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周刊》财经智库人物张俊鸣:风控优先安全第一

原标题:《红周刊》财经智库人物张俊鸣:风控优先安全第一

红刊财经 特约作者 张俊鸣

以下为张俊鸣的自述:

接触股市远比入市要早

作为一名1982年生人的80后,我在1992年刚满10岁的时候就接触股市了,相比同龄人来说显得确实有点早。渊源在于厦门是全国较早拥有上市公司的地方,家父是上世纪90年代初的股民,很早就购买了原始股——厦门的“老四股”,包括厦门汽车(证券代码600686,现名“金龙汽车”)、国泰股份(证券代码600687,曾名“新宇软件”、“华盛达”,现名“刚泰控股”)、厦海发A(证券代码000526,曾名“好时光”、“旭飞实业”、“银润投资”,现名“紫光学大”)、龙舟股份(证券代码600711,曾名“雄震矿业”,现名“盛屯矿业”)。早期认购新股不像现在,需要先排队买认购证,自己曾经和家人一起排队参与过;加上经常翻阅家父订阅的中证报,家中又有专辟“证券墙”贴股市走势图(当时称之为“万里长城图”),耳濡目染之下,对股市的兴趣油然而生。

90年代初是A股市场初创的草莽时代,大起大落是股市的常态,尤其是当时不设涨跌停、券商给大户提供融资等,耳闻目睹不少厦门的大户从零到身家百万,再到爆仓离场的故事。1993~1994年延续一年多的大熊市,上证指数从1500多点下跌到300多点,跌幅接近80%,类似的爆仓故事就更多,从此也对股市的风险有了几分警觉,为日后操作的谨小慎微预埋了伏笔。

16岁开户和19年的股海沉浮

由于年龄所限,早期接触股市再多也无法直接开户交易。直到1998年10月5日,在年满16周岁取得身份证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去开户。当时只需要有身份证即可开户,不必像现在需要年满18岁才可以,但在券商开户之前,必须先到厦门证券登记公司开立上海和深圳交易所的证券账户,之后才持纸质的证券账户到券商开户(图1)。当时厦门证券登记公司在槟榔菜市场楼上,这栋楼现在还在,外表残破,大约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这里曾经是厦门证券开户必经的第一步。

图1:我的纸质证券账户

这本纸质的证券账户现在还被我压箱底珍藏,或许有一天股市一无所获,但这本账户变成了古董,还有收藏和增值的价值!

开户时正上高二,临近高考(股市交易暂时按下不表),但是我依然对股市保持高度的关注。当时各省卫视陆续上了股评节目,印象最深是浙江卫视的节目,差不多6点左右播出,可以边吃饭边看看,不太影响写作业。

真正的第一笔交易是在2000年,当时已经上了大学,大盘一波牛市上来已经接近2000点。投入的资金不多,五千元左右。不过看和做是两回事,加上很快遇到2001~2005年连续四年的熊市,上证指数跌去55%,五千元剩下不到三千元,交了些学费,不过绝对金额不大,总体感觉是“物超所值”。最大的收获还是要控制风险,熊市当中一定要严控仓位!

2005年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开始陆续增加投入。此前的风控意识成为我操作体系的一部分,19年来历经了几轮牛熊转换,总体来说有所收获,曾经在2008年的疯熊中损失了30%,但2009年的小阳春中成功实现翻倍,挽回损失并创出新高。2010~2012年曾经连续三年出现小幅亏损,但从2013年之后再度年年盈利,尤其是在2015年股市的大起大落过程中,虽然因为4000点出头提前减仓回收本金,最后一千点的“肥尾”行情没有吃到,但也因此后来的三波股灾损失有限,并在2016年震荡反弹中再度将账户收益超越2015年6月的高点,创出新高。和许多“股神”级人物相比,我的股市收益算是微不足道,但能够通过投资实现资产的稳健增长,也算基本达成目标。放松心态,戒贪戒躁!

我和红周刊:因股结缘,以文会友

结缘《证券市场红周刊》,大约在90年代中期。当时网络还不发达,主要信息都来自报刊杂志中,而《红周刊》正是其中的佼佼者(当时叫《证券市场周刊·市场刊》)。一直到2000年上大学之后,图书馆的《红周刊》更是我每周必读的证券杂志,尽管有些破旧还时常会晚几天到,但每次仍然爱不释手地把她读完,大有一种“她在等我、我也在等她”的感觉。

正式工作之后,2010年10月我从读者变成了撰稿人,在《红周刊》的“散户之家”第一篇投稿的标题是《野百合也有春天:浅谈四季度重组股的投资机会》。虽然我有将近十年在媒体工作的经验,但报道股市新闻的比重不大,所幸《红周刊》给了我一个表达自己看法、分享投资经验的股市园地。从最初的不定期投稿,到2015年几乎每周都刊登,再到2016年邀约成为特约作者,《红周刊》已经成为我股市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2月,我收到《红周刊》“2016年优秀作者”的奖杯和奖状(图2),虽然过往在媒体工作也有获奖记录,但这次是单独取得,也算是对我本人的一种鼓励和肯定。

图2:今年获颁“2016年度优秀作者”

结构性行情:功夫在“股”外

经过多轮股市牛熊转换,加上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我认为未来市场走出“结构性行情”是历史的必然。在结构性行情中,股指或许涨跌不大,但个股分化严重,创新高和创新低的股票并存。这对投资者的考验越来越严峻,赚了指数不赚钱会成为许多散户投资者的常态。

我认为,大部分的散户投资者与其直接买股票,不如多关注一些和股市相关的投资策略,同样也能分享股市收益。我在《红周刊》的纸质版和“红刊财经”微信公众号有一些看法和大家分享,包括:

1、“无招胜有招”的无脑定投法

在上证指数高位下跌45%之后开始定投宽基指数基金(如沪深300ETF)。定投维持12个月,此后持有直至下一波牛市,在翻倍之后卖出一半回收本金,剩下的部分继续持有,再翻一倍再卖出一半,以此类推。卖出回收的资金投入低风险现金管理工具(货币基金或国债逆回购),直至下一次指数从高位下跌45%再启动又一次定投,周而复始。

原理:股指从高位下跌45%之后,不是进入底部区域,就是在半山腰;无论何种情况,等额定投买入可以有效摊低成本;只要指数维持螺旋式震荡上行,甚至是大箱体震荡,在下一波牛市都有获利的机会;以沪深300ETF基金为操作标的可以较好拟合指数走势,流动性也较好,适合大小资金进出。

2、分批买入大幅跌破100元面值的可转债和可交换债

原理:这两类债券具备“下有保底、上不封顶”的特质,跌破面值之后最差的结果也就持有到期等待还本付息,而只要来一波牛市,上市公司或大股东都会设法进行“市值管理”,推升股价促进转股。发行这两类债券的公司或大股东都具备较好的资质,抗风险能力较强,债券违约的风险极小。无论何种结果,长期持有只是赚钱多少的问题而已。特别是银行的可转债,一旦实际收益率超过定存,完全可以闭眼买入,风险和最低收益模拟定存,向上空间不可限量。

3、买入大幅跌破面值的长期国债,等待回升到100元面值的机会

原理:国债的安全等级最高,甚至超过银行存款。随着市场无风险利率的走高,票面利率固定的长期国债可能出现“破发”,即跌破100元面值,相当于跌出安全边际。而市场无风险利率不可能一直维持在高档,势必有起有落,未来回落之后国债的票面价格也会随之上涨,实现资本利得。最差的结果无非当成存款长期持有,也能坐享每年超过3%以上的票面利率。

4、熊市末期分批布局大幅折价的基金,如过去的封闭式基金,现在的定增基金

原理:折价基金理论上具备一定的安全垫,在熊市中由于市场悲观情绪的放大,折价率扩大跌出这类基金的“黄金坑”。随着到期日的临近,折价率趋于消失,只要净值维持稳定,这一安全垫就会逐渐转换为实际收益。

5、牛市高峰期提前布局高折价的分级A基金

原理:大部分的分级A基金属于永续运作,票面收益率固定,具有永续债券的特征,大幅跌破面值(如0.8元以下)之后相当于票面收益率进一步提升,跌出投资价值。在牛市高峰期分级A因为套利资金申购母基金之后“弃A留B”的策略,往往被过度打压,而在行情牛熊逆转之后,则会成为分级B投资者逃生的重要通道,即“买A并B”变成母基金赎回,造成分级A基金在熊市中逆势上扬。同时,也有部分避险资金涌入分级A,造成价格的进一步上行。在牛市高峰期勇于提前布局分级A基金,即使账面出现短期浮亏,早晚也会连本带利涨回来,而且是熊市中最好的避风港。

我的股市座右铭

宁可错过,不可错爱。

财不入急门,找准机会再下手。

戒急用忍,依法治股。

“西进南进不如上进”,练好内功最重要。

机会是跌出来的,风险是涨出来的。

宁行十步缓,不行一步险。

谋定后动,不熟不做。

投资看“四性”: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可操作性。

股指偏离60日均线+20%以上,无条件卖出直至回收本金,留下利润奔跑,直至回调企稳。

不融资,慎满仓,攻守兼备。

以下是今日《红周刊》智库人物张俊鸣的稿件!

楼市调控升级,热钱转战A股?

近期,疯狂的中国楼市迎来了调控潮,一二线热点城市纷纷出台一系列调控措施,楼市在未来一段时间呈现成交萎缩、价格滞涨是可预期的大概率事件。对热钱来说,一个流动性受限、价格经过前期大涨之后进入瓶颈期的市场,投机价值大大降低,未来势必会寻找新的出路。楼市热钱流向何处?很多人会认为股市是吸纳热钱的重要池子,楼市调控措施升级将有利A股表现。但楼市和股市并不是“非此即彼”、完全替代的两个投资市场,热钱从楼市转战股市面临众多不确定性。

热钱转战股市面临众多不确定性

随着调控措施的升级,热钱进入楼市的机会成本被政策因素人为抬高,但这并不意味着资金就必然会转战股市。楼市上存在相当一部分刚需,这些刚需尽管被调控措施暂时挡在了购买队伍之外,但潜在需求没有改变,也很难有“弃房炒股”的行为,即便有短期到股市捞一把的想法,也必然是在A股牛市确立,已经有一段涨幅之后才会大规模入市,目前来看时机并不成熟。

而对于炒房者来说,过去20年中国楼市的记忆是大涨小回,牛长熊短,每一次回调都是买入的机会。况且不少二手房还能通过出租回收一部分成本,或者抵消一部分月供,某种程度上降低了投资成本。相比之下,A股过去20年则是大起大落、牛短熊长,虽然流动性比楼市强,投资门坎也更低,但绝大部分散户在牛市高峰冲进去,往往需要历经数年的煎熬,更何况众多上市公司形同“铁公鸡”,依靠分红回收投资成本的比例极低。楼市和股市两种截然不同的“投资回忆”,决定了习惯炒楼的资金很难大规模转战股市。

其次,除了楼市和股市之外,资金也有其他投资市场可以选择。从央行发布的今年第一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来看,居民偏爱的前三位投资方式依次为:“银行、证券、保险公司理财产品”,“基金信托产品”和“股票”,选择这三种投资方式的居民占比分别为49.2%、20.5%和19.3%。显而易见,直接投资股市并不是目前大陆居民最愿意选择的投资方式。当然,排名前两位的投资大类,理财产品和信托产品都会有部分资金流入股市,但前提是投资者对市场要有信心。这部分信心,对机构投资者来说是要有完善的制度建设,为长期投资保驾护航;对散户来说则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看不到市场能够带来大规模的“赚钱效应”,很难会大规模主动进场买入并长期持有。

而楼市一旦进入冷冻状态,势必会影响到股市中地产公司的表现,甚至连带影响房地产产业链相关的多个行业,包括建材、装饰、家电等等,形成直接的冲击。近期A股市场重要的地产股,曾经被保险公司多次举牌的金地集团,就出现破位下行的走势,日K线出现连续9个交易日下跌的“九阴白骨爪”,正反映了股市对楼市调控升级的忧虑。

而一旦楼市调控造成房价有所下跌,还会打击到居民的纸上财富,造成投资欲望的下跌。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近期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博鳌论坛上提及,全球货币宽松周期已近尾声,进一步呼应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的“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这对股市、楼市的资金面同样造成不利的预期,尤其是A股市场具有浓厚的“资金市”色彩,其受到的影响或许比楼市还更大。

从过往的经验来看,楼市挤出的资金要进入股市,只能在货币宽松的条件下出现。比如2008年9月和2014年5月,楼市短暂降温,但由于货币宽松明确,A股都出现了见底之后大幅反弹的走势。而在2011年9月前后楼市的休整中,股市则维持了震荡下行的走势,并没有所谓楼市资金大幅转战股市的迹象。原因很简单,在货币紧缩周期,以国债逆回购为代表的无风险收益率大幅上升,股市的相对投资价值降低,从楼市撤出的热钱很大部分会被吸引到无风险的固收市场,在享受较高收益的同时等待下一波楼市松动的投资机会。

关注两个重要风向标

在观察楼市热钱是否会对股市形成利好效应时,有两个重要风向标可以关注:一是利率,二是汇率。利率不是指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或贷款的利率,而是指市场化的利率,最主要是沪深交易所的一天期国债逆回购利率以及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国债逆回购是机构以国债作为抵押品向投资者借入资金的一种方式,普通个人投资者均可参加,目前每天的成交金额接近一万亿人民币,具有高度的市场化机制,可以灵敏地反应市场资金的松紧程度。而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则是银行之间互相拆借资金的利率,反映的是机构间借贷的情况,市场化程度也比较高。如果这两个指标持续走高或维持在高档,也就意味着市场的无风险利率上升,楼市撤出的资金滞留在固定收益市场的可能性较大。

事实上,对于原来楼市的投资者来说,离开楼市之后资金还有很多选择,比如高折价的定增基金、价值低估的可转换债券和可交换债券等。特别是可转债和可交债,此类债券具备下跌有底线,上涨无极限的特质,在100元面值下方买入持有到期,最差的结果也就是拿到比较低的利息而已,而一旦转股价下调或股市走牛,又能快速分享到股市的收益,可谓进可攻退可守,值得高度关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