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TA说
百度百科·TA说
闻是艺术
总经理,广州闻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艺术领域创作者
李丛:“丹青一劳役”——略谈廖宗怡先生的艺术人生

廖宗怡,1937年出生于广东省潮州市,195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2年到广州美术学院进修。长期从事美术创作,自学篆刻,作品参加全军第二届书法篆刻展、国际书法展、中日书画展等。也曾于《解放军报》、《解放军文艺》杂志作过美术编辑。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美术协会理事、广州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室创作员、解放军美术书法研究院广州军区分院副院长。

“丹青一劳役”

——略谈廖宗怡先生的艺术人生

文/李丛

对于乡贤廖宗怡先生的大名,笔者早已多有耳闻。素闻廖老精通十八般才艺,数十年来游刃于版画、宣传画、油画、水彩、漫画、雕塑、国画、书法、篆刻、速写等多种艺术门类,甚至连广告、美编、剪纸、修补字画也一致通吃,其中仅仅国画一项,便包揽了花鸟、山水、人物三大版块,并且每一个专题都有极其出彩的表现,难怪笔者之前曾亲耳听过广州美术学院老教授蚁美楷先生和广东画院老画家赖征云先生二老,一同提起廖氏的才华都举起大拇指赞不绝口,由此可见廖老的才艺水平并非泛泛之辈可以比拟。

小暑前夕,在画友罗益群先生的牵线搭桥下,我终于有幸在廖老的工作室里,与这位仰慕已久的乡贤进行了整整一个上午的长谈,才体会到什么叫“百闻不如一见”!廖老比我想象中还要精神矍铄,谈吐也相当儒雅,到底是从部队中历炼出来的老战士,八十开外的年纪却丝毫没有任何孱弱之感,说起话来声如洪钟,走起路来健步如飞,讲起艺术人生可谓如数家珍,滔滔不绝,提起曾经的风云岁月则心如止水,波澜不惊。虽是彼此第一次见面,连续几个小时的交谈,中间竟没有出现任何尬聊和断片,而廖老脸上始终挂着温和亲切的笑容,偶尔讲到精彩处他还会索性起身做几个动作以增加谈话内容的画面感,与这样一位丝毫没有耳背、没有代沟、没有语言隔膜、思维又特别敏捷的老前辈聊天实在是人生一大幸事,好一个热情奔放、心无挂碍的老顽童!

出生于潮州的的廖宗怡,祖籍饶平黄冈,自幼酷爱美术,早年就读于汕头广旅小学,当时的美术启蒙老师周振寰先生常常带领他创作如“抗美援朝”和“保家卫国”等题材的街头巨幅政治宣传画和漫画。随后他就读于汕头华侨中学,在粤东书画界名宿王兰若先生的指导下学过水彩和油画,为了训练造型和基本功,王兰若先生常常带他外出写生,并提议让他把重点放在人物画上,因此当年学校的音乐室墙壁上的音乐家油画肖像皆由廖老执笔完成。

1955年,廖老报考了中南美专(广州美术学院前身)附中,可惜未能如愿以偿,竟然名落孙山。第二年4月,刚好当地驻军到地方物色搞美术工作的人才,王兰若先生便把年轻的廖宗怡推荐给部队,并鼓励他到部队参军。于是廖老便在41军团部负责俱乐部的工作,工作范围包括管理图书、布置会场、搞展览、出墙报等,可谓都无所不包、无所不为,甚至连部队里各种红白喜事的所有广告画、宣传画、场地布景等都由他负责设计和制作。多年的军旅生活使得他坚强而独立,在军区美术组的老同志的带领下,他慢慢学会了如何观察生活、捕捉生活中的亮点,并画下大量有感触、有感染力的场景速写。

廖宗怡 油画作品(与张树军合作)

廖宗怡 油画作品(与张树军合作)

廖宗怡 宣传画作品

在部队期间,廖老每当碰到困难总会想办法迎难而解,并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种专业技能,由于他表现突出,部队领导便鼓励他创作一些反映部队生活的作品,结果他不负众望,屡有佳作投稿后都被报社采用,名声也日益增长。1959年,他被推荐到部队里负责国庆10周年的献礼创作,再次因成绩突出,半年后就被调到军政治部宣传处从事美术创作。1962年,廖老终于正式成为美术工作员,并被送到广州美术学院进修,开始系统学习版画。

在六十年代的几次全国全军美展上,廖老以“优秀工作者”的身份,在总政治部的组织下,亲眼观看了叶浅予、黄胄、罗工柳、伍必端、李天祥等前辈名家的现场表演。1979年,他又参加了“对越开展自卫反击战”,创作了很多优秀的战地速写。由于成绩十分突出,从战场上回来后,便被借调到北京,先后在《解放军报》、《解放军文艺》编辑部当美编十余年。此外,廖老曾参与过不少重大的艺术活动,其中较为重要的,有1980年受命担任“第35届国际军事理事会”的艺术总监,廖老当时花费了整整半年的时间,亲手将85个国家的国旗和国名都绘制在会议牌上,此举一时在部队成为美谈。另一次是1982年负责“国际军事体育理事会第23届射击锦标赛”的美术设计工作。这些特殊经历,都大大丰富了他的眼界和见识。

在七十年代,他还多次参加军区组织的创作学习班,完成了早期的代表作《最高的奖赏》、《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等作品。直到1987年,他正式被调入军区文艺创作室,先后创作了《阵地午餐》、《将军与士兵》等作品,好评如潮。其中版画《最高的奖赏》参加全军第三届美展并一举摘冠,当时全国有16家报刊刊载了这幅作品,在画坛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而在2007年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之际,他又与油画家张树军先生合作创作了《1997/香港防务交接》的巨幅油画,更是将他的艺术生涯推向了另一个高潮。

有了以上这些丰富的经历,使得廖老后来转攻国画时可谓信手拈来、如鱼得水,并且自然有了一种比较独特的韵味。窃以为,他的花鸟画是融合了吴昌硕的海派笔墨和构架,参入民国时期某些粤东名家的意趣,加上早年的油画和版画底子,用笔泼辣,用色凝重,墨色参透,水乳交融,运用各种深浅虚实的对比,在厚拙的气质上又多了一些印象派油画笔触的朦胧之感。其山水画多为大幅巨作,构图跌宕起伏,皴法密而不闷,用笔驾轻就熟,轻松自如。特别是关于对景写生的系列,更加充满浓郁的生活情趣。其人物画更是常常出奇制胜,构图新颖,构思巧妙,无论从造型到笔墨,从神采到意蕴,皆体现出他惊人的驾驭能力。特别是他近年创作的某些当代人物题材,如《舞翩跹》、《憩》、《疑是白云飘落地》、《共享》等作品,更是惊艳而时尚,具备十分强烈的时代特色,让人压根就想象不出这是出自一位八十多岁的老者之手!

廖宗怡 国画作品

廖老对篆刻的接触时间甚早,早在六十年代,部队刚好有一幅名为《林副主席教导我们创四好》的国画缺了一个压角章,廖老便受命为此画补印,竟凭着自学成才的本领艰难地完成了此项任务,这也是他人生中所刻的第一个章印。之后,他以齐白石为师,略参甲骨文的笔法和韵味,逐渐将篆刻一门也训练成他后来让人津津乐道的拿手绝活。1988年还到过日本作篆刻交流。他的书法则是当年在老战友陈玉先先生的提议下,仿学李可染先生之笔意,无论从结体到用笔到气质,皆得其精髓,几可乱真。雕塑虽然算不上他最为引人瞩目的艺术门类,但他也同样有过不少经典之作,他曾多次为部队营区做过以部队为题材的浮雕,此外,驻澳部队珠海基地的浮雕,则是他与老朋友招炽挺先生一起合作完成的。这些常人所不具备的画外之功,皆为廖老的国画创作增补了极其有利的条件。

廖老在退休之后,依然保持着年轻时的那份乐于学习的干劲和热情,于2000年至2005年期间,他又进入到全国500强的广告公司担任艺术顾问,与年轻人一起,接触了由电脑制作的平面设计和3D动画设计。甚至在2007年的某一天,比他小了整整一轮的画友张树军先生无意中说了一句“画油画亮部用色要灰,但画暗部颜色要饱和”,竟也被他当成座右铭,并活学活用直接应用到创作中去。

纵观廖老在艺术上的精彩表现,可谓成绩斐然,近年来又参加各种国家重大题材的创作,其作品多次荣获国家或全军的大奖,并被有关美术馆和博物馆收藏,成为第二批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尽管如此,他依然淡泊名利,一直保持着极其低调的姿态,甚至还曾多次婉言拒绝过不少好心人要为他在美术馆举办展览的美事……数十年来,他尽忠尽责,不计得失,每当国家和社会有需要时,他总义不容辞地无偿奉献出佳作,甚至亲力亲为迎上前线,默默为社会做过很多重大的贡献。

廖老一直将母亲当年的谆谆教诲铭记于心:要与人为善、不要轻易麻烦别人、要明白每个人都是各有优点和各有所长。这位善良、淳朴的母亲虽然没有留给孩子多少物质上的财富,却教会了孩子如何坦然面对生活和笑看人生。正是这种朴实、善良的本性,以及自觉、自律的性格,使得廖老在跌宕起伏的人生中从容应对,不屈不挠,不卑不亢,自嘲为“丹青一劳役”,凭着过人的天赋和毅力,一步步地磨炼成为诸多艺术同道心目中多才多艺的“画坛多面手”!

2020年7月9日

廖宗怡、罗益群、李丛(合作) 国画作品

附录:廖宗怡主要艺术成就

主要获奖及参展作品

1964年套色版画《最高的奖赏》获“全军第三届美展”优秀奖。

1972年套色版画《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入选“纪念‘讲话’发表30周年全国美展”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当时由国务院作为国家的优秀作品分发给驻外使馆悬挂。

1979年版画《真金》入选“全国学习张志新同志摄影、书法、美术作品展”。

1981年版画《戎马春秋》入选“第七届全国版画展”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1982年版画《饮漓图》入选“全国少数民族生活画展”。

1982年版画《马克思》为纪念马克思逝世100周年版画集[伟大的马克思]而作。

1985年版画《清晨我常看见他们》入选“中国体育美术作品展”。

1987年版画《阵地午餐》获“纪念建军60周年全国美展”佳作奖。

1987年版画《壮士一别》获“建军60周年美展”佳作奖

1989年版画《时间空间》入选“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1990年版画《冷月》入选“广州军区五人联展”。

1990年中国画《春韵》(合作)获“第二届全国体育美展”银奖。

1991年版画《两棵合欢树》在解放军文艺杂志发表。

1992年套色版画《时间时间时间》获“第十一届全国版画展”铜奖。

1992年中国画《原做桂林人》(合作)获“全军美展”银奖。

1993年版画《生命的旋律》入选“第四届中国体育美展”。

1993年篆刻《毛主席诗词》(四方)获“全军书法展”二等奖。

1996年中国画《华夏之子》入选“全国首届人物画展”。

1997年油画《雪山永远的歌》入选“庆祝建军70周年美术作品展”。

1998年油画《将军与士兵》获“‘抗洪礼赞’全军美术作品展”优秀奖。

2002年油画《服装的记忆》获“第五届全国工笔画大展”优秀奖并被收藏。

2005年中国画《送了一家又一家》获“广州市第四届美展”优秀奖。

2007年油画《香港防务交接》(合作)入选“建军8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

2008年油画《点滴情》入选“‘抗震救灾 心系汶川’全国美术作品展”。

2008年油画《世纪之交》入选“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美术作品展(广东省展)”。

2008年中国画《红色宝剑在行动》入选“第五届广东省中国画艺术大展”。

2009年油画《战车吉他手机》入选“建国60周年全国、全军美术作品展”。

2010年中国画《他是他的同学》入选2012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2010年油画《太极》入选“第十六届亚洲运动会当代艺术展”。

2011年中国画《抢修》获“第七届中国美协会员精品展”优秀奖。

2012年版画《回家》入选“首届中国美协会员版画精品展”。

2013年中国画《渔归》获“第二届广东岭南美术大展”银奖。

2015年9月29日由珠海市政协书画院主办,珠海古元美术馆协助的“招炽挺、廖宗怡美术作品展”

2015年10月30参加珠海市政协书画院赴台湾台北市举办《两岸四地书画家作品展》

2016年8月油画《延河边》(合作)被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确立为资助项目。

2017年7月油画《1949北平防务交接》(合作)参加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暨第13届全军美术作品展。

2017年7月油画《彝海结盟》(合作)参加中国(南昌)军事美术作品展,并被收藏。

主要收藏及艺术活动

中国美术馆、中央军委八一楼、毛主席纪念堂、江苏美术馆等国家级文博机构均有其作品收藏,并有作品撰选入编国家版《中国现代美术全集》。

1988年赴日本作篆刻艺术交流。

1992年出版《廖宗怡画集》。

1996年获中国版画家协会授予“鲁迅版画奖”。

文章作者简介:

李丛,1985年出生,广东澄海樟林人,结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国画花鸟画系高级研修班,早期以写意公鸡和工笔草虫见长,后旁涉山水及人物。擅长写作,已著有文学作品约两百万字,现为湖南《艺术中国》杂志驻广州工作站站长。

作者  闻是艺术|2020-07-11 13:29:38
阅读186 0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百科立场。举报
转载本文时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并请附上出处(百科TA说)及本页链接地址。未按照规范转载者,百度百科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闻是艺术
总经理,广州闻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艺术领域创作者
闻是艺术
总经理,广州闻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艺术领域创作者 百科特约作者
345
篇文章
粉丝
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