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楼市的最后一道悬念:恒大倒了,该谁站起来?

中国楼市出现大滑坡这个不是问题了,会放开所有的限制性措施救楼市也不是问题了,甚至哪些城市能救、哪些救不出来也不是问题了。对地产行业,也毫无疑问地,越大的恐龙越难适应环境改变,百强榜里大多数都将隐退——所以,剩下的最后一个悬念是,最后是哪些企业,或者说哪类地产模式会留下来。
——特别是在今天大家热议恒大倒了之时,谁会站起来,必然成为今天的业界之问、“时代之问”。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为何这些救市政策不灵了,以及为何以恒大为代表的粗放发展模式走到头了。
因为当今地产面临最严峻的问题,不仅仅出在地产市场内部——供需出了问题;而是地产市场之外,出在信心,一个人,如果对自己所在的城市发展没有信心,对整个房地产企业没有信心,对自己未来前途没有信心的话,是不会去投资置业的。
信心的缺失只能用实际的改变、发生来一点点添加回去;喊着叫着不再灵了,一点小恩小惠也不灵了。
首先是你自己要有信心,才能把信心传递出去;而不是你没信心,叫别人对你有信心。
而当今很多救市措施,就是这样做反了。比如各种放宽、鼓励措施,感觉就是生拉硬扯地拉人进场买房,所以这些措施传递出的信号反倒令大家对市场更没信心,才无效的。
什么样的信号出来是有信心的表示?
起码上两道硬菜。
对地方政府来说,一是可不可以担保不会烂尾?恒大事件让很多买房人的心理变得敏感脆弱。二是,其实烂尾楼还可以通过买现楼回避;最关键的问题是,大家担心楼市会继续降,可不可以有人出来担保不降价,一旦降了,可以反悔。
 这些话传递到买方层面就是一句话,就是买了可以——
“无理由退房”。
这五个字里,包含了你——
对市场的信心
对产品的信心,
对服务的信心
……
你有信心,我才有信心;你拿出信心,我才拿出信心;你拿出全部的信心,我也拿出全部的信心。——勿需多言。 
会有这样的事吗?
这样的事,地方政府肯定不会做的。
 会有这样的企业吗?
此时,在这样的背景下,还会存在这样行事风格的企业吗?
图片
理论上是没有的
企业对自己开发的产品可以有信心,对服务可以有信心;但是对市场,不在他的掌控之中。
过去可以有,其逻辑是建立在房价普遍会涨的基础上,是因为涨了就不怕你退。
而当前遇到的问题,是市场的问题,是市场普遍变冷,房价下调是大概率的事。
在如此大气候变化莫测的情况下,地产企业自保都有问题,都是把风险和不确定性往外交,没有谁是把这个风险往回收的。
现实中应该也没有。
说到这,大家可能会想到国企,特别是实力雄厚的央企。
他们过去两年的表现确实是抗风险能力强,那是因为有银行的资金支持,现金流不会断,不会爆雷出现烂尾楼的问题。但现在是面对市场冷清,国企民企大家考同一张卷子了,他们一样需要把楼卖出去,遇到一样的难题,就没有明显优势了,也就难有挥洒情怀的空间了。
敢说这话的企业,当然更不可能是突然冒出来的新兵,那是会被迅速打脸的。
这样做的企业,能深谙消费者心理到此的,一定是穿越过几轮市场周期,且自身练就特殊的抗冻本领的。但在过去长达十几年地产盛夏季节,谁会逼着自己去练一套适应寒冷的功夫呢?那不是自找苦吃、自我设限、自绝于主流地产商吗?
意外出现了!
当我在头条号上发出这样的问题时,有几条评论告诉我,说天津有家叫格调的企业是这样的,很早就这样,至今还是这样。
图片
图片
动用我的行业资源了解下,确实有,不过这家企业不叫格调,格调是他们开发的小区品牌,公司名叫泰达置业。
图片
无理由退房确实是他们很早就在做的,现在还在坚持的,且一片肃杀的情况下,他们还能卖得不错。
 内部了解到,当初之所以搞起这套无理由退房,并不是为了练就神功防备今天寒冬,而是老总想利用客户倒逼员工把活干好些,公司国企性质,不好开除员工。没想到逼出来一套绝活,逼出来一个 “新物种”。
图片
我开始不信,直到听懂了他们的逻辑,追到逻辑的源头,方才“半信半疑”了。
这个就像有些国家没有对手就不发展一样,有了假想敌就凝聚人心下大棋。
我想,他们这个也等于是给自己找了个对手,一个最难应对的虚拟对手,我给它反着做用户画像,画出来的应该就是一个要让业主全面满意的企业——因为哪里有不满意就退嘛。
前面说过了,这个在过去的若干年并不难,但在像2008年,或者天津的最近两年,那就是考验人性了,等于把自己逼到火上烤。
人性都是两面的,经历住越严厉地考验就会被越大力地信任。信任的力量是无穷的,一旦地产商和买房人站在一起,就有了“试看天下谁能敌”的阵势。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没有趟不过的清水河。听说他们在天津地界上,名字比万科、龙湖好使多了。
重大启示
原谅我的孤陋寡闻!
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不是我“想多了”,那么在当前百城救市、万企过河的楼市保卫战中,这里等于找到了一个成功的突破口!在恒大类接连倒下之时,我们看到了坚强挺住的力量。
如果这是个成功的案例,也再次验证了我前面分析推导的从逻辑到结论都无比正确:
问题在信心。
解决之道在信心。
成效更在如何给出信心。
 无理由退房,可以成为买卖双方穿越信心屏障的一个通道;一个买卖无障碍标志。
如果大家真都这样做了,买房人问题有解了,地产企业也有解了,地产市场有解了,地方政府也有解了。
在一片慌乱的地产市场上,我们总算看到了稳住的力量,看到了多方共赢的可能,多方里有我们买房的一方。
其实类似格调的出现,也是一种在更大层面的倒逼机制,逼着其他企业跟着来,逼着整个行业转型,逼着地方管理转型。
地产企业真的要好好地为买房人着想了,不要像恒大那样搞快速滚动开发、玩资本快速扩张的赌局了;地方政府也不要只着眼于土地财政,要服务市场各方、构建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规则。
逼出的终点必然是:让买房人满意。
它的副产品也许会是一批伟大的企业,一个新的行业规则,这个规则调转的新方向是:大家都比好,比谁会讨好买房人;而不是过去的,比谁会更多掏买房人兜里的钱,比谁更大更快。
敢于这样做的企业,它的信心密码也“昭然若揭”了,相信:
我拿出最好的,一定有最懂的
对大众的审美抱有信心,对人性的本质抱有信心,对正常的市场逻辑抱有信心,成就了他们的信心之源,带来一个信心可以依次传递的正循环。
——这算不算破解了楼市难题,回答了地产行业的时代之问了呢?
房子总是需要建的,地产企业总是存在的。
如果是这样,悬念就剩下:
其他企业会跟吗?何时跟上来,会不会跟成一个蔚然成风的市场常态?
或者会像著名央视评论员刘戈在我的这条微博下留言说的那样,此举有可能就像淘宝通过“无理由退货”改变了线上购物,塑造了电商一样。
作为一位买房人,你对此期待吗?你是如何看待这个严肃问题的?
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写在评论区,我替你们问。或者你们谁方便替我去实地看看。