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彩重焕光彩 潮绣跨界潮Show

图片
图片
  谭广辉广彩工作室的员工正在给瓷釉上彩。
图片
  谭广辉在工作。
图片
  康惠芳工作室的员工在刺绣。
图片
  康惠芳带着员工一起工作。
图片
  谭广辉的广彩瓷器作品。
图片
  谭广辉的广彩瓷器作品。
图片
  康惠芳的潮绣作品。
图片
  康惠芳的潮绣作品。
  扫码观看视频
  作为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包括广彩、潮绣等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传承好保护好。“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激励着非遗传承人。
  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古老的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离不开技艺传承和形式创新。广彩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谭广辉经过十几年探索,走出了一条与职业教育、特殊教育融合发展的传承之路,至今已培养了几千人。几十年来,潮绣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康惠芳坚定跨界合作,将潮绣运用到婚纱晚礼服,传统绣品与当代服饰的碰撞让潮绣重新融入当代年轻人的生活。
  广彩
  “有市场,才有传承”
  “我向总书记介绍,这个是广彩,在我们广州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一直都是广州重要的对外商品之一。”2018年10月,总书记视察广州永庆坊,走进了“三雕一彩一绣”展览馆,与谭广辉及另外两位非遗传承人近距离交流。
  广彩指广州烧制的“织金”及其采用的低温釉上彩装饰技法,是一种产自广东广州的地方传统手工艺品。它融合了北方传统瓷艺彩绘与岭南派技法、中国彩瓷工艺与西洋瓷艺及绘画技术,仿照织锦图案,以金色作锦地,花纹布满器体,绚彩华丽,辉煌夺目。
  广东民间常说:广州西关有五宝,“三雕一彩一绣”。其中的“一彩”就是广彩。描花织锦,堆金积玉,广彩的生产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乾隆年间,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广州成为中国唯一对外开放的港口,大量从事中外贸易的各国商人在这里聚集,绚彩华丽、金碧辉煌的广彩瓷器很快便成了他们眼中的宠儿。“自清朝开始,广彩便畅销海外,扩大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同时也在交流中融汇了西方艺术元素,这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生动案例。”谭广辉说。
  1979年,谭广辉毕业时分配到广州织金彩瓷工艺厂,得益于当时师傅的言传身教,他将技艺分解为一个个步骤,自己一个个步骤地去学习。正是因为认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艺术天赋,谭广辉在学徒期间,每年都会被评为工厂的优秀学徒。1986年,他被推荐到广州美术学院装潢设计专业进修,通过系统的3年专业学习提高了艺术修养。
  40余年过去了,谭广辉已然在广彩上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他第一个吸收了传统装饰技艺,结合现代不同器皿的手法,“比如一个盆,从沿口到边饰到耐用性,层层相扣,每层都有每层独立的主题,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使得它从颜色、技艺和装饰手法,让主题更加突出,甚至用金、红、绿三色交融,让每件作品都金碧辉煌。”
  “有市场,才有传承。”谭广辉一直秉持要将非遗作品投放进市场的观点,这使得他在题材上不拘于传统的花鸟鱼虫,转头拥抱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卡通等潮流形象,生产出手机壳、保温杯等跨界文创产品。
  传承
  “把传承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
  “我们有两个工作室,一个在永庆坊,主要面向大众传播弘扬广彩;另一个就是这里,传授广彩技艺。”谭广辉的这间工作室位于广州荔湾区的一条巷子中,两层楼一层用来摆放作品,另一层则专门用来做课室。
  谭广辉在课室后墙上挂着“海纳百川”四个字,以此来表达自己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心愿,传承人的年龄覆盖各个年龄段、各个行业,有还在读书的学生、有正在教书的老师、有待业的妇女,还有听不到声音的特殊人群。
  “传承人的责任就是培养更多更好的技艺传承人,让传统技艺发展得更好更远。”为了培养更多传承人,谭广辉开始了与广州轻工职业学校的合作,通过三年校企合作模式在学校培养广彩继承人。学生可以在工作室实习3年,谭广辉手把手教授广彩的技艺,其间还会给予学生实习和生活补贴。毕业后,学生自由选择是否还留在工作室。
  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传承技艺,谭广辉是第一个这么做的非遗传承人。在几年培养传承人的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很好的经验,“一部分学员毕业后已加入了工作室,甚至开办了自己的工作室。”
  谭广辉不只把传承人局限在普通人,今年,广州启聪特殊学校挂牌“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工作室与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学校初中美术教育部分内容调整为了广彩艺术教育,每个月谭广辉都会到学校亲自教学授课。
  从2018年起,启聪学校毕业生韦运晴来到谭广辉工作室学习,如今已是第四个年头,她已成为荔湾区广彩艺术研究会的一员。
  “帮助一个孩子就是帮助一个家庭,接下来会把大量传承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谭广辉说。
  在今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上,谭广辉获“薪传奖”。“薪传奖”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构表彰为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做出杰出贡献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而设立的专业奖项。
  潮绣
  “年底巨幅潮绣完工是我的新突破”
  康惠芳的工作室坐落于潮州牌坊街,虽是工作室,但三层小楼里却摆满了她多个时期的潮绣作品,俨然一座潮绣非遗博物馆。
  潮绣始于唐代,有着1000多年的历史,潮绣和广绣并称“粤绣”,与苏州的苏绣、湖南的湘绣、四川的蜀绣等因为刺绣艺术水平较高、影响较大而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绣”。潮绣讲究构图对称,以龙凤、花卉、飞禽走兽、水族人物为题材,其品种大致可分为日用品、欣赏品和剧服三种,按刺绣工艺分为绒绣、线绣、金银线绣、金绒混合绣等四大类,具体分为绣、垫、贴、拼、缀五种二百余种针法。潮绣最独特的属凸绣,使作品具有浮雕的艺术效果,有着独特的风格。
  在工作室三楼,横摆着一幅3米多长、“一桥一楼一街”的绣面,内容包含了广济桥、广济楼、牌坊街,还融入了潮州木雕、潮州功夫茶、潮州美食等元素。康惠芳说,这是她目前绣制的最大的一幅潮绣。
  作品的创作灵感来自两年前。2020年10月12日下午,总书记来到潮州市广济桥、广济楼、牌坊街,察看文物修复保护、非遗文化传承、文旅资源开发等情况。
  “2020年底我就在想,把总书记在潮州去过的地方,跟潮州的美食、手工艺作品结合起来,共同融入到一幅作品中。”康惠芳说。
  在绣面上先铺棉絮是潮绣表现“垫高立体”的技法之一,绣面上的牡丹、彩云和广济楼城墙用丝绒绣法,画面中的牡丹姿态优雅、动感飘逸,彩云若隐若现,在丽日映照下展现出一幅绝美画面。
  分拆刺绣后再拼接缝合,也是潮绣特有的刺绣工艺。康惠芳指着作品上的功夫茶茶壶,“这是在另一个面料上绣了后,再剪开缝制在上面的,立体感就会好。”
  目前这幅潮绣已接近完成,“这件作品是我的新突破,预计今年年底就可以呈现给大家欣赏。”康惠芳说。
  创新
  “婚纱晚礼服是潮绣最好切入点”
  潮州是中国婚纱晚礼服名城,潮绣和婚纱晚礼服的跨界融合,让传统绣品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认为婚纱晚礼服是潮绣最好的切入点。”康惠芳说,她的女儿就在自己的晚礼服品牌中融合了潮绣元素。
  婚纱晚礼服属于西方文化,把潮绣搭配进去后,增添了东方气质,形成了潮州婚纱晚礼服的特色。潮绣色彩浓郁、图案丰富,加上运用潮绣独特的立体垫高绣,设计生产出的婚纱晚礼服视觉上像浮雕一样,精致靓丽。
  “过去只能打别人的版,客户挑厂家,只能赚加工费。”康惠芳说,跨界发展一定要有自己的设计、自己的原创品牌。佘丹晖是康惠芳的女儿,也是潮州市鸿辉礼服厂的设计总监,在母亲的启发下,她将大量潮绣技艺运用到了婚纱晚礼服的设计中,经过几年努力,“鸿辉”品牌的婚纱晚礼服受到市场认可。
  “潮绣一定要迎合市场需求,紧跟市场发展趋势。”康惠芳强调。也正是在母亲的指导下,佘丹晖带领团队拜访了大量优秀的潮绣大师,与香港、西班牙的知名婚纱晚礼服企业保持交流合作。她说,因为潮绣的针法复杂,电脑设备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因此不具备大批量机织的条件。佘丹晖表示,机织技术只能完成一些简单的潮绣绣法,那些复杂的针法还是需要绣娘手工完成,而这也考验着团队的设计能力与绣功。
  在婚纱晚礼服上不断创新的潮绣,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佘丹晖说:“以前都是我们找客户,现在是客户抢着和我们合作。”她们首先会提供设计好的婚纱晚礼服样板,北美或欧洲的客户根据她们的设计,再结合当地消费者的需求做调整。
  “近年来,一件成品婚纱或晚礼服,95%都是我们的原创设计。”佘丹晖认为,成功的背后离不开潮绣独特的魅力,而把传统的非遗技艺运用到现代服饰后,“非遗”不老,在不断地迎合市场需求的过程中愈发年轻。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胡利超
  黄薇 杜银龙 曾甜宇 张驰
  陈艺丹 刘宝洋 李行 丁治加
  罗清峣 魏雄锋 蔡肇宇 陈诚
  吴彦洋 李佳滢 鹿筱悦 陈冲
  方军 周全 徐呈旭 郑雨楠
  路漫漫 武新天 王靖豪
  王睦广 彭沁玲
  实习生 马婷敏 温潞影
  文国辉 罗泳瑶 沈歆 郑安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