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王心心与心心南管乐坊的国际传播

王心心与心心南管乐坊的国际传播

2018年06月03日 06:48--浏览 · --喜欢 · --评论
粉丝:9858文章:3

2017-04-06 原文地址:http://www.xmtys.com/mnwh/mnwhlt/201704/t20170406_1016416.htm   

曾宪林(福建省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

  内容提要:心心南管乐坊是台湾当红的新南音艺术团体,其创始人王心心来自泉州南音乐团,曾任台湾汉唐乐府的艺术总监。自学生时代,王心心就对南音传承发展道路有了独特的认知。她追求与时俱进,追求将南音与现代艺术跨界结合。2003年来,王心心带领她创立的心心南管乐坊制作团队,专门从事现代南音艺术的创作、演出与国际推广,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她以每年创演一部以上新作的速度,向海内外推广,艰难走出了一条现代南音艺术的创新道路。为中国传统音乐的现代化与国际化道路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

  关键词:王心心 心心南管乐坊 南音 国际传播   

  传统南音,作为中国古老的乐种之一,在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潮中,正以不可逆转的弱势遭遇到现代艺术的侵袭。传统南音命运当何去何从?这一话题备受政府、学者、南音人、社会听众的热议。虽然,有相当部分的局内南音人企盼着原样传承古老艺术,但像王心心这样的局内人,却认为与时俱进才是传统南音本来的特质。这种认知,有利于王心心能够与国际艺术家进行跨界尝试,有利于将心心南管乐坊一次次的南音新作推向国际。

  一、王心心及其现代南音艺术理念

  王心心,是台湾当红现代南音艺术家。她的现代艺术理念源自青少年时代的政治活动演出,从小敢于演唱新曲,并希望通过创作创新来谋求得到非南音人口的欣赏与拓展南音在海内外非南音流行区的受众。

  (一)王心心的南音艺术经历

  王心心,1965年出生于泉州。父亲是南音与梨园戏的爱好者,母亲家是做手工琵琶的。王心心从小就浸润在南音的世界里,很早就崭露过人的音乐天分。

  1、青少年时期

  在王心心四岁时,父亲开始一句一句教她南管曲,为她学习南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她五岁就登台演出。她说其实并不是特别要学南管,而是自小生长在南管的故乡,耳濡目染下,自然就学会了。在她记忆里,小时候没有其他娱乐,以至于她根本不知道世上还有其他音乐。当时每天晚上大家一起在家里,或点着油灯或借着月光都唱南管,南管就像是她的摇篮曲。②

  王心心学南音的时候刚好处在“wg”中,公开场合不能唱传统的曲子。最开始是父亲深夜窝在棉被里教她的,因为怕别人听到。父亲唱一句她学一句,一首曲子两三天就能背下来,《雪梅教子》《听门楼》都是父亲教的。

  1981年她16岁时,开始了第一次专业表演。当时她跟着宣传大篷车沿村表演,演唱《计划生育好无比》《我爱农村大寨生活》《送哥哥去参军》之类的新南曲,宣传计划生育等政策。③

  2、艺校期间

  1984年,王心心在福建艺术学校面试时演唱新南曲,以术科第一名的成绩考上该校的南管专科。进入艺校后,她师承南音名师庄步联、吴造与马香缎等人,精研指、谱大曲及各项乐器,尤其擅长歌唱。在学期间,因长久缺乏自信,文科成绩不令人满意,使得王心心更加专注于南音乐器与唱功等术科的训练。当课后同学在玩时,她选择把时间花在背谱练唱上;寒暑假时同学大多选择回家,王心心却自愿留校,继续请老师指导。她认为自己是靠勤能补拙的学习方式,一直琢磨,一直练习,才取得一点点成绩的。④在学期间,她曾获中国大陆“全国曲艺新曲目”三等奖。

  1985年,学校挑选了王心心等同学出唱片。“当时学校挑选了几个同学,录制了八张唱片,我唱了两张半,其中一张是唐诗专辑《送友人》,是陈华智老师创作的。另一张是传统的曲子《阿娘听(女间)》。”⑤“唱传统曲子的那张卖得很好,但是《送友人》很差,根本没有人要买,这样的创作当时根本不被接受。”⑥两张唱片出版后,虽然传统曲子卖得好,新曲子卖得不好,但是结局却让王心心欣慰不已。由福建省送评的40多盘卡带参评中国音像出版社主办的“通美杯”全国盒式磁带大赛,只有两盘获奖,其中,《送友人》获得银榜奖。同年,她被邀请到北京演出。

  

1986年中国大陆“通美杯”全国盒式磁带银榜奖。

3、泉州南音乐团时期

  1987年,王心心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顺利分配福建泉州南音乐团,并于当年参加并获得华东六省“红灯杯”歌曲大赛最佳演唱奖。同年,泉州市政府从永春、德化、晋江、安溪、南安、惠安、石狮等八县市遴选出11位南音精英,组成参访团赴菲律宾交流。当时大陆对出国的管制极为严苛,王心心又是生平第一次出国演出,因此,她对这场难得的演出充满幻想与期待。实际演出时她才发现这场演出与此前想象的完全不同。原来这一场演出只是作为喜爱南音的华侨们交际饭局与娱乐的一种点缀。演出者与观众之间隔着一层厚玻璃,玻璃外的观众并不专注于欣赏玻璃内的南音艺术家的表演,而是打麻将的打麻将、划拳的划拳,完全不尊重玻璃内对麦克风用心弹唱的乐师。亲历南音沦为连麻将都不如的地位,王心心第一次对南音艺术的存活灰心到极点,她一回到泉州就和同学说30岁就要功退了。虽然1988年她还获得“福建南音广播大选赛”第一名,但无法改变她对自己未来的质疑。直到1989年遇到陈美娥与其兄陈守骏。

  

1989年王心心

1989年,台湾汉唐乐府艺术总监陈美娥与她的兄长陈守俊(时任乐府行政总监)赴泉州交流,并寻访一位色艺双绝的台柱来拓展南音艺术创作。作为资深南音艺人,陈美娥自1983年起成立汉唐乐府推动新南音,遂与王心心成为知音。此时,王心心需要一个更大的表演舞台来实现自己的南音梦想。陈美娥邀请王心心赴台教学,但那时大陆人到台湾很不容易,尤其是专业人士。这时,同行台大中文系曾永义教授半开玩笑地说,娶过来不就好了!1990年,王心心为了实现南音梦想,决定以“下嫁南音”的心情嫁给比自己大16岁的陈守俊。

  4、汉唐乐府时期

  1992年,王心心正式定居台湾,接任汉唐乐府音乐总监。扎实的南音专业与神似明星吴倩莲的娟秀面容,让王心心一加入汉唐乐府即备受瞩目。

  随着汉唐乐府巡回世界,王心心轻扫琵琶、低吟浅唱的动人演出,超越语言隔阂,博得各国媒体的高度好评。如1996~1999年参与汉唐乐府梨园乐舞《艳歌行》《俪人行》《荔镜奇缘》的海内外巡演。1997~1998年随汉唐乐府赴韩国、荷兰及法国“亚维侬艺术节”演出。1999年中法合作案《梨园幽梦》,于法国沙布雷艺术节演出(世界首演),并至荷兰乌垂克艺术节、法国爱弗立艺术节巡回演出。2002年受邀于法国亚维侬艺术节演出《艳歌行》等,使王心心声誉鹊起,南音之路愈走愈开阔。她的南音艺术理念也得以拓展。

  由于与汉唐乐府艺术理念的差异,加上夫婿陈守俊骤逝,王心心带着两个孩子离开了汉唐乐府,重新开拓自己的南音生涯。

  5、心心南管乐府创办以来

  早年音乐传统艺术的积淀、汉唐乐府期间艺术理念的实践以及在一批学生和粉丝的拥护下,2002年,王心心创办了“心心南管乐坊”。此后,王心心从原先工作单纯的演出者,转变成张罗大小事的团长,虽然一方面更容易实现自己的艺术理念,但反过来也让自己陷于团里各种琐碎的具体事务中。她说:“以前觉得演出是最累的,当了团长才知道要考虑灯光、服装、曲子的安排、是否分配平均,这里面有太多东西,”⑦过去在大陆,南管是生活的一部分,主人邀请乐师至家中演出,曲目也很随意。如今台湾的表演艺术却已是企业化经营,需要写企划案、申请场地等,事务相当繁琐。

  自2003年以来,心心南管乐坊“专注于南音指、曲、谱的传承与淬炼,对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南音源流与知识、美学等深入研究,并经常延聘专家进行文化讲习,搜罗南音学术信息,建立资料库。同时,每年或创作、或制作、或打造一出剧目,在海内外上演,有的剧目深受喜爱,连续演出数年。此外,乐坊还广收学员,期望通过南管课程培训,将古老乐种的根植于台湾这片土地。王心心还在小区大学、紫藤庐、中山堂堡垒厅等地开课,还曾任教于台湾大学音乐学研究所、台北艺术大学传统音乐系等。跟王心心学习南管的学员有在校的学生,也有头发花白的老人。王心心对前来拜师学艺的学生在音乐基础上没有要求,只要求学生有一颗淳美、恬静、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心。⑧

  (二)王心心的现代南音艺术理念

  王心心的现代南音艺术理念是在不断的演出实践中萌芽、产生,并在不断的创作、表演中发展、成熟。她的现代南音艺术理念为心心南管乐坊的国际传播、推广和影响力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1、现代南音艺术理念

  王心心认为,音乐无国界,就算语言不通,也能够靠音乐沟通。南音音乐特有的定、静、慢,像是一种修行,非常纯粹,非常个人,不是为了取悦观众,为了表演而表演的音乐。不论什么形式的创新,原则是一定要守住南管音乐的曲牌特色,并以传统南管曲唱字头、字腹、字尾的方式演唱,即便是跨领域合作,仍以南管曲牌音乐为核心。

  2、萌芽产生

  自16岁伊始,王心心接触并演唱创作的南音新曲,这些新南曲换汤不换药,是用传统曲牌填上新词,也开启了她创作南音的念头。艺校期间因演唱新南音《送友人》获奖而被邀请至北京表演,这极大地激发了王心心独立创作的欲望,以至于她希望有一天能把唐诗三百首写完。她说,将唐诗谱上南管曲牌来演唱,可以让人迅速掌握唱词的意义,更好地推广南音。她还说,“南音有大部分的曲目都是戏曲的片段,所以很多都是男女情爱,如果是要在中学生当中去推广,你很难更深入地解释。但古诗词本来就是他们常学习的,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大家比较熟悉,而南音是一种内在的艺术,也比较适合呈现古诗词的美。”⑨

  3、发展

  王心心到了台湾之后,慢慢地才真正领悟到南音的静,这就像是一种修行。南音是非常纯粹和个人的东西,是纯然自我熏陶的,而非为了表演而表演来取悦观众。创立心心南管乐坊后,她一边投入南管教学推广工作,一边致力于南音与当代艺术跨领域的合作,希望用创新的风格吸引从来没有听过南管音乐的新生代,让乐团能够永续经营。

  她在薪传传统文化的同时传播自己的艺术创新理念。她着手创作、录制、演出《静夜思》《园内花开》(再版)《昭君出塞》(新版)等,把南音与中国古典诗词文学结合,为南音艺术开拓了一个新天地。她创作了《葬花吟》《琵琶行》及李清照的《声声慢》等经典作品。在她看来,南音的艺术是空灵的,其魅力就在于它的静和定。她倡导用书法的审美去演绎南音,在演唱时需要留白。真正要享受南音,是要欣赏音乐里面的静和定,它是一种很内在的,是一种心与心的互动,并不在于听懂语言。⑩她认为,每个人对乐曲的阐释都是自由的,唱出来都是不一样的。作为一个曲子来讲,作曲家的创作很重要,演唱者的再创作同样重要。不同的演唱者,不同的情绪,都会有不同的解读。

  她认为,传统艺术不应该是现在说的一定要原汁原味,而主要是要学习精髓部分。好的传统需要坚守。这就是为什么记载的都只有骨架(骨干音)。古琴还能标记一些装饰音,南管就只有骨架,起音结束音都没有,空间很大,很自由。所以,每一次的创作都觉得有无限宝藏。

  但是,唯有创新才能给南音新生命,而这也与南音的定位有关。如果把南音定位成牢不可破的传统遗产,它就走不出去,如果把它定位在世界,它就需要不断创新,就可以和不同的音乐融合。创新即是为了把传统最美的东西呈现出来,把老祖宗的东西发酵出去,使南音成为世界的音乐。

  4、成熟

  近年来,她的心境逐渐由外而内转变,她希望自己未来在南音音乐的探索上,能够像佛经所说的“以心传心”,与观众之间,再也毋需过多的外在装饰,即使用最朴素的方式,几个琵琶单音、几声洞箫低吟,让听到她音乐的人,回归到最真实、最纯净的身心状态。为了呈现不一样的南音,王心心致力于让南音和舞蹈等各种艺术结合,并尝试将南音中的乐器独立出来,不仅在音乐创作上突破窠臼,更在视觉和舞台艺术上丰富南音艺术。她认为南音曲调散发出一种禅意,这样的宁静也是身处喧嚣繁杂的现代社会的人所需求的。她将继续把闽南各种戏曲元素融合进南音的骨架里,把闽南的传统文化传播出去,让更多的年轻人喜欢上南音这种古老的音乐。

  不仅如此,她还主张南音与舞蹈、歌剧、美声等不同艺术品种进行跨界,这在心心南管乐坊历年的新作中得以彰显。

  二、心心南管乐坊的艺术创新方式

  十多年来,心心南管乐坊先是在演出样式上加以突破,而后王心心自己也主动参与创作。在创作、制作、演出实践中形成五种不同类型的艺术取向。

  (一)新编唐宋诗词的时代演绎

  2003年,王心心出于内心音乐创作的冲动与需求,从南管音乐的空灵乐性与古典诗词意境的相吻合,邀请陈华智先生为李白的诗重新编曲,录制出版了南音《静夜思》专辑。这为心心南管乐坊以唐诗宋词入南管音乐的做法打开了一条通途。

  此后,王心心利用自身自幼修习浸蕴南音的优势,决定自己尝试以南管的曲牌编创诗词新曲。2006年,在林怀民的倡议和鼓励下,王心心以【中滚】【短相思】【序滚】【相思引】【锦板】【福马】【中潮】【翁姨叠】【声声闹】等曲牌为白居易的《琵琶行》编创了同名南音诗词,由王心心独自在舞台上弹唱45分钟。诚如林怀民所言,王心心的每一次弹拨就是舞蹈,每一个眼神都充满了戏剧。所以,作品获得了成功。

  2010年,选取了李清照的《如梦令》《声声慢》《凤凰台上忆吹箫》《添字采桑子》《一剪梅》等几首词,分别配乐以【望远行】【潮阳春】【二调过长滚】【锦板过中滚】【锦板】【锦板】。

  (二)当代艺术跨界

  2004年10月,新舞台与台北越界舞团合作演出现代舞《天籁》。2005年,以曹雪芹《红楼梦》为题材,采用了【锦板】【寡北】【生地狱】【中滚】【北青阳】等曲牌创作南管乐舞《葬花吟》。同年,与台湾云门舞集创始人林怀民、台湾现代舞蹈家罗曼菲、吴素君合作以及台北越界舞团联合制作《王心心作场》系列,如《胭脂扣》《昭君出塞》等,对南音和舞蹈做了很多的尝试,用南管曲目与现代舞元素跨域结合,吸引原本从不听南管音乐的人。2007年,改编了洪升昆曲剧本《长生殿》里的【春睡】【闻乐】【制谱】制作南管歌舞剧《霓裳羽衣》,2009再重新编创《霓裳羽衣》为南管昆曲版。分别合作过两个版本的《霓裳羽衣》,则是以【福马】、【双闺】、【越任好】、【中滚】、【北青阳】、【望远行】等曲牌编曲。

  

2004年《天籁》

  2005年《胭脂扣》
2005年《昭君出塞》
2007年《霓裳羽衣》

(三)跨国艺术家合作

  早在汉唐乐府担任艺术总监之时,王心心就以《艳歌行》《俪人行》等演出风靡海内外,被世界媒体誉为最具东方古典美的演唱家,她的表演也为国际艺术家所了解并认可。

  1、2008年舞剧《马可·波罗神游之旅》

  这部舞剧源于法国艺术家Amand Amar听到《静夜思》专辑后大为惊艳,因此辗转找到王心心,希望与她合作根据闻名世界的名著《马可·波罗游记》改编,以现代舞为基础的前卫多媒体舞剧《马可·波罗神游之旅》新作。经过几度思考后,王心心与之签订合作协议。2008年,舞剧由法国时尚大亨皮尔·卡丹投资制作,法国重要的编舞家玛丽克洛德·彼得拉加拉(Marie-Claude Pietragalla)编导、王心心编曲。作品充满超现实风格,甚至带有卡漫的前卫元素,用中国的金木水火土五行为主题,南管音乐自由拼贴。舞剧一开始由王心心饰演的中国女王穿着金光闪闪的大蓬裙,伸出双手揭开序幕,并引领这男主角马可·波罗来到中国,寻找梦中的爱情。王心心用【望远行】与【锦板】曲牌编了一支新曲。这部舞剧先后在北京、巴黎、意大利、威尼斯等演出,颇受法国文化界瞩目。

  

2008年《马可·波罗神游之旅》

2、南管现代歌剧《羽》

  2009年法国歌剧导演卢卡斯·汉柏斯提议合作一出南管现代歌剧,他的基本要求是剧情一定要设定在当代,这与现代台湾社会的生活与南管之间有相当大的断裂与隔阂的现实不太相符,让剧中角色自然地唱出南管曲子,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编剧卓玫君从后现代编剧的角度入手,重新诠释神话《牛郎织女》在当代的处境:假设织女永远找不到被牛郎藏起来的羽衣,继续在人世间辗转流浪,她该如何面对不再相信神话的当代世界。王心心独立完成全剧的编曲,她想象处在当代情境中的仙女,选用【长绵答】【二调】【一封书】【一番身】【锦板】【寡北】【序滚】【相思引】【野风潺】【千里急】【短相思】【长滚】【北青阳】【福马】【短滚】等曲牌谱曲。这出歌剧证明了古老的音乐仍然具有诠释现代生活情境的能力。

  

2010年《羽》

 3、跨乐种音乐会《琵琶X3》

  2013年,为纪念心心南管乐坊成立10年,她邀请苏州弹词丽调传人周红,日本萨摩琵琶鹤田流传人岩佐鹤丈,制作了这场跨乐种的音乐会。

  

2013年《琵琶X3》

(四)跨唱法的南音禅唱系列

  南音传统曲目中有一些宗教性的曲牌,如指套《普庵咒》《弟子坛前》,以及《南海观音赞》。当前在泉州、厦门流行最广的,被作为入门曲《直入花园》就是指套《弟子坛前》的一个曲牌。2007年,王心心改编制作《以音声求》时,是怀着一种无比虔敬的宗教信仰观念。作品是以南音《普庵咒》原曲牌为原型,把四管合奏的乐器及南管习惯演奏演唱所加的装饰音以最单纯的单音呈现并加上低沉的男声梵唱,衬托祈神赞神女声的高音咏唱,在男声与女声之间回荡着似有似无的泛音。器乐方面只用琵琶谱的骨干音,时间与空间上的留白,曲中琵琶单音厚实而稳定的接奏上升三个音阶以增强咒语的灵异,营造出一种声音与身体对话的禅境,在自流转空中,在将止未止间。这种做法也可以视为一种编曲形式上的创新。

  (五)新编现代诗系列

  2013年,王心心首次尝试与现代诗结合,为台湾文学馆10周年馆庆“南管音乐会”新编余光中现代诗《洛阳桥》及《乡愁》。2014年,将余光中现代诗集选取组成《诗意南管》,2015年在各地推广。这部作品的演奏不用强求表现,用自然去把握那份真表现。南音乐器包括琵琶,演奏时遵守金木相克的规例,意思是由木与金属发出的声音不能并存。在演奏过程中,木头出现的声音,金属要避开。由于现代人心很急、步伐很快,生活步调很紧张,而南音是一种非常沉静、优雅的音乐,能够让聆听的人静下心,创作这部作品的目的是希望透过为听众表演南音的方式,让大家放松下来,放慢脚步来体验生活,这也是现代人最需要的。

  三、心心南管乐坊的国际传播及其影响

  2003年之后,心心南管乐坊除了南音传统曲目与表演形制的传习与演出外,开始从事现代南音表演模式的创新与跨界合作,直至2016年以来,已累积出一定的成果。这些成果的崭新呈现,使心心南管乐坊获得国外演出数十场的机会,以及许多跨国、跨界的合作机会。

  (一)经典曲目的国际传播

  王心心身兼唱家、团长、企划等多重身份,她的艺术修为、艺术理念与在汉唐乐府的经验为心心南管乐坊的国际传播打通了经脉,推出了一部部经典曲目。

  1、曹雪芹《葬花吟》

  《葬花吟》创作于2003年,当时尚未与古琴合奏。王心心以南音的十三腔为基调,做了较多的铺排,极力渲染悲伤的情绪。全曲以南音独特的哀怨腔调韵味,勾勒出黛玉葬花时的凄楚惆怅。2005年,这个作品首次与古琴合奏,台南艺术大学中国音乐学系黄勤心担任古琴演奏。在演出中,王心心先用南音唱一遍,古琴伴奏,随后在琴声中用泉州话念一次。这部作品自诞生十多年来,在多个国家和地方上演。如2005年3月在法小学艇歌剧院演出,2006年7月受邀至法国、葡萄牙参与东方艺术节演出,2006年10月受邀至瑞士、法国参与台湾艺术节,2007年5月于法国巴黎音乐城演出。在欧洲剧院或艺术节上演出时,都是只有曲目介绍,没有歌词字幕的。每次演出现场就有观众感动而哭。这部作品于2016年4月21日在上海东方大剧院成功上演。

  2、《马可·波罗神游之旅》

  2008年8月,法国时尚大亨皮尔·卡丹为北京奥运艺术节制作之当代多媒体舞剧《马可·波罗神游之旅》,王心心受邀与法国知名芭蕾舞家玛丽克洛德·彼得拉加拉(Marie-Claude Pietragalla)合作,成为《马可·波罗神游之旅》演出的唯一华人演员。这场演出具有世界性的影响。

  3、《南管现代歌剧——羽》

  《羽》由活跃于欧洲歌剧舞台的法兰西剧院著名歌剧导演汉柏斯执导。王心心以传统南管曲牌音乐为基础,结合现代手法编曲,加入了日本的萨摩琵琶、印度的西塔琴,以及王世荣的北琶,乐师、歌队、舞者共同表演,用后现代美学演绎传统元素,使全剧充满了后现代歌剧形式美感。此剧于2010年8月台北实验剧场演出后,引起较大的反响。2010年10月受邀参加香港新视野艺术节演出,2011年12月受邀参与第12届旧金山世界音乐节演出,都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4、其他剧目

  2004年10月于新舞台与台北越界舞团合作演出现代舞《天籁》;2004年10月于皇冠小剧场与真快乐掌中剧团演出南管木偶戏《陈三五娘》;2005年5月于台北中山堂参加台北传统艺术季演出《南管心韵》;2005年8月于国家演奏厅与实验“国乐”团合作演出《南管之美》;2005年11月与台北越界舞团联合制作《王心心作场》,于台北中山堂演出;2006年10月《琵琶行》于台北中山堂首演;2007年9月于宜兰传艺中心演出《调声弄瑟》;2007年11月于台北新舞台演出《闽韵风泽——霓裳羽衣》;2008年10月于台北中山堂演出年度制作《笑春风·叹秋途》;2008年12月应香港文康署邀请演出《王心心作场——心之宴》;2008年受邀于温哥华世界音乐节;2008年11月受邀于德国世界著名舞蹈家碧娜·鲍许创办之舞蹈剧场演出《琵琶行》;2009年12月于台北新舞台年度演出《南管昆曲新唱——霓裳羽衣》;2010年3月台北国家演奏厅演出《南管诗音乐——声声慢》;2010年9月“时空情人音乐会——舒曼与南管的邂逅”首演于第十二届台北艺术节。2011年10月28-29日,王心心在旧金山(三藩市)国际音乐节演出,演出曲目包括李白的《清平调》、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梅花操》,29日晚与南印度小朋友合唱南管吟唱曲;2012年2月《南音绮响》应邀于法国土鲁斯亚洲制造艺术节演出;2012年5-10月于台北大稻埕曲艺馆演出“女子恋南管诗词系列”;2012年9月《南音欧游》,出席“传统中的现代性”法国巴黎索帮大学研讨会,“时间的融合”法国巴黎世界文化之家音乐会、“秋宴”法国巴黎吉美博物馆与法国参议院、葡萄牙里斯本东方博物馆、德国海德堡文化交流等;2012年12月于台北市中山堂心心南管乐坊年度制作《琵琶X3》;2013年3月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演出《琵琶·行——唐乐唐诗王心心》;2013年8月北京《声声慢》巡回演出;2013年11月澳洲布里斯本,蔡国强先生“归去来兮”个展,开幕演出;2014年~2016年在金门演出《百鸟归巢入翟山》,2016年,与东山县御乐轩与晋江陈埭民族南音社成员联合打造这一节目。

  

在东山县御乐轩排练现场

 

在金门公园演出现场
在金门翟山坑道演出

自2003年成立心心南管乐坊以来,受邀于各大国际艺术节或重要艺术机构演出,如法国亚维农艺术节、德国碧娜鲍许国际舞蹈节、比利时法兰德斯艺术节、荷兰东亚之音音乐节、温哥华世界音乐节、法国及葡萄牙东方艺术节、2008北京奥运艺术节、香港新视野艺术节、旧金山世界音乐节、法国巴黎参议院、巴黎小艇歌剧院、法国巴黎吉美博物馆、葡萄牙里斯本东方博物馆等。

  目前,台湾现代南管艺术中,心心南管乐坊处于创作高峰,其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许多外国南音爱好者都跑到心心南管乐坊学习南音或者调查南音。

  (二)王心心与心心南管乐坊的国际影响

  在海峡两岸、港澳、东南亚及欧美等地区,王心心享有台湾“南管女王”,“坐遍五张金交椅”的音乐全才,“当代华人最重要的南管音乐家之一”,台湾“南管天后”等美誉,国外曾有媒体称王心心为“最具东方神韵的艺术家”。由此可见她个人的艺术魅力与影响力。她与心心南管乐坊的国际影响除了从剧目国际传播外,还可以从音像出版与获奖情况,从名家与听众的评价中体现出来。

  1、音像出版与获奖内容

  2003年起,王心心以心心南管乐坊的名义,录制出版了南音系列CD作品与现场演出的DVD,向国际发行。同时还获得了一些奖项。

  (1)音像出版

  2003年,发行了唐诗南管吟唱《静夜思》CD,在这张专辑中,王心心选择弹唱了王之涣的名篇《登鹳鹊楼》与李白的《清平调·云想衣裳》《清平调·一枝红艳》《客中行》《菩萨蛮》《渡荆门送别》、《望庐山瀑布》《下江陵》《将进酒》《月下独酌》《独坐敬亭山》和《静夜思》等14首唐诗;2007年发行了王心心南管禅唱《以音声求》CD;2008年发行了《王心心作场——琵琶行》DVD与王心心南管吟唱《昭君出塞》CD;2011年发行了王心心南管锦曲指套精选《园内花开》CD;2014年发行王心心《此岸·彼岸》《记相逢》。

  (2)获奖内容

  2004年,《静夜思》获金曲奖“最佳民族音乐专辑奖”,并入围“最佳制作人”,2008年《以音声求——王心心南管禅唱普庵咒》专辑入围第19届金曲奖传统暨艺术音乐作品类“最佳宗教音乐专辑奖”及“最佳演唱奖”金曲奖。

  


  2009年《昭君出塞》专辑入围第九届美国独立音乐奖、金曲奖“最佳民族乐曲专辑奖”,还入围第20届金曲奖传统暨艺术音乐作品类“最佳传统音乐诠释奖”。

2、名家与观众评语

  云门舞集艺术总监林怀民评价:“她尚未开口,全场已经静候在那里;她开始吟唱,我们都不知道自己在哪里了。”香港乐评人周凡夫赞赏她:“王心心简朴的南管吟唱,让全场观众屏息凝神,如饮醪醇。”

  温哥华《太阳报》评论“王心心的歌声充满慑人的情感,令人久久难以忘怀”。台湾著名音乐学者林谷芳赞誉:“王心心自己是身兼器乐、歌乐与做工的优秀表演者,就如她改编南管曲牌来吟唱唐诗般,精微不减却仍有新意,因此,不只是歌舞的添加,即连音乐的变化我们对她都有一定的期待,而舞台形象及艺术魅力所为她带来的文化界参与,也加添了这种探索更多的可能性。”她还认为王心心的“静夜思——王心心唐诗南管吟唱”专辑做到了“真正让南管音乐在当代有了重新诠释的可能性”。台湾前“文建会”主委、文化学者邱坤良对王心心的表演也表示肯定,“这种艺术性所深藏的底蕴及内涵,实非一朝一夕之功,也只有心心才能如此表现,如此诠释。”国际知名艺术家蔡国强将王心心的演唱定位为代表着“两岸祖先共同的文化印记”。奥斯卡奖得主、服装设计艺术家叶锦添说:“每一次听到王心心呤唱,我都会偷偷地流下眼泪。我感觉在那个时候,真正地看到了一种传统女人所处于的独有世界观。”前台大教授、文学家曾永义这样评价王心心的新唐诗咏唱:“这才是地道的唐诗吟唱,其韵味之沁芳齿牙,岂是一般运用国语或其他方言者所能比拟!”

  结语

  王心心的南音修为与现代南音艺术理念养成于泉州,发展于台湾,成熟于心心南管乐坊成立之后。作为当下台湾现代南音艺术的代言人之一,王心心所主持的心心南管乐坊制作团队立足于南音曲牌传统,一方面沿着台南南声社与汉唐乐府开辟的路径,一方面自觉创新并拓宽传播路径,在国际汉学家的推介下,在各地文化学者、音乐学者的协助下,跨国艺术家的扶持加入,台湾当局的扶植,通过学术推广与艺术展演齐头并进,现场演绎与音像制品的传播并行。王心心与心心南管乐坊的国际传播经历了传统向现代表演艺术转型,从传统馆阁模式向现代专业剧团演变,从纯粹的南管音乐向小剧场舞台艺术、大型歌舞剧艺术、跨界、跨领域艺术拓展。在国际传播过程中,足迹遍及美国、法国、德国、比利时、荷兰、温哥华、葡萄牙,以及北京、上海、香港、台北、苏州、福州、泉州、厦门等地,主要着眼于大学、博物馆、教堂、文化中心、剧场、歌剧院,通过各国艺术节、城市艺术节、音乐节、音乐年会等途径,也接受电台、电视台、大学采访,为现代南音艺术以及中华古老音乐文化的当代国际传播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与贡献。

  参考文献:

  [1]心心南管乐坊《太极奖书面资料》,王心心提供。

  [2]韩见《王心心:给中国最古老的音乐注入生命力》,《外滩画报》2013年3月25日14:02:49。

  [3]王怡叶《让林怀民着迷的南管园丁——王心心》,《远见杂志》2005年10月号,第232期。

  [4]泉州网记者郭巧燕“泉籍知名文化人访谈系列之十六”《王心心:静下来是一种前进的力量》。

  [5]王和勋《悠扬清音传四海——略述台湾南管音乐家王心心为发扬南管艺术所作的贡献》,《科技风》2008年第16期。

  [6]王悦阳《今夜,聆听最美的〈葬花吟〉》,《新闻周刊》2016年4月21日。

  [7]尉玮《〈羽〉打造南管现代歌剧》,《文汇报》2010年10月17日。

  [8]汤雪敏《台湾南管演奏家王心心将于旧金山演出》,2011KTSF。

  [9]蔡明容Sf.worldjournal.com2011。

  注释:

  ①资料来源于心心南管乐坊馆长王心心的授权。

  ②2015年11月在台湾心心南管乐坊采访王心心本人的口述,结合她提供的材料。

  ③韩见《王心心:给中国最古老的音乐注入生命力》,《外滩画报》2013年3月25日14:02:49。

  ④王怡叶《让林怀民着迷的南管园丁——王心心》,《远见杂志》2005年10月号,第232期。

  ⑤泉州网记者郭巧燕“泉籍知名文化人访谈系列之十六”《王心心:静下来是一种前进的力量》。

  ⑥同上。

  ⑦同⑤。

  ⑧王和勋《悠扬清音传四海——略述台湾南管音乐家王心心为发扬南管艺术所作的贡献》,《科技风》2008年第16期。

  ⑨同⑤。

  ⑩同⑤。

  王悦阳《今夜,聆听最美的〈葬花吟〉》,《新闻周刊》2016年4月21日。

  尉玮《〈羽〉打造南管现代歌剧》,《文汇报》2010年10月17日。

  汤雪敏《台湾南管演奏家王心心将于旧金山演出》,2011KTSF。蔡明容Sf.worldjournal.com2011。

  王和勋《悠扬清音传四海——略述台湾南管音乐家王心心为发扬南管艺术所作的贡献》,《科技风》2008年第16期。

    


投诉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