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级非遗传承人康惠芳:带潮绣去联合国总部参展,感言奋斗之后最幸福

南方+ 记者

“这幅《百子图》我已绣了2年,接下来还要完善。”3月5日下午,在位于潮州市牌坊街的工作室里,70岁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康惠芳说,“潮绣让我每天有事干,可以动脑筋,感觉自己原来越年轻。”

结缘潮绣50余载,康惠芳全情投入其中,潜心钻研、创新技艺,开创了潮绣双面绣新技法。其作品屡获国家级金奖,多件作品被中国工艺美术馆等收藏机构收藏,数次被选作国家领导人出访馈赠礼品。从普通学徒到国家级潮绣传承人最终获称联合国“文化大使”,从曾经为果腹而绣到如今为兴趣为责任而传承,康惠芳说自己一生都在与时代相融,不停地奋斗,并在奋斗中体验人生幸福。

图为潮州市广济楼前广场,康惠芳在展示潮绣技艺。苏仕日 摄

●刻苦学艺 自告奋勇绣“二针龙鳞”

因为父亲是资本家的身份,1948年出生的康惠芳只读了7年书,便只能留在家里做家务。

“为了有口饭吃”,15岁的康惠芳开始学习刺绣,学绣花、钉珠、线绣。有一天,潮绣名家林琬英绣成一幅2丈长(约6.7米)的潮绣大彩楣,上面有佛像、狮子、博古等。康惠芳看后很是喜欢:“什么时候我能绣出这样的作品就好了。”从此,潮绣在年少的康惠芳心里种下美好的种子。

盘金绣、青丝绣……颇有刺绣天赋的康惠芳学什么会什么。即便如此,刺绣还是颇为枯燥的,一针一线,日复一日,“一个星期才能绣一小片。”

康惠芳17岁的时候,林琬英接到制作一件用于外展的“潮绣战甲”任务。眼看着展期将至,却无合适的人选来制作其中的“二针龙鳞”,林琬英有些着急。凭借着扎实的基本功,康惠芳自告奋勇说“我来试试吧。”作品完成后,林琬英很满意,对康惠芳说:“你跟我学真正的潮绣吧。”从此,康惠芳跟随名师,步入潮绣精品殿堂。

上世纪70年代末,康惠芳考进潮州市刺绣研究所,在那里接触到了全新的设计理念,“白天做刺绣,晚上学理论知识。”彼时,研究所请设计人员、美术老师进行每周三晚的专业指导,好学的康惠芳每晚都不落下。很快,康惠芳便成了研究所的专业骨干。

●苦心经营 曾卖掉金项链渡难关

改革开放的浪潮袭来,曾在门市部工作的康惠芳嗅到了潮绣的商机。于是,她下海经商,聚拢了一批绣娘,做潮绣生意。一时之间风生水起,在东南亚、北京、香港等地都有她的客户。

然而好景不长,亚洲金融风暴让康惠芳遭遇了人生困境。“积压了很多作品,10多万元(的货)没卖出去,犹如天文数字一样。”康惠芳顶着压力,甚至卖掉了金项链、金戒指等首饰来渡过难关。

如今,在康惠芳的工作室里有一件陈放30多年的作品《九龙壁》,虽年代久远,但富有层次和立体感的九条龙看上去仍光鲜艳丽、活灵活现。在潮绣市场低迷时,康惠芳曾想拿它去换粮食,然而却遭遇“送人都没人要”的尴尬。如今,它却成了工作室里非常珍贵的一件非卖品,康惠芳将其视为自己刺绣生涯里困难时期的见证。

因为坚持和认真,康惠芳的作品逐步得到市场的认可。时来运转,康惠芳绝处逢生。有一天有位外商拿了2万元现金来买潮绣,这一单生意康惠芳因汇率而多赚了2000多元,康惠芳高兴得连续两晚都睡不着觉。“可以养活一家人,可以给绣娘们发工资。”康惠芳觉得这样的奋斗有价值。

康惠芳潜心于潮绣的创新与传承。受访者供图

●创新技艺 多次完成“不可能的任务”

进入二十一世纪,传统文化散发出更迷人的魅力。康惠芳则更潜心于潮绣的创新与传承。

从2004年开始,康惠芳便想着结合不同绣种的做法,将双面绣带进潮绣里。潮绣以垫高钉金绣为主要特征,双面绣容易绣歪,但康惠芳想突破这个局限。

她首先尝试以龙为题材完成第一幅双面绣,其名为《辉煌腾达》,但“并不是很成功”。此后,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双面绣名作《金龙鱼》问世。绣品里的金龙鱼结实浑厚,生动传神,惟妙惟肖。这一技法填补了垫绣技法针法的空白,开创中国双面垫高绣法的先河。2006年,这幅作品获得第二届国际(深圳)文博会金奖,此后被广泛模仿,成为潮绣最流行的作品。

凭借精湛的技术,康惠芳有多件作品被外交部选作国家领导人出访时的国礼,如《腾龙》被赠与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下山虎》被赠与时任加拿大总理马丁等。“潮绣以前没表现过老虎,而且时间紧迫,要求高,在当时被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康惠芳以娴熟的技艺和长年的经验积累,几经“拆掉重来”之后,终于及时地交出了让外交部满意的作品。

《世博会广东馆》的绣制对于康惠芳而言也是一次全新的尝试。2010年上海世博会,广东馆希望用潮绣表现金色骑楼,并作为高级礼品赠送世界各国领导人和重要嘉宾。如何用潮绣表现骑楼这一特色建筑物,康惠芳冥思苦想了好几天。一天的午饭时间,电视新闻出现广东馆的介绍,“薄、通、透”的关键词让康惠芳豁然开朗——隔一条缝绣一根线,便有纱巾的通透感。于是,康惠芳“饭也不吃了,”便开始绣起来。作品出来后,省领导很满意,订制的礼品数量从300件追加到500件。

●终身奋斗 获联合国“文化大使”称号

爱琢磨的康惠芳喜欢各种各样的挑战,她甚至用头发绣成梅兰竹菊,“头发绣比丝绣难好几倍”,她却在头发绣里选择更高难度的双面、垫高、立体绣法。康惠芳和女儿合作,将潮绣与晚礼服、手提包等结合,将潮绣带进更广阔的世界。最近她还在琢磨着另一项高端定制——用潮绣制作汽车内饰,让潮绣重归奢侈品、高端艺术品行列。

“跟国际品牌合作,才能尽快把潮绣这张名片推向全球,提高潮绣的知名度。”康惠芳如是说。

视野开阔的康惠芳将潮绣带到了更高境界,也为自己带来无限的荣誉。除了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国刺绣艺术大师等称号之外,2015年8月,康惠芳被联合国授予“文化大使”殊荣。当时,联合国“70+”华人当代艺术创意设计成就展在联合国总部大厦举行,包括康惠芳在内的中国最顶尖的70名艺术大师携代表作参展。

“潮绣能走进联合国这样的国际化平台,让更多的人领略到中国刺绣的独特魅力,既是潮绣发展的硕果,也是我毕生奋斗的使命。”回想起当时,康惠芳仍是激动不已。

“感觉我这一生每个瓶颈、每个坎迈过去了,奋斗之后体验到了幸福。”康惠芳说,自己最喜欢坐在工作室里,看着一件件作品,就像看着自己一路走来的人生历程,“就算不吃饭都是幸福的。”

如今,已到古稀之年的康惠芳希望找到合适的传承人。“我是国家级传承人,必须有责任担当,把手艺传下去,必须尽我的努力去完成。”


编辑 李婉芬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