开,为了让出席广东省两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了解潮剧,领略潮剧的魅力,广东省文联、广东省海外联谊会、广东省戏剧家协会、广东省潮剧文化发展基金会在广州友谊剧院举办“春满花城潮剧晚会”活动。这台晚会是首次由广东潮剧院、潮州市潮剧团、揭阳市小梅花艺术团等3个单位联袂演出。晚会由老、中、青、少4代人共同演绎,既有名满海内外的潮丑方展荣登台献艺,又有在广东省戏剧演艺大赛获金奖的张怡凰、郑舜英。作为少年一代的代表,来自揭阳小梅花剧团的黄晓佳、吴泽霞、陈佳佳等演员也参加演出,他们当中,最小的演员当年才6岁,受到了来自全省的两会代表瞩目。那时整个戏曲界都遭遇发展的低谷,但是这一晚年轻一代的同台演出,让全省两会的代表发现,潮剧的发展有着勃发的生机。

图片说明:2006年黄晓佳在“春满花城”演出之中饰演江姐

02

晓佳走上潮剧之路颇具神奇色彩。

她原本喜欢唱歌而不喜欢潮剧,甚至家里在播潮剧的时候,她都会觉得吵,要求家人调小声点。小学二年级那年的六一儿童节,学校要举办一个文艺演出。班主任喜欢潮剧,知道晓佳会唱歌,因此要求她学一曲潮剧参演。那个时候,潮剧发展处于一个低谷,听的也基本都是老年人,让一个小孩子去演唱潮剧,这放在十几年前是一件非常稀罕的事。为了参加演出,晓佳找到了一张潮州市潮剧团出版的一张卡拉ok专辑,选中许佳娜演唱的一段《采药济世登华山》。这是黄晓佳平生学唱的第一曲潮剧,她也从来没有想到会因为这首曲子与潮剧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那时连唱词都念不准,唱词的内容更理解不了,所以现在回头来看,很难唱出韵味与情感,但是我从小有一个天赋,就是模仿能力特别强,不管模仿什么,都会模仿得很像。”回想起十几年前模仿的这首曲子,黄晓佳感觉非常有趣。一曲《采药济世登华山》在学校获奖,大家都知道黄晓佳会唱潮剧。2001年是揭阳市建市10周年,刚好有一台文艺演出,在全市挑选节目,晓佳会唱潮剧,被电视台抽去参加这场演出,节目在排练的时候,电视台还邀请了专业的指导老师前来,对晓佳的发声与演唱进行指导,使得晓佳对潮剧唱腔艺术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文艺演出的时候,晓佳一曲惊人,赢来满场掌声。她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晚会成为她人生道路的一个转折点。这一晚的文艺演出中,潮剧热心人陈江哲先生也坐在下面,他后来成了黄晓佳走上潮剧道路的重要引路人。

03

陈江哲先生是潮剧著名票友,对于潮剧的唱腔、表演有着自己独特的一些见解。尽管古老的潮剧艺术在新时代式微,但是陈江哲从来没有放弃对潮剧的热爱。在观看了黄晓佳的演唱之后,陈江哲似乎看到了潮剧发展的一线希望。

戏曲艺术都必须从青少年开始习练,对于黄晓佳这样的潮剧优秀苗子,如果有人加以引导,一定会成材。想到这,一种使命感紧压着陈江哲,他亲自来到黄晓佳家里,说服了黄晓佳的父母,为黄晓佳争取到暑假学习潮剧的机会。陈江哲不但亲自为黄晓佳做辅导,同时还从汕头邀请邀请了王瑞芬、林蕴育、林洁、林舜卿、王志龙、李廷波等诸位潮剧界前辈来为晓佳做辅导。

“当时学校很多同学都笑话我去学唱潮剧,但是我不在乎。因为在诸位老师的指导下,我发现了潮剧表演与演唱的精妙之处,我觉得这门艺术不应该被视为老年人的艺术,它也应该属于青少年!”黄晓佳回忆起最初学潮剧的情况,充满了唏嘘。她也没有想到十来年之后,曾经被人轻视甚至遗忘的潮剧,会在整个潮人群体之中重新火红起来。

04

黄晓佳开始为人所知是因为2003年获得小梅花奖。

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是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全国各省市戏剧家协会协办的一项全国性、高规格的少儿戏曲艺术活动,自1997年起每年举办一届。

2003年,在诸位名家的悉心指导下,黄晓佳以一曲现代戏潮剧《红灯记•恨不得把爹爹的铁链来扯断》参加了在河南郑州举办的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其唱腔情绪饱满极富爆发力,再加上表演到位,一举夺得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金花奖。

喜讯传来,当时在潮剧票友界中反响很大,大家都在讨论黄晓佳。潮剧式微太久,民间突然异军突起,出现这么一个优秀的未来之星,真的让人欣喜。

获奖之后,黄晓佳出版了自己的第一块专辑《金奖潮剧童星黄晓佳唱腔专辑》。一时间,大街小巷的影碟片都摆着黄晓佳的专辑,播着黄晓佳演唱的唱段。也许潮剧沉寂太久,久得差点被人遗忘。大家都惊奇地看着这个小姑娘,她只是民间的小票友,但是扮相、演唱均具备一定的专业程度。潮剧真的不是老人戏,少年儿童也可以唱得这样好听。

后来,我曾经采访过一批九零后出生的小票友,他们都表示,他们都是因为看了以黄晓佳为首的小梅花剧团一系列演出及影片然后喜欢上潮剧的。

05

2007年,黄晓佳初中毕业后,来到上海继续完成高中学业,接着考入上海戏曲学院。

作为国际大都市,上海向来是我国的戏曲重镇,在这里几年,黄晓佳看了许多戏,她在老师的精心的培养下,认真学习,刻苦训练,对于戏曲的演绎与发展有着自己独特的视野。

“来到上海,发现这里看戏的氛围格外好。这里看戏是在剧场,观众看戏是艺术欣赏。回过头来看潮剧,潮剧的演出大部分都是在乡下演,演的大多是老爷戏、还保留了祭祖、拜神的一些原始习俗,甚至有时候一些演出是没有什么观众的。作为演员在台上演出,如果台下没有人看得懂,那会很寂寞。甚至有时候我会想,这种演出的意义何在?如果没有人看懂你的艺术,那我们学了这门艺术回去又有什么用?”黄晓佳的这个思考极具深度,这也涉及到落乡戏利与弊的争议。改革开放以来,就全国范围来说,很多古老的戏曲剧种因为受到冲击日渐消亡,但是潮剧却还有落乡戏的演出而生存下来,落乡戏养活了戏班与剧团,但是落乡戏的局限是无法提升潮剧的艺术。

在农村,黄晓佳发现有些年轻的观众看戏非常疯狂,他们甚至只要看见有戏演出就会觉得很很开心,但是至于戏在演什么,好在哪,却往往一头雾水。针对这种现象,黄晓佳在经过一番思索之后选择回归潮汕。在回归潮汕之后,黄晓佳选择办一个潮剧培训班,她希望让基层更多的群众都来接触潮剧,多了解潮剧的唱腔、表演艺术。晓佳说:“我觉得,潮剧观众的欣赏水平的提高,是有利于整个剧种发展的。”

图片说明:黄晓佳辅导学生演唱以及身段表演

06

20166月,黄晓佳在结束学业后,从上海回到揭阳家乡开起了工作室。这个工作室会循序渐进教学生唱念与身段再到某个片段的演绎。在走出去学习的过程之中,黄晓佳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所收获的知识感知与艺术感悟,她希望能融会贯通,传给学生们。

“从走出去学习再走回来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自身在戏曲表演上的毛病得到了放大,以致于早期自己的很多作品现在都难以正视。在学习中,我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纠正,我在过程之中不断提升自我。”黄晓佳少年出版了一系列的专辑,现在回过头来看,觉得不觉宛然而笑。

从踏入潮剧的门槛到现在已经十几年了,黄晓佳演过《告亲夫》《春草闯堂》《秦香莲》《井边会》《磨房会》《芦林会》《孝妇杀家姑》《苏六娘》等剧目,有的是整出演绎,有的则只是其中经典片段演唱,这些都曾经拍成碟片正式发行。

尽管当时拍摄的时候黄晓佳非常认真投入,但是十几年后回过头来,黄晓佳终究觉得有遗憾:“那根本不是在演戏,我其实连自己在唱什么都不知道,基本上是老师怎么教我就怎么学,至于为什么动作要这样比则一片惘然,说到底纯粹是在模仿。”

现在,黄晓佳的潮剧工作室开办至今已经两年了,许多对潮剧一无所知的群众在这里学会了演唱,学会了身段,也学会了欣赏。对于黄晓佳来说,则是从一个演员的身份转到一个教师的身份,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体验与享受:“这两年来的教学经验,让我感受到教学的过程需要比演戏更加用心。很多业余爱好者只是模仿唱段,而没有深入到唱段的理解与人物内心的层次去学习。所以,需要把学员从一张白纸,甚至是一张画糙了的草稿,从零开始向他们分析台词与程式表达的含义,纠正原有的偏差。当然,这个过程也让我更系统化地把握了潮剧的演绎。很多时候教学没有很快得到回应,但当学员领悟了要点时,那种教学成果的欣喜也让我自己顿感骄傲!”

从潮剧最低谷时期的承接,再到新时代潮剧发展的承传,对于黄晓佳说,通过对潮剧的承与传,她找到人生的意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