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解放軍前海軍司令吳勝利被審計 「清算舊賬」或有兩種可能

撰文:穆堯
出版:更新:

日前,消息傳出中國軍方的審計機關正在對已經離任3年多的解放軍原海軍司令員吳勝利進行經濟責任審計,令輿論譁然。

事實上,中共對離任或擬離任高官進行經濟審計(包括先審後離和先離後審),對其任內所在部門、單位財務收支的真實性、合法性、效益性,有關經濟活動所承擔的經濟責任等進行履職情況以做出評價,近年已較為普遍且常規,並不意味着當事人的確有「問題」而審計。

然而,中共十八大後,解放軍和武警部隊成為腐敗的重災區,上百軍級以上將領被查或者「出事」。其中,海軍方面,2014年時任海軍副政委馬發祥於海軍大院離奇墜樓身亡;2015年1月北海艦隊副參謀長程傑被查,最後移交軍事檢察機關;同年中國海軍艦艇專家、南海艦隊裝備部長汪玉涉嫌犯罪被免職;2017年海軍政工部主任楊世光被立案審查……在此背景下,吳勝利突然接受經濟責任審查,令人浮想聯翩。

政情人士稱,這一消息至少有兩大不同尋常:其一,根據外傳信息,軍委審計署赴海軍經濟責任審計組接受舉報和反映線索的公吿內容顯示,「自2020年6月上旬至7月中旬,對十八屆軍委委員吳勝利同志任海軍司令員期間履行經濟責任情況進行審計」,公吿落款時間為2020年6月2日。

從時間上來說,這與中央軍委辦公廳在6月份剛剛印發的一份《軍隊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審計規定》公布和生效時間高度接近,卻又不完全重合。事實上,這份規定直到6月下旬才在官方媒體披露,而其生效時間則更是遲至7月1日。如果根據該規定,那麼對吳勝利的個人經濟責任審計是否該至早從7月1日起開始。

其次,即使規定實施時間與對吳勝利的經濟責任審計大體吻合,亦更加無法說明白的是,這份規定審計時間範圍僅僅是軍級以上將領在離任前後各一年的時間範圍內。

規定稱,「解放放軍和武警部隊擔任領導職務、負有經濟責任的黨員領導幹部全部納入審計對象範圍,一年內離任或者離任不滿一年的軍級以上領導幹部應當安排審計」。照此,事實上,吳勝利在2017年1月卸任海軍司令員一職,2018年全國「兩會」卸任中央軍委委員一職,已然過了審計時間。儘管我們不能據此認為這份規定是為吳勝利「量身定做」,但很顯然,此次時隔3年對吳勝利的離任經濟審計並不簡單。

吳勝利從2006年起接替「潛艇派」張定法的海軍司令員一職,一直到2017年1月卸任,執掌解放軍海軍長達11年之久,為僅次於中國開國大將肖勁光任職時間最長的海軍司令員。其在任期間,可稱解放軍海軍成長最為迅速的歷史時期。

在其任內,海軍裝備快速發展,中國首艘航母入列並超出預期形成戰鬥力,中國首艘國產航母開始建造;其他新型的中國自主研製的包括新型驅護艦、綜合補給艦,以及新一代核潛艇等各型艦艇以「下餃子」速度入列;主導完成近年西、南沙島礁建設,號稱「為100年後整個戰略佈局打下基礎」。

同時,在「實戰」層面,中國海軍軍艦首次通過宗谷海峽;首次通過麥哲倫海峽;首次穿越了印尼爪哇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的巽他海峽;首次繞行日本海一週;2008年開始執行亞丁灣護航任務;2011年中國海軍首次參與撤僑任務,2015年中國海軍首次泊港撤僑;首次參加全球規模最大、美國主導的「環太平洋」多國海上聯合軍事演習,創造了不少「歷史第一」。

2017年吳勝利卸任海軍司令員之時,具有官方背景的《環球時報》曾刊發長文讚揚其對海軍的傑出貢獻。《吳勝利卸任海軍司令,主政11年中國海軍強勢發展》一文引述採訪着的話說,吳勝利上任伊始就顯現創新精神,一掃過去海軍封閉保守的特點。他摒棄了中國海軍此前小艇打大艦的傳統思想,並且提倡中國海軍走出去,加強對外交流。

文章更引述了不少細節披露了人稱「吳大帥」的吳勝利如何治軍,其中提到他在執掌大連艦艇學院期間紀律嚴明、潔身自好,「一名學員表示,在大連艦院期間並沒有聽說有關吳勝利自身的任何負面消息,他對自己要求嚴格,也很正直。當時學員中間流傳一個故事,說當年學校的一個工作人員犯了錯誤去給吳勝利送禮,被吳勝利直接推出了門」。

至今中國官方並未承認,更未披露吳勝利接受審計的消息,不過可以判斷的是,吳勝利當年平安着陸,而此次又被「清算舊賬」,只有兩種可能,要麼最近解放軍高層收到了新的檢舉線索或者發現了某些疑點,要麼不是針對吳勝利個人,而是全方位對近年離任高級將領進行所謂的「無禁區、無盲區、無例外」的全面審計,也即是說吳勝利並不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