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menu

陈训勇:让蚂蚁登上艺术殿堂《新快报》

录入时间: 2007-07-30

陈训勇《墨牛、蚁民、野豆》
1956生于广东澄海樟林
1989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
1994结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课程班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中国香港亚洲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

主要收藏
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广州美术学院、南华寺淡浮院

 

    “有朋友说我是蚁王,因潮州话‘王’与‘缘’同音,所以我更觉得应该是蚁缘,我顶多是蚂蚁的‘代言人’。”陈训勇把他现在对蚂蚁的痴迷更多地看成是一种缘分。
    这个自称为‘‘墨牛”的艺术家大胆地创新,用大写意的手法描绘出了“蚂蚁一族”。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冈4刚结束的个展上,一大批知名书画家齐聚一堂,就他的蚂蚁作品召开了研讨会。并且,中国美术馆一下子收藏了他9幅作品。这一成绩在目前来看是比较少见的。从7月26日到8月5日,他的“蚂蚁一族”移师到了广东美术馆,引起了岭南艺术界的一次轰动。


    在草间品墨——·陈训勇“蚂蚁一族”水墨艺术作品展在广州开幕的前一天,我有幸采访了陈训勇先生。因为忙于布展,陈训勇把这次采访的地点安排在展厅门口。因此,我看到了在光环笼罩之外,远离人群簇拥后更真实的陈训勇。

用生命表达艺术
    初见陈训勇时,我没太敢上前打招呼。因为我所见到的陈比他海报上的样子瘦了一大圈,这让我有些不敢确认。正是这个原因,在采访的空隙,我和他的朋友聊天时说起这件事,他朋友跟我形容说“他是在用生命表达艺术”。其言语中,充满了佩服和敬意。
    在采访的一个多小时中,由于展览的诸多准备工作都正在进行,陈不断接到电话。对此,他频频向我表示歉意。陈笑笑说:“虽然办个展很辛苦,但是我很享受这个过程,同时这也是学习的过程。”
    身兼画家、企业家的他,今天仍能保持这种精神,着实让我惊讶,更深切地体会到了“用生命表达艺术”的含义。

小蚂蚁带来大麻烦
    说起7月7日在北京举办的画展,事隔半个月后的陈训勇仍然很兴奋。他说,为了我这点“蚁”事,方方面面给足了面子。
    这当然不仅仅是句谦词。
    事实上,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为期八天的这个展览,弓l起京城不小的轰动,用王鲁湘的话说,陈训勇的“小蚂蚁”给北京带来“大麻烦”。下面的几件事足以证明此点:
    ——开幕的当天,在美术馆里举办一个大型的陈训勇蚂蚁作品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有美术界专家学者一百多入之多,其中27人作了发言;
    ——展览期间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院院长田黎明、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等重量级人物参观了作品,并对陈的选题、笔墨给予肯定;
    ——一展览引起中国国家画院学术研讨府的关注并讨论;
    ——北京电视台第三套艺术欣赏栏目为陈做了专访
    让陈最为兴奋的是展览中的九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从开始的五张,到七张、八张,到最后追加到九张。在一次个展中同时被美术馆收藏九件作品,这实在是少见的事情。专家们这样形容,陈训勇以蚂蚁为创作母题,以及蚂蚁作品被国家收藏,填补了中国画的空白。
    为展览在北京的成功而兴奋.陈还有另外的原因。“最让我感动的是,展览证明我的画让老百姓看懂了。”陈说,有观众在展厅里握着他的手激动地说,这些画说的都是咱老百姓的事啊!

恐龙走了,蚂蚁留了下来
    布展在紧张进行,展厅中有股澎湃的创造力扑面而来,从作品的立意、布局到笔墨,甚至连装裱和布展方法都别具一格。
    展厅正中,是陈的一幅水墨画巨制《蚁·衍》,接近20平方米的蚁阵,层层叠叠,风风火火,像浩浩军团,像朗朗乾坤。它的四周,无论鸿篇巨制或是得意精品,一样的文人胸襟。一样的哲学意味。陈的画布局不拘一格,常常有突破传统的现代元素,笔意灵动而有神韵,充满他对蚂蚁“微物大慧”的感悟和手心合一的境界。说到笔墨,陈有颇多心得。他说,多少年来,我一直潜心以书法的笔意入画,力求每笔都有独立审美价值。此话不假.细看那些形神兼备的陈氏蚂蚁,果然一笔一划,都有起承转合轻重缓急的讲究,都不失节奏的韵律和属于他个人的笔墨情趣。
    “恐龙走了,蚂蚁留了下来。”在陈训勇这句掷地有声的话的后面,我想补充一句,陈的蚂蚁艺术也一定会留了下来。


对话陈训勇

    “余以为,蚂蚁,相对于人类而渺微,人类,相对于宇宙而渺无。芸芸苍生考分巨微,各为生存而奔波,各位荆钗而存在。蚂蚁,笑而不弱,骨头敢啃,以小博大,立刻移山。蚂蚁,微而不卑,协力尽责,默默耕耘,顽强生存。”

    ——节选自陈训勇《上善若蚁》


上善若蚁
    记者:您可以说是蚂蚁创作的第一人,看您以前从事花鸟创作就已经获过很多奖了,后来为何会将重心转到蚂蚁上呢?
    陈训勇:蚂蚁创作第一人不敢说,只能说目前像我这样投入画蚂蚁的人还很少。2003年之前我都是以花鸟为主。逐渐,我希望拓宽创作领域,让作品更具内涵,便开始考虑创新。多年创业的经历让我想到了蚂蚁精神。
    为匦蚂蚁,我开始收集大量相关资料。从查阅历史书籍上对蚂蚁的记载开始,像《本草纲目》、《老子》这些书我都已经熟读过,然后阅读了美国、德国科学家的研究资料,我的《上善若蚁》正是由老子的《上善若水》而来。
    从蚂蚁身上,我看到了生命之船、智慧之舟,看到了永远适者就是自然。难道不是吗?恐龙走了,蚂蚁留下来了,这是大地的盛情,也是蚂蚁对自然的顺应。

手心合一
    记者:不看画展,很难相信蚂蚁也能入画,您是如何做到的手心合一?
    陈训勇:一花一世界。小如蚂蚁,它们看似“干蚁一面”,平淡无奇,实际却并非如此。
    为了画画,我把蚂蚁当成宠物,在工作室和家里分别养了一窝。我把它们养在瓶子里,灌上嗜喱,经常拿放大镜观察它们,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发现了蚂蚁身上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根据它们的一个个小动作创作了《能把忙事当闲事》等作品。  久而久之,人物两忘,如王鲁湘所说“身与蚁化,神与蚁游。与庄周梦蝶一样.不知周是蝶来蝶是周”。

山外有山
    记者:托物言志,您画的蚂蚁是否承裁着您对人生的感悟?
    陈训勇:我认为,人活着必须要有价值,解决温饱以后就必须开始实现自身价值,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要有给我一滴水就要活下去的精神。每一片大海都是由水滴组成,作为单个个体时,毫不起眼,但汇聚在一起就是大海。如果停滞不前,就随时会有消失的危险。
    因为画蚁,我增长了知识。也因为画蚁,我得到了很大的启示。蚂蚁在人类面前是微不足道的,而人在宇宙中甚至是道无可道,什么都不是。从不自觉地闯入这个领域,到现在的自觉,我得到的启示是,从“山外有山”感悟大的虚怀,从“小而不弱”,“微而不卑”感悟小的尊严。

 

刘大为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

    品墨堂主人陈训勇先生笔下的蚂蚁,集草根意识、求生意识、集体主义意识、奉献意识于一身,面对它们,我们不能不以一种新的角度去思考人生,去观察社会;在艺术方面,陈训勇的蚂蚁画在题材上拓宽了中国画的表现领域,而且,如何以传统笔墨去表现一个前人几乎没有表现过的对象。这本身是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的。

王鲁湘
著名学者、香港凤凰卫视主持人

“上善若蚁”。陈君训勇之嘉言也。屑小之虫,命同苍生。训勇以忠、勇、勤、义、礼五德观之,泼之以浓浓淡淡之墨.写之以刚刚柔柔之笔,出之以儒家之仁,佛家之慈,道家之通达,此乃以身家性命与蚁为一。悯蚁乎?悯苍生乎?亦师蚁者也。

梁江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

    在我看来,训勇的难得之处在于,他以宿墨、大写意手法画水墨蚂蚁,运笔自如,用墨自信,粗服乱头而能畅行无碍,已臻心手合一境界。他的水墨写意,掺入了平面构成和现代设计的若干元素,甚至能和现代书法融为一体.有一种既传统又现代的韵味。我以为,训勇的独特所在,恰在于没有把蚂蚁作为蚂蚁画,他的蚂蚁族群不是科普挂图,而是人格化、精神化的符号。

薛永年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

    他的蚂蚁画得很好,我看了看,没有几笔。齐白石画的也好,他也是几笔,这几笔是里面、轻重、虚实、转折,包括干湿、宿墨。光看三、两幅也是耐看的。处理的手法更是前所未有的。


新快报记者:骆智冕

开放信息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

每日1630停止入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

咨询电话:020-87351468

预约观展:

通过微信公众号实名注册预约,到馆出示预约二维码、预约人身份证进馆。如需预约改期请先取消预约重新预约。每个成人限带1名儿童(未满14周岁)。
目前仅接受散客(个人)参观。

热门文章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