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链接】《上观新闻》︱名老中医蔡淦:百年曙光,一片杏林

原标题:【曙光·链接】《上观新闻》︱名老中医蔡淦:百年曙光,一片杏林

蔡淦,曙光医院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首批名中医

四明医院正门

四明医院(今曙光西院)在市区的位置。北临爱来格路(今桃源路),西临维尔蒙路(今普安路)。 图片均由曙光医院提供

■本报记者 沈轶伦

记录下蔡淦半个多世纪光阴的曙光医院,虽在1960年得名。但其前身,则有着更为悠久的历史——1906年由四明公所创建的四明医院。

1956年,当18岁的蔡淦中学毕业之际,本来可以保送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他,最后听从父亲的劝说,转考入上海中医学院。一切,只为当时著名的中医石筱山曾经治好了父亲的骨折;上海市第十一人民医院的一位老中医陈泽超曾帮父亲摆脱了痔疮的折磨。因此,父亲对中医有发自内心的信任。

律师出身的父亲认为:“法律和医学都是关乎人们生死的职业。”

这句话,成就了曙光医院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首批名中医蔡淦的一生。

凌晨的曙光

1956年,晋元中学毕业后,蔡淦考入上海中医学院六年制本科医疗专业,成为该校的第一届学生。

从小学习数理化的年轻人,一夕之间开始接触阴阳五行,难免感到格格不入。第一节课,学习的是张仲景的《伤寒论》,骤然看到“太阳病”这样的名词,蔡淦自觉不能理解,也不能适应。

老师见状,就让大家一起背诵,说以后临床上就会用到。经过临床实践的不断验证,后来渐渐发现《伤寒论》确实对临床有很大的帮助,很多行之有效的方药都出自《伤寒论》,比如治疗胃肠病的半夏泻心汤、大柴胡汤、乌梅丸等。

传统的中医传承都是师傅带徒弟,或者是口传心授的家学渊源,但这样只能学到一家经验,而中医院校里名医荟萃,如当时的程门雪、黄文东、张伯臾、陆瘦燕、殷品之、金寿山、石筱山、裘沛然等,学生可以博采众长,吸收不同医家、流派的学术经验。这段大学里的学习经验,对蔡淦来说,弥足珍贵。

1958年,蔡淦开始教学实习时,就跟着名医张伯臾抄方。后来被分配到曙光医院工作后,又长期跟着张大夫学习。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张大夫曾经肱骨骨折不能回家居住,蔡淦就请老师住在自己宿舍里。虽未有过正式拜师仪式,但常常促膝谈心,情同父子。

张伯臾师从中医专门学校创始人丁甘仁,将老派中医的一套方法沿袭下来——问诊详细,脉案书写规范,证因脉治,理法方药,环环相扣。这些,都让年轻一代的中医受益匪浅。

1962年7月,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中医住院医生,蔡淦开始在曙光医院工作,住在现曙光医院食堂后面、洗瓶间楼上的宿舍里。八位男医生合住一间房间,除了周日下午休息之外,一周其余六天都扑在病人身上。常常半夜也要起来,参与抢救病人。

如同薪火相传,从老中医手里传下来的这一棒,被这些年轻大夫接过来,一如在曙光医院筹建过程中,上海中医学院邀集沪上众多名老中医商榷医院的命名时那样——“曙光医院”,寓意“中医事业在党的中医政策指引下,将如凌晨的曙光,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旭日东升而辉煌光大。”

四明公所

记录下蔡淦半个多世纪光阴的曙光医院,虽在1960年得名,但其前身,则有着更为悠久的历史——1906年由四明公所创建的四明医院。

以中国人的传统习俗,客居他乡的人逝世后必须回乡入土为安,运走之前需要有个停放尸棺的地方。随着上海商贸繁盛,旅居上海的宁波人士越来越多,1797年,由宁波府所属的奉化、慈溪等7县旅沪商人创设四明公所。1803年,会员们购上海县城外西北郊地皮,建成祀事所和义冢。此后,四明公所逐步发展成为当时上海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公所,为同乡提供的服务,也从提供丙舍、义冢到设立医院,救治贫病。

《上海四明公所大事记》记载:“光绪三十一年乙巳(1905),设施医局”“三十二年丙午(1906)复于宁寿里中设病院,凡同乡之贫病者,得保送进院医治,药饵饮食悉供给之。”

到光绪丙午年间,“诸董事鉴于贫病同乡无所依栖,乃于法租界爱来格路宁寿里公所房屋,辟室数楹作为病房,能容病人三十余人”“同时于公所纯阳殿,设施诊所,每日上午,分单双期施诊,有内外妇幼诸科。”这家医院虽然规模不大,却已初具现代医院雏形,深受同乡欢迎。随着业务量的不断增多,渐渐不能满足宁波同乡的需要,四明公所发起募捐,准备迁址扩建这所医院。

1922年10月29日,四明医院建成开幕,第二天的《申报》刊载了一条新闻:“四明医院系由四明公所募集同乡捐款十余万,就原有爱来格路旧址,建造洋楼数层,气象矞皇,规模整饬,计可住患病者二百余人。”1925年勒石的石碑《拓建上海四明医院记》详细记载了新建后四明医院的详细情况:“院临爱来格路,立石坊,稍进为大门。循甬道而前,右方自为一部楼,上下比舍如栉者,男病室也。其左为诊所,为药室,为客座,为办事处。而以女病室居楼之上。别购重症间及善后所于西南隅。”

当时四明医院医药部书记潘永湘所写的文章道出了四明医院在业界的特殊地位:“上海公私医院之多,几乎触目皆是,外人主办之著名者如公济、宏恩、仁济等院……然而延中医,用中药,则除神州广益外,尚属尠见……较之本院共有病房六十九间,设病榻二百五十架之多……一言中医院,自必首推四明医院……虽不必有所自伐,然中医药消沉时期之中流砥柱,非本院其谁属之?”

进入二十世纪后,战火频仍,局势动荡,四明医院不但艰辛维持下来,还实施了改革。上海档案馆现存资料显示:“1942年经四明公所推荐吴涵秋为院长之后,又邀请黄景霞为副院长进行改革。除保留中医中药部分并设立若干中医中药的施诊所以外,并逐步添设西医科目。”“医院由单纯的中医内外科,而增为内科,外科,妇产科,肺痨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齿科等,各科咸备。门诊人数由每日一百号增至每日四百号之记录。”“而各科应有之设备,乃渐臻完备。”至此纯粹的中医院成为中西医兼有的医院。1945年,还成立了四明医院护校。

1949年新中国成立,四明医院由于公所停顿,院内经费无着。董事蒉延芳与院长吴涵秋为代表向政府申请接办,1953年市人民政府卫生局发文同意接管,1954年改称市立第十人民医院。1954年8月,上海成立了第一所中医医院市立第十一人民医院,选址与第十人民医院为邻。1960年,上级主管部门决定,合并市立第十和第十一人民医院,新组建一所以中医为特色,集医疗、教学、研究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院,并成为上海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得名“曙光”。

传承杏林

在市立第十一人民医院创立时,医院就云集了海上中医名家,如程门雪、黄文东、王玉润、秦伯未、陆渊雷、丁济民、张伯讷、张赞臣、杨永璇、庞泮池、夏少农、张伯臾、童少伯等在中医界赫赫有名的大夫。

1958年时,医院就已经出现了日达2000余人次的就医高峰。由于当时求诊患者既多,病种亦相对集中,因此在全国中医医院中首创肾病、高血压、血液和肿瘤等专科。1958年,慢性肾炎、高血压研究,儿科乙型脑炎急性期的中药治疗,针灸科对聋哑病的研究均获得国家科技成果奖。1964年率先成功实施针刺麻醉下的胃大部切除术。

上世纪60年代,曙光医院成功研制感冒退热冲剂,是中国最早的中药冲剂,获得国家银质奖。张伯讷教授团队创制的“二仙汤”是唯一列入中医院校方剂学教材的现代方剂。吴翰香教授则是全国最早应用砒霜治疗白血病的中医临床研究者之一。

在学习中医和进入曙光医院后,蔡淦不断感受到中医的博大精深,受到老一辈名医大家的指点后,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术思想和诊疗风格,提出了诊治疾病的三观理论,并在治疗内科杂病时以脾胃为核心调摄五脏。他为著名作家巴金看过病,也为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诊过脉。

2008年,曙光医院正式揭牌成立以蔡淦教授姓氏命名的“蔡氏书屋”。而在此之前,曙光医院先后成立了“石氏伤科”和“柏氏肛肠科”。蔡淦的命运轨迹就这样和曾经医治好他父亲的石筱山有了奇妙的交叠。

1964年逝世的石大夫从未指点过蔡淦如何择业,他不会想到,正是自己妙手回春中的一份善念,成就了一位后辈名中医,并能以这种方式,为更多人去除苦厄。

转载自《上观新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