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專欄】台灣樸素雕塑家之二:詹龍—打墓牌 不如刻石猴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專欄】台灣樸素雕塑家之二:詹龍—打墓牌 不如刻石猴

2022-01-11 09:20
雕刻中的詹龍。圖/蘇振明提供
雕刻中的詹龍。圖/蘇振明提供

多次踏進詹龍的石雕工作室,赫然驚覺已被成群的石猴包圍著,有的團抱,有的堆疊;這裡雖聽不見啼聲四起,卻像一座台灣獼猴俱樂部。

福佬人有句話說:「猴穿衫會成人」;但是觀看詹龍的石猴會讓人感覺「猴免穿衫也成人」。龍師的石雕獼猴有十足的人性;有母子擁抱相依的溫馨動作,有母猴親小猴的甜蜜表現,有小猴躺在猴媽媽背上的撒嬌狀,有全家團聚堆疊戲耍的場面,也有老小並列相互抓頭蝨的有趣情景。

「嘉義龍師,刻猴第一」,這是石雕民藝界流傳的一句話。

龍師本名叫詹龍,1917年出生於嘉義南門圓環打石街(文昌街);這位青草店出世的么男對藥草並不感興趣,令他著迷的反而是鄰居敲石打墓碑的玩藝。在長年耳聞目染的環境下,十七歲的詹龍也開始在家裡刻石自娛,遂而被鄰居石匠師父請去當幫手。

當兵退伍後,為了養家餬口,詹龍曾到阿里山山腰去當打石工,以敲鑿建築石材為業。閒暇時常被溪崖樹梢啼跳的台灣獼猴所吸引,因此也產生了石雕獼猴的興趣。


《台灣獼猴》石雕,1987。圖/蘇振明提供

四十歲的詹龍,本想以經營石雕墓碑店來立業,卻因「不善搶死人生意」而告關門。從未拜師習墓碑雕刻的詹龍,開店三年刻墓碑雖不多,倒是以石刻紀念肖像、佛像和石猴聞名嘉義。


獼猴親情之一(相親)石雕,1989。圖/蘇振明提供

身為墓碑藝匠,除了要能敲碑刻字外;也要具有刻墓神(土地公、持幡的金童玉女);和鎮墓獸(祥獅或石象)的技藝。每逢墓碑生意清淡的季節,詹龍偶爾刻些神仙英雄或動物走獸來自娛,真沒想到,被詹龍的石刻神像和石猴吸引入門的顧客,逐漸多於匆匆闖進墓碑店訂貨的喪家。

四十三歲的龍師退出嘉義墓碑界,關了店門,搬到嘉義體育館旁的陋巷中租屋定居,養家經費的主要來源有二,一是代雕「家親紀念石像」,另一是經營民藝古董店銷售石猴或石佛。


《觀音佛祖》石雕。圖/蘇振明提供

「人人講我刻猴第一好;其實,我刻石像的功夫全台灣無人有。一張平面的黑白人像翻造一座立體的石雕紀念像,我的腦筋和(音kah)手藝功夫就愛盡拚!」龍師很有自信的指出他的獨創成就,又笑著說:「黑白相片會褪色,立體石像紀念千百年,一身只收五千元,有夠俗啦!」

持鎚雕石五十餘年的詹龍,終生以八掌溪的砂石雕刻阿里山的獼猴為樂,近五千隻的石猴經古董民藝店轉售於海內外,直到七十四歲肺病過世時,他一生艱苦創立的石猴藝術事業,除了扶養兩個熱愛石雕的兒子外,至死還是個租屋藏身的「無殼蝸牛」。


《關公》石雕,1989。圖/蘇振明提供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