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3-13 16:15 发布于 德国 来自 微博网页版 已编辑
鱀,也许很多人是第一次见到这个字。早在《尔雅》中,这个字便已经出现了,用来描述一种在长江中生活了2000多万年的特有淡水豚。只可惜这个字仅存在了2000多年,现却已是一个名存实亡的字了。

川汇找到我们,希望定制一只漆杯,借此纪念这一古老却已消逝的物种。交谈之后才得知,原来在川汇幼时,亲眼见过这一神奇的物种,“想起我小时候安庆去铜陵的船上类似的场景,十几头江豚在船头翻腾追逐,突然间一声更粗壮的呼吸声从江中传来,一头白鱀豚破浪而出,缓缓地跟在船侧,那优雅而沉稳的泳姿,远不是江豚上窜下跳可比。如今20年过去了,我依然记得那‘噗’的一声呼吸,那个宛如神迹的身影,和800多年前中年陆游看到的一样的风景,真壮观也。”

能亲眼见到这种传说中的物种,是多么难得且珍贵的经历,也难怪那优雅的水中之影会牢牢地印刻在心中直至现在。白鱀豚的背有着江水般的青灰,腹部则是一种柔软的洁白色,这种颜色用白蝶贝表达再合适不过。博文用利落的刀法勾勒出了白鱀豚狭长的吻与那矮矮的三角背鳍,两只精灵便在水中嬉戏起来。当薄如纸张的蝶贝贴附于黑漆之上,便会泛出那特殊的幽幽浅白青蓝,正如同透过江水,与水波一起闪耀的白鱀豚灰。衬托于螺钿之下的细微银粉,则带来了那一抹腹部的洁白。

晨间也是白鱀豚活动的时间,陆游曾在《入蜀记》描述了白鱀豚在江面畅游的场面,“每出,水辄激起,沸成白浪,真壮观也”。暖色的朝阳给江面撒上金色,白鱀豚曾就游在其中,激起一层层银白的浪花。博文在杯的外侧选择先用金丸勾勒出一条条水波,而后让金银平目粉过渡其间,当然,也少不了几颗闪耀却克制的翠色螺钿碎片。随着杯子在手上旋转,细小的金银颗粒折射出流动的光斑,化作了那一群群长江中的精灵留下的江中、以及历史长河中最后的波澜。

与以往的红漆“文”字款不同,这次的“鱀”与“文”字落款,博文特意选择用夜樱涂完成。在推光之后安静的黑漆面之上,用特殊的漆液书写出这个古老的文字,干燥之后微微凸起的玄色文字融合在背景的漆黑之中,只有在微微侧起的角度观看时,才能隐隐看到这消失的文字,正如现实中一样,白鱀豚也只剩我们记忆中那模糊的影子了。

2006年,白鱀豚被宣告“功能性灭绝”。而后,自然中也再没有一只被白鱀豚发现,甚至当我打下这段文字时,我的输入法中,也怎么都找不到“鱀”字。一个物种的消逝总是令人难过,特别还是这么一种优雅而又充满好奇心的古老物种。对于器物作者的我们来说,对物种的保护所能做的,十分有限,能做的,也就只有将对物种的纪念,融入器物之中,让器物成为人与已经消逝物种间最后的纽带。我想这也是为一个物种投入几个月去制作一件漆器的意义所在。

漆也好,金或螺钿也罢,都是非常稳定长久的材料,也许千年之后,有人看到这个漆杯,还能想到,曾经的长江中还有这么一种神奇的物种,叫白鱀豚。

@诸宫调字子鱀

*白鱀豚影像照片均来自网络
欢迎新用户
o p

正在加载,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