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DOI:10.13297/j.cnki.issn1005-0000.2012.02.

017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2 年 第 27 卷 第 2 期 Journal of TUS Vol.27 No.2 2012 168~172

● 研究报道 Short Comunications

不同等级散打运动员肘、膝关节肌群等速测试肌力特征研究
石新燕

摘要:结合训练实践,运用 ISOMED2000 等速测试仪对我国男子散打主力队员膝、肘关节屈伸肌群肌力特征进行测试与分析。结论:不同等级散打


运动员肘关节屈伸肌群等速向心、离心收缩、膝关节伸肌群等速离心收缩相对峰力矩值在 60 °/s、180 °/s 时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膝关节屈
伸肌群等速向心收缩、屈肌群离心收缩相对峰力矩值在各角速度下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等级散打运动员肘、膝关节屈伸肌群等速向心
收缩在 300 °/s、离心收缩在 240 °/s 时达到力矩梯度最大值,且差异显著。说明基础力量、中快速力量及快速动作爆发力能较好地反映专项运动水
平,相对峰力矩、力矩梯度数值越大,专项水平越高。
关键词:散打;肘关节;膝关节;等速向心收缩;等速离心收缩;力矩梯度
中图分类号:G 8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 0000(2012)02- 0168- 05

Constant Speed Tes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Elbow and Knee Joint Muscle Strength of Sanda Athletes with
Different Levels
SHI Xinyan
(Dept of PE,Shaan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Xianyang 712046,China)

Abstract: In combination with training practice,the knee and elbow flexion and extension muscle strength characteristics have been tested and analyzed
with ISOMED2000 isokinetic tester. The main conclusions:The peak value of the isokinetic concentric and eccentric contraction of elbow flexion and ex-
tension and the knee extension muscle eccentric contraction witness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at 60°/s,180°/s between the two different group;
while that of the knee flexion and extension muscle isokinetic contraction and the knee flexion eccentric contraction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at the three different velocity;The isokinetic and eccentric contraction torque gradient of the two different group athletes' elbow and knee reached the peak
value at 300°/s and 240°/s respectively,and the different groups manifes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5). The study shows that base strength,medium
and fast strength as well as fast action power can reflect the special athletic level. The greater relative peak torque and torque gradient value are ,the high-
er the specific level would be.
Key words: Sanda;the elbow joint;the knee joint;concentric contraction;eccentric contraction;force moment grade

散打是以上、下肢对抗为主的竞技类项目,拳法、腿法是攻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击对手保护自己的主要手段,四肢的力量和速度既是克敌制胜
的基础又是日常训练的重要内容。因此,
对散打运动员膝、肘关 1.1 研究对象
节的动态力量和速度进行测量和分析能有效揭示专项训练特征 受试者均为国家队散打运动员,其中,优秀专业组 10 人(武
和训练效果,为个体运动员能力诊断、设计科学训练方法和手段 英级),年龄(23.90±2.76)岁,身高(1.77±0.09)cm,体重(76.60±
提供依据。应用等速力量测试手段评价专项运动员运动能力和 9.95)kg,训练年限(5.7±2.2)年;普通专业组 10 人(一级),年龄
身体素质已有广泛应用,也有较为成熟的测试和评价方法借鉴, (21.40±1.41)岁,身高(1.74±0.08)cm,体重(73.25±5.20) kg,训
但对散打专项运动员能力测评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从训练 练年限(3.6±1.5)年。测试其优势腿与优势臂,身体状态良好。
实践需要出发,结合专项特点将等速测试和评价方法应用于专 1.2 研究方法
业散打运动员的膝、肘关节屈伸肌肉能力分析,试图获得一些对 1.2.1 测试方法 测试采用 Isomed2000 等速测试仪,严格按照
散打专项训练和运动员能力评定有参考价值的指标和结果,促 实验手册规定完成实验前准备、固定和测试操作。
进我国散打项目训练科学化进程。 膝关节测试方案:令被试者做充分准备活动,以便测试数据

收稿日期:2011- 11- 18;修回日期:2012- 02- 26;录用日期:


2012- 02- 28
作者简介:石新燕(1978-),女,河北保定人,讲师,研究方向为运动人体科学。
作者单位:陕西中医学院 体育部,陕西 咸阳 712046。
石新燕 不同等级散打运动员肘、膝关节肌群等速测试肌力特征研究 Journal of TUS Vol.27 No.2 2012 169

准确和避免肌肉拉伤。要求测试前运动员进行 30 min 的准备活


2 测试结果与分析
动,包括膝关节屈伸活动和拉伸练习。测试时,受试者取坐位,
上身与大腿均用宽皮带束牢,双手自然握住两侧的把手,动力头 2.1 不同级别散打运动员肘关节屈伸肌群等速向心收缩相对
的旋转轴对准测试部位,使关节活动轴心与仪器动力臂旋转轴 峰力矩、
峰力矩屈伸比值、力矩梯度及峰值关节角度测试
心相一致,并在测试前进行重力补偿,正式测试前在测试角速度 一场散打比赛运动员在场上的动作可达到一千次,其中,拳
下以低强度运动 3 次,以便熟悉掌握整个测试过程。 法的动作约占二分之一 [1]
。肘关节屈伸肌群的力量是支持完成
肘关节肌力测试方案:除固定方式差异较大外,其他条件同 上肢快速回收和有力量出拳的基础,因此比较优秀运动员和普
膝关节测试方案中的安排。测试对象身体端坐在测试台上,两 通运动员的肘关节力量特点,既可以获得有效的训练过程监控
腿呈自然放松状态,测试臂置于专用器械上,并固定上臂。肘关 的指标,又可以为教练员制定个体运动员训练方案时提供重要
节的关节运动轴线与连杆转动轴线重合,另一手紧握测力仪器 的参考依据。
的专用扶手,躯干用两条绷带跨过肩关节,
连同胸部的一条绷带 由表 1 测试结果可以看出,两组运动员肘关节屈肌的相对
将其固定。 峰力矩值在 60 °/s、180 °/s 具有显著性差异,两组运动员的力矩
1.2.2 实验仪器 德国 ISOMED2000 等速测试仪。 梯度在 180 °/s、300 °/s 时也具有显著性差异,两类指标都是优
1.2.3 测试内容 膝、肘关节等速测试向心收缩,其关节角速度 秀组运动员优于普通组运动员。已有研究认为:角速度 60 °/s 所
均设定为 60 °/s、180 °/s、300 °/s,每个速度重复 1 组,每组 5 次, 测试出的最大力量代表运动员的基础力量,180 °/s 所测试出的
组间间隔 30 s[1-4]。膝、肘关节等速测试离心收缩,
其关节角速度 最大力量代表运动员的中快速力量,力矩梯度表示最大力与出
均设定为 60 °/s、180 °/s、240 °/s,每个速度重复 1 组,每组 5 次, 现最大力的时间比值,是快速动作爆发用力的体现。这说明,训
组间间隔 30 s。 练程度高的运动员在快速回收上肢,完成出拳前准备动作的速
1.2.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 Excel 度要远远高于普通运动员。
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两组间所测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肘关节伸肌是出拳完成有力击打动作的主要肌群,从理论

表1 不同级别散打运动员肘关节屈伸肌群等速向心收缩相对峰力矩及峰力矩屈伸比、 力矩梯度、峰值关节角度
Tab. 1 Relative Peak Torque,Flexor Extensor Peak Torque Ratio,Torque Gradient,Joint Angle of Isokinetic Concentric of Elbow Flexion
and Extension of Different Group
60/°·s- 1 180/°·s- 1 300/°·s- 1
优秀组 普通组 优秀组 普通组 优秀组 普通组
相对屈峰力矩 /N·M·kg- 1 0.68±0.12* 0.61±0.08 0.57±0.09* 0.50±0.13 0.47±0.11 0.41±0.10
相对伸峰力矩 /N·M·kg- 1 1.18±0.07** 1.05±0.18 1.02±0.11* 0.95±0.16 0.78±0.09 0.75±0.12
屈力矩梯度 /N·M·s- 1 36.42±3.12 33.33±2.32 76.21±9.34* 69.21±8.26 110.2±12.64* 94.57±13.93
伸力矩梯度 /N·M·s- 1 54.11±7.22* 46.52±6.78 150.83±12.11* 138.21±10.01 182.81±17.12** 162.52±12.32
屈峰值力矩关节角度 /° 86.70±18.40 83.20±22.80 81.30±16.75 86.40±20.56 79.14±19.37 80.45±21.70
伸峰值力矩关节角度 /° 127.30±16.33 126.20±19.06 124.70±19.27 120.10±21.13 119.60±18.25 117.23±22.23
峰力矩屈 / 伸 0.58±0.15 0.58±0.11 0.57±0.13 0.53±0.14 0.59±0.14 0.55±0.17
注:* 表示不同等级运动员同侧同名肌数据在 0.05 水平上有显著性;** 表示在 0.01 水平上有显著性(下同)。

上讲,伸肌群的力量与力矩梯度大小是运动员打击效果的直接 件下不仅速度快而且其加速能力最强,可实现较快的动作速度
指标。比较两组运动员肘关节伸肌的相对峰力矩值和力矩梯度, 和打击力量。由此我们认为,以 300 °/s 转速下测得运动员伸
发现肘关节伸的相对峰力矩在 60 °/s 时有相当显著性差异(P<0.01), 肘力量梯度可以作为评定和监测运动员训练程度的一个有效
180 °/s(P<0.05)时具有显著性差异,其力矩梯度在 3 个角速度 指标,较大动作速度下的伸肘力量是取得较理想打击效果专项
下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其中 300 °/s 时差异相当显著(P<0.01)。 素质保障。
说明优秀组运动员的基础力量和中快速力量以及各角速度下的 散打优秀组运动员峰力矩屈伸比值变化范围为 0.57~0.59,
爆发力都明显优于普通组运动员,这一结果说明散打运动员的出 散打普通组运动员峰力矩屈伸比值变化范围为 0.53~0.58。这个
拳击打效果完全可以用肘关节伸肌群的相对峰力矩和力矩梯度 研究结果比普通正常大学生 0.80~0.88 [3]明显要低,这可能是专
作为评价指标。
指标数值越大,
专项运动水平越高。
普通组运动员应 业运动员非常重视肘关节屈伸肌群力量的训练,屈肌力量相对
加强肘关节伸肌群这一薄弱环节的力量训练,提高自身能力。 增长较慢,造成屈伸比值较低,这与运动员的专项有较大关系。
散打运动员速度素质是一种综合运动能力,通常依其表现 2.2 不同级别散打运动员肘关节屈伸肌群等速离心收缩相对
形式分为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位移速度[2]。反应速度一般与个 峰力矩、
峰力矩屈伸比值、力矩梯度及峰值关节角度测试
体心理和生理素质关联较大,是散打运动员的重要选材指标;位 防守在散打运动中十分重要,它是指运动员在比赛或者训
移速度反映了人体移动快慢,是散打运动员步伐训练的重要内 练中,被动格挡等躲避化解对手进击的技术方法,保护自己同时
容,必须借助场地测量监测。等速测试只是反映了运动员局部 准备打击对手的戒备状态[4]。强大的肘关节伸肌群的离心收缩力
动作速度这一专项指标。测试结果表明,优秀运动员肘关节屈 量可以帮助散打队员有效抵抗对方重拳,将对手控制在一定范
伸肌群在 300 °/s 时具有最大的力矩梯度,表明在此角速度条 围之外,并可帮助运动员实现快速的防御反攻以及降低肘受伤
170 Journal of TUS Vol.27 No.2 2012 2012 年 第 27 卷 第 2 期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的几率。 显,优秀运动员较普通运动员能更好地完成上肢快速有效地拦
从表 2 可看出,两组运动员肘关节屈伸肌群离心收缩相对 截并预防损伤。这说明,散打运动员上肢防守能力可以用肘关
峰力矩值在 60 °/s、
180 °/s 具有显著性差异,屈肌力矩梯度在 节伸肌群的相对峰力矩和力矩梯度作为评价指标。指标数值越
240 °/s 时具有显著性差异,伸肌力矩梯度在 180 °/s 时具有显著 大,专项运动水平越高。这就要求普通组运动员在加强肘关节伸
性差异,240 °/s 时具有相当显著性差异,说明两组运动员肘关 肌群向心力量的同时也应注意加强离心力量的训练,提高进攻
节屈伸肌群离心收缩基础力量和中快速力量以及爆发力差距明 能力的同时提高防守能力。
表2 不同级别散打运动员肘关节屈伸肌群等速离心收缩相对峰力矩及峰力矩屈伸比、力矩梯度、峰值关节角度
Tab. 3 Relative Peak Torque,Flexor Extensor Peak Torque Ratio,Torque Gradient,Joint Angle of Eccentric Concentric of Elbow Flexion
and Extension of Different Group
60/°·s- 1 180/°·s- 1 240/°·s- 1
优秀组 普通组 优秀组 普通组 优秀组 普通组
相对屈峰力矩 /N·M·kg- 1 1.52±0.25* 1.39±0.14 1.46±0.18* 1.37±0.21 1.47±0.13 1.42±0.12
相对伸峰力矩 /N·M·kg- 1 1.17±0.16* 1.11±0.08 1.11±0.14* 1.05±0.28 1.07±0.10 1.06±0.17
屈力矩梯度 /N·M·s- 1 108.32±13.52 101.21±15.26 290.46±28.44 275.73±20.19 342.93±37.48* 312.33±34.32
伸力矩梯度 /N·M·s- 1 67.32±15.35 61.70±10.34 201.63±21.20* 181.54±18.02 230.40±29.08** 193.71±23.12
屈峰值力矩关节角度 /° 86.71±16.31 81.20±18.72 85.33±17.29 84.81±21.32 81.70±14.71 88.12±19.08
伸峰值力矩关节角度 /° 130.34±17.19 128.24±14.16 136.72±15.08 134.11±18.08 129.20±13.16 131.62±15.17
峰力矩屈 / 伸 1.29±0.20 1.26±0.18 1.31±0.17 1.30±0.21 1.38±0.19 1.31±0.17

比较两组运动员肘关节伸肌群峰力矩对应的关节角度,优 角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此角度范围内肘关节伸的离心收
秀组运动员的变化范围为 129.20°~136.72°,普通组运动员的变 缩能力较强,可以理解为在此角度范围内远距离阻挡能力较强,
化范围为 128.24°~134.11°,两组运动员峰力矩时所对应的关节 可远距离阻挡对方的有效进攻,为自己进攻赢得有效时间。
表3 不同级别散打运动员膝关节屈伸肌群等速向心收缩相对峰力矩及峰力矩屈伸比、力矩梯度、 峰值关节角度
Tab. 3 Relative Peak Torque,Flexor Extensor Peak Torque Ratio,Torque Gradient,Joint Angle of Isokinetic Concentric of Knee Flexion
and Extension of Different Group
60/°·s- 1 180/°·s- 1 300/°·s- 1
优秀组 普通组 优秀组 普通组 优秀组 普通组
相对屈峰力矩 /N·M·kg- 1 1.83±0.29* 1.74±0.20 1.63±0.16* 1.46±0.15 1.32±0.16* 1.10±0.14
相对伸峰力矩 /N·M·kg- 1 2.85±0.35** 2.64±0.16 2.47±0.26* 2.23±0.20 1.95±0.17* 1.74±0.21
屈力矩梯度 /N·M·s- 1 231.53±31.41 222.98±28.62 521.60±42.33* 489.63±53.04 809.52±62.59* 749.93±80.43
伸力矩梯度 /N·M·s- 1 593.59±48.42* 551.16±42.69 3 351.64±307.64* 2 906.17±280.17 5 003.78±424.83** 4 488.25±338.77
屈峰值力矩关节角度 /° 145.12±14.09 142.21±15.52 140.28±16.27 138.65±12.41 142.85±13.38 143.16±14.81
伸峰值力矩关节角度 /° 130.26±15.93 132.59±16.05 131.81±13.49 131.42±15.78 127.22±13.73 128.08±11.95
峰力矩屈 / 伸 0.64±0.15 0.65±0.16 0.66±0.17 0.70±0.14 0.71±0.14 0.72±0.17

2.3 不同级别散打运动员膝关节屈伸肌群等速向心收缩相对 的相对峰力矩在 60 °/s 时具有相当显著性差异,


180 °/s、
300 °/s
峰力矩、峰力矩屈伸比值、
力矩梯度及峰值关节角度测试 时具有显著性差异,
其力矩梯度在 3 个角速度下均具有显著性差
测量和评价散打运动员的膝关节力量对于客观地分析与评 异,其中 300 °/s 时差异相当显著。说明优秀组运动员的基础力
价散打运动员的运动能力、检查训练效果以及探讨膝关节力量 中快速力量和快速力量以及各角速度下的爆发力都明显优于
量、
均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5]。膝关节屈伸肌群的力量是支持 普通组运动员,
这一结果说明膝关节伸肌力量与力矩梯度的大小
完成小腿快速回收和出踢动作的基础,其力量和力矩梯度大小 直接关系到踢法的打击效果,
散打运动员的出踢击打效果完全可
与小腿回收速度及出踢的打击效果有直接关系。因此通过等速 以用膝关节伸肌群的相对峰力矩和力矩梯度作为评价指标。指标
测试膝关节屈伸肌群的力量特征,可以为教练员监控训练过程、 数值越大,
专项运动水平越高。普通组运动员应加强膝关节伸肌
制定个体运动员训练方案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群的力量训练以及爆发力训练,
提高自身能力。从表 3 结果还可
由表 3 测试结果可以看出,两组运动员膝关节屈肌的相 以看出,
无论是优秀组运动员还是普通组运动员膝关节屈伸肌群
对峰力矩值在 60 °/s、180 °/s、300 °/s 时具有显著性差异,两组 均在 300 °/s 时达到力矩梯度的峰值。说明快速屈腿力量是散打
运动员的力矩梯度在 180 °/s、300 °/s 时也具有显著性差异,两 运动员典型的专项运动能力,是缩短动作时间,下肢快速回防的
类指标都是优秀组运动员优于普通组运动员。说明优秀组运 基本条件;
再结合快速伸膝动作,
才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打击效果。
动员的基础力量、中快速力量和快速力量以及快速动作的爆 另外,通过表 3 可明显看出膝关节屈伸肌群等速向心收缩
发力都要大于普通组运动员,这是优秀组运动员膝关节屈曲 峰值肌力矩随给定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肌肉收缩速度
有较快动作速度的先决条件。这说明,训练程度高的运动员在 的增大而力矩减小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l) 肌肉收缩速度不同,
快速回收小腿,完成出踢前准备的动作速度要远远高于普通 中枢神经对肌肉类型的激活程度不同,在等速向心低速状态下,
运动员。 由于肌肉工作时间长,肌肉中的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均被神经
腿法既是主要的进攻技术,
也是重要的得分手段[14]。比较两 激活,这样参与活动的肌群能够达到较高的激活状态,产生较大
组运动员膝关节伸肌的相对峰力矩值和力矩梯度,
发现膝关节伸 肌力,表现出的肌力矩峰值较大;
(2)在等速向心高速状态下,由
石新燕 不同等级散打运动员肘、膝关节肌群等速测试肌力特征研究 Journal of TUS Vol.27 No.2 2012 171

于肌肉工作时间短,神经可能仅激活肌肉中的快肌纤维,参与活 证在高角速度转动情况下屈伸比值要大,两组运动员均要加强在
动肌群的肌肉可能未完全被激活,因此产生肌力较小,肌力矩峰 180°/s、300°/s 时屈肌群的力量,以减少损伤。
值也会随之下降 。这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
[15]
2.4 不同级别散打运动员膝关节屈伸肌群等速离心收缩相对
散打运动员下肢攻击对手主要以各种踢法为主,膝关节伸 峰力矩屈伸比值、力矩梯度及峰值关节角度测试
峰力矩、
肌群的力量非常重要,强大、有力、快速的伸肌力量使散打运动 膝关节屈伸肌群的离心收缩对于散打运动员直接进攻参与
员攻击对手时小腿获得较快的转动角速度并产生较大力量,为 较小,但对运动员在实战中改变身体位置,实现人体进攻、防守
攻击对手提供有利保障。但是在比赛或训练的过程中因对手的 的相互配合转换却是非常重要。同时在实战中,不确定的灵活
躲闪常常有踢空的现象,如在此情况下膝关节没有有意识的积 多变的外界力量难以确定,往往造成参与离心收缩的肌肉比较
极回收极易造成膝关节的损伤,这就要求散打运动员除了具有 容易造成损伤,这就同样需要散打运动员膝关节屈伸肌群具有
积极的意识外还要求膝关节屈肌群具有强大的力量,以保证膝 强大的离心力量。
关节屈曲敏捷而有效。换句话说,就是在重视膝关节伸肌群力 由表 4 测试结果可以看出,
两组运动员膝关节屈肌的相对峰
量的同时必须注意屈肌群的力量,并使二者的比值保证在一个 力矩值在 3 种角速度下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力矩梯度在 240 °/s
有效范围内。正常成年人膝关节屈伸对抗肌比约为 50%,如果膝 有显著性差异,说明优秀组运动员膝关节屈肌的离心收缩力量
关节屈伸对抗肌比低于 50%,在快速发力或扭转时很容易出现 及快速爆发力明显优于普通组运动员。两组运动员膝关节伸肌
膝关节韧带、髌骨和半月板的损伤 [6-7]
。这也显示了膝关节屈伸 的相对峰力矩值在 60 °/s、180 °/s 具有显著性差异,力矩梯度在
比值的合理性,通过表 3 发现,
散打优秀组运动员峰力矩屈伸比 180 °/s 时具有显著性差异、240 °/s 时具有相当显著性差异,说
值变化范围为 0.64~0.71,散打普通组运动员峰力矩屈伸比值变 明优秀组运动员膝关节伸肌离心收缩基础力量和中快速力量以
化范围为 0.65~0.72,两组运动员在各角速度下其屈伸比值无显 及中快速和快速爆发力明显优于普通组运动员。指标数值越大,
著性差异。其屈伸比值与 DAVIS 所报道的在 60°/s 时为 60%~ 专项运动水平越高。这就要求普通组运动员要加强各角速度下
69%、180°/s 时为 70%~79%、240°/s 时为 80%~89%比较相对要 屈肌群离心收缩的力量训练,提高膝关节屈肌群离心力量,降低
低。散打运动是力量、速度、爆发力结合的运动,很多时候需要 膝关节受伤的可能性。普通组运动员要加强伸肌基础和中快速
膝关节高速伸展,
为防止膝关节在高速伸展的情况下踢空就要保 离心力量以及中快速和快速下的爆发力训练。
表4 不同级别散打运动员膝关节屈伸肌群等速离心收缩相对峰力矩及峰力矩屈伸比、 力矩梯度、峰值关节角度
Tab. 4 Relative Peak Torque,Flexor Extensor Peak Torque Ratio,Torque Gradient,Joint Angle of Eccentric Concentric of Knee Flexion
and Extension of Different Group
60/°·s- 1 180/°·s- 1 240/°·s- 1
优秀组 普通组 优秀组 普通组 优秀组 普通组
相对屈峰力矩 /N·M·kg- 1 2.21±0.17* 2.03±0.15 2.17±0.24* 1.99±0.18 2.14±0.15* 2.02±0.23
相对伸峰力矩 /N·M·kg- 1 3.30±0.42* 3.15±0.30 3.42±0.35* 3.17±0.36 3.31±0.28 3.24±0.41
屈力矩梯度 /N·M·s -1
186.52±29.08 178.77±28.89 491.65±47.29 468.23±40.73 680.24±57.19* 620.51±59.90
伸力矩梯度 /N·M·s- 1 240.11±25.49 229.82±21.49 671.64±45.80* 620.14±54.67 805.62±72.03** 701.54±68.29
屈峰值力矩关节角度 /° 158.25±14.93 157.18±16.77 159.62±15.85 154.35±17.19 157.63±12.64 160.01±13.86
伸峰值力矩关节角度 /° 117.37±10.29 121.52±12.59 120.54±13.98 117.68±9.87 121.62±11.35 120.53±13.06
峰力矩屈 / 伸 0.67±0.15 0.64±0.11 0.66±0.13 0.64±0.14 0.65±0.14 0.63±0.17

两组运动员的屈膝峰力矩所对应的关节角度无显著性差 向心收缩的相对峰力矩值在 60 °/s、 300 °/s 时具有显著性


180 °/s、
异,优秀组运动员的变化范围为 157.63°~159.62°,普通组运动 差异(P<0.05),普通组要明显低于优秀组。普通组运动员在中快
员的变化范围为 154.35°~160.01°。在实际比赛或者训练中,进 速(180 °/s)、和快速(300 °/s)收缩情况下其屈肌/伸肌比值较低。
攻方如发现膝关节伸直角度即将超过约 160.01°时,就要根据双 (2)肘、膝关节屈伸肌群的等速离心收缩的力量对于散打运
方的位置以及相对移动速度来判断在膝关节伸直前能否踢到对 动员抵御进攻、改变身体位置以及防止肘、膝关节损伤具有十分
方,如不能有效攻击到对方就要考虑在 154.35°~160.01°之间回 重要的意义,普通组散打队员肘关节屈伸肌等速离心收缩的相
收小腿(此时为膝关节屈肌群离心收缩峰值对应的关节角度), 对峰力矩值在 60 °/s、
180 °/s 时要低于优秀组运动员,并具有显
此角度范围内可保证非常有效地回收小腿,既避免了膝关节的 著性差异(P<0.05);两组运动员膝关节屈肌等速离心收缩的相
过度伸直,又可以有效回收小腿保证本身体位的恢复。 对峰力矩值在各角速度下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运动
员膝关节伸肌等速离心收缩的相对峰力矩值在 60 °/s、180 °/s、
3 结论与建议
时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3.1 结 论 (3)不同等级散打运动员肘、膝关节屈伸肌群等速向心、离
(1)肘、膝关节屈伸肌群的等速向心收缩的力量是运动员保 心收缩时均在 300 °/s 时达到力矩梯度最大值,且差异显著。
护自己打击对方的有力保证,不同等级散打运动员肘关节屈伸 3.2 建 议
肌等速向心收缩的相对峰力矩值在 60 °/s、180 °/s 时具有显著 (1)散打运动员膝、肘关节屈伸肌群向心、离心收缩慢速力
性差异(P<0.05),普通组要明显低于优秀组;膝关节屈伸肌等速 量和中快速力量是重要专项素质,训练过程应予以重视。
172 Journal of TUS Vol.27 No.2 2012 2012 年 第 27 卷 第 2 期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无论是优秀组还是普通组运动员均要加强膝关节中、
高 院学报,2006(1):
87- 96.
速度下的屈肌群的力量,提高其屈伸比值,
尽量减少膝关节受到 [3] 卢德明,王向东.青年人六大关节肌力研究[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
损伤的可能性。 版社,2004.

(3)高速伸膝、伸肘不仅缩短了动作时间,有利于运动员快 [4] 陈超,李印东,王华峰,等.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攻防转换分类及特点


32(10):
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 93- 97.
速回防,同时为再次出拳打击对方在时间上创造了条件,在实际
[5] 姜传银.等速测力在散打运动训练监控中的应用[J].上海体育学院学
训练中应予以重视。
报,2005,29(1):
60- 63.
参考文献: [6] 蒋叶非.北京体育大学佩剑运动员膝关节屈伸肌等动力量研究[J].北
[1] 丁永康. 浅析散打运动员专项耐力的训练 [J]. 搏击·武术科学,2007 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1):
184- 185.
(7):
51- 53. [7] 韦斌斌.排球、足球运动员膝关节等速向心肌力测试比较研究[J].西安
[2] 刘劲松,徐琳.散打力量速度耐力的生理学分析与训练[J].吉林体育学 体育学院学报,2010,27(5):
60- 62.

!!!!!!!!!!!!!!!!!!!!!!!!!!!!!!!!!!!!!!!!!!!!!!!
(上接第 120 页)
[8] BERGMARK A. Stability of the lumbar spine:a studyin mechanical (11):
58- 62.
engineering[J]. Acta Orthop Scand Suppl,1989,230:1- 54. [18] CORDO P J,
NASHNER L M.properties of postural adjustments associated
[9] 李春雷,夏吉祥.田径核心力量训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4): 1982(47):
withrapid arm movements[J].Neurophysiol, 287- 398.
108- 112. BOUISSET S.posturo- kinetic organisation during the early
[19] ZATTARA,
[10] 柏树令. 系统解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phase of voluntary upper limb movement,
1:normal subjects[J]. Neurosurg
[11] 顾德明.运动解剖学图谱[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6. 1988(51):
Psychiatry, 956- 965.
[12] HOLDSWORTH F W. Fractures,Dislocations and Fracture- dislocations [20] 于红妍. 优秀 20 公里竞走运动员功能性力量的特征及其对技术影
1970(52A):
of the Spine[J].J Bone Joint Surg, 1534- 1551. 响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9.
FRC MD:
[13] FRANCIS DENIS, The Three Column Spine and Its Significance [21] 赵佳.我国高水平网球运动员力量训练理论与实践[D].北京:北京体
in the Classification of Acute Thoracolumbar Spinal Injuries [J].Spine, 育大学,2009.
1983(8):
817- 813. [22] CRESSWELLAG,
ODDSSONL,
THORSTENSSON.Theinfluenceofsudden
[14] MANOHAR M.The stabilizing system of the spine,
Part I.function, perturbations on trunk muscle activity and infra- abdominal pressure
dysfun- ction,
adaptation,
and enhancement [J].Spine, 5(4):
1992, 383- while standing[J].Experimental Brain Res,1994(98):
336- 341.
389. [23] MACINTOSH J E,GRACOVETSKY S.The bio- mechanics of the thora-
PRESS J,
[15] BEN KIBLER W, SCIASCIA A. The role of core stability in columbar fasscia [J]. Clint Biomech,1987(2):
78- 83.
athletic function[J]. Spine,2006,36:189- 198. [24] MARGARETA NORDIN. 肌肉骨骼系统基础生物力学[M]. 邝适存,

[16] 陈勇,陈晶.核心稳定性训练的研究综述[J].宜春学院学报,2008(4): 霞,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108- 124. [25] 赵佳. 核心区力量及其训练研究进展 [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
[17] 冯建军,袁建国.核心稳定性与核心力量研究述评[J].体育学刊,2009 (3):
218- 220.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