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
陈东

陈东

香港时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香港中国金融协会副主席、香港证监会4、9号业务持牌负责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士、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博士;曾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兼职副教授、美国沃顿商学院访问学者、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兼职教授;原中国银河证券研究所所长、原中国证券业协会分析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原中国人寿富兰克林资产管理公司总裁、原太平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

一、境外证券投资的开始和发展

      文章《金融开放进程中境外投资回顾与展望》提到,2007年是境外证券投资的元年,陈东专家指出,主要有两个标志性的事件。第一个是证监会颁布了《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境外证券投资管理试行办法》,也就是QDII,从当年的7月5日开始实施;第二个标志性事件就是四个QDII的发行(南方、华夏、嘉实、上投摩根),当时非常火,是全额认购,比如最后一个发行的上投摩根已经追加额度至300亿人民币,但是申购的资金是1200亿人民币。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政策不断放宽,各地方政府颁布的关于境外投资的特殊政策,对境外投资产生了较大影响。

      在介绍境外证券投资的主体和标的时,陈东专家指出,中国这几年的很多发展都是线性增长的过程,但唯独境外投资是非线性的。因为其一开始出师不利,过程也非常曲折。除了刚刚讲的2007年四个QDII发行很火之外,2007年的港股直通车被无限推迟,2008年的次贷危机,全球境况不佳,港股一路下跌。所以,四个QDII后来遇到了很大的挫折,都大幅跌破其发行的面值,跌破单位净值,所以整个进程就放慢了。

      来源:2017(第十三届)中国金融风险经理年度总论坛:金融稳定发展和科技应用创新下风险管理的使命和挑战——陈东《金融开放进程中境外投资回顾与展望》

 

二、境外证券投资的特点

      在文章中,陈东专家还提到境外证券投资过程的特点,并将其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国境外证券投资是有一个有管理的试点过程。第一,它有资格审批和额度管理。所有的境外投资机构首先要批一个资格,再去获取一定的额度。从宏观层面来讲,风险是可控的。此外,QD的额度是可以转让的,最高价格可达3%-4%,现在也可以到2%-2.5%。第二,它的创新和试点是非常小心谨慎的。我刚刚讲到一些地方性的境外投资试点,比如QDII是深圳前海推出的,之后不行了就赶紧叫停,可以说是非常小心谨慎。第三,整个政策的放开过程是渐进可控的,从刚才的路线图就可以看出。第四,投资逐步试水。对很多从事境外投资的金融机构来讲,投资也是非常渐进的,比如一开始先拿着一定的额度去开展,后来扩大额度,后来就是沪港通、深港通,在整个保险资产配置中的比例进一步提高。第二个特点就是投资的冷热与境内外资本市场的相对表现有关。另外一个就是债券投资,在中美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比较中可以看到,早在2014年的时候,二者利差达到最高峰,当时正好是境外资金通过QFII投资中国的债券市场,而现在又反过来了,中国资金投资境外债券市场。第三个特点就是投资的增减与人民币升贬值的预期有关。有升值预期的时候,大家不愿往外走;有贬值预期的时候,大家抢着往外走。

      来源:2017(第十三届)中国金融风险经理年度总论坛:金融稳定发展和科技应用创新下风险管理的使命和挑战——陈东《金融开放进程中境外投资回顾与展望》

 

、对境外证券投资的展望

      陈东专家在充分介绍境外证券投资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对其的展望。陈东专家指出,第一个展望就是,境外投资的趋势是不可扭转的,是会进一步扩大的。他特别例举了日本统计数据,因为日本的境外资产在全球是最多的,日本也在80年代资产泡沫高峰的时候就及时进行了海外布局,所以现在日本整个海外投资收益占其GDP的4%,是境外投资中的一个比较经典的案例,值得研究。中国现在目前境外投资结构与日本相比,日本8.53万亿里55%是证券投资,而中国现在的6.65万亿美元的境外资产里只有5%是证券投资。另外,伴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境外投资的步伐也会加快,紧跟着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比如,一带一路的开展。再者,海外投资实际上与中资金融机构在海外的布局和成长是同步的。1997年,买方机构基本都是外资,而2017年以后,在香港做IPO发行成交里只有1家是外资,9家都是中资机构。买方机构一旦做起来,对境外投资是非常有利的,因为外资机构不太了解中国进入海外资产配置和财富管理的需求。所以1997年时候,包括在2017年,个人高进,购买雷曼迷你债等,损失非常惨重;而中资机构比较了解中国客户的需求,也更加容易去做。

      陈东专家还对未来的从业者寄予厚望,他认为,随着海外投资规模的扩大、品种的多元化,风险管理的要求可能进一步提升。就经验而言,首先你要做过一段时间的业务之后才能知道如何进行风险管理。就目前的海外投资而言,虽然走过了十年,但是在大资管中也只占3%左右,但未来是扩大的趋势。对于未来的从业者而言,也是一个新的特点和值得研究的领域。

      来源:2017(第十三届)中国金融风险经理年度总论坛:金融稳定发展和科技应用创新下风险管理的使命和挑战——陈东《金融开放进程中境外投资回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