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研 > 科研进展
上海生科院等发现一种获取人类肝细胞的新方法
  文章来源: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发布时间:2014-03-03 【字号: 小  中  大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惠利健研究组最新研究发现,通过表达三个肝脏转录因子,可成功将人体皮肤细胞转变为肝细胞。这项获得人类肝细胞的方法,向最终实现肝细胞治疗、生物人工肝等领域前进了一大步。2月28日,国际学术期刊《细胞干细胞》(Cell Stem Cell)在线发表了这一研究成果。

  众所周知,中国被誉为“肝炎大国”。其中因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感染等原因引起的肝炎、肝硬化、肝癌以及其他终末期肝病患者往往只能通过肝脏移植来治疗,但肝脏供体的缺乏严重阻碍了肝脏移植治疗的应用。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肝细胞移植、生物人工肝等新型治疗手段也依然面临着肝细胞缺乏的问题。因此发展新的方法生产人肝细胞已经迫在眉睫。

  2011年,惠利健研究组已经成功将小鼠皮肤细胞转变为肝细胞,在世界权威学术期刊Nature上发表,并获得当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但他们发现,利用完全一样的方法,并不能将人的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为肝细胞。经过重新筛选和优化条件,他们成功建立了诱导人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为肝细胞(hiHep细胞)的方法。hiHep细胞表达肝脏基因,并具有肝细胞的许多功能,包括分泌血清白蛋白、积累糖原、代谢药物、药物转运等。通过将hiHep细胞移植到肝脏特异转录因子(酪氨酸代谢缺陷)模型小鼠中,hiHep细胞可成功整合到小鼠肝脏中发挥功能。经移植后的小鼠肝功能指标明显恢复,并有近40%的小鼠最终被救活。

  在中国科学院“干细胞先导专项”支持下,惠利健团队正在同国内的南京鼓楼医院、华东理工大学等一起全力研究是否可以将hiHep细胞用于生物人工肝,从而实现对人类重症肝病的治疗。

  参与该研究的合作单位还包括第二军医大学胡以平实验室、中科院上海生科院药物研究所潘国宇实验室、内蒙古大学王欣实验室、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马小军实验室等。该项研究工作得到了中科院、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经费支持。

 

上海生科院等发现一种获取人类肝细胞的新方法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