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TA说
百度百科·TA说
物种说
分享物种知识
海蟑螂是生活在海里的蟑螂吗?
海蟑螂体长可达5厘米,体表颜色为黄褐色或者黑褐色,有角质化的骨骼,并周期性的蜕皮。身体呈卵圆性,分为头、胸、腹。头部有一对黑色的复眼,两对触角和一个咀嚼式的口器。第一对触角短小不容易被发现,第二对触角发达,长鞭状,依照不同的种类可分为35到45节。

在周星驰主演的电影《唐伯虎点秋香》,“小强”一词成为蟑螂的代言词,加上蟑螂的生存适应能力很强,所以人们把蟑螂戏称为“打不死的小强”。

《唐伯虎点秋香》片段

俗话说:“陆地有什么,大海里就有什么。”从生物角度来看,它们之间并没有太近的亲缘关系,不过是对海洋生物一种昵称罢了。比如,陆地上有大象、狮子、骏马、兔子,大海则有海象、海狮、海马、海兔。按照这种说法,莫非大海里也有海蟑螂?没错,有这样一群在海边长大的“虫子”,不过海蟑螂并不是大海里的“小强”,甚至可以说它和陆地上的蟑螂没有任何关系。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海蟑螂。

海蟑螂与蟑螂还真的不是一家人

“海蟑螂”乍一听会让人以为它是生活在海里的蟑螂,或者是蟑螂的“亲戚”,其实不然。

海蟑螂

海蟑螂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动物亚门软甲纲等足目潮虫亚目海蟑螂科,蟑螂属于节肢动物门六足亚门昆虫纲蜚蠊目蜚蠊科,二者可以说是血缘上毫无联系。海蟑螂和我们常见的鼠妇是近亲,外形上也较为相似。海蟑螂是半陆生潮虫,长时间泡在水里会淹死,但离开水也会干死。相比之下,它的陆地亲戚鼠妇、卷甲虫等完全陆生的潮虫就不像它那么矫情。简单地说,蟑螂是昆虫,海蟑螂是潮虫,两者有本质的区别。

海边活跃着的海蟑螂

昆虫是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节肢动物,是世界上已知家庭成员最多的动物类群,估计至少有100万种之多。而以海蟑螂为首的潮虫则相对弱小多了,全球范围内的潮虫物种数量精油3710种。不过,可不要小看它们,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其实经常可以看见它们。

不是蟑螂的海蟑螂长什么样呢?

海蟑螂体长可达5厘米,体表颜色为黄褐色或者黑褐色,有角质化的骨骼,并周期性的蜕皮。身体呈卵圆性,分为头、胸、腹。头部有一对黑色的复眼,两对触角和一个咀嚼式的口器。第一对触角短小不容易被发现,第二对触角发达,长鞭状,依照不同的种类可分为35到45节。

胸部可以分为7节,每一节有一对附肢,称为步足,用于爬行、游泳和捕食。腹部可分为6节,前5节长有5对叶片状的附肢,是呼吸系统组成的部分。第6节为尾节,长有1对尾指。雄性第二附肢特化为生殖器,是分类学的依据之一。

别小看了海蟑螂,作用可大了

人工养殖的海蟑螂

海蟑螂可没有蟑螂那般惹人厌,作用可大了,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海蟑螂是陆生等足类中个体最大、最原始的种群,全世界将近有40多种,大多数生活在近海出的礁石缝隙以及人工码头等建筑摄食的空隙处,是潮间生态系统的重要守护者。我国的海蟑螂种类主要有奇异海蟑螂(Ligia exotica)、暗灰海蟑螂(Ligia cinerascens)两种,前者主要分布在北纬39°以南的沿海地区,而后者主要分布在青岛至丹东一带。

大连黑石礁海岸采集到的海蟑螂

海蟑螂是海洋等足类向陆地演化的过渡态,有着独特的生物学研究价值。随着海水潮汐,海蟑螂会规律性地在高潮线与低潮线之间进行迁移活动,它们既不能长时间生活在水里,也无法完全离开水环境,因此无法长距离迁徙,种群扩散能力低。这种生存状态几乎和河马一样。

海蟑螂属于杂食性动物,以海藻、昆虫甚至是同类幼体为食,它们可以摄入海岸边的硅藻、海囊藻等藻类,这不但填饱了它们的肚子,还可以有效地清除掉海岸的有机碎屑,为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贡献出了一份力量。

海蟑螂吃西瓜

海蟑螂不仅不是害虫,还是一宝

海蟑螂非但不是害虫,还有许多值得利用的方面。

海蟑螂吃掉岸边的藻类,减轻了海藻堆积所造成的腐臭,加速了物质之间的化学循环,对于生态环境的维护大有好处。他还是海鸟、蟹和近海鱼类的天然食物。海钓爱好者常常会选用它作为饵料,一般来说会有不错的收获。人工饲养下的海蟑螂不会携带寄生虫或有害致病菌,可以作为养殖鱼类和蟹类的优质活饲料。

作为药物时,海蟑螂还能治病救人。我国沿海地区常以海蟑螂为主药,经过烘干炮制以后,通常口服或外敷,可用于跌打损伤、消肿止痛,或治小儿疳积、痈疮肿毒等。海蟑螂的提取物对人子宫癌细胞、人胃癌细胞和人非大细胞肺癌细胞军鱼明显的抑制作用。这就说明海蟑螂体内含有某种对正常细胞低毒,但对于肿瘤细胞高抑制的活性成分,未来有望可以开发出新的抗癌药物。

广东湛江海边聚集大量海蟑螂

不过,海蟑螂也有让人“讨厌”的一面。在南方紫菜种植区,靠近海潮间带区域,恰恰和海蟑螂的栖息地相重叠。加上紫菜的口感细嫩、水分多,非常受海蟑螂的欢迎。通常情况下,它们在大快朵颐之后,还会在这块区域大量繁殖,对紫菜种植业造成巨大的损害。种植主对它们非常头疼。

海蟑螂原有的栖息地正不断遭到破坏,很多海蟑螂种群在不断消失。人类的近海环境工程、观光旅游开发、人工填沙等活动,让它们痛失家园。而按照生物链上下游的传递效应,当地的生态景观也会随之发生巨大变化,其中的是非功过,还是很难说清楚的。

相信大家对海蟑螂了解一番后,就会发现它们并没有那般可怕和恶心,我们的偏见多数来自于陆地上的蟑螂。如果有机会不妨去海边观察一下海蟑螂的生活状态,你就会对这个远古生物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奚志芳,徐懿懿,徐佳微,葛阳婷,顾海萍.中国东海海蟑螂化学成分的研究[J].化工设计通讯,2019,45(09):162+199.

[2]黄子茜,赵丽,孙静娴,张鹏.海蟑螂的系统分类学研究现状、问题与展望[J].生态学杂志,2018,37(03):960-966.

[3]孙静娴,邢晓磊,张鹏.海蟑螂生物学及生理生态学研究进展[J].生物学杂志,2015,32(06):86-90.

[4]卞俊,宣伟东,储智勇,蔡定国.海蟑螂提取物的抗肿瘤作用[J].中国海洋药物,2007(01):13-15.

(文章中所有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  马恺|2021-08-23 14:18:15
阅读7253 24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百科立场。举报
本文经授权发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物种说
分享物种知识
物种说
分享物种知识 百科特约作者
1240
篇文章
粉丝
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