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慈善家陈伟南陈幼南父子:两代人两世纪 书写拳拳爱国心

汕头观察
+ 订阅

去年10月19日,潮州市陈伟南文化馆举行项目动工仪式。百岁高龄的香港实业家陈伟南携家人出席了动工仪式。这是他数十年来捐建的无数公益项目之一。

陈伟南和陈幼南父子俩,一个致力于家乡公益项目的捐资,一个奔走于广东及粤东科教事业的推动,两代人为提升潮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加快家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日前,南方日报记者在香港专访了这对父子,听他们讲述殊途同归的爱国心路。

见证祖国兴衰

牢记家国情怀

陈伟南1919年出生于广东省潮安县沙溪乡。生于旧中国内忧外患的年代,经历过日本侵略的战乱,以及中国刚解放受到西方封锁的困难,这些让陈伟南有一个强烈的感受:国家不强,就要被欺辱!

陈伟南至今还深刻地记得日本占领香港时的感受,“在路上远远地看到日本人,我都会绕很远的路,避免和日本人接触。”当他听闻潮州祖屋被日本占据,对日本人的恐惧感加深,“见到日本人肯定会害怕,会跑。”

(香港慈善家陈伟南、陈幼南父子。受访者供图)

1937年,时年18岁的陈伟南赴港谋生,当过店员和小贩。1942年香港沦陷后回乡务农。1946年再度赴港,开始艰苦创业,先后创办了香港星洲胶业有限公司、香港星洲贸易有限公司、香港屏山企业有限公司。

“潮州人最大的特性就是勤劳能吃苦。”陈伟南说,旧时的潮州,地少人多,于是有很多人漂洋过海离开家乡谋生,这群人多数不识字,他们只能做许多人都不愿意做的活。

100个在外谋生的潮人,只有1个最后成功了,而这个人必然是非常努力的。陈伟南说,潮人将积累下来的钱拿去做小生意,从小做到大,但无论如何刻苦耐劳是成功的前提。

陈伟南说,由于父辈们尝过不识字的苦,于是他们对子女们的教育十分重视,总想办法让孩子读更多的书,如今潮籍第二代文化水平都很高。

陈伟南内心始终有一个强烈的家国情怀,儿子陈幼南在加拿大、美国深造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在父亲嘱咐下回到香港承接事业,现已成为香港知名企业家,日前获得银紫荆勋章;如今,孙子也在公司发展,成为父亲的独立助手。这些成绩都让这位百岁老人感到十分满足。

看到祖国日渐强盛,在世界地位举足轻重,陈伟南非常欣慰。他说,如今爱国爱港的香港同胞为广东发展起了很大作用,但对于在外拼搏的潮人而言,国家的强大,就是他们生存发展的强力后盾。陈伟南还时常勉励港澳年轻人,要明白“没有国哪有家”的道理,积极为国家、为粤港澳地区的科创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严守“三不”原则

捐资已超1.5亿元

1984年10月,陈伟南应邀返回母校韩山师范学院,这是他阔别家乡近40年之后,首次踏上家乡的土地。他为改革开放的新风气而感到欣慰,但也为家乡教育状况落后而着急。

当时,支离破碎的旧祠堂,仍作为小学教室,光照很差,连风扇都没有,数十名孩子就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求学。“看着就让人心疼。”家乡的所见所闻,让陈伟南产生了反哺桑梓的念头。

于是,陈伟南在当地捐建了一所占地12亩的现代化小学,后来他又投入6000多万元捐建了占地130亩的宝山中学,现有学生4000人。至此,陈伟南开始了长达30多年的无私襄助之路。他的捐资不单在潮汕本土,在国内许多城市,都有一宗宗项目。

“我的财富在当地不是数一数二的,但我能力所及地做慈善。”信奉“人生价值在于奉献”的陈伟南,数十年如一日将慈善和公益当成自己的天职。他捐赠严守“三不”原则:不等提出,主动捐赠;不图留名,重办实事;不提要求,无私奉献。

据中国潮州政府网信息显示,陈伟南为了祖国繁荣富强、家乡文教昌盛,捐资款额已超1.5亿元。陈伟南的捐资中有八成是投入在教育,他告诉记者,“国家要强,首先是教育要强,如果不发展教育,根本追赶不上其他国家”。仅宝山中学,陈伟南至今已投入6000多万元。

作为一名企业家,陈伟南深深体会到一分一毫的来之不易,他相信选择和作出贡献是一种福分,若每人能多参与社会工程,爱心力量是无穷的,“我总觉得我多做了点好事,我的人生价值就会不断提高。”

陈伟南曾任潮汕三市政协香港委员联谊会创会会长、广州外商投资商会创会会长,还有省人大香港区代表,创立香港潮属社团总会。2000年,陈伟南获得香港政府颁发的铜紫荆星章,广东省政府颁授南粤慈善家,香港大学颁授名誉大学院士,这些都是对这位慈善家的高度评价。

(陈伟南为了祖国繁荣富强、家乡文教昌盛,捐资款额已超1.5亿元。余丹 摄)

子承父业搭平台

沟通海内外潮人

陈幼南是在美国、加拿大留学的化学工程博士。在父亲陈伟南的感召下,他继承了父亲爱国爱乡的精神,从美国回到香港发展,投入到国家和家乡建设中去。

数十年间,陈幼南以关心国家和家乡建设为己任,为潮人社团的发展、为潮人文化的发扬光大奔忙。虽然与父亲是同样的情怀,他更重视团结年轻一代的侨港澳乡亲,使之成为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一股力量。

1998年,陈幼南创办国际潮青联谊年会并出任创会主席,广泛团结世界杰出潮州籍青年。2012年他接任香港潮属社团总会主席,成为香港最大潮团组织的掌门人。总会发展至今已有41个团体会员,会员人数达15万以上。去年,陈幼南获香港政府颁发的银紫荆星章。

年轻一代的侨港澳乡亲,与家乡没有天然的情感。陈幼南深感“有认同才有凝聚,有凝聚才有团结”,接任总会主席之后,总会接连举办“潮州节”“盂兰胜会”等活动,让老一辈潮人回味家乡点滴,让年轻一代加深对家乡文化的感性认识,深受香港市民乡亲欢迎。

2013年,陈幼南创立“国际潮籍博士联合会”,短短数年间已汇聚海内外逾2000名博士学历的专家学者。

陈幼南的初衷是希望能够为全世界的潮籍博士建立一个网络、平台,让海内外潮人感觉到“乡情仍在”。随着发展,潮博会已成为促进广东发展的“智囊团”。一方面,潮博会连续四年举办博士论坛,聚焦食品药品、互联网、新经济、智慧未来等主题,不单邀请潮籍嘉宾,还邀请世界顶级嘉宾来演讲参与,把博士论坛打造成极具影响力的品牌。

另一方面,许多博士都积极参与潮博会组织的活动,为家乡作贡献。每年大年初三,潮博会都在家乡召集座谈会,2018年出席人数超过200人。

“潮州人多数从商,给外界的印象就是很会做生意,其实潮汕人在学术传统方面也颇有建树,很多外面读书很成功的也是潮汕人。”陈幼南说,潮汕地区并非没有人才,而是大家都走出来了,潮博会的建立,是希望能让外界从另一个角度看潮汕,而不是只停留在只会做生意的印象。

倡导建立潮汕大学

培养高端人才

与父亲陈伟南一样,陈幼南十分关注、支持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以陈幼南为首的潮博会大胆倡议创办潮汕大学,得到海内外潮籍人士及家乡领导的积极响应。

(数十年间,陈幼南以关心国家和家乡建设为己任,为潮人社团的发展、为潮人文化的发扬光大奔忙。受访者供图)

2017年年初,潮博会与潮州市政府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选址在潮州市官塘镇和铁铺镇交界处。陈幼南说,之所以选择潮州,更多源于他们的家乡情怀。

“大家(潮人)有这个心,想回归家乡,希望有一个固定的平台支持粤东地区经济发展需要,所以大家迫切希望多一间大学。”陈幼南表示,粤东目前只有汕头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等少数几所大学,数量上远不及相邻的深圳、香港等地,高端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

陈幼南说,建立潮汕大学,既符合广东省政府对粤东地区的战略布局,又与家乡政府希望把粤东建设成教育重镇的规划不谋而合,社会各界认同度很高,他也多次奔走各地,走访内地及海外名牌大学,联络潮籍知名专家学者以及潮籍企业家。据悉,目前已筹集到1000万元作为启动经费。

陈幼南表示,考虑到大学的申办耗时较长,他们决定先筹办高等研究院。目前“广东潮汕高等研究院”已完成了前期发展方向的规划,将在新材料与工程科学、生物工程与生命科学、智能工程与控制科学、环境工程与地球科学四个方向开展研究。

“创办一所大学绝非易事,但从政府到民间,社会各界都寄予厚望给予支持,我们有决心也有信心把它做好。”陈幼南说,人才缺乏是粤东发展的瓶颈,培养高端人才,是他们最鲜明的目标。

■故事

用言行诠释“伟南精神”

唯有精神,可以久远

陈伟南已是期颐之年,陈老先生的身体状况、精神面貌、工作能力及幽默能力,依然令人惊叹。去年10月份,他还亲自到潮州市参加陈伟南文化馆动工仪式。

陈伟南的养生秘诀是运动,他告诉记者,运动不要停,不要懒,要有恒心,坚持做。无论刮风下雨,他都保持着运动的习惯,这种自律让身边的年轻人都十分佩服。

“日行五千步,夜眠七小时。饮食不逾量,作息要均衡。心中常喜乐,口头无怨声。爱人如爱己。”上世纪60年代,陈伟南还将他在晨运中的种种感悟记录下来,印成《晨运名言录》广赠好友。每年又会增加新的语录,充实内容。

“人必先自觉,才能自立,自力方能自给,自给才能自足,自足才能自决,自决才能自立,自立才能自强。”“学习现实之优点,改进现实之弱点。自弃者被淘汰,自满者必退步。”“永远不会太迟,志在于要坚持。”

这些都是收录在《晨运名言录》的内容,映射了陈伟南的思想观念与精神情操,这些都源于中华传统文化。陈伟南在名言录中说道,中国人承传祖先圣贤智慧已有近五千年,历史印证是正确的为人处世的智慧,做人做事首要学习的正是这些不变的原则原理。

“脑子清醒和活跃,是唯一保证有效之方法,亦为成学、成德、成业的大要素。”这也是陈伟南至今坚持不退休的理由。“我看过身边很多朋友,他们退休了之后就突然没事干,很不习惯,所以我坚持不退休,不轻易改变自己的习惯。”每周一到周五,只要陈伟南在香港,每天肯定会9点准时到公司上半天班。

“事业也好,人生也好,辉煌灿烂,都只是瞬时的,唯有精神,可以久远。”陈伟南一直用言行诠释着他“事业成功在于努力,人生价值在于奉献”的人生信条,以爱国、重德、奉献、诚信、奋斗为内涵的“伟南精神”,这正是其个人的努力奋斗与社会历史条件有机结合的产物,将伴随各种公益文化活动的深入开展薪火相传。

■链接

香港潮属社团总会会员

超过15万名

香港潮属社团总会由香港潮州商会、香港九龙潮州公会、香港汕头商会、香港潮商互助社、潮侨工商塑胶联合总会、潮侨食品业商会、九龙东潮人联会、九龙西潮人联会、香港区潮人联会、新界潮人总会等41个社团及各界潮籍知名人士组成,目前属下团体会员、个人会员超过15万名。

自2001年成立以来的10多年,香港潮属社团总会一直秉持“团结潮人,扎根香港,凝聚力量,携手并进”的理念,集合潮属社团的力量,支持香港特区政府施政,推动香港繁荣稳定。总会还关心广东、支持潮汕地区发展,多年来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服务香港,建设家乡,建树良多。

翻阅历史画卷,香港潮属社团总会成立前的一段往事吸引了记者的注意。2000年,陈伟南当选为香港潮州商会主席。当时的香港,潮汕人已过百万,各式各样的潮属社团不下数十个,其中不乏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社团,但唯独缺少一个社团总会。

虽然都是潮籍社团,但彼此之间交流互动并不多,大家在各自的领域内谋事,在大一些的事情上难以形成合力。如何汇聚起香港100多个潮属社团、100多万潮籍人士的力量,为建设繁荣香港、促进香港和内地合作交流作出贡献?

陈伟南深知,不管是做公益还是推动潮人事业的发展,只有团结才会力量大。于是他萌发创办香港潮属社团总会的想法。但要汇聚所有的潮属社团,让各个社团达成“克己团结”谈何容易?

为了达到团结的目的,陈伟南在一些茶局饭局上时常有意无意提起创办总会的想法,等到后来真有人提出创办总会,陈伟南坚定地表示:要组织,我只有一个条件,要全部(潮籍社团)参加。如果有人不齐心,那成立没有意义。

“他们全部举手赞成。”陈伟南说。2001年10月,由陈伟南首倡的香港潮属社团总会宣告正式成立,陈伟南众望所归担任创会主席。他的同乡兄长、至交国学泰斗饶宗颐特地为总会题写了两个字:团结。

香港潮属社团总会的宗旨是团结香港潮属社团和各界人士,为香港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作贡献,促进香港与内地的交往与合作,配合及支持家乡粤东四市发展。

陈幼南自2012年出任香港潮属社团总会主席以来,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推动会务,不断为总会注入新动力,积极联系香港、内地和海外的潮州社群服务社会,尤其致力促进香港社会共融和社区发展,成绩有目共睹。

过去12年,香港潮属社团总会经过架构重组,更加广泛地团结香港潮籍乡亲和各界人士,密切各属会之间的联系,加强地区基层工作,对推动“一国两制”方针在香港行稳致远,以及促进本地社会发展,贡献良多。

在第八届国际潮商大会上,陈幼南作为香港潮属社团总会主席发言称,潮商是经济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从未缺席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香港潮属社团总会不仅爱国、爱港、爱乡,还鼎力支持国家政策,积极关心和推动香港发展,以实际行动提高声望和信誉。

文:南方日报记者 余丹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