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比《甄嬛传》强的那几个点,都跟烂剧鼻祖于正没关系

原标题:《延禧攻略》比《甄嬛传》强的那几个点,都跟烂剧鼻祖于正没关系

文/马庆云

宫廷剧《延禧攻略》突然大火。原因也简单,同档期能看的电视剧太少。这部宫廷剧超出了大家对它的期待。

观众对《延禧攻略》的“期待”是什么呢?不过又是一部小号版的《甄嬛传》罢了,依旧是一个皇帝,一堆妃子,争风吃醋搞争斗最终鱼死网破全没好罢了。尤其加上监制“于正”这两个字,怎么看,怎么让人觉得,可能就是小号《甄嬛传》。

然而,认知看几集《延禧攻略》变会发现,这部戏,还真不是《甄嬛传》可以比的。没法比,不是说画面上、服化道上比《甄嬛传》高多少档次,更不是说它真的就比《甄嬛传》尊重历史。画面好看,制作经费到位,都能实现。尊重历史,还真不一定好看。《二十四史》无限接近历史了,也没见谁整天看。

《延禧攻略》的好处在于编剧的立意。《甄嬛传》虽然剧情曲折,女人们斗法各种妙趣横生,但也面对诟病:这种斗法,又有多少实质意义呢,不过是在皇帝阴影下的一堆变态的女性人生罢了,没有任何积极的意义。

《延禧攻略》若延续《甄嬛抓》后宫斗法原则,便没了任何趣味可言,更算不上可看的电视剧了。编剧显然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剧本沦为这种俗套。《延禧攻略》编剧周末,并非于正。老于头写戏不会创新,这是他的大问题,没别人的横在那,他自己就搞不出来新东西。周末则不一样。

这部《延禧攻略》讲的实际上是一个复仇到和解的大价值命题。魏璎珞姐姐惨死宫中,魏璎珞入宫的第一动机就不是选妃,不是得到皇权的宠幸,而是查案,帮助姐姐复仇。这个人物行为动机,直接让魏璎珞对皇帝甚至皇妃们的宫廷权利给予了藐视。

这个藐视,才是中国宫廷戏最应该具备的特征。我们最近一些年的宫廷戏,都是跪着的,让主人公们跪舔皇帝及其皇妃们的权利,从而实现某种精神上的膜拜,却不正面斥责这种皇权。甚至于琼瑶的不少电视剧,将清宫戏打造成了与皇帝老儿谈情说爱的玩意,更是让人物们沉浮于皇帝,并且渴望得到宠幸。

电视剧《延禧攻略》的出发点便非渴望宠幸,而是渴望复仇。当然,在这个绝对的大背景下,又可以加入宫廷内部的各种荒唐争斗,甚至是死去活来。但这些戏的大前提变了,不是膜拜,而是揭露了。更有一个主人公带领观众藐视这种乱象——由一个男人试图驾驭所有后宫女人带来的乱象。

当然,如果只讲复仇,《延禧攻略》尚且算不上当下非常值得推荐的电视剧。该片在剧情的最终走向上,完成了对复仇的和解。魏璎珞查明真相,但最终却实现了另一种走向的和解。在这部戏中,秦岚饰演的皇后角色十分重要。

这个皇后,从始至终,起到的作用都是“和解主义”的。她试图拿个人的行为处事去和解一切矛盾冲突。而这种个人的和解英雄主义则影响到了魏璎珞,该戏的女主角。一个主张复仇,一个力行和解。这便构成了《延禧攻略》真正的矛盾隐线。

所以,在后续的剧情中,皇后去世,魏璎珞要践行皇后的和解主义。她与皇帝二人争斗了一声,却在最后去世的时候告诉皇帝,自己这么做,都是皇后临终前的嘱托。当然,对于皇权电视剧,讲争斗还是讲和解,仁者见仁。

但我认为,《延禧攻略》不仅有宫斗的素材,更多的是让观众看到一种职场上的尔虞我诈,并且以女主角新人入场的视觉来看待一切。我们当然可以说,应该砸烂这个皇帝的宫廷,实现我们现在欲要追求的世界。但是,对于当代的职场呢?讲复仇,还是讲和解,哪个更有实际意义?

《延禧攻略》在藐视宫廷的前提下,依旧提出一种基于人性良知的和解,让大家在一种良知面前不仅和解,而且一起建立良知的共荣体系。这一点,是这部电视剧在立意方面最为出色的地方。

关于和解,已经有不少书目做过相关论述。南非的德斯蒙德·图图曾著有《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一书。他在其中不讲砸烂,只讲和解的建树。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