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轅茶室

軒轅茶室

專訪怒潮人物─羅添福先生訪問錄(上)

訪問:曾建元、胡敏越、蔡志堅、蔡芬芳、張筱婷、駱長毅、吳靖媛

紀錄:張筱婷(中華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研究生)

校訂:曾建元(中華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副教授)

時間:民國一〇六年七月十九日

地點:新竹縣新埔鎮文山里羅宅

201831c01.png

(蔡志堅攝)

穿越海峽,心心相連

前言:胡璉兵團,殺出重圍

怒潮學校,是陸軍第十二兵團軍事政治幹部學校的代稱,典出〈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校歌〉首句:「怒潮澎湃」。陸軍第十二兵團是民國三十八年五月在江西省南城縣由第二編練司令部改編成立,司令官為胡璉,副司令官柯遠芬,由江西省政府主席方天依胡璉建議,下令在江西各縣依唐代府兵制「一甲一兵、一縣一團、三縣成師、九縣成軍」方式徵兵而組成,下轄三軍。第十二兵團創辦有贛粵閩邊區軍政幹部學校,以唐三山為校長,學生主要來源為河南省流亡和江西省在地招考之中學生。

第十二兵團成立於南北和議失敗,中國人民解放軍全面渡江之際,胡璉只能匆匆上陣以實戰練兵,於六月由江西兵分兩路,第十八軍長高魁元收復閩西,第六十七軍劉廉一收復粵東,乃一度考慮在福建、廣東、江西邊區建立敵後根據地,除江西省第八區(寧都)本有行政督察專員兼寧都縣長黃鎮中鎮守,曾考慮任命兵團副司令官王嚴取代之,另則建請廣東省政府主席薛岳命兵團副司令官柯遠芬為第九區(興梅)行政督察專員兼梅縣縣長,並曾規劃由高魁元取代盧新銘出任福建省第七區(龍巖)行政督察專員。六月二十八日,第十八軍李樹蘭第一一八師與盧新銘第七區保安團在長汀縣圍殲中國人民解放軍閩西義勇軍副司令員林志光獨立第四團,與汪光堯第七十五師並列挺進,七月二日,下上杭縣,七月四日第十八軍副軍長王靖之兼任上杭縣長,逐步掃蕩閩西,光復連城。王靖之於上杭設立軍政學幹部訓練班,招徠上杭中學生報考從軍。

因全國形勢急轉直下,中國國民黨總裁蔣中正部署防衛臺灣,胡璉兵團遂逐步撤出中國大陸。怒潮學校則先遷潮安縣庵埠鎮集訓,改名第十二兵團軍事政治幹部學校,合併廣東省第九行政區軍事政治幹部學校,由柯遠芬出任校長,至九月二十九日(農曆八月八日),由柯遠芬帶領全校師生搭乘交通部招商局股份有限公司海辰輪由汕頭出海,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當日正行經臺灣海峽,終於十月二日抵達臺灣基隆,復經臺北,最後於新竹縣新埔鎮與關西鄉落腳。而胡璉兵團,則於隨後分批由汕頭出海,劉廉一之第六十七軍前進浙江省定海縣舟山群島,締造登步島大捷,穩定東海局勢,兵團主力則由第十八軍高魁元前導支援金門防務,胡璉進而接掌福建省政府主席,領導金門守軍齊奏古寧頭大戰凱歌,穩定了臺灣海峽局勢,經此二大捷報,臺灣轉危為安,十二月,中央政府由行政院長閻錫山率領自四川成都遷都臺北,兩岸分裂自此底定。 


烽火連城,叛服不定

羅添福,民國十八年十月十六日生,福建省第七行政督察專區(今龍巖市)連城縣文亨鄉客家人。連城山多,多數人家中務農,羅家也不例外。羅添福是羅榮開和錢富蘭的么子,上有兩個哥哥羅添盛、羅添財和兩個姐姐羅月妹、羅英妹。二哥羅添財在抗戰期間被徵召入伍,為國捐驅而一去不回。羅添福不像大哥要固守家業,所以反而有多一點的空間去上學讀書,文亨小學畢業後考進連城縣立中學,三十八年閩西起義易幟時,羅添福正在當地福建省立連城高級工業學校就讀。母親稍早過世,得年還不到六十一、二歲。

民國三十八年五月,廣東省保安第十三團曾天節部擁廣州綏靖公署副主任吳奇偉等宣告粵東起義,繼之,福建省第七行政督察區由前專員李漢沖和新任專員練惕生宣告閩西起義,並成立了閩西臨時行動委員會,由前寧化縣長傅柏翠出任主任委員,領有中國人民解放軍閩西義勇軍。六月二十日,閩西義勇軍佔領連城,連城縣長張友民於二十四日被迫響應起義,成立閩西臨時行動委員會連城分會,出任主任委員。

粵東與閩西先後易幟,正好把胡璉兵團困在江西,胡璉面臨解放軍由長江北下的壓力,又被堵住去處,只有殺出生路。六月下旬,胡璉第十二兵團兵分兩路突圍,高魁元率第十八軍進攻閩西,劉廉一第六十七軍則出兵粵東,兩路軍事進展均極為順利。第十八軍李樹蘭第一一八師六月二十八日於長汀縣與盧新銘第七區保安團擊破閩西義勇軍,乃於七月二日攻下上杭縣,七月四日,第十八軍副軍長王靖之兼任上杭縣長,繼續指揮第十八軍第十四師羅錫疇部掃蕩閩西各縣,閩西義勇軍獨立第五團江震岳部投誠,七月八日,張友民辭去連城主任委員職,前往上杭投誠,胡璉兵團乃命蔣益出任縣長。

紅色恐怖,嫁禍國軍

連城所座落的閩西,隔武夷山連接著贛南,都曾經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疆域,連城更有長達二十年的時間為共產黨所佔領,乃是所謂的革命老區,而在戰略地位上更被視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東大門。民國十九年,中國共產黨佔領連城南部地區,與長汀縣合併成立汀連縣,二十年十一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成立後,汀連縣改名為新泉縣,與連城縣並置,二十三年十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在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的第五次圍剿中展開號稱為「長征」的流竄,連城因而得以重回民國

在民國十九年至二十三年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統治時期,中國共產黨在閩西連城等地推行蘇維埃新經濟制度,實施土地國有化,而其作法則採激進暴力的打土豪分田地。一旦有人被認定為地主或土豪而要受到清算者,可能被以階級鬥爭名義整到死。羅添福有這麼一個印象,共產黨幹部可以隨便到任何一個地主或土豪家裡面翻箱倒櫃,所有的東西都可以自由地亂翻,但最主要的,就是要翻兩樣東西,ㄧ個是田契;另一個是債券。找到的田契為地主霸占田地的證明,債券則是地主脅迫貧農的工具。土地改革將這些田地沒收變成國家名義所有,實際上則由共產黨各級書記支配其所有權。

在羅添福的印象中,戡亂戰爭時期,解放軍游擊隊曾在閩西地區用計與國軍周旋。解放軍如欲向民間強徵糧食,則往往命部隊著國軍軍服,以國軍名義為之,ㄧ般老百姓不察,自然對國軍感到怨懟、產生反感,反之,也會對解放軍有所期待和好感,ㄧ旦兩軍交戰,民心向背常常會對於戰鬥意志產生關鍵性影響,成為戰場上勝敗的決定性因素。羅添福記得解放軍就是利用了這樣的嫁禍手段創造了民意而最終將國軍打垮。

從軍升學,自求多福

蔣益縣長主政連城的某天,胡璉第十二兵團在連城縣內各處張貼告示,要招募ㄧ個軍政幹部訓練班,內容大略是學員也將送至臺灣訓練,期滿分發至縣內各鄉鎮公所擔任行政人員,羅添福聽聞這個消息非常高興,生長在閩西山城的他,也深深嚮往到從沒去過的海島臺灣,所以很願意去報考,考試科目有《國文》、《歷史》和《常識》,ㄧ考就順利錄取,緊接著就接受訓練。他那一班主要為連城當地人,有三十多位。當中還有羅正隆、羅正寧兄弟,是前大田縣長羅誠純的兒子。

依三十八年二月國防部頒《國軍收復地區兵員徵集暫行辦法》之規定,前線軍事高級長官針對年滿二十至三十五歲的壯丁,有徵兵之便利處置權,胡璉兵團在閩西地方徵兵,較之在江西實施之一甲一兵之府兵制更為嚴厲,羅添福記得每ㄧ家戶只可留一子在家照顧家務和長幼,其他男丁全徵召從軍。父親羅榮開要把長男羅添盛留在身邊,剛要滿二十歲的羅添福眼見非當兵不可,考取訓練班,既滿足了兵役的要求,又可以到臺灣升學,所以他的心情基本上是愉快的。放榜後,他只回家跟家人說了一聲:「我要去臺灣唸書了,但何時出發不得而知,將來,你們有機會,到臺灣來。」其他的狀況,父親羅榮開並不清楚。

民國三十八年九月十二日(閏七月二十日)晚上,連城縣政府緊急召集了全縣政府員工、教師、學生、警察和保安團員在蓮峰鎮縣政府廣場集合,大約於半夜十二點點召完成,便宣布隨兵團開拔行軍,羅添福也跟著出發了。整路一直走,至連城縣朋口鄉,此刻天已亮,羅添福定眼後看,才發現每一個路口都有衛兵斷後。原來連城縣參議會前副議長、閩西臨時行動委員會連城分會委員項文鑑在連城起義失敗後,便據守在朋口一帶打游擊,因而國軍乃在此地高度警戒。

蔣益率領連城縣軍政人員往上杭走,上杭縣長王靖之在彼處接應。福建省第七區行政督察專員盧新銘重新任命鄭洧仲出任連城縣長。上杭縣在王靖之任上曾開辦有以福建省立長汀中學學生為主的軍政學幹部訓練班,已先於八月二十七日往廣東省海岸撤退,連城的學生儲備幹部則緊追其後。這ㄧ次是胡璉兵團全面地轉進,目的地就是臺灣。羅添福跟著大隊人馬翻山越嶺,走上好幾天的路,最後走到了廣東省潮安縣庵埠鎮,羅添福等學生就被安排進了由柯遠芬主持的第十二兵團軍事政治幹部學校,而其餘男性則多被納入了兵團編制。

 

(待續)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站立場 ♦ 

搜尋

追蹤我們

徵人啟事

41.png

稿約

43.png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QR code:

官方網站

web.png

LINE官方帳號

line.png

臉書粉絲頁

fb.png

趕食髦 Food Fashion Up

18836024_1698614263773063_6618469583031104682_n.png

「革命『仍』未成功,同志『更』須努力!」舊大學未竟的志業,香火必得新大學承接。鄭重邀請您的參與,就在這一天為「新大學」政論專欄網站的成立,再續熱忱共襄盛舉,為人類和平民主、公平正義的心力文明付出貢獻。 More...

© 2024 新大學政論專欄.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Allst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