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脊柱尖刀——应用超声骨刀切除胸椎黄韧带骨化

2020-07-31   杏林帮官媒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应用超声骨刀切除胸椎黄韧带骨化病例分享来了!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chenspine

专家简介:陈宇,医学博士,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脊柱外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胸椎黄韧带骨化是造成胸椎管狭窄最主要的致病原因,虽然其在临床上的发病率没有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脊柱常见疾病的那么高,但其危害却非常大,是造成脊柱患者瘫痪的重要原因。

就解剖特点而言,胸椎的椎管容积相对颈椎和腰椎来说最小,脊髓的血供相对缺乏,并且由于肋骨和胸廓的存在,胸椎几乎没有什么活动度,因此胸段脊髓对于骨化物的压迫可以说是最敏感,也是最脆弱的。由于骨化物所造成的缓慢压迫,患者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或者仅仅表现为轻微的下肢麻木;而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则可能迅速进展为下肢无力,行走困难,甚至是完全性瘫痪。

一旦出现临床症状,通过手术治疗切除骨化的黄韧带,解除脊髓压迫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式。但胸椎黄韧带骨化的手术治疗一直是脊柱外科手术的难点,技术要求高、难度大、风险高,尤其是累计3个椎节以上的胸椎黄韧带骨化手术时间长、出血多、致残率高,对于手术医生而言是极大的考验。

近年来,超声骨刀技术在脊柱外科手术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特点是采用超声波技术可以选择性的切除骨组织,而避免损伤周围的神经、血管等重要的软组织结构,大大提高了脊柱外科手术的安全性。自2016年开始,长征医院脊柱外科陈宇副教授在国内较早的应用超声骨刀进行了胸椎黄韧带骨化的整块切除,对比传统的磨钻技术,大大提高了手术效率,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并且通过研究发现,术中CT影像学的“轨道征”往往提示合并硬膜囊骨化,对胸椎黄韧带骨化进一步细化分型,对于减少术中硬脊膜损伤、术后脑脊液漏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此项成果已发表在神经外科国际权威的World Neurosurg杂志上。

病例一

男,59岁,因“双足行走踩棉花感伴行走不稳6月”入院。

查体:剑突以下(T6)躯体感觉异常,双侧大腿及小腿肌力4-/5级,双足肌力3/5级,双下肢反射亢进。

术前影像学示T2-T8黄韧带骨化,脊髓明显受压。

陈宇教授团队选择经后路锥板切除减压固定术,同时术中使用超声骨刀完整切除骨化节段的锥板及骨化的黄韧带。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双下肢肌力恢复至4+/5级,躯体感觉障碍缓解。

31801596161438030

陈宇教授长期致力于OPLL、OLF等脊柱韧带骨化性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在国内最早提出脊柱韧带骨化病的概念和诊断标准,并出版了国内唯一一部针对这一疾病的学术专著《脊柱韧带骨化病》,此类疾病往往同时累及颈椎、胸椎、腰椎等多个脊柱部位,在诊断上需要综合考虑,分清主要和次要问题,治疗上需要为患者制定合理、完整的治疗方案。

病例二

女,39岁,因“双下肢进行性肌力下降3周”入院。患者于3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肢的无力,且症状进展迅速,短短2周时间内,患者无法下地行走,且出现大小便失禁,躯体感觉异常等脊髓严重受损的表现。

查体:脐水平以下(T10)躯体感觉异常,双下肢肌力2/5级,双下肢反射亢进,病理征(+)。

术前影像学示:多发脊柱异位韧带骨化,包括有C2-C4和T2-T4后纵韧带骨化及T1/2和T10黄韧带骨化,脊髓明显受压。

患者在上海多家三甲医院就诊后,经医生介绍到长征医院陈宇教授门诊就诊。入院后,陈宇教授针对患者现有症状和疾病特点制定手术方案,首先抢救患者受损的脊髓功能,对下胸段脊髓进行减压,由于患者神经功能已近处于临界状态,稍有风吹草动,就可能导致患者脊髓功能进一步恶化。为此,陈宇教授选择超声骨刀整块切除患者骨化的黄韧带,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明显改善,仅3个月时间患者已完全恢复自理。为进一步改善神经功能,患者再次接受颈椎及上胸椎减压手术。术后患者神经症状进一步恢复。至半年随访时,患者双下肢肌力恢复至5/5级,大小便功能正常,患者也已恢复正常工作及生活。

关键词:
黄韧带,超声骨,脊髓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 国际数据
  • 国内数据
更新于 更多数据 >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