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国社会创业研究论坛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社会创业专委会2023年年会在上海财经大学举行

2023-12-1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上海讯(记者 查建国 陈炼)12月2-3日,由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指导,上海财经大学、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社会创业专委会主办,上海财经大学中国社会创业研究中心、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战略与创新创业系、教育部数智时代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虚拟教研室、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MBA中心承办,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创业创新系统工程专委会和中国技术经济学会技术创新创业分会协办的第四届中国社会创业研究论坛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社会创业专委会2023年年会在上海财经大学举行。

  上海财经大学常务副校长徐飞,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会长黄速建,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创业创新系统工程专委会主任、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汪寿阳分别致辞。论坛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创新创业自主知识体系与社会创业”主题展开,主要分为2场主旨演讲、2场主题演讲、5场平行研究论坛和1场实践论坛。

第四届中国社会创业研究论坛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社会创业专委会2023年年会会议现场之一 本网记者 陈炼/摄

第四届中国社会创业研究论坛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社会创业专委会2023年年会会议现场之二 本网记者 陈炼/摄

  为全球创新创业管理研究贡献中国新知

  徐飞表示,针对中国情境下的创新创业管理实践做什么、如何做、怎样做的问题,要推进创新创业与国家政策、产业升级、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科技成果转化、国际教育深度融合。同时,要从中国创新创业实践中提炼中国式创新创业理论,为全球创新创业管理研究贡献中国新知。

上海财经大学常务副校长徐飞致辞 本网记者 陈炼/摄

  黄速建对本次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他认为社会创新创业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民营企业作为推动发展的生力军,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性力量之一,民营企业的性质、功能和地位决定了民营企业对标世界一流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应然性。为此,要努力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引领社会力量参与共同富裕与国家包容性事业发展。

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会长黄速建致辞 本网记者 陈炼/摄

  汪寿阳提出,社会创业是推动系统工程领域发展的动力之一。他期待本次论坛成为学术交流的平台,促进不同领域的学者共同探讨创新创业系统新理念、新方法,促进我国创业创新体系更好地服务社会发展。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创业创新系统工程专委会主任、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汪寿阳致辞 本网记者 陈炼/摄

  在12月2日主旨演讲环节的上半场,黄速建发表了题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发言;明尼苏达大学卡尔森管理学院创业学讲席教授沙克尔·萨赫拉(Shaker Zahra)发表“The Role of Digital Technology in Social Entrepreneurship”发言;浙江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主持行政工作)魏江发表“社会创业的演进与时代命题”发言;吉林大学商学与管理学院教授、创新创业研究院院长蔡莉教授围绕“创新驱动创业:技术社会系统视角”做了分享。下半场发言中,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毛基业教授发表“数字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发言;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创始主任龙登高教授聚焦“社会创业的中国基因与传统表现”;内华达大学商学院教授、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 Journal联席主编李涌教授发表题为“Social Impact in the Ag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发言;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社会创业专委会主任、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刘志阳教授发表题为“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社会创业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探索”报告。

  在12月3日主旨演讲环节,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雷家骕教授发表“面向‘未来已来’的社会创业”发言;中国科学院大学教育基金会成思危基金理事长成卓发表“共建社会企业生态,共创共享美好未来”发言;美国明德学院终身教授施瑜玮作了题为“Social Entrepreneurship, Policy/Ecosystem, and Sustainability Transition”的分享;吉林大学管理学院葛宝山教授作了题为“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精一创业理论”发言;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院长林嵩教授围绕“数字创业的减贫效果——基于淘宝村的数据”作了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院长赵晶教授发表了“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刘志迎教授作了题为“企业家精神与企业创新战略”报告。

  主旨演讲环节分别由刘志阳,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苗青教授和南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张玉利教授主持。

  魏江认为,社会创业是推动包容性增长和共同富裕的有力措施。他在发言中阐释了社会创业的时代特征、制度特征和责任特征,提出了产业组织生态背景、社会组织变迁和共同富裕情境下的社会创业新命题。

浙江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主持行政工作)魏江作主旨演讲 本网记者 陈炼/摄

  蔡莉提出,创新驱动创业生态系统的形成是一个与技术社会系统相互影响且不断迭代的过程。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多主体间的合作、信息共享和资源交换是至关重要的,它们构成了创业环境中的互动模式和合作维度。平衡一致性匹配与互补性匹配则是促进合作和协同创新的关键。

吉林大学商学与管理学院教授、创新创业研究院院长蔡莉教授作主旨演讲 本网记者 陈炼/摄

  龙登高表示,在传统中国社会中,社会企业家一直扮演着公共领域微观主体的角色,义井、义仓、义渡、义学等都是鲜活例证,可见社会创业也具有着中华基因与本土传统。

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创始主任龙登高教授作主旨演讲 本网记者 陈炼/摄

  刘志阳提出,社会创业是解决复杂社会问题的创新方式,是推动商业向善的有效方式。他表示,要从推进全社会包容性发展出发,加快社会创业家培养,推进社会创业生态等基础性工作。他认为,中国社会创业自主知识体系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和理论逻辑决定的,有其历史背景、现实条件和理论基础。应从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入手,加快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创新创业理论体系。

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社会创业专委会主任、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刘志阳教授作主旨演讲 本网记者 陈炼/摄

  张玉利认为,社会创业是解决社会问题并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手段。他认为社会企业是为社会的企业,是靠社会的企业。他强调社会创业不仅是机会驱动的,也是资源驱动的,应该动员更多力量加入其中,久久为功。

南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张玉利教授作主旨演讲 照片由主办方提供

主旨演讲环节发言嘉宾之一 本网记者 陈炼/摄

主旨演讲环节发言嘉宾之二 照片由主办方提供

  以研讨有力推动社会创新创业实践发展

  会议提出,社会创业作为新时代推动社会问题解决的“第四动力”,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近年来,社会创业在我国消除贫困、解决就业以及改善社会环境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并有望在新时代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贡献更多力量。

  在“创新创业自主知识体系”主题演讲环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科研处处长邢小强,上海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于晓宇,南京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系主任张骁,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杨俊教授,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李志刚,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苏涛永教授,吉林大学商学与管理学院张秀娥教授,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张佳敏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张伟副教授,上海科技大学创业与管理学院周小宇副教授先后发表演讲。会议由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科研处处长陈滔和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教授、战略与创新创业系主任蔺楠主持。

“创新创业自主知识体系”主题演讲环节现场 本网记者 陈炼/摄

  在“社会创新创业与中国式现代化”主题演讲环节,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院长徐虹,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苗青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肖红军研究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管理学院李健教授,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汪忠教授,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李华晶教授,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发展规划处副处长冉戎,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研部焦永利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教授创新创研究中心主任王艳茹,上海市委党校发展研究院赵文聘研究员,同济大学创新创业学院许涛教授先后发表演讲。会议由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院院长靳玉英教授和上海财经大学期刊社社长郑春荣教授主持。

“社会创新创业与中国式现代化”主题演讲环节现场 照片由主办方提供

  在平行研究论坛和实践论坛环节,近80位青年学者汇聚一堂,围绕数字创业和社会创业最新前沿展开积极研讨。在大会闭幕式阶段,还进行了优秀论文颁奖和年度社会创业家展示活动,由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副院长丁浩员教授主持。

平行研究论坛和实践论坛环节现场 照片由主办方提供

  主办方介绍,中国社会创业研究论坛由上海财经大学社会创业研究中心主办。论坛自举办以来一直秉承开放、包容、共享、创新的理念,已经成为全国较有影响力的创新创业研究和实践的学术交流平台。本次论坛不仅展示了当下国内社会创新创业领域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也通过年度社会创业家展示活动有力推动了社会创新创业实践的发展。

  本次论坛由《经济管理》《南开管理评论》《外国经济与管理》《研究与发展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等期刊提供学术支持。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明尼苏达大学等海内外近80所高等院校近250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参加第四届中国社会创业研究论坛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社会创业专委会2023年年会嘉宾合影 本网记者 陈炼/摄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王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