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柬埔寨“唐人”首相黄意——黄意诞辰125周年  黄庆华

                     纪念柬埔寨“唐人”首相黄意——黄意诞辰125周年



   

   

    谨以此敬献给敬爱的老叔*——黄意首相,他的后代将永远怀念他,继承他的遗志向前奋进,为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和谐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谨以此敬献给那些历经磨难离乡背井、远涉重洋移居异国他乡,在漫长艰苦岁月里辛勤劳作发愤图强,将不屈信念和浩然正气记录在世界各地的骨肉同胞。


  谨以此敬献给那些关心支持侨界事业、那些为侨界事业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共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奉献毕生精力和智慧的华夏儿女。

  历史将铭刻他们不屈不挠可歌可泣的奋斗足迹和光辉业绩,将谱写更加辉煌的历史篇章。



   


*注:"老叔"是潮汕人对"叔祖父"的口头称谓。本书中的"老叔"特指作者的叔祖父。

  富袋村别名"布袋寮",曾名"富光"村,是革命老区,现隶属广东省普宁市洪阳镇。黄氏乃富袋村唯一姓氏,先祖"逊轩祖"原籍福建省兴化府蒲田县国欢镇黄厝村,于明万历年间到此置寨,至今已繁衍十二代,人口有六千多人。

  "布袋村"地灵人杰,素有"蟹地"美称,地形恰似布袋,"逊轩祖"置寨之初,率众搭建竹棚草寮,艰苦创业,故有"布袋寮"之称。

  富袋村群山环抱、翠竹荔影、山青水秀,北倚洪山岩,南临洪阳河,位于洪阳古镇"百里桥"北一公里远的半山坵.这,就是我先祖及后人居住生息的地方,也是我亲爱的老叔柬埔寨王国政府前首相黄意的出生地。

  数千年来,黄氏先人及其子孙在中原大地繁衍生息。后辈一直记住江夏黄氏峭山公家训:"骏马登程往异乡,任从胜地立纲常,身居外境犹吾境,久住他乡即故乡,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须记读华章,根深叶茂同寝庆,三七男儿总炽昌",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坚定信念,铸造人类文明大厦。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其侨史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凝聚着海内外炎黄子孙的智慧与毅力,铭刻着中华民族爱国爱乡的辉煌。而这一历史长河中的一个闪光点,就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期以后曾出任柬埔寨王国政府首相的华人黄意,支持扶助西哈努克国王领导柬埔寨人民不屈不挠进行国家独立的英勇斗争,实现国家独立这一可歌可泣的光辉史实。

  历尽磨砺终奋起

  黄意的父亲黄秋武是以种田为生的乡下农民,母亲林芬是一位家庭主妇。黄意老叔在故乡黄氏辈序为"际"辈,列第八代;我父亲为"会"辈,均是"春田"祖父的嫡系子孙。

  一八八二年初春,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富袋寮村的"鳖仔头"山一户贫穷人家的一处塗角厝屋(泥沙土建筑结构,至今保留原状)里,一个婴儿呱呱堕地了。谁都不会料到,这位刚诞生的"小主人"后来成长为富有传奇色彩名扬四海的海外"大人物"——柬埔寨"唐人"首相黄意。

  因家境貧寒,黄意三岁時便被父母卖给当地洪阳城里的一个富裕人家。八岁時,因父母爱子心切,又被赎回家抚养,但无法供其上学。因生活支撑不下去,年仅九岁的黄意只好与父母一起乞讨来到汕头渡口乘搭红头船漂洋过海到了泰国,后又移居柬埔寨谋生。因生

  活所迫,开始懂事的黄意为不拖累父母,只好投宿于寺庙,曾在乌纳隆寺剃度为沙弥,被寺庙住持收留抚养,认作干儿子并供其上学,在金边法文和柬文学校就读。他天资聪慧,加之勤奋好学,很快就精通法语和柬语,不久加入柬埔寨籍。因其品性忠贞,为人正直,备受两派僧王赏识举荐,一九O一年,十九岁的黄意开始出人头地。

  黄意曾在多个重要岗位任职,他历任八省省长(州长),华侨华人都尊称他为"州官意".因他任内多有建树,且体察民情,造福于民,深得民心,被当时的国王授予柬埔寨王国最高荣誉大十字架勋章,被誉为大元帅黄意勋爵。

  一九四O年,黄意任柬埔寨王国政府内政部长兼宗教部长时,曾兼任柬埔寨驻越柬老印支三国经济与财政最高委员会代表,与当时的柬埔寨王国国王西素瓦·莫尼旺(西哈努克的外祖父)和西哈努克的父亲诺罗敦·苏拉马里特志同道合,忧国忧民,常常聚首,共商国是,成为挚友。当时王位委员会选择王族成员登基继承王位时,曾征求黄意的意见,因他对年青的西哈努克的思想品德和政治抱负有所了解,便推荐了当年还在越南西贡远东中学读书的西哈努克作为国王继承人。

  一九四O年底黄意奉命到越南西贡接西哈努克回柬埔寨。一九四一年四月西哈努克被推选为国王,十月三十日,西哈努克十九岁生日那天,被正式加冕为柬埔寨国王。他登基后,黄意老叔扶助其处理有关政务。黄意年老退休后,任西哈努克国王特别顾问。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柬埔寨几经战乱,西哈努克亲王几度来华,受到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的关爱,西哈努克亲王在京期间,其寓所为北京市东郊民巷某号大院。退休后大都住在这里。现仍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照。

  一九五三年七月三日柬埔寨宣布独立,法殖民地统治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一八六三年至一九五三年)宣告结束。黄意首相大力支持协助西哈努克国王领导柬埔寨人民摆脱法国殖民地统治,在实现国家独立的正义斗争中做出的贡献,使国家呈现出政局稳定、经济繁荣、人民生活改善、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受到了国王及王室的赞赏和王国政府官员的敬重,更受到柬埔寨人民的爱戴,尤其是柬国华侨华人都念念不忘他那爱侨护侨、无微不至的为侨风范和高风亮节。

  黄意是柬埔寨历史上一位华人首相,也是一位在中国出生而任外国首相的"唐人",这是中华民族炎黄子孙"龙的传人"的真实写照。

  关爱侨民树典范

  一九九七年二月,应柬埔寨潮州会馆的邀请,我率揭阳市侨联访问团赴柬访问,受到乡亲们的热情接待。此行我还有一大心愿,就是要寻找黄意老叔的后代。在祖籍揭阳的潮州会馆副会长、黄氏宗亲总会名誉会长黄宋清的大力协助下,费尽周折,终于在金边郊区寻找到了失去联系三十多年的黄意老叔亲生骨肉二儿子黄汉雄和四女儿黄娜丽。因战乱,其嫡系亲属远走他乡,各奔东西,有的已移居国外,有的已成冤魂。潮州会馆的乡亲们刚获知黄意首相子女下落并因家庭经济困难其后裔入学碰到问题时,大家自发筹集了助学金给予资助,使黄汉雄、黄娜丽兄妹俩感到无比温暖和欣慰。时任潮州会馆副会长兼秘书长邱怡源(已病故)深有体会地说:"老相爷(对黄意首相的尊称)生前对俺关怀备至,扶危济困,不遗余力,目前,他的后代有困难,我们应大力扶助,使之后继有人。"黄宋清先生激动地说:"老相爷是国宝,务必世代相传。他主政期间,在柬的华侨华人不论在政治上还是生活上受到不平等待遇,只要他获知都在百忙中挤时过问或派人予以调查解决。有一次,我与金边一当地人因经营生意发生纠纷,当地人恃强凌弱,侵犯正当权益,打官司又偏袒一方,迟迟不予解决,当老相爷获知便立即过问此事,案件便有了结果,使我既挽回了经济的损失,又讨回了公道,此事终生难忘。"

  在金边幸存下来的还有老叔之夫人农浦(我叫老婶),现住在金边,其四女儿黄娜丽育有三女,大女儿及丈夫经营一家进出口公司,二女儿负责其姐夫公司财务。小女儿黄那丽曾在金边的端华学校读初中,她俊俏美丽,聪明伶俐。

  黄意老叔的二女婿张明勤(华人),曾任柬王国移民局局长、外汇局局长。三女婿严莫尼列(柬人),曾任巴南州官、磅针省副省长、马德望省省长、柬王国金边大监房监狱长。

  二OOO年二月,我率团出访柬埔寨期间,在潮州会馆副会长、黄氏宗亲总会会长黄焕民和《华商日报》记者、宗亲黄平的陪同下,看望黄意首相四女儿黄娜丽全家。黄娜丽向我表达心愿说:"我父亲黄意生在潮汕,根在中国,我女儿黄那丽英文水平不错,中文基础较差,请你帮助她赴中国学中文,以继承她外祖父爱国爱乡、爱侨护侨的遗志,做一个对社会对人类有贡献的人".我当即表态:"欢迎她到祖籍国学习,选择合适学校,学习生活等事宜我定会给予支持帮助。"后因她学习成绩优异和柬王国政府重视关心资助她赴美就读。我再次率团出访柬埔寨与在美读书假期回家的黄那丽会面时,她还表示赴美学习毕业后,要回祖籍国读中文,我表示欢迎。2006年6月,我率揭阳市侨联访问团出访柬埔寨期间,专程拜访柬埔寨黄氏宗亲总会,受到黄氏宗亲的热烈欢迎。在缅怀黄意首相的座谈会上,老一辈乡亲们回忆缅怀他一生的为侨风范和高风亮节及其取得的政绩。黄氏宗亲黄鲁感慨地说:"黄意历任八个省省长,华侨华人都尊称为'州官意'.四十年代中期,黄意任首相后协助西哈努克亲王治国安邦,使国家呈现政局稳定、治安良好和经济发展的局面。五十年代初他年老退休后,忧国忧民,扶助西哈努克亲王和宾努亲王施政,受到所在国人民特别是华侨华人的爱戴",黄焕民会长深情地说:"柬埔寨'唐人'首相黄意在民众尤其华侨华人中具有崇高的威望,人们都很怀念他,他爱侨护侨,奉献爱心,关心支持华文教育和创建华侨墓园等慈善事业的义举万古留芳".

  在柬访问期间,我在黄宋清先生和潮州会馆副会长黄焕民的陪同下,参观了位于金边市郊二十二公里的笔曾市的"黄氏宗祠"和"华侨墓园".据介绍,"黄氏宗祠"和"华侨墓园"是黄意老叔主张和亲自捐资兴建的,于一九六一年竣工。特别是"华侨墓园"作用和意义更大,因当时金边市政规划,市政府

  要求潮州会馆把郊区的"潮州义地"迁移别处,考虑到"潮州义地"已有几十年历史,一些无子孙后代认领的墓地中必定有先侨骨殖,于是,黄意老叔倡导兴建"华侨墓园",以便处理先侨骨殖迁移难题。此举得到在柬华侨华人的高度赞扬,黄意首相关爱侨民,关心支持慈善事业的美誉至今广为流传。

  崇根报本回故里

  黄意虽身居异邦,然心系祖国,眷恋故土。抗战八年,国土沦丧,内战三年,战火纷飞。新中国成立后,一九五八年柬埔寨就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柬埔寨是较早与中国建交且一直关系密切的国家之一。

  黄意生在潮汕,根在中国,爱国爱乡的情结浓厚,他不论是任首相期间还是退休后,一直为密切中柬两国的外交关系,促进两国领导人的频繁友好往来做出积极的贡献。

  一九六O年十一月,黄意首相应周恩来总理邀请出访中国时,特意抽空回故乡广东省普宁县富袋寮村探亲谒祖,追根溯源,崇根报本。

  这年的秋收时节,乡里人正忙着收割水稻,忽见一列车队驶来,前面警车领路,车队蜿蜒驶向富袋村,到达村址便停了片刻,车上的人没下来,仅拉开车窗帘向外面行了一下注目礼。接着,车队绕着整个村庄驶了一圈,当车队驶至老叔祖屋附近的小广场时,车队停下来。首先是前后几部警车走下十多位身穿制服,佩带短枪的公安警卫人员,接着豪华中巴的车门开了,走下来七八个人,为首者身材魁梧,容光焕发,目光炯炯,步伐稳健,约七十多岁。他,就是我日夜思念的老叔黄意首相。在祖屋面前,老叔像一只回归的大雁,绕屋一圈,还行了鞠躬礼。老叔操一口不太流利的潮汕口音与亲人们叙谈一番,然后与全体来宾尽情享用了亲人预先准备的甜汤圆。不一会,老叔离开了祖屋,跟车队一起奔向村庄东南面的鸭母寮山去扫墓祭祖。老叔的祖墓就在村头这风景秀丽的鸭母寮山坡上的"飞凤地".据村老干部介绍,这"飞凤地"上的"春田公"的祖墓,灵气很旺,老叔将要出生的那年清明节,亲人们在这里祭祖,一位好心的风水先生路过此地驻足下来,默念几声虔诚地说:"此乃宰相之地也,好人必有好报也。"言毕老先生向东南方向悄然离去。为了迎接老叔祭祖,村里的干部忙里忙外一个多月,发动乡亲们重修祖墓,打扮一新,还从山坡下专门修通了一公里的山间车道至祖墓旁边……话说回来,车队有序地驶上山坡,停放在祖墓附近的草地上,按乡里习俗,大宗祭祖时要行"孔子礼",首先擂鼓三番,还要吹喇叭。时任村宣委的黄金安(现年七十五岁)是家乡有名的吹鼓手,被安排为祭祖仪式击鼓助威,祭礼刚宣布开始,老叔两行热泪,一声长叹,双膝跪下,双手撑地,三叩首,再伸腰站立,双手合掌拜三下,然后跪下,再三叩首,又再站立,循环往复祭拜三番,老叔最后一次跪下时低声忏悔道:"黄意枉为一国首相,未能在家瞻养服侍祖父母,真是不孝儿孙,请祖父母、列祖列宗九泉之下,给予宽恕,来日黄意定常回家祭拜祖先。"说完,连连磕头,失声痛哭,当亲人们扶起他离开后,老叔十分沉痛地又跑回墓前再跪下三拜,声音哽咽。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随之泪下。在柬埔寨,黄意贵为首相,在故乡先人面前,他却像一位无限虔诚的孩儿一样,对亲人无限眷恋。古人云:忠孝不能两全。事实上,老叔为人处事,一言一行,无论是青少年时期还是走上仕途位居首相后,总是既忠且孝,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的又一生动体现。

  祭礼完毕,黄意老叔对前来一起参加祭祖的父老乡亲诙谐地说:"因种种原因,我九岁"过番",至今才回家看望大家,我差点变成只'纯番鸭'(纯番仔的意思)。这次有幸回家探亲,还可称只'半菜鸭'(半本土的意思)。"当老叔堂侄圆发(今年七十六岁)和风城(已病故)两人扶着他上车时,他感叹地说:"侄儿啊,我能有今天这条老命,是托了唐山父老乡亲的福,那年坐红头船过番时,差点葬身大海,如果苍天有眼遂我愿的话,我将来这副老骨头要留在家乡的青山绿水间。"黄意上车离去,他打开车窗,噙着泪珠,向父老乡亲轻轻挥手,依依惜别。车队在山间小道蠕动着,车速很慢,慢得跟行人走路一样……。

  黄意任首相至退休后任柬埔寨王国政府顾问期间,扶助西哈努克亲王极力推行对华友好政策,频繁友好往来,为中柬唇齿般友好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海外赤子,情系桑梓,眷恋故土。

  黄意经常教导子女:"咱们子孙后代不能忘记'根'在中国。中国潮汕地区有座洪阳城,城北有条洪阳河,河北有座洪山岭,岭下有个村庄叫富袋寮,咱们的'根'就在那里。"为了追根溯源,一九四八年秋,他就送大儿子黄汉豹回故乡汕头的礐光中学读书,毕业后返回柬埔寨经商。

  一九六O年十一月八日黄意首相应周恩来总理邀请访问中国,受到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十一月九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周总理接见柬埔寨前首相黄意"的专题报道。其主要内容如下:"[新华社八日讯],周恩来总理今晚接见了柬埔寨王国政府前首相黄意,并且同他进行亲切友好的谈话。接见时在座的有陈毅副总理,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会长张奚若,外交部副部长姬鹏飞,柬埔寨王国驻中总理和陈毅副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十一月九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周总理接见柬埔寨前首相黄意"的专题报道。其主要内容如下:"[新华社八日讯],周恩来总理今晚接见了柬埔寨王国政府前首相黄意,并且同他进行亲切友好的谈话。接见时在座的有陈毅副总理,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会长张奚若,外交部副部长姬鹏飞,柬埔寨王国驻中姐重视与支持。这三位赴中国求学的小客人分别是十二岁的黄班纳利德(别名黄东,黄意三儿子),十岁的黄思蒂乃万(黄丹,黄意四儿子)和九岁的黄莎娜丽(黄莎,黄意小女儿)。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问题,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负责接待和安排,当时,国家对外文委还专门从河北省侨委调派了懂柬语的干部陈绍光,负责西哈努克亲王两位王子和前首相黄意三位子女的生活接待和学习安排等具体事宜,直至他们分别取得大学文凭。陈绍光(祖籍广东揭阳)先生是柬埔寨归侨,熟悉柬埔寨情况,精通柬语,长期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会见、会谈翻译,被中国翻译家协会授予资深翻译家称号。黄莎兄妹三人先后就读于北京市芳草地小学和北京市二十五中学,均在北京读大学。毕业后,三兄妹都于一九七五年被安排回柬,黄东和黄莎先后在柬埔寨战乱中遇难。黄莎七十年代初在北京时与董荷生结婚,育有一女叫董蒂曼,董蒂曼已在北京成家立业。

  一九九九年全国第六次侨代会在北京召开期间,在京西宾馆,我受到董荷生及其女儿董蒂曼伉俪的热情宴请。在座谈中,使我增进了有关黄意老叔一些鲜为人知史实的了解。

  黄东兄妹三人在京读书期间,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陈毅的关怀和厚爱,尤其是受到邓颖超大姐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邓颖超大姐多次邀请他们到中南海家中做客。黄东兄妹三人待人很有礼貌,特别对邓大姐这一德高望重的老前辈更是尊敬万分。众所周知,邓颖超大姐作为周总理的亲密战友,既是一位跟随周恩来总理南征北战、戌马生涯的老一辈革命家,又是一位富有爱心和同情心的女中豪杰。在中南海家中,她像慈母般把这三位海外"小客人"当作自己的儿女,关怀备至,言传身教,使兄妹三人感受到无比的温暖和快乐。

  痛定思痛悼伟人

  黄意是柬埔寨历史上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唐人"华人首相。在黄意首相的培养和扶持下,五十年代期间,柬埔寨王国又诞生了另一位人民的好首相——宾努。

  黄意老叔任州官时,宾努先生是他的门生,也是他的干儿子。后来黄意任柬王国政府首相,宾努任首相办公室秘书长。宾努于一九O六年四月一日在金边出生,曾任宫庭总监,被封为亲王,其夫人祖籍广东普宁。黄意老叔年老退任后,推荐扶持宾努继任柬埔寨王国政府首相。

  宾努曾于一九四八年至一九七○年几次出任柬埔寨王国政府首相。一九七○年三月,朗诺发动政变后,随同西哈努克亲王前来中国北京。同年三月当选为柬埔寨民族统一阵线中央政治局主席,五月任柬埔寨王国民族团结政府首相,一九七五年九月返金边前夕,在北京东郊民巷二十二号大院(宾努亲王寓所),接见柬埔寨王国政府前首相黄意三儿子黄东、四儿子黄丹和小女儿黄莎夫妇,同月宾努亲王返金边。一九七九年一月越军入侵柬埔寨前夕,宾努再度来华,同年十一月赴法国巴黎定居。一九八五年五月十八日病逝。

  宾努任首相期间,黄意在生曾大力支持宾努亲王施政,扶助西哈努克国王独立政权的统治。柬埔寨人民对前首相黄意的爱戴,不仅是因为他忠于王室,其施政方略和建树得到宫廷贵族的赞赏,而且更因为历史也证明他是一位柬埔寨王国政府出色的领导人。柬埔寨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一九六九年以后二十多年里几经战乱,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痛定思痛,柬埔寨人民和广大华侨华人更加爱憎分明。

  黄意首相于一九六四年十月十六日因病逝世,享年八十二岁。当时,柬埔寨王国举行葬礼,全国各地人民群众均自发地举行各种悼念活动,以追思国家领导人黄意首相。

  黄意首相逝世几年后,一九七O年三月十八日的柬埔寨,朗诺发动政变,从这一天开始,一场惨烈的战争使整个柬埔寨陷入火海中,导致了无数的无辜贫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一九七五年四月十七日,朗诺政权虽宣告结束,但当权者波尔布特又制订和实施所谓"大迁徙"行动计划,这一行动计划已被历史证明是柬埔寨人民最悲惨的一次"死亡之旅",实际上又重演了惊人的一幕。一九七九年一月,又再度因越军入侵柬埔寨而爆发了新的战争。越南军队撤出柬埔寨,内战仍断断续续。

  我因公多次出访柬埔寨,与柬埔寨的华侨华人特别是潮籍乡亲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们多次向我诉说劫难的经历,一谈起一九七五年四月十七日那个黑色夜晚,乡亲们至今还胆颤心惊……。如果不是一位亲历其险者的口述,实在难以想象这种残忍的事会发生在对佛教顶礼膜拜的国度中……

  在柬埔寨空前浩劫中,我的老叔黄意首相的亲人也未能幸免于难,同成千上万个家庭一样,记载着一本厚厚的血泪帐。七十年代期间,战乱先后夺去了黄意亲属的十几条生命。其大儿子黄汉豹、三儿子黄东和小女儿黄莎及其家人都不幸遇难,死无遗骨;四儿子黄丹被叛军揖捕投入死牢,幸好黄意首相在生时扶危济困、施恩广布,乡亲们买通狱卒,方能越狱逃生,随后移居于加拿大多伦多市;一九七五年大女儿黄娜英和丈夫郑兴及家人移居于美国德克萨斯州;二儿子黄汉雄和四女儿黄娜丽及家人在战乱中隐姓埋名避乱于山野中,几年后返金边市郊居住。黄意还有一个儿子名黄文乃武,曾在英国伦敦大学电力系毕业,后来他与家人移居于法国西南部文鲁市。

  黄意首相逝世后的七十年代里,柬埔寨因种种原因,战乱不断,治安混乱。在这片原来是祥和美丽的土地上,人们已经无法过着从前那种从容不迫,悠闲自在的生活。血腥和仇恨代替了歌声和温情,人们失去了欢乐,留下哭泣。在战争和暴政摧残下幸存的人们,几乎人人都有一段揪心裂肺的经历,户户都有一本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血泪帐。

  黄意首相执政期间至退休后任柬王国顾问的年代,虽谈不上太平盛世,但那时政局稳定,治安良好,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柬埔寨人民,包括因战乱逃难到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一谈到此,对柬埔寨前首相黄意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人们至今都很怀念他,爱戴他。

  二OOO年初,我应法国潮州会馆的邀请,带员访问法国等欧洲八国。因柬埔寨战乱移居巴黎的法国潮州会馆名誉会长、巴黎白天鹅大酒店董事长陈顺源(祖籍广东普宁)赴中国谈生意时获知我在巴黎访问,即从北京飞返巴黎,全家人高兴地在白天鹅大酒店宴请了我。陈顺源先生回忆后感慨地对我说:"我与你老叔的大儿子黄汉豹情同手足,又是生意场上的好伙伴,他给我很大关照。他从不以王孙公子自居,平易近人,富有爱心,乐善好施,不愧是老首相的好儿子。我深知,老首相非常严格教育子女,还定出家规家法,要求子女们自强自立,做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事。"陈顺源先生接着难过地说:"遗憾的是汉豹兄全家人已在战乱中遇难,我为失去这位好兄长而痛心不已。我深切地怀念他,更深深地怀念教子有方,顾国家而舍小家的黄意首相。"

  崇敬首相结侨缘

  黄意生在潮汕,根在中国,身上流淌着"唐人"的血脉,自他荣任柬埔寨八省省长乃至王国政府首相之职,他那历尽磨砺终奋起,爱国爱乡树典范的传奇故事,在柬埔寨乃至故乡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被乡亲们称为"州官意"的黄意首相光辉形象,一直鼓舞和激励着他的后代自强自立,向前奋进。同时也使我的童年和学生时代尤其是参加工作以来,更充满着对老叔黄意首相的敬仰之情。

  在我的记忆里,青少年时期亲身经历和体验的事历历在目,记忆犹新。我高中毕业后,十八岁便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了一名共产党员,曾当过生产队记工员、民办教师、大队干部,成长为现在的国家干部,还刻苦攻读获取研究生文凭。回忆我的成长历程,党的培养、家族的陶冶尤其是父亲的言传身教,确立我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的品德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我的父亲黄炎林,早年参加革命后当乡村教师,历任洪阳区委副书记、公社党委书记,后因积劳成疾,组织照顾他到卫生战线工作。他在不同岗位上忠诚党的事业,作风朴实,尽职尽力,光明磊落,胸怀坦荡,淡泊名利,廉洁奉公,在平凡岗位上取得不平凡的业绩。建国初期,先后被普宁县委记大功二次,记小功二次,被誉为土改复查时期一面光辉旗帜,光荣出席全国劳模先进工作者大会,在北京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我父亲因病于二OO二年九月十一日逝世,享年八十岁。他的音容笑貌和对我们子女的谆谆教诲萦绕脑际,令人难忘。当我们兄弟姐妹还小时,他曾多次讲起黄意首相的故事,他教导我们要以黄意老叔为榜样,奉公守法,自强自立,学习他在逆境中奋起和敢为人先的革命志气,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作为的人。

  一九六三年九月,我就读家乡学校"富光华侨小学".入学第一天,校门上面那闪闪发光的"华侨"二字诱发了我童稚的好奇心,因为在当时社会环境中,人们对"华侨"二字有的还很陌生,为什么要称"华侨"呢?回家时,我带着这个问题询问母亲,母亲一知半解地说:"据说与大华侨黄意老叔有关,此事你爸在区里当头最清楚。"几天后的星期天,父亲回家探望患病的母亲时,我就此请教了父亲。于是,父亲乐呵呵地打开了话匣子:"在东南亚中南半岛南部,有一个国家名柬埔寨,面积有十八万平方公里,人口近千万,那里是潮汕华侨的聚居地,首都金边市有'小潮州'之美称。柬埔寨地理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粮食一年两熟,花果四季飘香,素有鱼米之乡美称。这个国家前首相黄意是我的叔父,你称老叔,是咱们家乡的大华侨。几年前,他老人家应周总理邀请出访中国,在中央、广东省委、汕头地委和普宁县委有关领导的陪伴下,回俺家乡扫墓祭祖。"从父亲介绍中知悉,我父亲当时任洪阳区委领导,接到时任普宁县委书记张顺做出的三点重要批示,要求高度重视做好黄意首相回家乡探亲祭祖此项特殊外事接待工作,便立即动员组织当地党政干部和乡亲全力以赴做好相关接待准备工作。父亲接着说:"黄意首相一行抵达布袋村时,当他获知家乡建校缺乏资金时,立即捐款支持建校。父老乡亲为了纪念他爱国爱乡的义举,把校名定为'富光华侨小学'".

  听了父亲这番话,谜底揭晓,茅塞顿开,从那时起,"华侨"二字在我幼小的心灵中就打下深深的烙印。使我对身居柬埔寨王国政府前首相眷恋故土,情系桑梓,奉献爱心,关心支持家乡教育事业的黄意老叔产生崇敬之情,这种敬仰之情一直伴随着我的成长。

  一九八O年十月,我还在当大队(村)党总支副书记时,有幸被组织推荐参加国家干部的考试,成绩优异被录取在公社党委办公室工作,后任公社、区、镇的党政领导。揭阳设市后,我调揭阳市府办任组保科长兼机关工会主席。一九九五年八月,我被选为揭阳市侨联副主席主持日常全面工作,当时,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此生终与"侨"结缘,必定无怨无悔为侨忙。那时,我还未满四十岁,社会上有的人说我年纪轻轻便进入"老人组",真可惜。说实话,起初,我也有点想不通。但细思量:东南亚、欧美和港澳台许多国家和地区我都有亲戚关系,柬埔寨还有特殊的海外关系。我到市侨联工作之前也结识了一批海外的乡亲朋友,这些对开展侨联工作将会有一定群众基础。想到这,我便安下心来,认真履行职责,一直奔忙于侨务工作的天地间,一干已十四个春秋。

  继承遗志为侨忙

  在柬埔寨王国政府前首相黄意诞辰125周年之际,他的后代深情地缅怀他,决心继承他的遗志,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以告慰伟人在天之灵。

  一九九五年八月,我迈进揭阳市侨联这个大家庭主持工作以来,本着全心全意为侨服务的宗旨,认真履行职责,做出了点滴成绩。

  一九九八年四月,在揭阳市第二次侨代会上,我获满票当选侨联主席。我在侨联工作以来,多次出访柬埔寨,与其说是工作需要,倒不如说此中蕴含着我对黄意老叔的崇敬与怀念。

  在柬埔寨,乡亲们都把我当自家人,大家习惯叫我庆华兄,每当听到这种兄弟般的亲切称呼,我觉得心里甜滋滋地。每当我走过黄意首相生前生活与工作过的地方,我都情不自禁地驻足沉思:唯有竭尽全力做好本职工作,为广大侨胞,当然也为柬埔寨的乡亲们排忧解难,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才能称得上与旅外华侨华人心灵相通,血脉相连。

  一九九七年二月,我率揭阳市侨联访问团应邀出访柬埔寨,在潮州会馆举行了"揭阳市侨联与柬埔寨潮州会馆建立友好协作关系"的签字仪式,为揭柬两地在经济、科技、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方面搭起了一个平台,拓展了海外联谊的新通道,开辟了互通侨情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新局面。访问期间,我们挤出时间参观考察了柬埔寨潮州会馆属下的端华学校,当了解到该校华文师资奇缺,台湾当局曾试图为该校捐巨资并无偿提供台湾版本教科书被校方拒绝时,我觉得事情重大,情况特殊,支援华文教育迫在眉睫。回国后,我立即向市委市府领导汇报,要求派遣教师赴柬援教,得到市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派遣教师赴柬援教达到预期目的。我还以揭阳市侨联名义发出了捐书援教《倡议书》,获得显著成效。一九九八年以来,揭阳市侨联先后为柬埔寨潮州会馆属下的端华学校推荐援教的归侨侨眷教师三批,并发动揭阳市侨联系统的干部职工捐书一万多册,其中本人捐书六百多册。二OO六年六月,我率揭阳市侨联访问团再次赴柬访问时,把提前办理船运抵达金边经筛选的一万本书籍捐献给端华学校。潮州会馆副会长兼文教组长黄焕民还就此在端华学校主持举行了既隆重又简朴的赠书仪式。

  为了弘扬优秀的潮汕历史文化,我发挥了良好海外关系的优势,引进广东省电视台组团赴香港和柬埔寨,采拍十五集大型电视纪实片《潮汕风云录》,获得圆满成功。一九九九年初,由广东电视台主办,潮汕三市电视台协办的由时任广东省省长的卢瑞华题片名的十五集《潮汕风云录》大型电视纪实片筹拍,因工作需要,上级有关领导要求物色潮汕地区一位有一定海外关系,且熟悉侨情的侨务工作者配合开展此项工作,经多方推荐,最后选中我担任该片顾问之一。当时,我认为赴香港和柬埔寨挖掘搜集素材既有代表性,又有典型性和广泛性。于是,一九九九年九月我作为广东电视台访问团名誉团长,随团赴香港访问,我们先后采访了香港潮籍精英,侨界元老庄世平、李嘉诚、陈有庆、林百欣、廖烈文、饶宗颐等社会知名人士,首战告捷。二OOO年二月,我作为名誉团长又陪同广东电视台访问团赴柬埔寨访问,访问团在柬王国的采访活动受到极大关注和得到众多便利。采访活动得到柬埔寨国务委员兼新闻部长吕来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柬大使宴庭爱等政要的大力支持。访问期间,柬主流媒体和唯一华文报《华商日报》都以显赫标题和较大篇幅,报道了我们在柬的采访活动。由此惊动了柬埔寨朝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在柬的华侨华人尤其是潮籍乡亲更是欣喜若狂,奔走相告,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记载华侨华人历尽艰辛,坚韧不拔,重建家园的创业史,扩大侨界社会影响,提高华侨华人社会地位而感到光荣和自豪。

  多年来,为了拓展海外联谊工作,必须做好"走出去"和"请进来"工作。揭阳侨联先后与东南亚、欧美和港澳台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六十多个海外侨社团以及国内的十多个省近百个市的有关侨联组织、潮人社团建立友好协作关系。我率揭阳市侨联和属下的揭阳市越柬老归侨联谊会组成的代表团,先后参加了二OO三年十一月和二OO五年十一月分别在中国广州和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的第十一届和第十二届世界越棉寮华人团体会员代表大会。二OO七年九月十七日,我又率团参加了在福建厦门举行的"世界越柬寮华人团体联合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这些跨国界的侨务活动,搭建了联谊平台,实现了互通侨讯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格局,通过这些活动,使我有机会接触和结识了更多的越柬老尤其是柬埔寨的乡亲朋友,增进了对海外侨情的了解,因战乱流离失所、远离他乡的柬埔寨乡亲,人人都有一本揪心裂肺、家破人亡的血泪帐。一些熟悉柬埔寨侨情的乡亲朋友,尤其是饱经战乱劫后余生回国定居或逃难移居欧美、东南亚、港澳台等各地的华侨华人,每当谈起我的老叔黄意首相时,他们无不啧啧称赞其为侨风范和光辉业绩,而且一直在怀念着他,为有这位高风亮节、治国有方、政绩突出的华人首相而感到骄傲。

  黄意首相离开我们已经四十多年了。他历尽磨砺终奋起,勇往直前创伟业;他远见卓识治国安邦,爱国爱侨树立典范;他教子有方自强不息,崇根报本造福桑梓,他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一生。祖国的广大归侨侨眷、海外侨胞永远不会忘记他,故乡的亲人永远不会忘记他……

  我们将永远地缅怀他——柬埔寨"唐人"首相黄意。

  作者简介

  黄庆华,广东省普宁市洪阳镇富袋村人。汉族,1956年2月出生,研究生学历,泰国侨眷,现任广东省揭阳市侨联主席(兼党组书记)。长期从事经济、党务、侨务工作。1980年10月后担任公社、区、镇党委领导职务。1992年6月后任揭阳市府办组织保卫科长兼市府办机关工会主席,1995年8月被选为揭阳市侨联副主席(兼任党组副书记、主持日常全面工作),1998年4月在揭阳市第二次侨代会上当选为主席。

  社团兼职:中国侨联委员、广东省侨联常委、广东省侨史学会常务理事、广东华侨华人研究会理事、揭阳市政协常委、揭阳市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揭阳市海外联谊会副会长、香港揭阳侨联联谊会永远荣誉主席、广东潮人海外联谊会顾问、深圳潮人海外经济促进会顾问、珠海潮人海外联谊会顾问。

  黄庆华在长达14年的侨联主席位置上,以侨为本,奋发有为; 解放思想,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他从较高层次、较广视角去认识把握和挖掘拓展侨务资源,把积累起来的人缘、地缘、业缘、血缘关系和信息资源逐步转化为生产力,为地方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积极的贡献。多年来,他率领揭阳市侨联一班人殚精竭虑,呕心沥血,攻坚克难,励志图强,聚侨心,纳侨智,集侨资,写侨篇,团结联系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积极做好为侨服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为统一祖国大业服务的工作,在促进对外开放,扩大文化交流,引资引智,维护侨益,参政议政,扶贫帮困等方面,富有成效地开创侨联工作新局面,尤其在致力于创建揭阳市侨联大厦(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总造价1500万元,其项目土建工程已竣工)这一"侨心工程"上取得显著成效,受到海内外乡亲的赞誉。揭阳市侨联工作受到地方党政和上级侨联的充分肯定。

  黄庆华理想信念坚定,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任劳任怨; 他严于律已,胸怀坦荡,淡泊名利,廉洁奉公;他以身作则,勤政务实,艰苦创业,政绩突出,获取多项荣誉:1998年11月被评为"广东省侨联系统为实现广东'九五'计划作贡献先进个人";1999年7月被国务院侨办和中国侨联联合评选为"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2000年4月参加广东省委"三讲教育"驻汕头市金园区任"三讲"巡视组副组长,因工作成绩突出受上级领导表扬,2004年7月被评为"中国侨联工作先进个人",在全国第七次侨代会上受到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表彰与接见;2005年8月撰写的论文《论提高侨联领导干部素质和能力的必要性》,被评为"中国侨联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研讨会"二等奖,在中国侨联举办的研讨会上受表彰并作经验介绍;2002、2005、2006年分别荣获"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在揭阳市直"七一"纪念大会上受表彰。他在长期的侨务工作实践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侨联工作,理论联系实际,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辛勤笔耕,撰写了许多有见解且值得关注和借鉴的侨务论文和考察报告等,并把它结集为《侨务新篇》,计26万字,2004年6月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该书分别被全国第七次侨代会和广东省第八次侨代会的大会秘书处定为优秀侨刊赠给全体代表和海外嘉宾及有关单位人士共3500册。

  在省侨联的重视下,报道黄庆华先进事迹的纪实通讯《用"三心"品格谱写侨务新篇》于2006年3月载于省侨联主办刊物《华厦侨讯》。

  揭阳市侨联办公室

  二OO八年十月

  后 记

  一九九五年八月,我迈进揭阳市侨联这个大家庭主持工作以来,在侨务天地间辛勤劳作,目睹或耳闻海内外侨人与侨事,感触颇深,思考良多,萌发了对侨史研究的求索热望。我几次率团出访柬埔寨,公务活动之余,了解和收集到我敬爱的老叔黄意首相生前的一些光辉事迹等史料。多年来,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使我有机会结识了许多海外朋友,积累了宝贵的侨务资源。柬埔寨中不少乡亲朋友,因柬埔寨战乱回中国定居或逃难移居欧美、东南亚、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的华侨华人,每当谈起柬埔寨"唐人"首相黄意时,对他光辉业绩和为侨风范无不啧啧称赞,深表敬重与爱戴。我一直在想且已经在做的,就是唯以实际行动全心全意为侨服务,维护侨益,当然包括为柬埔寨乡亲们做些实事好事,以告慰伟人在天之灵。

  近年来,一些海外侨领尤其是柬埔寨乡贤,包括因战乱移居异国他乡的乡亲朋友,异口同声地要我撰写《柬埔寨'唐人'首相黄意》纪实文章,并寄予热切期望。随着侨务工作实践的深入,在我心灵深处,迸发出对黄意首相的崇敬与怀念,为了这些难以排解且不应该淡忘的情结,在繁忙公务之余,我把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加以筛选梳理,完成了《柬埔寨"唐人"首相黄意》的写作,作为"柬埔寨王国政府前首相黄意诞辰125周年纪念"的一份薄礼,以略表对老叔的深切怀念并寄托个人的哀思。

  本刊共收集了"周恩来总理接见柬埔寨王国政府前首相黄意"等32幅珍贵的史照,配上文字说明,力求做到图文并茂,让人一目了然,耳目一新。遗憾的是,柬埔寨几经战乱,黄意首相有关史料轶失很多。我国档案管理部门有关黄意首相的相关资料一时未能全面收集到,因此,文中介绍的"唐人"首相黄意生前史实,未能全面具体反映揭示其业绩与风范,作者深感内疚。今后还需进一步挖掘史料素材,完成一本较为完整的历史人物书籍。

  本刊文中的部分主要内容曾以《心灵相通,血脉相连》为题,编入作者著的《侨务新编》一书中,并于二OO四年四月入编于中国侨联主办刊物《海内与海外》第一部分"龙的传人"第一篇。二OO五年十一月入编于澳门举办的"第十三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特刊《潮人风采》、广东潮人海外联谊会主办刊物《广州潮讯》,还于二OO六年在《揭阳日报》连载。欧美、东南亚、港澳台等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多家媒体和华人网站、广东省侨联网站、揭阳市政府网站及有关侨务理论机构曾给予转载报道。

  本刊的编辑出版,承蒙各级领导和社会贤达的关怀指导,中国侨联主席林军,国家司法部原部长蔡诚,中国侨联顾问、全国人大侨委原副主任王宋大,中国侨联顾问、国务院侨办原副主任张伟超,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联络办公室副主任、中国侨联原副主席、中共揭阳市委原书记李本钧,国务院港澳办副主任周波,中国侨联副主席、广东省侨联主席王荣宝,中国侨联副主席、四川省侨联原主席王宋达,中国侨联常委、辽宁省侨联主席卢育波,国家旅游局原副局长杨世瑞(柬归侨),中国驻柬埔寨大使馆原领事部主任陈端,国务院侨办海外司原司长王期猛,中国侨联顾问、广东省潮人海外联谊会常务副会长王善荣,中共揭阳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吴选钊,中共揭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广东省侨联顾问谢峻,北京市越柬老归侨联谊会执行会长、中联部侨联原主席陈绍光(柬归侨),广东省越柬老归侨联谊会常务副会长方定一(柬归侨)等对本刊编辑出版提出了宝贵意见。本刊在编辑过程中,人民日报出版社原副主编宋世琦,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巫秋玉女士,李章鹏博士,《华侨华人历史研究》编辑部编辑乔印伟博士,还有理论研究及宣传媒体的郑智勇、方列生、胡光明、黄建生等有关领导及热心人士对初稿有关章节的安排和材料的处理等方面提出了修改意见。

  本刊编辑出版有关史实和照片等资料的收集筛选得到了有关领导、侨界人士和海内外亲朋好友的支持帮助,他们分别为:北京的陈绍光、董荷生、杨世瑞、陈端、国家文化部原处长洪小玲,揭阳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黄远平、揭阳市侨联常委王富强,原普宁县委书记伍时耀、原普宁县副县长张仲均及普宁侨界人士、乡亲前辈王宋斌、陈义平、黄振坤、陈廷坚、苏炳成、黄初升、陈愈强、黄永存、黄拥华、黄金安、黄本福、黄圆发等,因柬埔寨战乱移居欧美、东南亚、港澳等国家和地区的侨领和乡贤:罗少荣(澳门)、郑辉(法国)、黄擎天(法国)、黄明山(法国),陈顺源(法国)、张作波(美国)、林流松(澳大利亚)、方侨生(加拿大)、黄松(法国)、江朝霖(美国)、颜承琦(香港)、邱汉荣(澳门),纪联合(泰国),现在柬埔寨定居的有:黄娜丽、林惠龙、杜瑞通、黄焕民、黄宋清、黄平、黄德明、黄鲁等。

  在此,谨向对本刊的编辑出版给予指导、支持帮助的有关领导和热心人士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作 者

  二OO八年十月十八日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