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浪潮 助企業共創永續價值

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張錫(左起)、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董事長林丙輝、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證期局副局長蔡麗玲及臺灣證券交易所總經理簡立忠共同出席論壇。 圖/顏謙隆
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張錫(左起)、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董事長林丙輝、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證期局副局長蔡麗玲及臺灣證券交易所總經理簡立忠共同出席論壇。 圖/顏謙隆

由金管會指導,證基會主辦的「2022資產管理前瞻系列論壇」6月17日登場,會中邀請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蔡麗玲、證交所總經理簡立忠、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張錫針對「企業永續發展」之不同面向進行專題演講,期望借鏡國際趨勢或運用資訊共享機制,提升並創造市場投資價值。

證基會董事長林丙輝致詞時表示,在詭譎多變且混沌不明的局勢裡,永續概念彷若是盞明燈,指引人類往前邁進。他提到,近來國際局勢受到戰爭、疫情、地域政治衝突、美中科技貿易戰,甚至是極端氣候變遷影響,各國經濟表現都受到嚴重衝擊。幸運的是,在局勢不明的情況下,永續概念逐漸成為人類史上最大的共識及努力目標,更扮演接下來經濟成長的驅動力、創新轉型的原動力。

蔡麗玲:推ESG 金管會盯三重點

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蔡麗玲指出,在長達兩年多的疫情影響下,不少企業發現,除了追求利益極大化的同時,更要留意利害關係人與供應鏈的風險,她相信這是疫情帶給企業最大的啟示。蔡麗玲提到,金管會除了於108年開始推動綠色金融2.0,也把永續的概念放在公司治理3.0,並表示過往永續概念,是從觀念或是鼓勵的方式推進。但近一年以來,國際趨勢改採強制推行,企業須考量氣候變遷以及環境風險所帶給企業非常大的不確定性。對金管會來說,面對國際趨勢的變化必須設法因應,因此在今年3月3日發布「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蔡麗玲表示,這個路徑圖是一個基礎工程,重點是希望企業本身資訊的揭露可以是詳實且可靠,值得信任的。

廣告

蔡麗玲提及,過往從綠色金融2.0開始,金管會期盼讓金融機構成為ESG推動的催化劑,所以對於證券期貨這邊,也在3/8發布轉型的策略藍圖,這裡面包括投信投顧、證券期貨等單位。在國際趨勢上,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和國際永續準則委員會(ISSB)都在3月發布氣候相關資訊揭露的草案,足見未來企業ESG相關資訊的揭露將成為主流。因此金管會接下來監理會有主要三點方向,1.要求強化資訊揭露透明度與可信度,2.持續推動金融機構成為推展ESG的催化劑,3.特別注意ESG相關商品資訊的「漂綠」問題。

蔡麗玲談到,主管機關要推動的是ESG,但因氣候風險已是全球主要威脅,所以企業在作為上,主管機關未來對於氣候風險揭露的監管強度會相對比較大。去年11月的COP26(格拉斯哥氣候協議),可以看到各國初步達成共識,雖然共識強度未如預期,但是各界關注的減碳已成普世價值。蔡麗玲指出,在COP26上最大的亮點,就是GFANZ(格拉斯哥淨零金融聯盟),這當中許多大型金融機構承諾在2050年之前,旗下所有資產都將達成淨零排放,這樣的淨零承諾意味著,在未來十年,氣候變遷議題將是重大金融決策的關鍵考量。

簡立忠:盼建立資訊揭露生態系

證交所總經理簡立忠表示,在交易所這個資本市場平台的角色上,如何承接主管機關對於政策方向的執行,並讓上市上櫃公司在市場運作中,都能夠很順暢地來積極運行,這是交易所在做資訊揭露機制生態系最大的任務。他認為,在企業社會責任的推動上,CSR跟ESG不謀而合。過往在經營風險觀點上,採用GRI的標準,要求企業製作CSR報告,以現今上市公司900多家來說,已累積450份CSR報告,所以ESG概念的建設與導入,在國內金融市場來說已有相當的基礎。

簡立忠指出,證交所將繼續協助企業提升永續競爭力,透過參考國際趨勢、配合國家發展政策與目標、訂定上市公司遵循方針,並協助上市公司揭露ESG資訊與深化永續發展文化,進而提升上市公司國際競爭力。對於上市公司邁向減碳淨零,第一步就是要做到碳盤查資訊的揭露,因此證交所會在資訊揭露這塊繼續耕耘,希望能夠建立資本市場運作的生態機制來推動ESG。在ESG資訊揭露時程規劃部分,他也補充,短期階段,公開資訊觀測站已建置ESG資訊揭露平台,上市櫃公司需在6月底前將要求的29項ESG資訊申報完成。中期階段,參考國際準則SASB產業分類指標及TCFD揭露建議新增指標,擴增資料庫的深度及廣度,進而依據各產業特性,揭露產業相關ESG資訊。長期則研議規劃ESG評鑑,提供更多第三方單位進行評比或學術使用,亦可促進永續金融商品發行。

簡立忠表示,現行公司治理評鑑持續強化ESG構面,其中推動永續發展涵蓋企業永續相關類型,其比重逐年增加。並加入宣導活動強化企業對ESG資訊重要性的認知,協助企業由上至下,逐步培養永續文化。未來在建構資本市場ESG生態系,需要企業、機構投資人、主管機關以及資訊揭露等四個面向共同投入,交易所希望用公司治理的經驗,營造好的ESG生態系,並透過政策來達成目標,進而協助上市上櫃公司在產業與供應鏈當中,能夠「以大帶小」、互相學習,及早來達成國內ESG永續的目標。

張錫:ESG商品獲投資人關注

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張錫指出,在永續生態發展趨勢上,低碳經濟改變的速度正在加快,電動車在未來將逐漸成為主流,他舉例,2018年全球電動車只有5百萬輛,但是到2021年,全世界電動車數量已經攀升至1,600萬輛,預估在2030年全球電動車數量將可望達到17億輛。另外在去年COP26,也有6家汽車製造商和許多國家簽署承諾在2040年前,逐步停產淘汰燃油車,實現淨零碳排。

以台灣再生能源現況來說,張錫認為占比還有提升的空間,以太陽能系統商為例,隨著進入2022年以後,政府主力推動漁電共生政策帶動許多新進廠商的加入,相信有助成為往後再生能源發展的新板塊。另外在離岸風電的部分,台灣現有一二階風場,主要投資人皆為外商,本土投資人僅有少數,而二階風場預計自2022年開始逐年併網。

對於國際永續商品發展趨勢,張錫指出,COVID疫情加速催化,使得ESG、永續理念更加受到重視,他舉例,ESG指數在疫情升溫,也就是風險增加時,表現優於大盤。而今年受到戰爭、通膨及升息影響,全球基金市場流入減緩;但永續型基金相對仍受資金青睞,減少幅度明顯相對較少。根據國外市調機構統計,截至去年9月底,全球ESG基金總資產規模已攀升至3.9兆美元,其中歐洲占比87%,次之為美國。而在資產類別上,股票型商品占整體比例仍最高,債券次之。近年來永續債券發行量持續增加,2021年全球永續發展債券發行金額已超越1兆美元,且近三年增加的趨勢相當明顯,台灣ESG相關債券發行金額,也大幅成長中。另外,台灣ESG的相關ETF規模已超過新台幣1,200億,除了新型態ESG主題商品的加入,讓市場開始迅速發展,不少年輕人對於永續投資觀念的普及,更是讓ESG成為投資人密切關注的標的。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台光電建新廠 擬發可轉債籌資35億
台灣電路板產值 估破8千億
中鋼內銷價 傾向開平低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