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图片
 
[影人篇·蔡楚生] 只为老百姓“写生”的影坛翘楚
发布时间:2007-11-19 15:06:37

        蔡楚生(1906~1968)

        1927年,从潮汕故乡到上海。
        1931年,任联华影业公司导演。
        1934年,编导《渔光曲》,获莫斯科国际影展荣誉奖。
        1947年,《一江春水向东流》在沪首映,轰动海内外。
        1968年,在“文革”浩劫中含冤去世。

        复活灵魂
        蔡楚生:“我不做高级点心,我要做大饼和油条”

        一部出色的电影,通常能够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电影导演常常使用“悬念”的设置来引导观众的视线,力发千钧而耐人寻味。蔡楚生在电影表现手法上以写实而闻名,不乖张,但又不失电影语言的张力。然而他留给观众最大的悬念却并非戏中的情节,而是史诗式的遗作《南海潮》。20世纪50年代末,新中国的文艺事业正处于百花齐放的时期,这个时候的蔡楚生已任中央电影局副局长、电影艺术委员会主任、电影家联谊会主席等要职,日常工作非常繁忙,也恰恰是这个时候,广州的珠江电影制片厂正式建成投产,冷对官场心系电影的蔡老毅然暂停了手头上的工作,请了创作假期南下羊城,带着他的剧本《南海风云》筹备拍摄一部既有地方特色又有重大意义的巨片,这便是后来的著名影片《南海潮》。该片分为上下两集,上集为《渔乡儿女斗争史》,下集为《天涯海角恩仇记》,下集剧本动笔不久,蔡楚生便奉命回北京参加学习,这次学习十分重要,于是蔡老匆匆离粤。没想到,这一去蔡楚生便再也没有回来过。《南海潮》上集是年成为“最卖座”电影,广受欢迎,观众反映相当热烈,许多人催问下集何时放映,然而这部影片却随着蔡老的离去拦腰截断,始终没有在荧幕上出现,这便是蔡楚生留给观众的最大悬念。 
        植根于民,这是蔡楚生作为一个导演最明显的风格。他的影片多以贫民大众的生活为背景,谈情说爱并非其所长,倾诉百姓疾苦和底层民众勇于斗争的个性则是耀眼的亮点。“以其勇敢的现实主义精神,生动深刻地反映了中国的现实生活”(莫斯科国际电影节颁奖评语),这便是艺术界对蔡楚生的导演风格最深刻有力的评价了。1927年冬,为了寻找一个“能和全国共呼吸的地方”,蔡楚生迈出了人生重要的一步。他违背父亲的意愿,离别一年多前家庭为他选择的贤惠妻子林银菊和出生不久的女儿,只身到了上海。经过一段流浪之后,蔡楚生才得以进入华剧等几家小影片公司打杂。一年多时间,他从清扫场地、刷洗痰盂等做起,直到置景、写字幕、画广告、场记、剧务、临时演员等行当,什么活儿都干过,而且经常是身兼数职,一天工作十几小时。他还时常抽空到小影院看电影,从中学习别人的布景、光线、角度、服装、演技、剪接及导演手法等,遇有好的,就记下来,画下来。经过这个时期的艰苦工作和学习,他熟悉了电影艺术制作的许多环节,掌握了相关的技能。从杂工到导演,蔡楚生耗尽了他的金色年华,无法埋没的天赋使他迅速成长起来,敢于斗争和创新的个性更是使他在电影艺术生涯中得到完美的发挥,追求思想性的导演原则令他的作品不朽于世。
        进入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在外患内忧日益加剧的同时,面临了一种新的历史抉择。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新兴电影运动”,凸现出更加鲜明的时代格调。中国第一代电影艺术家把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与对大众生活的人文关怀以及艺术上的革新愿望结合在一起,从而相继创作出了《大路》、《神女》、《马路天使》等大批深受观众好评的银幕佳作。蔡楚生在这场运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以进步影人的身份强烈地追求严格的现实主义精神,把清醒的社会批判意识注入到对政治腐败和民生疾苦的表现之中。有人说,在中国影人的主导观念中,“电影从来不只是一种纯粹的娱乐品”。由于近百年来的中国社会始终处于巨大的动荡和变化之中,因此,在更多的时候,电影是对于时代潮流的一种视听化的记录,是对于社会责任的一种承担,是对基于人生经验之上的群体愿望的一种表达。蔡楚生在这一时期创作的历史巨作《渔光曲》,便是参与历史进步的主流代表作。
        如果蔡楚生是一位画家,那么他的艺术生命便是注定了要为老百姓写生。他的影片正是符合了这种基调,所以.他曾经拥有最多的观众。

蔡楚生水墨画《竹》(作于1956年)。

1947年蔡楚生与郑君里编导的《一江春水向东流》连映3个多月;出现了“成千万的人引颈翘望,成千万
的人拥进影院"的
盛况。被夏衍、瞿白音等7位评论家评价为“插在战后中国电影发展途程上的指路标”。

1935年蔡楚生导演、阮玲玉主演的《新女性》剧照,这是阮与蔡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珠联璧合的
绝作,同年3月7日,阮玲玉因"人言可畏"吞药含恨而逝。蔡楚生以他特有的方式“心祭”阮玲玉。

1934年蔡楚生执导的《渔光曲》剧照。该片连映84天,在当时被媒体称为“人活80岁罕见,片映80天绝无”。
接着《渔光曲》还被灌成唱片,畅销达十多万张,在中国电影史上首开音像产品同时占领市场的先例。

1931年蔡楚生处女作《南国之春》剧照。该片公映后曾遭到“黑天使” (聂耳化名)指名道姓
的批评——电影不应该是麻醉群众阶级意识的工具。蔡楚生的创作思想从此发生重大转折。

        人物词典
        偷学•偷师•偷听
        蔡楚生虽然是广东人,却成名于上海。由于出身低微,热爱电影的他不可能一下子便平步青云。早年的蔡楚生曾经在多间电影公司干打杂的活,而他自己则有意识地将银幕当作“实习”的课堂,每次进电影院看影片,他总是携带一本拍纸簿和一枝铅笔,好似一个用功的学生,态度极为认真。蔡楚生曾谈及这一阶段埋头自学的情况:“我所注意的并不限于某种范围,而是属于多方面的,如导演手法、布景、光线、角度、演技、服装、剪辑等等。遇有自己认为好的,就记下来,或者把轮廓勾下来;之后几个月中,自己继续不断地加以研讨,也就得到了比在摄影场中更丰富的进益,”在成熟电影中偷学其中的技巧,这便是蔡楚生踏入电影殿堂的第一步阶梯。
  在旁人看来,蔡楚生似乎已进入了“电影圈”,而他本人则清醒地意识到电影艺术之门并未向自己敞开。于是蔡楚生开始寻找良师,寻找入门的契机。当时鼎鼎有名的明星电影公司有一位成名的导演,叫郑正秋,这位大师便是引导蔡楚生开始导演生涯的伯乐。偷师成了蔡楚生迅速成长的重要营养。郑正秋不但教会了蔡楚生如何处理电影拍摄过程中的各种细节,还经常带着他到戏院看别人的影片,因为要做一个好的导演,首先要做一个好的观众。
        其实蔡楚生在郑正秋身上学到的最大技巧便是懂得聆听观众。每次拍完电影,他总是第一时间和观众一起到戏院观看自己的作品,同时偷听别人的议论,哪里出色,哪里不够完美,蔡楚生都一一记在心中,回去之后便努力修改,这个习惯一直保持下来。蔡楚生是中国电影有史以来观众最多的一位电影艺术大师。据统计,解放前中国总共拍了1300多部故事片,最卖座的前四位中,蔡楚生的影片占了三部,分别是《都会的早晨》、《渔光曲》以及《一江春水向东流》。“偷听”观众的声音可以说是蔡楚生之所以能够拥有观众的最大原因。

        夜妖精•雅俗共赏
  蔡楚生有个外号叫“夜妖精”,是联华同事王人美、黎莉莉奉送的,因为他熬夜工作的劲头太令人吃惊了。拍摄《都会的早晨》之时,蔡楚生更是有一种紧迫感,先是熬了十几个通宵写就剧本,接下去分镜头、设计布景、挑选演员……,夜以继日地干了起来。在工作上,蔡楚生喜欢事必躬亲。他擅长绘画、常常将自己的构想随手绘成草图,使合作伙伴一目了然,在摄影、置景、场面调度等环节及时领会他的导演意图。
        执著的精神和敢于挑战旧俗的勇气使蔡楚生很快便赢得了左翼影评人的赞誉。《都会的早晨》恰巧和天一公司出品的新片《追求》在同一天上映,后者以“久别影坛的香港情杀案,主角黎明浑主演”作为票房号召。左翼影评人根据“每片必评”的方针,以鲜明的态度对这两部影片作了评价,他们在文章中指出:“两片对照,不独在意识上呈现迥然的不同,即影院气氛的柔靡与紧张,亦见悬殊。虽则,不论是《追求》或《都会的早晨》,都在暴露社会上层人物的糜烂生活,但毋庸讳言,《都会的早展》是成功的。而《追求》却失败了。……从银幕反映出的两种不同气氛,也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两条电影道路:一条是美的,有力的,走向光明的大道;另一条是丑恶的,萎靡的,趋于没落的途径。”
        电影视觉效果的探索也是蔡楚生创作灵气的一种体现。他曾经在电影里头创作过一个眼睛不停转动的画面,演员的脖子被固定起来不能随便动弹,实拍时采用精确的两次曝光法,先拍左半脸,再拍右半脸,让演员的一对眼珠朝左右两边各转动一次,最后经过洗印合成,这个天衣无缝的特定镜头就大功告成了。只是苦了那个扮演诙谐角色的演员,他在摄影棚里大叫滋味难熬,“就像好莱坞电影里一个被判了死刑的犯人坐电椅”。这个煞费苦心的噱头果然取得预期效果。每次放映到这儿,观众席必引起惊叹之声,乃至连眼科医师也被蒙在鼓里。值得强调的是,在这个小插曲的背后,蕴含着蔡楚生探索影片可看性的自觉意识。他所孜孜以求的雅俗共赏效应,于此可见出端倪。

        叫好•叫座
  1945年8月15日,日寇宣布无条件投降,身在重庆的蔡楚生心已飞回梦魂萦绕的上海。当天午后,他提笔写了抗战胜利后的第一封信,收信人是远在上海的柯灵。这封信在路上走了将近一个月,于9月11日傍晚由熟人转交到柯灵手中,柯灵连夜赶写一篇文章《蔡楚生无恙》。之所以取这么一个“安民告示”的题目,是因为沪渝间音讯不通已有两年时间,期间曾有小报登载蔡楚生去世的“噩耗”,使一直惦记着他的朋友们牵肠挂肚。由此也可见,蔡楚生在文艺界中的地位和声誉是何等的崇高了。
        回到上海之后,蔡楚生创作了中国电影史上最值得回顾的电影之一《一江春水向东流》。“磨刀不误砍柴工”,蔡楚生这一次的创作准备做得相当充分,由于抗战爆发后他就离开了上海,对沦陷区的生活不够熟悉,因而他四处奔走,积极搜集有用素材。蔡楚生遵循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对未来影片涉及的场景、细节等均详细考证,务求在银幕上达到真实再现的效果。他查阅当年的报纸,剪下沦陷区农民“人拉犁”的照片作为参考;他又抱病走访贫民区,深入了解上海民众在日寇统治下的苦难生活。女演员吴茵的婆母在8年离乱中带着小孙子过活,祖孙俩住在晒台边搭出的半间破屋里,外边下大雨,里边下小雨,只能撑起破伞偎依若度过漫漫长夜。蔡楚生听说她家的辛酸遭遇后,含着热泪把这段素材写进了剧本。该片后来成为电影史上最卖座电影之一。
        深入民众的生活当中,了解他们的经历和思想,和他们一起聊天、谈心,这便是蔡楚生的精致之处,即使是在逃难的生活他也没有终止过这样的做法。《南海潮》的剧本《南海风云》便是蔡楚生在香港避难的时候,通过和渔民的深层接触,听他们陈述生活的艰难困苦,集思广益锻造而成的优秀作品。《南海潮》在筹备拍摄之前,由于到了新中国时期,剧本已经过时,所以蔡老一定要再次体验生活,把它改写成适合时代发展的新作。他的足迹遍布整个南国渔乡,包括珠海、汕尾、海南岛等地区,和渔民亲切交谈,最终成就了一部史诗式的巨片。

        地理记忆
        蔡楚生祖籍广东省潮阳县铜盂镇,1906年1月在上海出生,是地道的“沪生”。6岁时返回故乡潮阳,21岁开始一直在上海开创事业,晚年在北京度过,其间只有1958年筹拍《南海潮》时在广州留下了令后辈们怀念的足迹。

        珠江电影制片厂
        蔡楚生在1958年南下广州筹拍《南海潮》的时候,便是住在珠江电影制片厂。当时珠影刚刚建厂不久,还没有大规模的宿舍。蔡老有一个亲戚在厂里当领导,特地分了一个对门的套间给他住,方便照顾他的生活。虽然生活条件很清苦,但蔡老却没有过多的要求。可惜,蔡老曾经住过的地方前些年已经拆建了,如今已经找不到昔日的住处。
        珠江电影制片厂是以摄制故事片为主的综合性电影制片厂,位于广州海珠区,靠近广州大道南。1956年初开始筹建,1985年改建成珠江电影制片公司。珠影在60年代以前较有代表性的影片有故事片《南海潮》(上集),《七十二家房客》(与香港鸿图影业公司合拍)、《大浪淘沙》等。从1979一1985年,先后有10部故事片和4部科教片在国内外获23项奖励。其中有《春雨潇潇》、《与魔鬼打交道的人》、《乡情》、《逆光》、《廖仲恺》、《雅马哈鱼档》、《乡音》等。

        忆当初
        人物简介

        著名电影艺术家王为一先生,是珠江电影制片厂的成名导演之一,其多部作品包括《七十二家房客》、《三家巷》等都是脍炙人口的电影大作,为众多广东观众所熟悉。
        王老早年曾经和蔡楚生先生多次合作,名振一时的《南海潮》便是蔡、王两人共同导演的历史巨作。王老今年已是91岁高龄,然而眼明耳聪,身体硬朗,依然颇为健康。谈起蔡楚生,王老还能够生动地回顾当时两人合作的情景。

        情感记忆
        朴素的馨香永远流芳

        听说与蔡楚生一起合作的导演现在还健在,记者经过多方打探,终于找到了著名电影艺术家王为一先生,蔡楚生比王为一大7岁,王老称蔡楚生是“老师”,说“他在电影界成名的时候,我还是一个寂寂无闻的小辈”,语气十分尊敬。

        记者(以下简称记):您还记得当时筹拍《南海潮》时的情况么?
        王为一(以下简称王):当时蔡老是电影局的副局长,工作相当繁忙,珠江电影厂筹建的时候,领导便邀请他拍摄一部片子,蔡老为了拍这部片子特地向组织请了假南下广州,筹备剧本的重写工作。当时他的身体已经不太好了,有心脏病、胃病,但还是坚持一边治疗一边工作。他邀请我和陈残云(著名编剧,小说家)共同执导,所以我就从上海来到广州。拍摄一部影片需要大量的筹备工作,我们3个人连同摄影师等一起到各地的渔乡体验生活,准备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
        记:您和蔡楚生以“师徒”相称?  
        王:他比我大7岁,而且成名很早,我把他当作是自己的老师。蔡老对待同事非常亲切平和,当时我要求做副导演,蔡老不肯,说要“联合导演”。整部片子都依照了他的创作意图以及思想风格,应该说《南海潮》这部片子是属于蔡楚生的。他和我们在一起工作的时候,也没有和我们说什么电影理论,不讲大道理,实实在在,我在他身边逐步了解他的思路和风格。体验生活的时候,蔡老是身体力行,夏天的海边,沙滩酷热难耐,但他坚持自己走路,和渔民特别是老渔民谈话,了解他们的生活和经历,和他们一起唱歌跳舞,一点架子都没有。可以用“慈祥”来形容他。
        记:能谈谈他的工作作风吗?
        王:可以说他对工作是“一心一意”的,其它事情他都不去理会。他对生活没有任何的要求,只要有一个住的地方就可以了。他的工作态度却是相当严谨,剧本他要求修改很多次,拍摄出来的胶片也要经过详细的斟酌。《南海潮》拍摄完毕之后,他把片子拿给别人看,当时周扬(电影评论人)说戏拍得不错,但就是紧促了点。于是他便采纳了这个意见,要把影片改拍成上下两集。他一直带病工作,病情重的时候不能到现场执导,于是就由我来负责具体工作,他在家里设计。
        记:听说解放之前蔡楚生已经是地下党员?
        王:蔡老是在解放之后才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但解放之前他的确和地下党有过紧密接触。30年代初期,地下党人很注重文艺战线,1932年左右党内意识到电影对群众的影响,便决定打进电影圈,于是组织上便安排了一部分进步人士给电影公司提供剧本,例如夏衍的电影小组。因为这些剧本有现代意识,符合当时观众的审美趣味,所以很多进步电影人都乐意接受,也包括蔡楚生在内。
        记:可以概括一下蔡楚生的导演风格吗?
        王:他的风格就是很“朴素”。早期的电影喜欢搞花样,背景很复杂,很多场景在现实生活中是找不到的。蔡老的风格则以写实为主,他说:“我不做高级点心,我要做大饼和油条。”点心是给有钱的人享用的,大饼和油条则是老百姓的主食,给老百姓吃饱肚子。蔡老的电影就是拍给劳苦大众看的。他还说过“我的观众都是在三、四等戏院看戏的”,旧社会头等戏院放的是外国片,只有达官贵人才能看到;次等戏院才是国内影片的头等舱,也是有钱人才去看的;三等以下的戏院才是老百姓的娱乐场所。这就是蔡老创作方向。

        精彩言论
        ●法国电影学者萨杜尔所著《世界电影史》有一篇附录,列出了全世界“最重要或最知名”的200位电影艺术家,蔡楚生是惟一一位入选的中国导演,这标志着他在世界电影史上的地位。
        ●1963年出版的《中国电影发展史》持有特定意识形态下的评价标准,其中对蔡楚生的一段“鉴定”式结论是:“长期在党的帮助下坚持了自己的进步,在白色恐怖的年代里,在政治上他从来不曾动摇,在创作上也从未走过弯路。这是一些人所不及的。”虽寥寥数语,今天读来仍意味深长。
        ●]984年1月,柯灵先生在香港举行的“20—30年代中国电影研讨会”上,发表了一篇极有学术分量的论文《中国电影的分水岭——郑正秋和蔡楚生的接力站》,柯灵认为:“郑正秋逝世表示结束了电影史的一幕,而蔡楚生的崛起象征另一章的开头。”“烈火般的热情,巨大的时代和历史感,是蔡楚生作品的特点,他用自己的艺术划分了中国电影的昨天和今天。”这是首次从中国电影史研究的宏观角度,给予蔡楚生的高度评价。

        蔡楚生随笔日记
        苏垣纪行(节选)
                    ——《迷途的羔羊》摄制外影日记
      一九三六年五月九日
      “五•九”又至矣!五月为多事之秋,而二十一条之最后通牒,尤为国人所痛心疾首,刻不或忘者!同人以天阴工作无望,乃环坐列数国耻,痛述国难,至为热血腾涌,悲愤莫名!嗟乎!寇深矣,而国人犹复梦梦,其能不为阿比西尼亚之续者几希?!    
        入晚,天较日间为爽朗,模糊之月色寻且隐约自东方上升;睹此大好山河,苟非流血,势将勿能图存,乃为热泪蕴眶,浑不自觉!

        《黑兵》(节选)
                    ——20年代后期中国电影史的轶闻
        黑兵,已忘记是哪一年的故事,只记得那是武侠和神怪片的全盛时期;那时,我供职于某公司……见鬼啊!那是什么“鸟人”穿的服装!一件像我们乡下土地庙里供的“青龙老爷”穿的大褂,一条像原始人遮下体的、剪成一条条树叶式的裙子,一顶纸糊多角的鬼冠,一双蒙古喇嘛式的僧鞋,一对舞台上清兵穿的绑腿,一根走江湖使的红毛长枪;而那些服装上面又都涂满了些大红大绿的、叫人看了要作3日呕的花纹!
        平心地说,那时我虽已在痛惜某一部分人灵魂的陷落,而有舍此他图的必要,但因为是大全的崩溃,实在无法挽救;而且个人暂时还不能不保持那可怜的地位,企图在艰苦中有所收获。所以除了是自己范围以外的,一切就只好装痴作聋,拿服从和敷衍了事……
        参观的人相当多,他们像跑进了运动园似的,带着惊奇的目光探头探脑,东张西望。有几位小姐,因为要跑到里面去看拍大明星的特写,算是鼓足了探险的勇气,提心吊胆地从我们面前经过,像是怕给我们吼一下子把她们生吞了似的。她们的精神是那样地恍惚,而且每人鼻子上还掩了一块香帕。我禁不住分泌腺里的小污珠,要从脸上的皮肤底下,很勇敢地冒到黑煤上面来……

        人物链接
        蔡楚生与郑正秋
        郑正秋是中国早期电影工作者,是当时上海明星公司的主力导演,一共编、导、演53部影片。由于熟悉旧社会的生活,了解观众爱好,在创作上善于组织故事和刻化人物,教化社会是他的一贯主张,取材上的商业主义加一点良心,基本概括了郑氏电影美学;同时,郑正秋重视人才培养,许多明星都是他一手栽培的。
        蔡楚生师从郑正秋,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们俩都是潮汕人,异地同乡,能够用自家的方言沟通,大大地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正如王为一导演所言:蔡老在郑正秋身上学到的最大本领,就是懂得了解观众的需求。蔡楚生继承了这一特点,他一生导演过的影片并不算多,但拥有为数众多的观众却是其他早期导演所无法比拟的。
        有评论认为,郑正秋为中国电影从无声到有声花费了大量心血,他的一生从各个领域进行电影的试验和创造,在当时是独树一帜的。他为中国电影民族化,寻找了一条道路,为中国电影的启蒙和发展打下了基石。在这些风格上,蔡楚生也很好的继承了郑正秋。

        下期预告
        被称为“中国电影院大王”的卢根,1919年在香港开设了新比照影院,开始了在电影界的传奇一生。随后他又与人合伙开办明达股份公司,当时美国各大影片公司的影片在中国放映,几乎都要经过他的公司。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除了拥有香港和广州多家电影院,他又拥有了上海多家大戏院,并出任中国电影院联合公司的董事长。

        特别鸣谢:省立中山图书馆地方文献部提供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