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新加坡作家蓉子(图)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关注
蓉子

  一提蓉子,很容易让人想到台湾著名女诗人蓉子,但我笔下的蓉子却是位新加坡作家,也是女性。

  新加坡的蓉子现在定居上海,长子是新加坡驻上海的外交官,似乎有个任务就是给新加坡引进人才。不知道他从中国“引”走了些什么人,我却知道他的母亲蓉子卖了新加坡几层楼的住宅把全家人都“引”到了上海。

  最近她告诉我:“半年来当小区的业主委员会主任,参与许多具体工作,精神和时间损耗不少,在家人反对声中,我虽苦仍不肯放弃,在这项工作中更深一层了解社会。好人很多,但自私的人不少,义工在这里没有市场,过去,我只捐过款,没做过义务工作,两者本质应是一样的,但感受大大不同。一个大国里,如果缺乏义工,政府怎样负担民间疾苦?经济条件提升了,无私的爱心却少了。教育还须加强。”

  她说的这些,其实我亦有同感同慨,但让一个“外人”数说自己同胞的缺失,那感觉就像打在自己脸上,便捍卫性地向她辩解了一番。但我知道她的话是出于深切的爱心和关心,因为她并不完全是“外人”。

  蓉子祖籍广东潮州,从小到南洋,遇人不淑,全靠自我奋斗。她的信念是:“20岁以前,如有苦难,不是我的错。20岁以后,再有苦难,一定是我之过。”她顽强挑战命运,白手创业,终于成为商海女强人。一手赚钱,另一手撰文,出版了小说、散文和社会纪实类作品二十多本。以“秋芙”之名,为新加坡《电视周刊》、《联合晚报》、《电视广播周刊》等主持“爱情与生活信箱”二十余年,担任过新加坡作家协会副会长。如今人虽在上海,仍然是新加坡《联合早报》、《联合晚报》、《新明日报》的专栏作家。

  以往她主持的“秋芙信箱”释疑解惑的多是本国人的婚姻爱情问题,扣着时代潮流,如今向她写信求教的除了新加坡人还有在新加坡的中国人。最近有位中国的“陪读妈妈”向她诉苦倾吐心声,她通过《新明日报》回信说:“每一个社会,都会有许许多多的问题,有些随着时间会改善,有些则永远‘巡回演出’。”“如果我是你,我不会留下来。你大可回老家当你的财务经理,让孩子留在中国,跟13亿人的儿女去竞争。在家乡好好的日子不过,为什么要跑到国外成为需要关注的群体?你的民族尊严就投在孩子的学习上了吗?难道除了这一途,孩子就无法学习双语吗?”“对不起,恕我严词苛责,希望能唤醒你:安分守己才是正道。无论路怎么难走,也不要成为乞求者。”“这封回信极可能令你很失望,但这是我对你的肺腑之言,尚望三思复三思!近几年来,我长住上海,就在你的国家土地上,相信我的看法能助你作出正确的选择。祝福你,苦尽甘来,走上康庄!”

  蓉子的社会关怀除写在新加坡出版的几本信箱文集和中国大陆出版的《别碰!那是别人的丈夫》外,更多反映在呈现城市老年人生存处境和心态的《谁道风情老无份》、《芳草情》、《烛光情》等“城市系列”。她的商海活动中,有过开办“阳光老人院”的记录。办“老人院”当然是商业行为,并非做义务慈善活动。但令人感动的是,她开办老人院的动机,和全身心投入的精神。

  这个弱势人群的小社会,光怪陆离,五花八门。蓉子是院长,也像家长,还是事必躬亲的普通员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天清晨六点半上班,夜晚九点半回家,15小时的工作时间,星期天公共假期照常。医生说她是“工作狂,好似酒精中毒”。很多人不理解,可做的事很多,为什么偏要办“老人院”!“又脏又臭!又病又可怜!”人家避之惟恐不及,她偏干得这么起劲!一般人往往看惯了病人,久而久之会麻木,她却越做心越软。如此这般,整整十年。十年,3600多天啊!

  支撑她的绝非仅仅为挣钱。一个大写的“情”字,始终是她为人处世的基本出发点。

  我问她为什么?她说:“我自小缺了温情的关怀,所以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社会不能少了情,否则生活没意思。”“强者的出现,是为了帮助弱者。”

  她感慨,现代人亲情淡漠,“爱心”“市面经常缺货!”反讽金钱高于一切,“钱为何物?直叫生死相许!”劝戒世人,“你若年老,请看破世情”,“你若年轻,多培养爱心。”

  蓉子是性情中人,她的作品长情、深情,但不同于琼瑶式编织梦幻、大喜大悲到极致的煽情;她重写实、不幻想、笔下鲜有甜蜜,在幽默、俏皮、简练干净的文字中,其“情”悠然而生。

  喜欢逛商店添新装的爱美淑女,叱咤商海刚毅顽强的成功商人,奋笔疾书灯下赶稿的成名作家,做得一手标准潮州菜,耐心牵着、抱着、哄着、与小孙子讲着理的好祖母,和二子二媳二孙三佣三代同堂的贤德传统家长,在中国人的社区担任业主委员会主任……

  现代女性了不起的确实很多,但像蓉子这样,将这么多复杂矛盾、极现代又极传统、非常富有挑战性的角色总揽一身,且扮演得得心应手、心甘情愿、乐在其中的,当今能数出几人!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09月22日 第七版)

  作者:白舒荣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