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夢專欄|畫壇野獸派先鋒馬諦斯 突破自我剪紙體現自由

2021-12-16 00:00

馬諦斯晚年醉心於創作剪紙作品。
馬諦斯晚年醉心於創作剪紙作品。

較少有藝術家像馬諦斯(Henri Matisse,1869年至1954年)那樣,人生前半段與後半段的創作風格,呈現如此迥異的樣貌。

六十歲之前,他是野獸派的先鋒,不斷用鮮艷的、彼此衝撞的色塊吸引觀者的目光,挑戰既有的視覺經驗;六十歲之後,因為身體的病痛,不良於行的他再難站立創作大幅畫作,轉而進入剪紙的世界探索。如今我們常常在馬諦斯傳記或畫冊中見到的一張相片,是七十多歲的他坐在輪椅上,手持剪刀創作,身旁地面上鋪滿形狀各異的彩色紙片。陽光通過工作室的窗照進來,藝術家面帶微笑,像極了正在遊戲的孩子。

日本東京國立新美術館本擬於今年9月至12月舉行《馬諦斯:自由的形狀》(《Matisse: Free Form》)展覽,因疫情關係,展覽將延期舉行,是次展覽聚焦的主題不是那些令到馬諦斯成名的野獸派名畫,而是他晚年創作的剪紙作品。同樣以馬諦斯剪紙創作為主題的展覽,此前曾在歐洲和北美多個城市巡展,今次來到亞洲,更強調其作品中的「自由」意涵。不論你是否馬諦斯的「粉絲」,看過這場繽紛生動的展覽,總會在這寒冷冬日,覺出歡欣溫暖。

回溯馬諦斯的創作和生平,不難發現這位著名法國畫家的一生,都在不斷地突破自我,並尋求挑戰。早年,他曾在巴黎學習法律,畢業後回鄉,在家鄉做過一段時間的法官。當然,如此有天賦的藝術家不可能被困在一日三餐朝九晚六的生活中,他注定屬於二十世紀初那個群星燦爛、聲光動人的巴黎藝壇。

回到巴黎後,他先是與友人合力開創野獸派,又與畢加索聯手拓展立體主義,從具象進入抽象,從油畫轉去剪紙、陶瓷,甚至教堂彩色玻璃的描繪。正正應和展覽的名稱,馬諦斯這一生,都在追尋自由。

今次展出的剪紙作品,有些是我們相對較熟悉的,例如以彩色樹葉圖案拼貼而成的《The Sheaf》,還有綫條極簡卻生動的《藍色女子》等,另一些如《Codomas》則相對少見,然而在配色和構圖等方面均讓人眼前一亮。馬諦斯作品的精采之處,在於儘管他不斷嘗試新鮮,其創作中總有條連貫的主綫,用他本人的話說,即是「對純潔和寧靜的追求」。所謂萬變不離其宗,不外如是。


文:李夢 圖:日本東京國立新美術館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