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蔡锷曾与李烈钧有同学之宜,最后为何矛头相向?


来源:康狄的朋友圈

蔡锷在1912年12月17日致电国务院秘书长张国淦,对国会议定宪法投了不信任票,他说:“惟逆揣国会议员议定宪法,难保不偏重党见,趋于极端,徒为防制行政首长之条规,致失国家活动之能力。临时政府之疲苶不振,国本动摇,实临时约法有以使之然,可为前鉴。”他还建议:“祈密召海内贤达,如梁任公、杨晳子诸人速将宪法草案拟订电知,俾得联合各省都督先期提出,以资研究而征同意,期收先入为主之效。将来草案交院议决,若议员所主张,总统有认为滞碍难行者,通电各省,锷必与各都督联名抗争,务期达拥护中央之目的。某亦缔造民国之人,宁不思为民权之保障?特以民权恒视国权为伸缩,必国权巩固而后民权有发展之期。总统当国家行政之中枢,负人民付托之重任,使因少数人之党见,减削其行使政策之权,恐一事不能为,必致陷国家于不振之地。”蔡锷的这些想法明白表达了以行政干涉立法、控制立法的企图,他还先后派遣范熙绩、肖堃秘密进京,向袁世凯面陈他的意见。

null


蔡锷

直到第二年的2月7日,蔡锷致电各省都督,仍然强调宪法要有利于建设一个强有有之政府。不过,围绕宪法起草权的争议一时既难有结果,李烈钧与袁世凯的权力对抗却已然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势必要有个了结。2月5日,蔡锷与四川都督胡景伊、广西都督陆荣廷、贵州都督唐继尧联名通电,对当前局势表明了他们的态度和立场,虽说没有直接点名谴责李烈钧,但矛头所向,非常清楚。

null


唐继尧

蔡锷与李烈钧在日本留学期间本有同学之谊,其后,袁世凯称帝,二人也曾与唐继尧共同发起讨袁,但在此时,蔡锷等四都督的联合通电却让李烈钧颇感为难,他回复蔡锷等人,不仅提到他们的旧谊,也倾诉了他的苦恼,希望诸公能理解他的初衷。很快,发生在江西的这次危机,在各方势力的调节下,以袁世凯的暂时妥协而得以平复。但从随后的形势发展来看,双方的矛盾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国家分裂的危局仍在酝酿之中。

null


李烈钧

( 解玺璋:《梁启超传》,化学工业出版社,2018年版 )

作者简介:解玺璋,知名评论家、学者、近代史研究者。季我努学社顾问、季我努沙龙讲演嘉宾。从事报刊编辑、图书编辑二十余年,曾获多种全国及北京市文艺评论奖,著有《梁启超传》、《一个人的阅读史》、《喧嚣与寂寞》、《雅俗》等。

( 编辑: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史硕士研究生 谢敏 )

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泡泡直播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

泡泡直播

X 泡泡直播

泡泡直播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