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访我国生物学界“泰斗”潘文石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30日10:47  贵州都市报

   “熊猫爸爸”爱上黔金丝猴——专访我国生物学界“泰斗”潘文石

  

专访我国生物学界“泰斗”潘文石

  潘文石,被誉为“中国熊猫之父”。1937年出生。现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动物学博士生导师。他是20世纪80—90年代中国野生大熊猫研究和保护先驱者之一,美国《读者文摘》杂志称他为“熊猫爸爸”。从1996年起到现在,他的野外研究基地从秦岭转移到广西崇左,开始研究珍稀动物白头叶猴和中华白海豚。

  “如果我们发表一千篇论文、一百部专著,但是我们的研究对象都死光了,试问:这些研究还有什么价值!”经常把这样一句话挂在嘴边的,是一位已过古稀之年的科学家,他叫潘文石,大家也叫他“熊猫爸爸”。

  缘于参加近日举行的《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读本》地方教材首发式暨座谈会。“熊猫爸爸”第二次来到贵阳,趁着老教授在花溪拜访老同学的间隙,昨日傍晚,记者专访了这位我国生物学界“泰斗”。

  贵阳:来一次爱一次

  “我每一次来贵阳,都会增加对贵阳的热爱,上一次来的时候已经很喜欢了,这次就更加喜欢了。”当记者问及对贵阳的感觉时,这位睿智幽默的老人乐呵呵地说道。

  潘文石第一次来贵阳是今年3月初,受邀在贵阳建设生态文明城市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授课。但呆的时间短,头天晚上讲完课会后第二天就走了,对整个环境的印象还不是很深刻,但让潘文石一直念念不忘的,是从机场进城后一路让人倍感温馨、舒适的灯光。“到过纽约、香港等大都市,都繁忙得不得了,但看到贵阳的灯光很舒适,说明贵阳人心态平和。我喜欢!”

  这回时间充裕了,他参观了金阳,爬了黔灵山,还逛了市区。“这次来,又增加了对贵阳的了解。这么多的树、这么多的水,市中心这么好的公园,贵阳人待人又如此真诚、热情,让我更喜欢这座城市了!”

  生态文明建设:和谐最重要

  “人类绝不能对大自然一味地索取,应该适当约束自己,新的世纪应倡导生态文明!”一直抱有如此环保理念的潘文石,与以“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为目标的贵阳市,可谓“一见钟情”。

  所以,在谈到这个理念时,潘文石为贵阳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他的建议:最重要的问题是处理好人与其他生命形式间和谐的关系。

  在潘文石看来,生态文明不是一般的文明,从生态文明角度来看,最重要的强调人和其他生命(包括动物、植物、大气、水、土壤)之间的和谐,强调人在这个生命系统里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达到和谐的关系。

  关注:石漠化治理和黔金丝猴

  从研究大熊猫到白头叶猴再到中华白海豚,那贵州又会有什么引起潘文石的兴趣呢?

  答案是石漠化治理、黔金丝猴。

  “其实早在几年前,我就写信给中央反映关于如何阻止中国西南部石漠化的进程。”潘文石说,为了子孙后代的安全,就必须阻止石漠化。

  毕竟搞了一辈子的动物保护和研究,所以,和白头叶猴同为全球最濒危的灵长类物种的黔金丝猴,自然不会“逃出”潘文石的视线。“在广西,我用了12年时间,让白头叶猴的数量开始增加,让它们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种群系数得以扩大。道理一样,动物的生存代表着人类还能可持续发展,在这种大前提下,濒危的黔金丝猴,怎么能不关注?”说到这里,潘老向记者透露:等他下次再来时,会带上他的团队在梵净山住上一段时间,以便对黔金丝猴的情况做更多的了解。但要特别强调的是,如果要对黔金丝猴做研究,潘文石最想依托的还是贵州本土的科学家。

  “对黔金丝猴的关注,不仅是我们关注,更要引起全球关注,这才能对黔金丝猴有真正的了解,才会让它的地位和熊猫、中华白海豚一样重要。”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