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banner

活動剪影

       
字級
    分享
  • QRCode
陶淵明的園田交響曲,蔡瑜教授主講
  • 2013-02-23
陶淵明的園田交響曲,蔡瑜教授主講

春天是最適合閱讀、讀詩的季節,國家圖書館今年特以旅行、大自然為主題,舉辦「春天,跟著詩去旅行」系列專題講座,延續去年讀詩活動,繼續營造春天讀詩的氛圍。2月23日元宵節前夕推出「陶淵明的園田交響曲」,打響了“2013春天讀詩節”系列活動專題講座的第一炮。
主講人蔡瑜博士現任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及研究所教授,專長於魏晉南北朝及唐宋詩學,對女性文學及性別都有深入研究,更耗費了近八年時間精力投入陶淵明之詩文中,今日由她娓娓道來,最為適切。
陶淵明是位家喻戶曉的詩人,距今有一千六百多年,是位隱逸詩人、田園詩人,酷好飲酒,任真率性,作品評價頗受後世之肯定。他隱逸的園田是通過現實生活中與農村父老的對話、與歷史典籍的對話、與風土自然的對話,開創了極具啓發性的人境空間。他創造了令人嚮往的桃花源,喚醒了人們心目中的人境理想。
蔡教授藉由陶詩說明「人境」是人間的理想型態,它既是具體的「園田」,也是「人與人」以及「人與自然」的雙向和諧;「園田」是人類在大地上勞動的一種重要形式,土地則是「園田」的基礎,由於土地與人類的生存具有非比尋常的關係,所以土地也可以說是人類一切活動的基礎,而農舍則是園田活動的中心,人們居息其間,從事勞作營生,這是陶淵明所追求的生活寫照,「人境詩學」即是他的園田經驗記錄。
陶淵明是第一位全力書寫農耕生活的詩人,可謂「園田詩人之祖」,認為人要安身立命就必須勞動,重視家庭、群居與分享,他的園田詩極為深刻的觸及了農耕的人倫價值。
現代人的生活早已脫離陶淵明的桃花源意境甚遠,蔡教授現場吟詠多首陶詩,呼籲大家多多省思四時交替、生命真諦,充分發揮互信互愛、美善人性,桃花源離我們就不會太遠了。
本系列講座第二場次將於3月9日登場,由臺灣師範大學徐國能副教授主講「憂患中的藝術超越:杜甫在天涯」,目前報名人數已超過250人,有興趣參加的讀者請把握時間線上報名。(http://activity.ncl.edu.tw/)

陶淵明的園田交響曲1(圖說:曾淑賢館長致詞並介紹本系列活動內容)

陶淵明的園田交響曲2(圖說:演講現場)

最後更新時間:2013-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