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外专家学者共聚锦纶堂,共谋文化可持续发展之路

11月12日,在锦纶会馆300周年、“一带一路”10周年之际,广州市荔湾区在锦纶会馆举办“再启航 锦纶三百年”之“海丝文化暨非遗文化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
当天,屹立在老城荔湾区的古老建筑——锦纶会馆,迎来40多位来自海内外的文化、艺术、时尚界专家、学者。专家、学者通过政、产、学、研、用等多角度、多维度探讨海丝文化暨非遗技艺可持续发展之路,为海丝申遗发声,为非遗创新性传承发展谋思路。
图片
图片
本次“海丝文化暨非遗文化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是“再启航 锦纶三百年”系列活动之一。
图片
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宫廷部副主任、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严勇分享了清代宫廷礼吉服的设计思想。严勇表示,在中国封建等级社会,服饰的重要作用之一是标明身份等级。清代统治者制定的服饰制度体系之庞杂、条律之琐细,在中国历代服饰史上无出其右。
“清代宫廷服饰等级主要是通过服饰的质料、款式、颜色、纹样、饰物五大重要组成元素来具体体现的。”以颜色体现等级为例,严勇表示,在清代宫廷服饰中,等级最高的颜色是明黄色,是凌驾于一切服装颜色之上的神圣而不可侵犯的颜色。“虽然袜子会被衣物遮挡,他人看不见,但清代统治者的棉袜还是会有明黄绸绣彩云金龙的元素制作。”
图片
严勇表示,汉文化源远流长,根深蒂固,清代的满族统治者长期置身于汉文化氛围中,满汉文化不断地进行碰撞、交流和融合,清代宫廷服饰不可避免地继承和吸收大量历代汉族传统服饰的特点。
“比如在服饰颜色上,清代服饰典制中规定明黄色只有帝、后才可享用,其他任何人不得僭越使用,实际上,这种尊崇黄色的做法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色彩观的一种反映。”严勇说,早在《周易》中就有关于黄色为吉利之色的记载,如“黄裳,元吉”。《汉书》也提到,“黄色,中之色,君之服也”。
纸制灯笼、大炷香、潮州木雕……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媒体学院设计艺术副教授杨佩华通过大量实地调研传统手工艺人,探讨了传统技艺的可持续发展。
杨佩华表示:“一个文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传统工艺紧密相连,它诉说着生活、过去和生存方式的故事。传统工艺象征着存在的演变,引领我们认识仪式和传统的重要角色。”
图片
杨佩华介绍,传统工艺为旧时的新加坡社会和经济注入了生气,在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中国东南沿海的福建、广东、海南,以及马来半岛、印尼群岛、印度和斯里兰卡等地的人来到新加坡,他们带着自己的手工艺来到新加坡谋生。比如纸制龙舟、舞狮头饰等,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新加坡的文化遗产。
杨佩华在研究中发现,自20世纪70年代起,新加坡朝着工业化发展,机械设备和工厂开始取代小型家庭手工艺产品,传统手工艺受到挑战,多数传统工艺企业要么关门,要么提高生产效率。在21世纪,新加坡仍有一小部分传统工匠继续坚守,但社会对传统手工制品需求下降,令传统工匠不再愿意将手艺、业务传给下一代。
如何从现代艺术设计探讨传统工艺的可持续发展?杨佩华在文化保护、艺术和创意表达、教育和技艺发展等方面作了相关的研究。
比如,杨佩华在自己编著的《消失的智慧与传统》中,记录了新加坡传统手工艺人的工匠技艺故事,并在书中留白,让读者自己了解传统手艺后再补充见解。《记忆的手艺业:新加坡传统手工艺人》这一书中没有文字,将手工艺以纸张浮雕的形式呈现,读者通过触摸,感受传统手艺的魅力。
在杨佩华跟随纸制手艺人杨汉潮学习制作技艺后,她带领学生,将杨汉潮的纸制技艺运用到现代家具中——制作了一张可以使用约10年的椅子。
图片
此外,华南农业大学历史系主任、教授刘玲娣从丝织业的祖师爷张骞谈起,观点新颖妙趣。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新加坡华裔馆馆长游俊豪从华裔专家的角度探讨海丝、海归、归海:美学的传播与流通。
文 | 记者 马思泳 通讯员 荔宣
图 | 记者 陈秋明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范晗越
校对 | 谢志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